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可持续发展意蕴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不与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相抵触,而且是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前提。马克思生产力理论蕴藏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在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不考虑可持续发展纯为增加财富的劳动是有害的劳动,反对离开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谈论劳动和生产力。在资本论中,他在分析地租理论时明确地表达了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人不是自然的所有者,自然也不是人的奴仆,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占有和利用自然时必须善待和养护它,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要再生产自然界,使自然得以持续发展,以便子孙后代能够持续利用。在这里,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清晰地表现出来。现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之一就是主张在资源利用方面应当对后代负责,为后代着想,而马克思恰恰明确表述了这个理念,这不能不说马克思是为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先行者。第二,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集合体。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是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也就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反映和表现。社会生产力是整个社会中所有生产单位的生产力的平均。自然生产力不仅包括自然力,还包括自然资源、生产所必备的自然条件等等。马克思曾指出:“劳动的自然生产力,即劳动在无机界发现的生产力,和劳动的社会生产力一样,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1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不但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渗透的。正是由于劳动者的活动也就是社会生产力渗透于其中,自然生产力才能变成现实意义上的生产力;也正是由于社会生产中伴随着自然的再生产过程,社会生产力才能变成现实意义上的生产力。生产力发展的整个过程,就是在社会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中持续下去的。第三,马克思把生产力看作是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的统一体,认为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能够起到指引、规范、促进或阻碍作用。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2。而劳动本身就体现了精神与物质、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具体来说,马克思是在论述货币的本质时指出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体的,他说:“货币的简单规定本身表明,货币作为发达的生产要素,只能存在于雇佣劳动存在的地方;因此,只能存在于这样的地方,在那里,货币不但决不会使社会形式瓦解,反而是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3只有在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都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一种生产关系才有可能解体。马克思强调,在人的实践过程(劳动过程)中,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统一才能得以实现。在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体现的是生产力发展的质和量这两个规定性。精神生产力不但能够指引物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和目的、规范其布局,而且精神生产力的重大突破对人们思想的解放和观念的更新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甚至带来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物质生产力。意识能动作用原理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作为重要精神生产力的科学理论如果能够与物质生产力有机结合,统一起来,就能正确指导物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从而促进生产力又好又快地发展。否则,过分强调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忽视甚至否认精神生产力的存在,就会偏离生产力的实质内涵,片面地追求生产力的量的扩张,从而导致唯生产力论、物质至上主义、技术至上主义等。对自然资源掠夺性开发势必导致全球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必将导致粮食短缺诸如此类,正是人们重物质生产力轻精神生产力引发的恶果。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这对矛盾统一体中精神生产力对物质生产力的重要作用,用精神生产力规范物质生产力。作为精神生产力的物化结果,物质生产力不仅不能脱离精神生产力,而且还有赖于精神生产力的指导和规范。第四,马克思强调发展生产力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树立环保意识和生态伦理意识,关爱自然,保护好我们的家园。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人们的活动必然要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和约束,因为自然规律是客观的,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发展生产力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马克思在1866年写给恩格斯的一封信中谈到:“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人们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莽撞行事,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在山南坡砍光了在山北坡被十分细心地保护的松林,他们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把他们区城里的高山畜牧业的基础给摧毁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土。在欧洲传播栽种马铃薯的人,并不知道他们也把瘰疠症和多粉的块根一起传播过来了。因此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一样,决不象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马克思上述这些关于不能片面追求物质生产力增长,发展生产力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关爱自然,树立环保意识的深刻思想,对于今天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如上所述,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科学的生产力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我们研究和发展生产力理论的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5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秉承的理论传统,它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必须在科学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指导下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中国“人口众多给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利用率低;农业生产先天不足;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还未走上高效益的轨道。”6我们再也不能靠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维持经济增长了,为了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无限性与生态环境再生能力有限性的矛盾,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和生产力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22页2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厂员工入职管理规定
- 人教版七年级体育全一珊 3.3足球 简单战术配合 说课稿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店铺买卖合同
- 互联网广告投放服务合同
- 7.2 共建美好集体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全国粤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五节《活动2:制作智能控温机器人》说课稿
- 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3.1铁及其化合物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 安全主任培训会议讲话课件
- 幼儿园校园综合保洁与消毒服务人员录用合同范本
- 创业担保贷款合同履行告知
- 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 GB/T 4074.8-2009绕组线试验方法第8部分:测定漆包绕组线温度指数的试验方法快速法
- 董关鹏-沈阳课件
- 大学生活从“心”开始
- 淄博市2020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及答案
- 大运河前世今生课件
- 商务英语翻译实务完整版教学ppt课件全套教程
- 第五章__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
- 现代控制理论教案Word版
- 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 加弹机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