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数学模拟和水系维护系统设计.pdf_第1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数学模拟和水系维护系统设计.pdf_第2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数学模拟和水系维护系统设计.pdf_第3页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数学模拟和水系维护系统设计.pdf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园林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质数学模拟和水系维护系统设计 D e s i g nf o rS i mu l a t i o n 通过经济和技术比较 选择较优方案进行相应的工程方案设计 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可以用 于其他景观水系规划的模拟 分析以及保障方案的制定和评价 关 键 词 风景园林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规划设计 水系水质模拟和维护 文章编号 1 0 0 0 6 6 6 4 2 0 0 6 0 8 0 0 2 2 0 5 中图分类号 T U 9 8 6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 0 0 6 0 7 1 3 修回日期 2 0 0 6 0 7 1 9 A b s t r a c t T h ed e s i g nt oe x p r e s st h et h r e ec o n c e p t so ft h e2 0 0 8G a me s G r e e nO l y mp i c s H i g h T e c hO l y mp i c sa n d P e o p l e sO l y mp i c sa n dd e v o t e st o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e n to fw a t e rs y s t e m i nO l y mp i cF o r e s tP a r k T h ed e s i g no f w a t e rq u a n t i t ya n dw a t e rq u a l i t yma i n t e n a n c ew a so b t a i n e dt h r o u g hw a t e rh y d r a u l i ca n dw a t e rq u a l i t ys i mu l a t i o n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a e s t h e t i c w e t l a n d t h e f i n a ls c e n a r i o w a s o p t i mi z e d b y e c o n o mi c a l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f a c t o r s T h e me t h o d o l o g yi nt h ed e s i g np r o c e s sc a nb ea p p l i e di no t h e rc i t yw a t e rs y s t e m d e s i g n se s p e c i a l l yw a t e rs y s t e msi n p a r k K e yw o r d s L a n d s c a p eA r c h i t e c t u r e O l y mp i cF o r e s tP a r k P l a n n i n ga n dD e s i g n S i mu l a t i o na n dMa i n t e n a n c eo fWa t e r Q u a l i t yi nWa t e rS y s t e m 1项目背景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市区北 部 城市中轴线的北端 属于2 0 0 8年奥运 会的核心区域 根据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 划设计要求 公园水系设计要体现 龙形 水系 的整体景观意象 结合场地西南高 东北低的地形条件 充分利用现状洼里公 园湖区以及碧玉公园湖区水系 构筑森林 公园以 主湖 为主水面的整体 龙头 水 系格局 图1 公园水系拟采用清河再生水厂的再生 水作为主要补水水源 为了保障奥林匹克 森林公园水系水质的长期稳定 为北京市 中轴线北端建设一个多功能的生态节点 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管理委员会的委托 进行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模拟和水系 统维护设计 通过该方案的规划设计 从 总体上制定保障公园水系统水量和水质 稳定的技术方案 为公园水系水环境的维 护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2设计原则 本方案设计的总体原则是 通过水系 统的集成模拟和复合生态湿地系统的设 计 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成一个水体循 环净化 雨水收集 再生水利用 水污染治 理和水资源保护的综合示范工程 为北京 市水系统的维护和各种城市水处理维护 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个样板 针对奥林匹克 森林公园水系模拟和水系统维护设计 确 定如下具体规划设计原则 1 亲近自然 根据公园的特点 选择 自然的 生态化的 高效复合的技术 尽量 避免采用工程痕迹明显的技术 避免使用 过多的机械设备和装置 为人们提供一个 感受自然的场所 2 经济 适 用 在 确 保 公园水系统安 全 有效运行的基础上 选择占地面积小 运行成本低 建设投资少的方案 减轻 2 0 0 8年奥运会以后森林公园水系统维护 的经济负担 避免盲目追求高 精 尖 3 环境安全 通过科学的水质模拟和 S p e ic a l T o p ic L a n d s c a p eP la n n in ga n dD e s ig no f B e ijin gO ly mp icF o r e s t P a r k 专题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2 2 中国园林 系统设计 确保不利情况下森林公园水系 统的环境安全 确保整套系统的建设和运 行不对周围景观或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并 提出有效的应急和保障措施 4 景观优美 在选择生态化技术的同 时 要根据公园整体景观特点 建设既能 实现水质维护目标 又能改善公园景观生 态的设计方案 实现水维护系统与公园整 体的和谐统一 5 以人为本 结合公园水系的流动特 征 根据景点设置和游人参观顺序 选择 合理的地点布置生态湿地和水系维护设 施 减少动力消耗 同时有利于人们的参 观游览 3水文水质模型介绍 为了更好地反映公园的水系特征和水 环境特征 预测水质的时空变化 根据公 园水系的特点 结合国内外模型的新进 展 拟建立二维水质 水动力学模型来进 行不同维护方案水量与污染物质浓度的 变化情况的模拟 在模型选择时综合考虑 模型的实用程度 数据可获取性和模型先 进性 最终确定的模型 水动力学为E F D C 模型 水质为WA S P模型 将E F D C和 WA S P进行耦合 搭建了本方案设计使用 的二维水动力学 水质模型 E F D C T h e E n v i r o n me n t a l F l u i d D y n a mi c sC o d e 是威廉玛丽大学 V I MS V i r g i n i aI n s t i t u t eo fMa r i n eS c i e n c ea t t h eC o l l e g eo fWi l l i a m a n dMa r y J o h n H a mr i c k教授开发的三维地表水模型 是 美国国家环保局 U S E P A 推荐的三维地 表水水动力模型 可实现河流 湖泊 水 库 湿地系统 河口和海洋等水体的水动 力学和水质模拟 是一个多参数有限差分 模型 E F D C模型在水平曲线正交网格 垂向S拉伸网格上求解静水力学 湍流平 均 方程 模 型 采 用Me l l o r Y a ma d a2 5 阶紊流闭合方程 根据需要可以分别进行 一维 二维和三维计算 WA S P模型是美国国家环保局开发 的水质模型 它的E U T R O模块适合模拟 以富营养化为主要水 质 问题 的 湖 泊 水 库 河湾等 E U T R O模块常被用于模拟分 析传统的污染物行为 包括D O B O D5 营 养物质和浮游植物等因子 这些变量构成 了4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浮游生物动态变 化 磷循环 氮循环和溶解氧平衡 图2 考虑到公园水系的规划水深较浅的特 点 以及日后面临的主要水质问题是水体 藻类生长和富营养化 本次模拟在水动力 学计算中利用E F D C的二维计算功能 在 水质 计 算 中采 用WA S P模型 的E U T R O 模块进行 图3 4水质模拟与方案选择 4 1模型概化 要使用水文水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 需要对规划水系进行空间概化和边界条 件的界定 根据湖体的几何形状和湖底的 高程 并考虑水系的面积 连接关系 水文 特征等具体情况 将主湖网格化为5 5 6个 单元格 鉴于公园水系为浅水水系 垂直 方向不再分层 模型二维概化的结果如 图 4 所示 根据湖体周边的规划地形和人为分界 线 如道路 河道等 利用G I S分析工具 划分和识别湖体的自然汇水区 并进行水 体的水量平衡计算 平衡关系式可表示 为 W Q g Q r q 1 q2 q3 式中 W 年需水量 Q g 主湖内绿 地的需水量 Q r 湖底渗透量 q 1 蒸发水 量 q 2 水面降水量 q3 地表径流量 选择适合公园水系的各个参数 进行 计算得到水量平衡计算表 表1 通过初步分析得到 如果利用再生水 直接进行补水 主湖水质指标将迅速恶化 主湖将面临藻类大量繁殖 水体产生恶臭 气味 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危险 因此 需要一定的工程措施来净化水 体 其中可行措施包括 对再生水进行深度 处理 提高进入湖体的再生水水质 湖内水 体再经过湿地循环净化 严格控制面源污 染进入湖内 提高湖体自净能力等 考虑 到技术的可行性 实施的难易程度以及维 护费用等因素 首先考虑通过复合湿地系 统的构建提高湿地的去除效率 优化入湖 水质 并对湖内的水体进行循环净化 调 整循环水量进行方案的模拟 图1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水系总体规划 2 3 中国园林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 0 1 1 1 2 合计 蒸发量 1 4 1 7 3 4 5 8 7 2 6 8 4 9 4 1 3 8 3 1 1 9 1 3 4 5 4 绿地需水量 0 0 0 0 5 0 5 0 5 0 5 8 6 2 6 2 5 8 5 0 5 0 0 0 4 9 0 主湖渗透量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0 5 6 0 地表径流量 0 1 0 2 0 4 0 9 1 5 3 4 8 1 7 0 2 0 1 0 0 3 0 1 2 5 0 水面降水量 0 1 0 2 0 3 0 7 1 1 2 5 5 8 5 0 1 4 0 7 0 2 0 1 1 8 1 总需水量 1 7 1 8 8 2 9 8 1 0 2 4 9 0 0 0 0 5 5 7 0 6 9 1 6 5 7 6 表1公园主湖水量平衡计算表 单位 万m3 对 表2 的4个情景进行模拟 对再生 水中超标比较严重的总氮指标进行了比 较 得出如下结论 1 如果使用深度处理的再生水补水 总体水质处于比较好的水平 但是由于雨 季有暴雨径流的输入 湖水的总氮 总磷 浓度有每年逐渐升高的趋势 2 正常年份 通过循环量的调节 得 出当3 1 1月每月循环3 0天 每天循环湖 水1万m3时 每年通过地表径流和天然 降雨进入湖内的总氮 总磷等污染物将基 本被湿地系统去除 湖内的总氮 总磷浓 度保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 4 2推荐情景结论 经过多次的情景调整和模拟计算 得 到的推荐情景为再生水经过多级湿地处 理补水并在3 1 1月进行1万m3 d的湖 水循环处理 该情景有以下几点结论 1 在当前模拟条件下 湖水水质指标 处在I I I I V类水平 2 水体循环净化处理对水质改善有 积极的作用 特别是去除由于地表径流进 入湖体的营养物质 3 在雨季 由于周边径流的影响 局 部地区的水质会有一定的波动变化 4 叶绿素浓度处在中营养水平 不易 发生富营养化 另外 在模拟过程还发现在湖体中存 在一些水质的 死区 特别是暴雨径流入 水口 图5 在这些地方需要采取一定的工 程措施 以防止局部地区的水质恶化 同时也可以考虑将灌溉取水口尽量 设置在这些位置 以加速该区域的水体交 换 防止水质的局部恶化 5推荐方案工程设计 5 1工艺流程 根据模拟结果 选择推荐情景进行工 程设计 根据方案设计条件 结合实际的 地形和景观的需要 设计维护方案的处理 工艺流程如 图6 所示 清河再生水厂的再生水通过市政管道 到达主湖后 部分再生水 6 0 0 m3 d 进入展 示温室 主要用于展示先进的水处理技术 并起到更好的生态示范和教育的功能 图2水质模拟反应动力 学关系图 图3森林公园水质模拟 与技术方案选择技 术路线 图4湖体高程以及网格 概化图 23 4 m 2 4 中国园林 情景名称 深度处理再生水补水 再生水补水 不循环 再生水补水 每月2 0天循环 再生水补水 每月3 0天循环 情景描述 使用深度处理的再生水补充湖水 再生水经过复合湿地系统处理后补充湖水 再生水经过复合湿地系统处理后补充湖水 每月2 0天进行湖水循环 循环水量为1万m3 d 再生水经过复合湿地系统处理后补充湖水 每月3 0天进行湖水循环 循环水量为1万m3 d 表2调整情景列表 图5水质 死区 示意图 图6南区水维护方案处理工艺流程 图7南区湿地系统总平面图 5 6 7 利用多种水处理技术进行处理 之后 进入表面流湿地 另外一部分再生水 约26 0 0 m3 d 进入潜流湿地进行处 理 然后进入植物氧化塘 在植物氧化 塘和跌水花台之间建立内部循环系统 从植物氧化塘中提升部分水进入跌水 花台 以达到景观效果 同时起到一部 分净化水体的作用 循环水通过提升泵站首先进入潜 流湿地进行处理 然后与植物氧化塘的 出水共同进入生态氧化塘 最后通过生 物功能区进入湖体 循环水量根据主湖 水质的实际情况在1 2万m3 d进行 调节 5 2平面布局设计 根据场地条件 推荐方案的湿地系 统布局如 图7 在 该 方 案 中 总 湿 地 面 积 为 1 2 4 8 h m2 其 中 垂 直 潜 流 湿 地 为 4 5 h m2 1 5 h m2用于处理再生水 3 h m2 用 于 处 理 循 环 水 展 示 温 室 为 0 1 5 h m2 表面流湿地为0 3 4 h m2 表面 流跌水湿地为1 2 9 h m2 植物氧化塘为 1 1 5 h m2 生态氧化塘为2 h m2 生物功 能区为3 0 5 h m2 通过多种湿地和处理 工艺的配合 构建一个复合 稳定的水 处理和维护系统 图8 9 5 3湖内生态维护 通过以上设计构建的复合水处理 系统是维护主湖水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从根本上讲 还需要构建湖体内部的 多种生态群落和复杂生态系统 以提高 湖体的自净能力 提高湖体本身对水质 的稳定和缓冲能力 才能从本质上保障 主湖水系的水质能维持在一个比较好 的水平 根据湖体的水深 基底等环境条 件 在湖边种植不同的植物群落 表3 通过不同的植物群落构建一个复杂的 生态系统 利用植物的吸收稳定水质 2 5 中国园林 作者简介 佟庆远 1 9 7 9年生 男 辽宁 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 北京清华 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与市 政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为环境规 划 水系模拟 北京1 0 0 0 8 4 赵冬泉 1 9 7 8年生 男 甘肃 兰州人 毕业于清华大学 北京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环境 与市政所技术主管 研究方向为 水系模拟 G I S应用和开发 北京 1 0 0 0 8 4 胡洁 1 9 6 0年生 男 北京 人 毕 业 于 美 国 伊 利 诺 大 学 U r b a n a C h a mp a i g n分校 北京 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景观 园林设计所所长 研究方向为风 景园林规划设计 北京1 0 0 0 8 4 表3 植物群落环境条件 建群种伴生种 群落构成 湖滨植物群落构建模式 群落一 群落二 群落三 群落四 芦苇群落 水葱群落 荆三棱群落 静 水 湖 泡 基 底 为 泥 底 水 深 达 1 0 0 1 5 0 c m 开阔静水水体 水深1 m以上 水深7 0 1 2 0 c m 开阔静水水体中 水深1 0 0 2 0 0 c m 水深在2 0 c m以上 水位稍浅 水深约5 0 c m 水位较浅 靠近岸边 穗状狐尾藻 My r i o p h y l l u m s p i c a t u m 龙 须眼子菜 P o t a mo g e t o n p e c t i n a t u s 荇菜 N y mp h o i d e sp e l t a t m 狭叶香蒲 芦苇 P h r a g mi t e sa u s t r a l i s 菰 Z i z a n i ac a d u c i f l o r a 香蒲 芦苇 水葱 荆三棱 狭叶香蒲 T y p h aa n g u s t i f o l i a 睡莲 N y mp h a e ah y b r i d a 浮萍 L e mn ami n o r 龙须眼子菜 两 栖 蓼 P o l y g o n u m a mp h i b i u m 睡 莲 小 慈 姑 S a g i t t a r i a n a t a n s 槐叶萍 S a l v i n i an a t a n s 狐尾藻 My r i o p h y l l u m v e r t i c i l l a t u m 茨藻 N a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