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文言文翻译与断句考情分析把握高考之脉新课标考试大纲表述为:“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B级。分析考试大纲及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1)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读懂、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并根据实词的词义和虚词的用法,准确译出原文句子的意思。(2)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几乎均为简答题,且需要翻译的句子一般都有几处得分点,如重要实词、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 (3)有些试卷要求考生给文言文断句,可以看作“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另一种考查形式。考点梳理 架构知识之网板块一文言文翻译(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直接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以意译为辅助手段。因此,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二)文言文翻译的要求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指点迷津文言文翻译,既能考查学生对实词、虚词、不同的句式、句子间语意关系的领会,又能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要做好文言翻译题,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1专有的名词要保留如人名、地名、年号、国名、官职名、朝代名等一律照抄,不必翻译。例:【例题1】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这里“上官大夫”“屈原”“顷襄王”都要保留。【例题2】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这里除了“复造(又制造)”之外,也要保留。2通假的词语看本字对于通假字,要用本字代替。例:【例题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例题4】张良出,要项伯。“要”通“邀”,邀请。3多义的词语看语境遇到多义词,要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析。特别要注意一词中几个相近而又易混的义项。如“爱”字的义项中,“爱护”“爱怜”“爱惜”较难区分;“坐”字的义项“犯罪”与“判罪”易混。不管多么易混,只要到了语境中,就只有一个义项是最恰当的。【例题5】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观”有观看、景观、景象等多种含义,结合语境,取“景象”之义。【例题6】公忿忿面数之曰:“汝食朝廷禄,所主何事,忍委赤子饿虎口耶?”这里的“数”“委”在文言文中均是多义词,在此段中,结合语境,不难确定它们的义项。这段话翻译为:王公生气地当面斥责他说:“你吃着朝廷的俸禄,管的什么事,忍心将百姓丢弃到饿虎的口中吗?”4古今异义词取古义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翻译的时候就要按照古义进行翻译。例如:【例题7】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在这里就要拆分成“妻子儿女”。文言文中有少数词语兼有两个词,即“兼词”,如“焉”(于此,于彼)“诸”(之乎,之于)“盍”(何不)“叵”(不可)等,也要拆分为两个词语。【例题8】今安庆守谭敬先,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盍”兼“何”与“不”两个词。全句译作:现在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是允恭的朋友吗?你何不前往依附他?5活用的词语要活译【例题9】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云”、“响”、“景”都是比喻用法,要译为“像云一样地”“像回声一样地”“像影子一样地”。【例题10】世凯悦之,欲结以恩遇。“悦”为意动用法,翻译为“以为悦”或“喜欢”,全句译作:世凯很喜欢他,想用恩厚的待遇结交他。6省略的成分要补充文言文中有较多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要将原文省略句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然后再翻译。例如:【例题1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译文: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例题12】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两个句子结构相同,第一个句子里的动词是“择”,后一句中就没有出现,很明显将动词“择”省略了,即“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7无意义虚词需删略指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或某些表敬称或谦称的词。例:【例题13】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句中的“之”是个音节助词,可不译出来。【例题14】夫将者,国之辅也。“夫”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起引出下文的作用。也叫发语词,不必翻译出来,“也”表判断语气,也不必翻译。8固定的格式要准确在翻译时要注意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这样有利于准确地对文言文进行翻译。例如:【例题15】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乎”为固定结构,译为“恐怕吧”或“能吗”。译文:他们观赏景物时的心情,能没有不同吗? 【例题16】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无乃乎”为固定结构,应译作“恐怕吧?”全句译作: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9. 倒装的句序要调整古汉语中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有一些不同之处,常构成倒装句,应调整成合乎现代汉语规范的句序后再翻译。例:【例题17】魏坯,赵人也,以勇气闻名于诸侯。“以勇气闻名于诸侯”即“以勇气于诸侯闻名”。全句可译成:魏坯,是赵国人,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闻名。【例题18】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这是一个宾语前置的句子,“不吾予”应为“不予吾”,译为“不给我”,“惟”译为“只”。全句译作:别人拥有的(书画),只担心他们不肯给我啊。10别扭的说法要变通有些地方直译后很别扭,或根本就无法直译,如含“比喻”、“借代”、“讳饰”等辞格的句子,都适合采用变通法。这里需要说明:“比喻”如果不是“借喻”,应该直译,如“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否则,必须译出本体;“借代”“讳饰”,也必须译出本来意思,例如:【例题19】秋毫不敢有所近。直译为“连秋天里鸟兽的毛也不敢接近”,这话读起来不顺,听起来别扭,如果变通一下,译为“连最细小的东西都不敢占为己有”意思就明白多了。【例题20】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人风”为讳饰手法,应作“民风”,才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板块二文言文断句文言文断句是训练学生语感、培养综合的文言能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当前文言文阅读测试中常见的命题形式。近年来,有些省市卷出现了相关的考题设置,因而在高考备考中,这一考点不容忽视。(一)句读的知识句读(j du),也称句逗,是句号和逗号的合称。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一般是以句号作为一个句子的终了,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句号;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以读号表示,则相当于现代标点符号中的逗号和顿号。像这样加注句读的动作,被称为“断句”,又被称为“圈点”,而圈点并且加上注解或注脚的动作,则被称为“圈注”。正确的圈点除了可以明了句子和文章原意,也可显现一个人基本的学识涵养。古文是没有像现在的标点符号的,因此需要“明句读”。三字经中就对学生有明确要求,要求要“明句读”。唐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也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句子。如果不懂句读,往往会造成误读、误解原意。(二)断句的思路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的文意,因此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断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指点迷津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较翻译句子要容易一些。文言文断句有以下方法。1找名代,定句读。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断句时要先找出名词、代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什么人,为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效果。以此为突破口,断句就比较容易了。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如赤壁之战中先用全称:“初,鲁肃闻刘表卒。”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例题21】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句中共有三个名词:湖阳公主、帝、朝臣。意思是湖阳公主刚死了丈夫,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想要了解她本人的意思。断句: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抓动词,定句读。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如:【例题22】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断句: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3找虚词,定句读。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中,“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句中。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例如:【例题23】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我们通过熟读语段可知,本语段中可置于句末的虚词有“焉、也、焉、也”;置于句首的有“夫”;分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0处之多,如果不考虑中间两处并列词语“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与“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这道断句题基本上可以根据找虚词的方法一次性解决了。【例题24】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断句: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后可复者也/则事寡败矣4察对话,定句读。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谓”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例题25】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这段话能直接用“曰”断开的有六处,其余的可根据其它标志断开。断句: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5依总分,定句读。 文言文中,也往往有总分、分总的形式,我们自然可以据此进行断句。例如:【例题26】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熟读这句话,我们可发现句中提到了“益者三乐”“损者三乐”这两个总说的句子,继而分别阐述各是哪三乐,也就是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这样问题就好办了。6找对称,定句读。古人写文章非常注重语句的整齐对称,行文中常用字数相同的结构。如:【例题27】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断句: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7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比如:“者,也”是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是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是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是固定句式。这些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例题2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句子中的“不亦乎”这一句式显而易见能帮我们做好这一题。【例题29】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这个句子中的“其邪”句式很清楚地为我们解答问题提供了帮助。8据修辞,定句读。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动火作业培训考试题(附答案)
- 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Linux系统》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户外运动安全知识初级指导员考试预测题及解析
- 厦门理工学院《建筑工程组织》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班班通维护培训课件
- 班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家具家电基础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燃气储运工初级职位面试常见问题及答案
- 2025年初级电商运营面试实战模拟题
- 2025年炼油装置操作工中级面试高频考点与题型解析
- 宇通客车企业介绍PPT模板
- 14、食堂清洁消毒制度
- 联想超融合云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 精选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教育考试题库(全)
- 项目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网络图GDAQ20102
- 分汽缸安装施工方案1
- 高低压配电安装工程-技术标部分(共41页)
- 开业筹备(西餐厅采购物品)
- 日产700吨平板玻璃电助熔窑炉设计本科毕业论文
- 光缆熔接光纤熔接
- 受限空间作业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