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美菱集团公司 美菱集团是以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组建而成的集家电 塑料 纸制品 商贸 海运 金融 科研等多元化经营为一体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是在合肥美菱电冰箱总厂基础上改制而成的 合肥美菱电冰 箱总厂的前身为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 1983年合肥第二轻工机械厂资不抵债 濒临倒闭 亟待寻找新的出路 同年4月 张巨声由合肥市经济委员会派到二轻机厂任副厂长 并分 管电冰箱的研制工作 是年 第二轻工机械厂用70万元投资 建成了年产5万台单门电冰 箱生产线 同年11月 第二轻工机械厂改称合肥电冰箱厂 1984年5月 张巨声被任命为 合肥电冰箱厂厂长 同年 单门电冰箱生产线投产 生产BY 158单门电冰箱3008台 完 成产值404万元 年创利税45 43万元 企业呈现出生机 1986年 合肥电冰箱厂生产电冰箱42735台 完成产值2833万元 实现利税603 94 万 元 全 员 劳 动 生 产 率3 44万 元 人 年 分 别 比 上 年 增 长81 3 82 9 80 6 66 2 第一次跻身于合肥市利税大户行列 实现了发展史上第一次跳跃 同年 美菱BC 145型冰箱获 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7年2月 合肥电冰箱厂更名为合肥电冰箱总厂 张巨声继任厂长 为了扩大企业 的生产规模 早在1985年初 合肥电冰箱厂拟从意大利热罗瓦特公司引进10万台电冰箱 生产线 但由于热罗瓦特公司突发经营危机 张巨声当机立断与意大利梅罗尼公司进行技 术合作谈判并签约 使合肥电冰箱厂赶上国内引进电冰箱生产线的 末班车 1987年3 月 引进设备陆续到厂 安装工作全面铺开 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完成安装调试 该引进 线在国内率先采用电脑自动测试和温度自动记录等先进检测设备 这一技改工程的顺利 完成 使合肥电冰箱总厂达到年产电冰箱30万台的能力 产品质量档次大为提高 1987 年共生产电冰箱60050台 产值4908万元 利税1058 52万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40 5 73 2 75 27 同年 美菱BC 145型电冰箱获国家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美菱牌电 冰箱首次被轻工业部推荐为 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工产品 1988年 美菱电冰箱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为1 7 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当时 冰箱市场炙手可热 合肥电冰箱总厂领导班子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冷静地分析全国电冰 箱市场行情 认为需求过热的背后必然潜伏着冷的危机 1989年春节放假期间 厂领导班 子开会做出研制大冷冻室BCD 181电冰箱的决定 1989年7月 美菱BCD 181型超 大冷冻室电冰箱研制成功 10月 该产品批量投放市场 12月初 全国掀起一股购买美菱 181电冰箱的热潮 使一度疲软的冰箱市场提前复苏 人民日报 为此发表文章 称之为 中国电冰箱行业的一次革命 美菱181效应 在扩大美菱181电冰箱生产量的同时 合肥电冰箱总厂又不失时机开发适合中国南方市场的美菱161电冰箱 1989年美菱电冰 箱销售量跃居全国第四位 一举成为全国5大名牌电冰箱之一 总厂在全国500家最佳经 济效益企业中 名列电子电器行业第十七位 并首次进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之列 名列第四百二十二位 实现了第二次跳跃 进入90年代以后 美菱确定了由 一棵大树 到 一片森林 的发展思路 决定把美菱 建成一个以生产冰箱为主 空调器和洗衣机为两翼 家用辅助器具为补充的国有大型企 业 1990年着手空调器项目引进的各项准备工作 早在1988年5月 合肥电冰箱总厂承 735 包严重亏损的合肥拉链厂 通过扩散配套产品和技术帮扶等措施 使其5个月扭亏为盈 承包拉链厂获得成功 为组建企业集团 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奠定了基础 1990年5月 合肥电冰箱总厂联合合肥拉链厂 合肥电冰箱配件厂 合肥纸箱厂 合肥锅炉厂及合肥电 容器厂5个中小企业 组建美菱集团 该年美菱电冰箱在全国的市场占有率上升到 5 4 1991年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国务院副总理朱基到美菱视察 对美菱取得的成绩 和企业发展思路给予了高度评价 1992年元月 合肥电冰箱总厂更名为合肥美菱电冰箱总厂 上半年 张巨声等领导酝 酿并实施企业发展的两件大事 一是实行股份制改造 二是创办美菱工业小区 同年 张巨 声当选为省政协常委 同年7月 由合肥美菱电冰箱总厂 合肥电冰箱配件厂 合肥纸箱 厂 合肥拉链厂共同发起 对合肥美菱电冰箱总厂进行股份制改造 以定向募集方式 法人 股 职工内部股 发行股票1950万股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创立 张巨声任公司董 事长兼总经理 1993年9月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3000万 股 成为安徽省第一家规范化的股票上市公司 加上1994年至1995年两次扩股 1993年 至1995年通过发行股票共筹资2 57亿元 1996年8月成功发行B股1亿股 又筹资金 3 02亿元 为美菱的不断发展筹集了巨额资金 1992年5月 美菱集团领导抓住发展机遇 利用自身优势 开始在合肥市东郊征用土 地40万平方米 创办美菱工业小区 通过招商引资和规划兴建等途径 到1995年底 美菱 工业小区已初具规模 先后建有美菱电冰柜厂 美菱注塑中心 合肥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和 中外合资美吉厨具有限公司 华聚塑胶有限公司等9个生产厂 1995年 合肥美菱股份有 限公司在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的位次由上年的第三百六十九位上升到三百五十六 位 国家统计局 中国技术进步评价中心授予美菱 中国公众形象优良企业 称号 中华全 国总工会 全国职业道德领导小组授予美菱 1995年全国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称号 1993年6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视察美菱 同年 张巨声当 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同年7月 美菱引进德国康维他公司技术设备 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投资建成年产20万台空调器生产线正式投产 生产美菱牌系列窗式空调器 分体 空调器 1990年 美菱在消化吸收引进电冰箱生产线技术设备基础上 投资4811万元进 行电冰箱二期工程项目建设 该项目于1992年12月顺利投产 1993年美菱冰箱产销量 首次突破50万台大关 居全国同行业第二位 1994年1月 在省 市主要负责人的关心和支持下 美菱与省木材厂合并经营 利用 木材厂的原址兴建美菱电冰箱二厂和美菱洗衣机有限公司 一年时间 投资5亿多元 开 始组建两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 一条是与日本三洋合资的三门风冷电冰箱生产 线 主要产品有BCD 212 L BCD 24 8W BCD 256豪华多功能电冰箱 另一条是与 意大利梅罗尼公司合作的滚筒式洗衣机生产线 主要产品是XQG50 848 XQG50 84 8H XQG50 532全自动智能型洗衣机 1994年4月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北京参观安徽省经济成果展览会 时 亲临美菱展位视察 当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卢荣景介绍这是美菱展位时 江总书记说 美菱冰箱我知道 并询问美菱产品的市场销售 价格等问题 1995年10月2日和13 835 日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和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先后分别视察了美菱 美菱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开拓创新 形成了许多独具美菱特色的管理方法和模式 先 后推行 两个文明融合法 即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 既造产品 又造人 1995年推行 三维动态目标管理 达到人 事 物的全方位 立体化的管理和控 制 促进了企业发展 美菱从创业之初至今天始终坚持实施 名牌战略 在1984年就拟定 美菱家用电冰 箱创优规划 并付诸实施 名牌战略主要表现在技术领先 质量领先 服务领先上 技术 上 美菱先后从国外引进电冰箱 空调器 滚筒式洗衣机等4条生产线 运用世界最先进的 技术设备 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高档次产品 质量上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开箱合 格率内控标准100 1995年美菱通过了挪威DNV机构的ISO9001国际质量保证体系 认证 成为合格的世界级供应商 服务上坚持产品销到哪里服务到哪里的经营方针 并推 行三个24小时便民服务 让用户感到买美菱产品就是买放心 1995年末 美菱集团已成为拥有以合肥美菱电冰箱总厂为主体的17个制造厂 3家 商贸公司 1个工业小区和美菱大厦 以及美菱经济学院 美菱家电研究所 成为集科 工 贸 服务于一体的多元化经营的大型联合企业 其中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有职工1822 人 固定资产原值33117 7万元 净值27145 3万元 是年 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共生产电冰 箱753534台 完成工业产值161957 1万元 实现利税18243 4万元 利润13163 7万元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从1989年至1995年 已连续7年进入中国500家最大工业 企业行列 位次逐年上升 1995年位居第二百三十八位 从1988年至1995年 连续8年 进入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行列 1995年 在中国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 中排列第38位 还先后获 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 全国优秀企业 金马奖 中国 的脊梁 国有企业500强 等400多项荣誉 美菱 牌系列电冰箱 连续4年获 全国畅 销国产商品金桥奖 1995年荣列 全国最畅销国产商品金桥奖 第一名 连续7年获 最 受消费者欢迎的轻工产品 美菱电冰箱不仅畅销国内市场 而且还出口到欧 美 非 中东 和东南亚等地 1991年出口电冰箱1042台 1992年出口电冰箱1496台 1995年出口电 冰箱8600台 创汇135万美元 1996年4月 与日本三洋合资的三门风冷式电冰箱生产线和与意大利梅罗尼公司 合资的滚筒式洗衣机生产线投产 是年末 美菱集团总资产26亿元 拥有年产120万台各 类电冰箱 电冰柜 20万台空调器 20万台滚筒式洗衣机以及各类家电辅助器具的生产能 力 1996年产值25 24亿元 利税2 5亿元 其中 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末有职 工2042人 总资产21 26亿元 1996年生产电冰箱800082台 空调器21864台 洗衣机 16807台 产值20 56亿元 利税2 16亿元 利润1 72亿元 出口电冰箱51823台 创汇 532万美元 在第80届广交会上 3天时间成交各种电冰箱33万台 成交额达3910万美 元 1996年 李鹏 乔石 胡锦涛 李岚清等中央领导人到美菱视察并对美菱的成就给予了 肯定 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 合肥荣事达集团公司由集团公司 含实业公司 中日合资合肥三洋洗衣机有限公司 中美合资公司 荣事达洗衣机有限公司 电冰箱公司 电机公司 模具公司 橡塑公司 日用 935 电器公司 三大部分构成 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洗衣机专业制造厂家 国家大型一档企业 全 国500家利税大户之一 位居全国轻工二百强前列 主导产品荣事达牌系列洗衣机是中国 家电产品十大知名品牌之一 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 被列为国家级 企业技术中心 和全 国高新技术百强企业之一 荣事达集团公司是由一个城镇集体企业 新新机具厂 生产电机 冲床 发展起来 的 1980年 原新新机具厂开始试制洗衣机 1981年更名为合肥洗衣机厂 同年 小批量 生产单桶洗衣机 1985年 职工300多人 资产306万元 年产值300多万元 1986年至 1995年的10年间 企业通过引资改造 兼并重组 开发新品 加强管理 创立名牌 开拓市 场 资本扩张300多倍 利税增长300多倍 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质量 科技 管理 资本效益 型的发展之路 1986年1月 陈荣珍任合肥洗衣机厂副厂长 参与并主持从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引进具有8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大波轮 新水流双桶洗衣机技术 在省轻工业 厅 合肥市政府及合肥市中行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贷款2700万元 使企业负债率达 900 引进了模具 主要设备和生产技术 同年 合肥洗衣机厂兼并了合肥塑料三厂 塑 料九厂 改名为合肥洗衣机总厂 1986年7月 陈荣珍任合肥洗衣机总厂厂长 为解决该 厂百花牌洗衣机牌誉不响 销售不旺的问题 陈荣珍率技术 质量 销售等部门负责人赴上 海洗衣机总厂商谈联营事宜 双方于7月签订了关于合肥洗衣机总厂 利用对方品牌 生 产水仙牌洗衣机的协议 合肥洗衣机总厂所产国内先进的12 1S 型双桶机定牌为 水仙 牌 每台支付上海洗衣机总厂商标使用费8元 上海厂负责销售70 的产品 双方还就产 量 销售 产品开发等事项达成了协议 从此 双方开始了长达6年的合作 1986年 合肥 洗衣机总厂产值3294万元 利税116万元 1987年 产值5812万元 利税525 3万元 1988年 洗衣机产量30万台 产值突破1亿元 达1 2亿元 利税1895 3万元 合肥洗 衣机总厂从此开始走出困境 发展壮大 并在全国洗衣机行业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 1989年下半年 全国洗衣机市场疲软 上海洗衣机总厂要求其联营方实行独立销售 在挑战和机遇面前 合肥洗衣机总厂决定调整营销策略 变 坐商 为 行商 成立了销售 公司 抽调了一批得力的中层干部组成销售队伍 同时细化全国市场 以京广线 京沪线和 陇海线为3条基准线 以本省 东北 西北 华北 华东 中南为六大片 由8名经理坐阵 并 召开了一次全国性的产品订货会 广交了一批商界朋友 迅速开拓 巩固了市场 凭着良好 的产品质量和过细的市场工作 合肥洗衣机总厂在同行业中率先走出了困境 1989年 产 值13746 6万元 利税1539 6万元 生产经营继续保持了健康良好的势头 全厂干部职工 的市场意识大大增强 1990年 合肥洗衣机总厂产值1 77亿元 利税1862万元 约占全国同行业利税的四 分之一 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厂里着手对一些职能部门和生产车间进行了调整 将原 技术科扩充为研究所 成立用户服务中心并放在重要位置等等 初步体现了以市场为中心 的生产经营思路 1991年 合肥洗衣机总厂正式提出 零缺陷生产 的质量方针 要求唯一 等品出厂 商业开箱合格率在99 以上 这是在全国家电行业中较早提出的质量口号 并 逐步演变成 零缺陷生产 唯一等品出厂 精益求精 求实创新 的新质量方针 随着家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陈荣珍等厂领导认为合肥洗衣机总厂今后的发展应该 045 是首先有自己的品牌以及保障这个品牌的销售 市场 服务 宣传工作 还要有国外的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 为此 从1992年起 一系列为创牌及今后发展的准备工作便开始进行起 来 1992年10月 合肥洗衣机总厂与香港丰事达投资有限公司及安徽省技术进出口公司 分别以70 25 和5 的出资比例共同创办了荣事达电气有限公司 注册资金2400万 美元 1993年1月1日 正式推出荣事达牌洗衣机 为此 公司成立了以陈荣珍为组长的 创牌领导小组 先后在北京 沈阳 武汉 郑州 南昌等城市举办新闻发布会 并投入巨额宣 传费用 在商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下 一年创牌成功 1993年 共生产洗衣机56 4万台 产 值3 15亿元 利税5923万元 均比上年有大幅度的增加 与此同时 公司与上海洗衣机总 厂的联营协议于1992底到期 至此结束了双方长达6年的联营 为了进一步引资合作 再求发展 以荣事达电气有限公司为基础组建的荣事达集团公 司于1994年1月7日注册成立 随后 荣事达集团公司采用出让部分股权形式 与香港詹 培忠总公司组建了合资公司 荣事达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荣事达 集团 有限责任公 司于1994年6月6日正式成立 总股本21250万元 对方占49 不久 荣事达集团公司 将融入的1亿多元港资用于同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国内最大的模糊控制全 自动洗衣机基地 合肥三洋洗衣机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投资2300万美元 陈荣珍任董 事长 中方荣事达集团公司 日本三洋公司各占45 股份 另有3家贸易商社共占10 股 份 荣事达集团公司十分重视研究开发投入 从1991年起 先后投巨资建成了洗衣机 模 具 电子 小家电4个研究所和1个检测中心 1个计量中心 开发了18个新产品 1992 年 投资3500万元成立了模具中心 引进高精度机床和CAD CAM工作站 并派员赴日 美培训 1993年起 为XPB50 1 8S 大容量双桶洗衣机 XPB50 18 8S XPB50 18 9S XQB38 92 XQB40 97型微电脑全自动洗衣机 XQB50 68 XQB60 98 XQB45 95 XQB45 96 XQB45 9 5F XQB45 9 6F XQB50 158 XQB55 118 XQB46 128 XQB46 138 XQB46 148等多种模糊控制全自动洗衣机以及电热水器等小家电产品 自制了百余副高精度模具 1993年 1994年 荣事达公司均被列入全国高新技术百强企业 分别名列等二十七位和第三十位 是安徽也是同行业中唯一入选企业 1994年1月 合 肥荣事达集团公司被国家经贸委 国家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等单位联合命名为国家级 企 业技术中心 担起了国内洗衣机行业产品研制和开发的任务 1994年 荣事达集团公司共完成产值6 25亿元 利税1 06亿元 产量83万台 位居 全国同行业第三位 同年 在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购地200亩 1996年增至300亩 建成合肥三洋 模具 橡塑等几个公司 为 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5年 荣事达集团公司在国内建立了30个分公司 400多家特约维修点 实现销 售 宣传 维修三位一体 推出了包括 零缺陷生产 零缺陷供应 零缺陷服务 零缺 陷决策 零缺陷资本运作 等各个系统的 零缺陷管理 模式 确保了荣事达的产品质量 和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 人民日报 1996年3月28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带编者按的专 题报导 肯定了这是 荣事达的哲学大视野 此外 集团公司在这一年还推出了 和商 争第一 三热爱 爱国家 爱企业 爱岗位 等工作措施和活动 1995年末 荣事达集团 公司有职工4023人 固定资产原值51427万元 1995年 荣事达集团公司共生产洗衣机 145 127 7万台 产值10 67亿元 销售收入10 22亿元 利税1 39亿元 产销量 销售收入 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洗衣机行业第一 1986 1995年 荣事达集团利润年均递增72 14 1986年以来 荣事达集团及其产 品先后获得轻工业部质量管理奖 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全国维修服务先进企业 全国轻工 系统先进企业 省级先进企业 国家二级企业 先进服务企业 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 安徽省最优企业等荣誉称号 1991年 合肥洗衣机总厂厂长陈荣珍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 优秀领导干部 称号 1995年 荣事达集团公司总经理陈荣珍被评为全国轻工优秀企业家 全国劳动模范 获得 全国 五一 劳动奖章 1996年2月 荣事达集团公司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同年9月 荣事达 集团与美国四大家电公司之一的美泰克公司合资 引进美资8200万美元 总注册资金 13 4亿元人民币 共建立荣事达洗衣机公司 电冰箱公司 模具公司 橡塑公司 电机公 司 日用电器公司等6个合资企业 标志着荣事达集团向多角化经营 多品种战略迈开了 一步 同年 合肥三洋洗衣机有限公司由双方共扩股1100万美元用于开发生产微波炉系 列产品 1996年末 荣事达集团总资产达22 89亿元 资产负债率37 当年共生产洗衣 机150 8万台 销售收入15 73亿元 利税1 7亿元 洗衣机产销量 销售收入 市场占有 率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1994年至1996年间 江泽民 李鹏 乔石 朱基 李瑞环 胡锦 涛 吴邦国 田纪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公司或观看产品 并给予热情的鼓励 赞比 亚总统奇卢巴 马里共和国总理凯塔等外宾也前来考察并给予高度评价 安徽黄山电器总厂 厂址在安徽省省会合肥市 国家二级企业 中国轻工总会定点生产家用电器的骨干 厂 安徽省工业 一条龙 生产系列家电产品的龙头企业 前身是安徽黄山电扇厂 1977年始产电扇 80年代中期以前 主要生产黄山牌台扇 落地扇 经合肥市和二轻局批准 在先后和合肥朝阳汽车修配厂 合肥有色金属压铸厂 合 肥电扇厂合并的基础上 于1988年2月成立了安徽黄山电器总厂 主要产黄山牌台扇 落 地扇 鸿运扇和排气扇 牡丹牌吊扇 总厂成立当年 工业总产值7012万元 利税526万 元 1989年工业总产值8200万元 利税915万元 获安徽省先进企业称号 1990年工业 总产值10398万元 利税1010万元 成为合肥市19户创利税千万元户之一 是年 企业被 批准为国家二级企业 获轻工业部质量管理奖 产品通过国家 长城 安全认证 厂长张长 琚被轻工业部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1年 牡丹 牌1050毫米 1200毫米两个规 格吊扇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 1992年 由于市场疲软 主导产品电扇销售滑坡 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 总厂以原电扇电机生产车间为基础 扩建成黄山电器三分厂 3个月内试制出洗衣机电 机 并批量投入生产 经合肥洗衣机厂配套使用 效果良好 经过不断技术改造 设备更新 洗衣机电机以高质量迎得了用户的青睐 在荣事达集团深受欢迎 成为质量信得过的配套 产品 并销售到南京洗衣机厂 福州闽日公司等厂家 1993年 总厂与香港华凌集团合资兴建了合肥华凌电器有限公司 投资总额为5000 万元港币 主要生产华凌牌4 0L 12 0L 系列小雪柜等家用电器 华凌电器有限公司1993 245 年底建成5800平方米主厂房 1994年初辊轧 涂复 真空成型 发泡 总装等8条生产线 安装试车完毕 水 电 气等基础工程配套齐全 1994年4月投产 华凌雪柜在建厂初期即 确立了 高起点 高质量 严管理 的办厂方针 吸取了中国43家冰箱生产经验 与日本三 菱电机株式会社进行技术合作 由三菱提供风冷无霜式雪柜的生产决窍 技术专利 管理 方式以及人才培训 产品经中国法定权威检测部门检验 主要技术指标均超过国家规定标 准 并通过国家产品性能安全认证和美国U L认证 华凌雪柜制冷效率高 耗电少 噪音 低 自投放市场以后 赢得了用户的信赖 投产后至1996年底 共生产出雪柜16万台 产 品供不应求 并大量外销到日本 美国 东南亚地区等 外销率达50 以上 出口创汇额达 350多万美元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成为总厂的又一支柱产品 1995年末 共有职工1363人 含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16人 固定资产原值7080万 元 净值5869万元 下属6个分厂 1个合资公司 1个综合商场 主要产品有小家电 家用 电器电机 雪柜3大类 年产能力为各类小家电100万台 家用电器电机200万台 雪柜 30万台 1995年 主要产品实际产量为电风扇47 28万台 雪柜2 03万台 电机60 21万 台 总产值10600万元 利税总额625 30万元 是年 被国家批准为大型 二档 企业 铜陵精达铜材 集团 有限公司 铜陵精达铜材 集团 有限公司 其前身是铜陵市家电铜材厂 地处铜陵市经济开发 区 系国家大型企业 原轻工业部在安徽定点生产特种漆包线的专业厂 1985年全国家电公司经理会上 提出上家电铜材项目 为冰箱国产化配套 因铜陵是 中国著名产铜基地 故该项目定点于铜陵 1986年 以原铜陵市轻工公司拉丝厂为承办单位 具体负责家电铜材项目的筹备工 作 是年9月 省计委批准立项 同意在铜陵市建设家用电器铜材厂 1987年 成立了铜陵市家用电器铜材厂筹备处 同年7月 省轻工业厅在铜陵召开项 目可行性研究论证会 批准规模为年产1850吨双包双防漆包线 总投资2700万元人民 币 主要设备和技术均从意大利等国引进 该项目于1987年7月1日正式破土兴建 1989 年12月一次性试车成功 1990年2月 铜陵市政府正式批准成立铜陵市家电铜材厂 王世根任第一任厂长 同 年4月 铜陵家电铜材厂转入试生产阶段 该厂从抓生产 质量和销售等基础工作入手 取 得明显成效 产品当年获全国第二届家电展览会银飞马奖 通过了轻工业部部级产品技术 鉴定 鉴定认为 该厂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可以替代进口 符合并部分超过国际电工 委员会IEC317 13标准 居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为加速压缩机材料国产化进程奠定了 基础 填补了安徽省的一项空白 1991年 该厂 主攻销售 确保达产 力争产销平衡 提出了 抓质量 促销售 抓管 理 上等级 抓服务 赢用户 的经营策略 强化经济承包责任制和销售承包 当年通过了企 业基础管理等十多项验收 产品获安徽省和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进一步扩大了市场 与此同时 对引进设备和技术的消化吸收也比较成功 很快成为国内引进意大利西格玛公 司漆包线生产线运行最好的厂家 1991年5月 由该厂 上海电缆研究所和意大利西格玛 公司三方在铜陵共同举办了 铜陵 西格玛漆包线技术研讨会 共同探讨漆包线的生 产技术 345 进入1992年后 该厂以一期工程为依托进行扩建 在技改上跨出了三大步 第一步 针对当时全国家用空调器等产品出现好销势头 决定在原有的基础上上QACH超微细线 和空调用漆包线 从意大利 德国 奥地利等国引进了年产870吨的空调器等家用电器漆 包线生产线 并于1993年底将产品投放市场 使企业的漆包线生产向多规格延伸 线径范 围从 0 2 0 8毫米之间向两头拓展到0 02毫米和2 0毫米 从而大大增强了产 品在市场上的适应能力 第二步 1994年 针对冰箱 空调以及吸尘器等所需漆包线持续 增长的市场行情 决定在已有的基础上再通过技改增加产量 满足用户需求 投资1000万 元人民币从意大利引进了一台年产1200吨的漆包线生产线 于1995年成功地投入生产 第三步 为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以适应拓展市场的需求 1995年又从意大利再次引进了 一台1200吨的漆包线生产线 于1996年5月建成投产 通过三次技改 使生产能力从一 期工程的1850吨迅速扩大到5000吨 成为国内同类企业中举足轻重的生产厂家 到1995年 该企业漆包线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30 覆盖率达80 是年 为进一 步增加产品品种 拓宽产品领域 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该企业 决定引进和吸纳外资 新建两个合资企业 一是兴建了铜陵华陵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以家 电铜材厂的三期工程 毛细铜管和内螺纹铜管项目 与香港华洋实业有限公司合资兴建 的 其两种产品市场前景较好 属高科技产品 在国内刚刚起步 总投资4700万元 由中方 控股 其中 毛细铜管年生产能力300吨 内螺纹铜管年生产能力2000吨 并被列入国家 双加 计划 该项目达产后预计每年实现产值1 2亿元 利税1600万元 二是兴建铜陵 西瓦绝缘材料有限公司 该公司是与意大利西瓦公司合资兴建的 总投资360万美元 其 中 外方投资占60 中方40 双方均以美元进帐持股 严格按照合资企业的规定和管 理模式进行管理 该公司可年产漆包线绝缘漆4000吨 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1 02 亿元 利税2800万元 该企业在 八五 期间几经扩展 生产能力迅速扩大 企业效益显著增长 在此期间 企 业连续4年获 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企业 称号 1993年跨入 中国500家最大电气制造 企业 行列 1995年获 全国轻工优秀企业 及 安徽省质量最佳企业 荣誉 1995年末 该 企业有职工230人 固定资产原值8236万元 漆包线生产能力5000吨 1995年生产各种 规格的家电漆包线3365吨 工业产值1 52亿元 利税总额679万元 利润156万元 产 量 产值分别比1991年增长220 和274 1996年5月 铜陵华陵有限公司和铜陵西瓦绝缘材料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其中 铜 陵西瓦公司的投产 不仅结束了国内特种漆包线生产用漆完全依靠进口的历史 而且这种 绝缘漆投放市场后 前景看好 同月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以原 家电铜材厂为核心层 以铜陵华陵铜材有限公司和铜陵西瓦绝缘材料有限公司为紧密层 的精达铜材集团正式组成 王世根任精达 集团 有限公司董事长 总经理 为了在漆包线 市场巩固和扩大已有的优势 该企业领导班子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利益出发 果断决策 决定同世界上最大的漆包线生产厂家美国费尔普斯 道奇公司合资 于1996年底签订了 合资意向书 1996年主导产品 精达 牌漆包线荣获 96年安徽名牌产品 并顺利通过了 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445 安徽亳州古井酒厂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1986年3月 亳县改称亳州市 原亳县古井酒厂随之改称为亳州古井酒厂 同年4 月 由陈克清等人历时半年研制的架子曲新工艺取得成功 促进了大曲酒产量和质量的提 高 同年 企业内部实行干部人事 管理体制 核算与分配等四项改革 开始实施PDCA循 环月报制度 开办了阜阳地区技工学校古井酒厂酿造班 研制并推出了古井特曲 古井大 曲 女宾酒3个新产品 总结并推出 李天华操作法 池底保养法 1986年末 有职工 1158人 固定资产原值2596 93万元 净值2337 78万元 1986年 共生产白酒8586 6 吨 工业总产值 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 下同 5135 3万元 销售收入3317 73万元 利税 1035 87万元 企业获安徽省出口产品先进单位称号 古井贡酒 古井玉液 曹操酒等产品 被评为安徽省优秀食品 1987年初 该厂研制开发出华佗屠苏酒 6月提出了古井精神 12字 团结创业 求 真务实 奉献进取 8月 杨光远改任党委书记 王效金出任厂长 王效金出任厂长后 将 原来的科室 车间合并为 三部一室 提出了 佼佼者上 平庸者让 无能者下 的用人原 则 并于9月25日首开厂长民主对话会 同年10月1日 古井贡酒被北京人民大会堂选 为国宴用酒 是年 该厂晋升为省级先进企业 获 安徽省最佳经济效益夺魁单位 同年 企业内部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 由国家投资4500万元开始扩建4000吨大曲酒车间 1987年末 有职工1588人 固 定资产 原值3386万 元 净 值2954万元 全 年产 白 酒 11195 69吨 工业总产值7175 2万元 销售收入5926 88万元 利税2223 22万元 1988年元月 古井报 创刊 2月 亳州市印刷厂划入该厂 10月 古井贡酒在第十三 届巴黎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金夏尔奖 同年 研制并推出了古井佳酿 古井陈酿 古井老窖 3个新产品 古井低度系列产品开发 项目获国家 星火 奖和全国 星火 计划项目成果 展览交易会金奖 省 星火 科技奖 古井贡酒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 全国旅游商品研评 会上和全国轻工业优秀产品展览评比中分获金奖 在全国保健食品评比中获金杯奖 被省 消费者协会誉为 江淮之花 同年 该厂获省级节能先进单位 省先进企业和轻工业部质 量管理奖 全国轻工业先进集体 被列为国家大型企业 1988年 4000吨大曲酒车间竣工 投产 全年生产白酒12654 6吨 工业总产值8728 49万元 销售收入9953万元 利税 4025 26万元 1989年全国白酒市场疲软 该厂将该年定为 销售年 实施 降度降价 保值销 售 负债经营 等多种销售策略 成为该年度全国白酒行业唯一生产和效益没有滑坡的 企业 同年 古井贡酒在全国第五届评酒会上第四次荣获金奖 企业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 首次进入按利税排序的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行列 位居第498位 1989年 该厂研制 推出古井二曲 古井粮液 五禽戏3个新产品 古井低度酒用水研究 项目获省科技进步 三等奖和科技成果奖 1989年产白酒16258 48吨 工业总产值11005 9万元 销售收入 13132 91万元 利税4101 22万元 1990年 该厂提出了 八五 期间走 科技立厂 多角开发 复合经营 综合发展 的战 略方针 从酒糟中分离稻壳的再生与应用 项目通过省级技术鉴定 填补了国内一项空 白 古井贡酒在首届全国轻工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古井特曲被轻工业部授予A级产品 和优质产品称号 企业获省 创最佳经济 效益夺魁企业 1990年该厂在中国最大工业企 545 业 500强 中晋升到三百七十八位 1990年产白酒21015 45吨 工业总产值16417 42万 元 销售收入15841 56万元 利税5146 28万元 1991年6月 该厂制定了产品 生产 销售和宣传 PPSP 发展战略 10月 该厂推出 高级滋补酒 古井春 11月 阜阳行署批准组建以亳州古井酒厂为核心的 古井实业集 团 该厂以260万元兼并古井路一厂 组建酿酒第四分厂 同年 古井贡酒在北京国际食 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所产古井牌猪 牛用混合饲料被省经济委员会定为 安徽省 91新产 品 并获得科技成果奖 古井低度系列产品开发 项目和 酒糟的综合开发利用 项目在 首届中国青年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均被团中央 国家科委 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协授予金奖 双层泥发酵 研究成果 酒糟的综合开发利用 获省 星火 科技一等奖 是年 厂长王效 金获轻工业部 全国轻工业先进工作者 和安徽省 有突出贡献厂长 经理 称号 该厂在 中国最大工业企业 500强 中排序晋升到二百五十四位 名列中国白酒行业第三位 全国 饮料行业第四位 在中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业企业饮料制造业中排行第六位 在饮料 制造业50家最大经营规模工业企业中排行第十位 在饮料制造业50家最佳经济效益工 业企业中排行第六位 1991年 产白酒29803 14吨 工业总产值22223 34万元 实现销 售收入26906 63万元 实现利税9315 47万元 1992年 安徽古井实业集团经省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并进入实质运转 集团拥有核心 层企业1个 紧密层企业9个 协作层企业31个 直接投资的企业有亳州古井大酒店 古 井矿泉饮料厂 古井 亳州 房地产开发公司 古井药都大厦 古井 惠阳 实业公司 古井 黑河 实业公司 新鑫股份有限公司 希迪高技术有限公司 同年 新建年产能力2000吨 大曲酒车间竣工投产 古井贡酒获美国首届葡萄酒白酒博览会和 92香港国际食品博览 会金奖 在 92全国国货精品消费者社会调查中获 最满意奖 在 92首届京城酒文化节 中被推举为公认名酒 古井春酒在 92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和首届全国老年用品博览会 上分获金奖 银奖 其包装获1991年 世界之星 包装奖 古井贡 牌古井贡酒 古井 牌 古井特曲在首届安徽省著名商标评比中均获 省著名商标 称号 1992年 该企业在中国 最大工业企业 500强 中晋升到一百四十八位 仍居中国白酒行业第三位 综合经济效益 居全国饮料行业第二位 企业获全国 五一 劳动奖状和全国轻工先进集体称号 全年产白 酒31883 42吨 工业总产值26855 77万元 销售收入34491 7万元 利税19349 4万元 1993年 安徽古井实业集团被省政府列入计划单列企业 古井商社投入运营 古井建 材厂 古井塑胶有限公司 古井贡菜有限公司相继建成投产 同年 该企业将该年定为 服 务管理年 围绕转机建制 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开展了 堵邪门 走正道 活动 同年 开发 出古井988酒 古井贡酒系列全部荣获中国驰名白酒精品和 93中国消费者协会推荐产 品 称号 多层泥发酵提高浓香型名优大曲酒比率 工艺通过省级鉴定并获省 星火科技 二等奖 酒糟的综合开发利用 项目获国家星火科技三等奖 同年 企业晋升为国家大型 一档企业 通过国家质量认证检查验收 获安徽省绿化委员会 花园式工厂 称号 厂长王 效金获 92 半月谈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全国优秀质量工作者和安徽省 有突出贡献厂 长 经理 称号 同年 该企业在中国最大工业企业 500强 中列第一百六十六位 继续居 中国白酒行业第3位 全国饮料制造业利税10强企业列第四位 企业活力评价列全国第 十六位 综合经济效益在全国饮料行业列第二位 在安徽省列第六位 1993年产白酒 645 35636 44吨 完 成 工 业 总 产 值41184 91万 元 实 现 销 售 收 入47386 25万 元 利 税 26408 38万元 1994年 该企业实施第一个 市场建设年 产品通过中国方圆标志认证委员会方圆 标志合格认证 古井贡酒系列通过第五届国家评酒委员会检评并保持了中国名酒水平 企 业获省 文明单位 称号 被列入 安徽省质量30佳企业 厂长王效金获 全国优秀质量管 理工作者 和 全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 称号 被列入 中国500名创业者 行列 书记杨 光远获中共安徽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授予的 勤政廉政优秀党员领导干部 称号 1994年 该企业在中国最大工业企业 500强 中位居第一百五十五位 名列全国白酒行业第三位 在由国家经贸委 国家统计局排出的 企业评价最优500家 中以93 82分列第一百五十 位 在全国轻工行业列第十七位 在安徽省列第五位 在按净资产排序的 中国的脊梁 国 有企业500强中位居第三百三十二位 在 安徽工业百强 中按利税名列第五位 1994年 产白酒32333 83吨 完成工业总产值41558 55万元 实现销售收入59616 5万元 实现 利税32893 6万元 1995年 该企业实施第二个 市场建设年 导入CIS 举办了 古井发展战略研讨 会 创建了古井玻璃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和九方制药公司 开展了 大兴三风 学习 奉献 廉洁之风 和 两个活动 三爱 教育 争做合格古井人 同年8月 完成了古井实业集 团公司化改造 将其改制为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同年 在由中国市场营销协会 中 国社会经济调查所联合主办的 95新春礼品潮 活动中 古井贡酒被评为 公认王牌礼 品 在首批安徽名牌产品新闻发布会上 55度 38度 30度古井贡酒被命名为首批安徽 名牌产品 并向国内外公开推荐 同年 该企业被省政府命名为 安徽省综合管理示范企 业 和 安徽省计算机应用及辅助管理示范企业 获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单位 获国际统 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 中国技术评价中心 中国名星企业 称号 厂长王效金先后获 全国优 秀企业家 金球奖 全国劳动模范 94中国经营大师 中国经营管理大师 首届 安徽省优秀企业家 称号 1995年末 该厂有职工4914人 固定资产净值23395 87万元 全年生产白酒39997 67吨 完成工业总产值43933 88万元 实现销售收入75761 88万 元 实现利税42997 59万元 1996年 古井酒厂改制为 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 王效金任董事长兼总经 理 先后发行了6000万股B股和2000万股A股 募集资金3 91亿元 企业内部深化了 各项制度改革 实施 降低消耗年 内抓消化 外抓提价 创立了古井塑料制品有限责任公 司 兼并 安徽双喜葡萄酒酿造总厂 并创立了 安徽古井双喜葡萄酒有限责任公司 获进 出口经营自主权 成立了进出口贸易公司 自营创汇26万美元 研制开发出高档古井贡酒 十年陈酿 五年陈酿 茶 牌茶酒和 古井神力 牌神力酒 创建了四分厂污水处理站 开展了 如何强化自身 做合格古井人 活动 同年 由北京名牌资产评估事务所 95中国 最有价值的品牌研究报告 认定 古井贡 品牌信誉价值达21 6亿元 1996年 古井贡酒 获中国名牌推介会 95 96轻工名牌产品 称号 公司党委获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称 号 该公司上报的 抓现场 保市场 抓市场 促现场 和 安全系统工程在古井酒厂安全管 理中的应用 获全国轻工业企业管理现代化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董事长王效金获 全 国轻工系统重教企业家 安徽省十佳职工 称号 书记杨光远获 省优秀经营管理者 和 745 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 称号 1996年末 安徽古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有企业25个 职 工6713人 固定资产原值48091万元 其中 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 50817 34万元 实现利税51564万元 利润25300万元 安徽高炉酒厂 全国酿酒行业著名企业 安徽酿酒行业骨干企业之一 高炉双轮池酒的生产厂 建于 1949年 最初称 高炉槽坊 1952年 由省财政直接投资60多万元进行扩建 正式命名为 安徽省高炉酒厂 从50年代至70年代 生产发展较慢 1983年 通过狠抓产品质量 改 革生产工艺 大幅度扩大优质酒生产 产值 利税增速逐步加快 1984年 扩建2幢年产名 优大曲酒2800吨机械化车间 新建一幢酒库 包装楼 建科研楼一幢 改造了老式锅炉 改 建了两座简易红粮库 新建年产5000吨名优酒手工酿酒车间 企业初具规模 1990年 克 服市场疲软 销售不畅 资金周转困难的局面 初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加速资金周转 当年 完成工业总产值1210万元 利税700万元 1992年 全厂干部职工发扬敢想 敢干 敢闯 敢试的精神 改革劳动 用工 分配三项制度 提高职工福利 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生产 经营积极性 同时 狠抓产品销售和货款回笼 积极搞好产品开发和企业技术进步 大力调 整产品结构 扩大名优酒生产 强化管理 提高了效益 1993年7月 涡阳县委 县政府派 县印刷厂厂长刘俊卿任高炉酒厂厂长 是年 企业职工更新观念 解放思想 以市场为导 向 抓质量 拓市场 创名牌 增效益 加大技改力度 实现了快速发展 1993年实现利税 2853万元 比上年增长185 1994年 厂长刘俊卿制定出 省内为主 省外为辅 全面推进 重点突破 的营销方针 并制定激励措施调动销售人员积极性 坚持 产品 宣传 人员 三到位 使双轮系列酒一举 占领了省内市场 当年利税6060万元 比上年增长112 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同时 全体员工居安思危 发扬 永不满足 永远拼搏进取 的 企业精神 立足省内市场 不断开拓省外市场 1995年 以高炉酒厂为核心企业组建的安 徽双轮集团投入运营 企业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大为增强 是年 高炉酒厂贯彻 考察一个 认准一个 开发一个 占领一个 的省外开发16字方针 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同时 不断加大宣传力度 实施创名牌工程 成功地开辟了20多块稳固的销售根据地 按照生产服务设施和市场两个投资一起上的方针 该厂自1992年至1995年的4年 间 共投资1 25亿元用于广告宣传 投资1 4元用于扩建 技改 其中扩建了3幢双轮池 酒生产车间 使曲酒生产能力增加一倍多 扩建了年产1 2万吨食用酒精车间 扩建了年 包装量3万多吨 国内一流水平的现代化自动包装车间 扩建了2幢曲房楼和1幢破碎 楼 新建了总贮量4500吨的贮酒大罐 解决了企业多年存在的 贮酒难 问题 1995年末 有职工2200人 固定资产原值1 13亿元 年产白酒能力1 2万吨 1995 年产白酒2万吨 完成产值2 07亿万元 销售收入5 36亿元 利税1 24亿元 利润4745 万元 安徽种子酒总厂 全国酿酒行业著名企业之一 安徽名酒种子酒的生产厂 前身为国营阜阳县酒厂 始建于1949年 到1985年末 有职工567人 固定资产原值 458万元 为小型白酒厂 1985年 产白酒4480吨 工业产值 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 1228 845 万元 利税总额330万元 1986年至1995年的10年间 特别是1992年以后 企业得到了 快速发展 1986年至1991年间 阜阳县酒厂在抓生产发展的同时 注重抓科研和治理污染工作 并取得了成效 1986年 该厂利用酒精糟液生产菌丝蛋白饲料研究项目通过了省科学技 术委员会中试鉴定 同年 颍州牌醉三秋酒等4种产品均被评为安徽省优质产品 1987 年 通过技术改造 酒精生产能力由1万吨增加到2万吨 同年 利用废酒糟生产沼气 供 食堂 办公室 家属楼使用 节约标煤1120吨 颍州牌食用酒精获安徽省优质产品称号 1988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关系考试题及答案
- 篮球机构考试题及答案
- 矿灯房考试题及答案
- 科技创意考试题及答案
- 酒楼消防考试题及答案
- 铸管制芯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地勘掘进工设备调试考核试卷及答案
- 酒精原料粉碎工新员工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原料工上岗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锚链热处理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内分泌科制度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
- 二年级奥数(从课本到奥数-第一学期B版)
- 山西省洪洞西区块勘查实施方案
- 信贷欺诈与反欺诈技术
- 小额贷款信贷风险管理制度样本
- 202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单招真题政治试卷(原卷+解析)
- 吊篮施工验收标准及规范
- 区域分析与规划课件
- 银行养生沙龙策划方案
- 《孕产期保健》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