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教案1-10.doc_第1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1-10.doc_第2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1-10.doc_第3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1-10.doc_第4页
计算机基础教案1-10.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课时号1,2班 级2012计算机3班科 目计算机基础备课时间2012上课时间2012地 点教室课题名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发展、特点及应用课时数2课时背景分析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之一,在短暂的半个世纪中,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发展。第一台计算机诞生至今仅有六十多年时间,其发展之迅速、应用之广泛,是与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密不可分的。学习目标设 定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发展、特点、分类技能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分代依据、常用术语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合理看待计算机的利与弊。学习任务描 述1、讲述计算机的产生、产生、发展、特点、分类,辅以多媒体课件2、进行课堂练习教学情境创 设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教学资源准 备时间资源:45*2分钟(2课时) 材料资源:ppt课件信息资源: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马成荣主编人员资源:2012级3班学生设备资源: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环境资源:教室教学反思1、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 法新课讲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计算机发展、特点及应用1.1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电子线路) 计算精度高 具有记忆能力(存储能力)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具有数据传输和通信能力1.2计算机的发展诞生: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名为ENIAC(Electronic Numeric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即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两位主要研制人:莫契利(J. Mauchiy)和埃克特(J.Eckert)。ENIAC大约由18000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组成,占地170平方米,重50吨速度:平均每秒运算5000次第一台计算机尽管体积庞大、耗电量高、运算速度慢,但是,它奠定了计算机发展的技术基础,在诞生之后的50多年时间里,其飞速发展,很快成为一个产业,即计算机产业。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四代)第一代:46-58(硬件)逻辑元件:电子管讲解并辅以ppt课件以引起学生注意百度搜索:计算机之父 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法软件:机器语言,后期汇编语言应用:科学计算第二代:5864 (硬件)逻辑元件:晶体管软件:出现高级语言应用:数据处理第三代:65-70 (硬件)逻辑元件: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软件:使用操作系统和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BASIC),出现计算机网络应用: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第四代:71-今 (硬件)逻辑元件: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多媒体技术应用:社会各领域1.3计算机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最早)2、信息处理(数据处理)3、过程控制(最广泛):计算机加上感应测试设备及模数转换,就构成了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实时过程控制。4、计算机辅助工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CAD软件用于机械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利用计算机控制构造复杂精度要求高的生产工艺,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讲解并辅以ppt课件以引起学生注意百度搜索:计算机过程控制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计算机集成制造.5、网络及多媒体6、电子商务7、人工智能(AI)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如感知、推理、理解、思维)如专家系统、机器翻译、模式识别、定理证明,机器人1.4计算机的分类按功能和用途分:通用计算机和专用计算机按工作原理分: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按规模分:超级计算机(supercomputer)也叫巨型机大型计算机(mainframe)小型计算机(minicomputer)微型计算机(microcomputer):简称PC(Personl Computer)工作站(workstation)服务器(server)这里的规模并不是单纯的体积,而是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指令系统类型、输入输出能力、软件配置等各方面性能指标的综合。1.5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亿次运算的超级计算机;1975年世界上第一台超级计算机“Cray-I”;超级计算机应用:天气预报、地震机理研究、石油和地质勘探,卫星图像处理等大量科学计算的高科技领域。2、微型化3、网络化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4、智能化5、多媒体化补充知识:1微型机的发展微型机的核心是微处理器,因此微型机的发展历程,从根本上说也就是微处理器的发展历程。微处理器推出时间字长(位)主频集成度(晶体管数/片)4004197140.7MHZ23008086、80881978,1979168MHZ2900080286198216625MHZ13.4万803861985年321640MHZ27.5万804861989年3225100MHZ120万Pentium1993年32606233MHZ310万Pentium II1997年32133450MHZ750万 Pentium III1999年32350550MHZ950万Pentium 42000年321400M以上4200万Itanium(安腾)2001年64800MHZ2500万(不包括Cache)2、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 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与DVAC报告:l 二进制l 程序与数据一样存放在内存l 五大模块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工作原理基础的奠定: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是计算机与其他计算装置的一个重要区别。课堂练习:1、 世界上第一台采用存储程序控制思想的计算机取名: 2、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的主要元器件是 3、 计算机最早的应用领域是 4、 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属于 应5、 CAD是计算机辅助 小结:计算机发展、特点、应用讲解并辅以ppt课件以引起学生注意总课时号3、4班 级2012(3)科 目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时间2012上课时间2012地 点教室课题名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第二节 计算机中的数制课时数2课时背景分析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表示各种信息,但计算机与外部交往仍采用人们熟悉和便于阅读的形式如十进制数据、文字显示以及图形描述等,它们之间的转换则由相应的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实现。学习目标设 定知识目标:1、掌握进位计数制度的概念2、掌握二、八、十六进制数的表示与特点。技能日标:会按位权展开二、八、十六进制数。 情感目标: 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讲述知识点,引导学生自己从特殊到一般归纳结论,不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培养学生自学技能。 学习任务描 述1、先讲数制,在与十进制的对比中引入二进制数,重点讲述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最后讲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特点。2、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结论。教学情境创 设从日常生活入手,分,秒,小时是六十进制,一打十二是十二进制,一双(手套)是二进制,引入R进制数的概念。教学资源准 备时间资源:45分钟(1课时) 材料资源: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资源: Internet,人员资源:教师及学生设备资源:教室 环境资源:教室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 法【复习回顾】1、现代计算机工作原理是什么,是谁提出的?【新课引入】l 数据:信息的符号化 数据可以是文字、数字、图像或声音,是信息的具体表示形式,是信息的载体。 l 信号:数据的电或光脉冲编码,是各种实际通信系统中适合信道传输的物理量 。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随时间而连续变化的信号)和数字信号(在时间上的一种离散信号)。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数表示各种信息,采用二进制不但运算简单,而且易于物理实现,即电路设计简单,机器可靠性高。分,秒,小时是六十进制,一打十二是十二进制,一双(手套)是二进制。【新课讲授】 第二节 计算机中的数制一、数制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的数据是十进制表示,计算机中的数据使用二进制,为了书写方便,也采用八进制或十六进制。如果数制只采用R个基本符号(例如:0,1,2,3, , R-1)表示数值,则称为R进制数,R成为该数制的基数,而数制中都有固定的基本符号,称为数码,处于不同位置的数码代表的值不同,与它所在位置的“权”有关。权也称“位权”。二、进位计数制1、十进制数十进制数的特点(1)十进制数由0-9共10个数字符号组成。(2)进位规则是逢十进一。(3)做减法借一当10例如:999.99按位权展开可写成999.99=9102+9101+9100+910-1+910-2其中:102 、101 、100、 10-1 10-2称为位权。7369按位权展开可写成:7369=7103+3102+6101+9100其中:103 、102 、101、 100 称为位权。2、二进制数 特点: (1)二进制数由0和1两个数字符号组成。(2)进位规则:逢二进一。(3)做减法:借一当2 例如,二进制数110110按位权展开可表示成 125+124+023+122+121+020=32+16+4+2=54又如:1000110=126+122+121=70课堂练习:把二进制数11111,1011001按位权展开并求和3、 八进制数特点:(1)8个不同的数字符号:0、1、2、3、4、5、6、7组成。 (2) 进位规则是逢八进一。(3)做减法借一当8 例如,(126)8按位权展开为:(126)8=182+281+680=86又如:(352)8=382+581+280=2344、十六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特点 (1)16个不同的数字符号:0、1、2、3、4、5、6、7、8、9、A、B、C、D、E、F,其中A、B、C、D、E、F对应十进制中的10、11、12、13、14、15。 (2)做加法时,逢十六进一。(3)做减法借一当16 例如 (28F)16按位权展开为:(28F)16=2162+8161+F160=655又如:(1FA)16=1162+F161+A160=506二进制数与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对照表。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00000009100191000111101010A2001022111011B3001133121100C4010044131101D5010155141110E6011066151111F7011177810008补充知识:1二进制的优点 技术实现简单 简化运算规则 适合逻辑运算 易于进行转换2各种进制的后缀 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小结:1、进位计数制的概念 2、二、八、十六进制的特点及表示。布置作业:1、把二进制数11011100,10010011,10000000转换为十进制数2、p20填空1-10总课时号5、6班 级2012(3)科 目计算机应用基础备课时间2012上课时间2012/9/21地 点教室课题名称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第二节 计算机中的数制课时数1课时背景分析数制转换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二进制数,学生要重点掌握,为以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习目标设 定知识目标:1、掌握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规则。2、掌握二、八、十六进制数的转换规则技能日标:会进行二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会进行二、八、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情感目标: 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 学习任务描 述1、重点讲述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然后讲二、八、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2、引导学生自己归纳结论。教学情境创 设讲述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并举例教学资源准 备时间资源:45分钟(1课时) 材料资源: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资源: Internet,人员资源:教师及学生设备资源:教室 环境资源:教室教学反思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 法【复习回顾】各种进制的后缀 B:二进制 D:十进制 H:十六进制 O:八进制第二节 计算机中的数制121数制转换一、十进制数转成二进制数整数部分: “整除2取余法” :把被转换的十进制数反复地整除以2,直到商为0,所得的余数(从最后得到的余数读起)就是这个数的二进制表示。归纳为一句话:“整除2,倒取余数”小数部分:采用乘2取整,顺序排列法。具体做法是:用2乘十进制小数,可以得到积,将积的整数部分取出,再用2乘余下的小数部分,又得到一个积,再将积的整数部分取出,如此进行,直到积中的小数部分为零,或者达到所要求的精度为止。然后把取出的整数部分按顺序排列起来,先取的整数作为二进制小数的高位有效位,后取的整数作为低位有效位。 0.318无论怎样乘二,他的末尾都不为0,所以无法完全转换成二进制,十进制小数并非都能用有限位二进制小数表示,看你精确几位了。 例1 (214) 10=(11010110)2 “乘2取整法”:例2:求0.625的二进制数0.625*2=1.25 取整最高位0.25*2=0.5 取整0.5*2=1.0 取整最低位小数为,转换结束先取整数在高位排列,则0.625D=0.101B例3:把十进制数128转化为二进制数(128)10=(10000000)2例4:将58.5625D转换为二进制数先求整数部分:“除取余”58/2=29 余0 最低位29/2=14 余14/2=7 余7/2=3 余3/2=1 余1/2=0 余 最高位再求小数部分:“乘取整”0.5625*2=1.125取整 0.125*2=0.25 取整0 0.25*2=0.5 取整0 0.5*2=1.0 取整1 整数小数相拼58.5625D=111010.1001B课堂练习:1、把十进制数97和236转化为二进制数。 2、把十进制数15.46转化为二进制数。二、二进制数转化为十进制数。方法:将二进制数按位权展开求和 例如,(10110011)2=127+026+125+124+023+022+121+120=128+32+16+2+1=179例1把以下二进制数转换十进制数100000,11010101结论: 非十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的方法是,把各个非十进制数按位权展开求和即可 。三、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l 二进制数转成十六进制数 方法:将二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向左每4位一组,不足四位的,在最左边补0;小数部分向右每4位一组,不足4位用0补足(在右边补0),每组对应一位十六制数。 注意:整数部分在最左边补0,小数部分在最右边补0 例如,(1010111101000111.101101)2=(AF47.B4)16l 十六进制数转成二进制数 方法:每一位十六进制数用相应的4位二进制数取代。 例:(3DA9.68)16=(0011110110101001.01101000)2=(11110110101001.01101)2 课堂练习:把下列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110101011)2 (1001110)2 四、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l l二进制数转成八进制数 将二进制数从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向左每3位一组,不足3位的,在左边补0;小数部分向右每3位一组,不足3位用0补足(在右边补0),每组对应一位八制数。例如,将(10111101.1011)2转成八进制数,结果为(275.54)8l 八进制数转成二进制数方法: 请学生根据前面所讲自己归纳小结:1、本节课的重点是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二进制数与八、十六进制的转换。注意:1、二进制数与八、十六进制的转换时整数部分在最左边补0,小数部分在最右边补02、十进制小数并非都能用有限位二进制小数表示,可以根据精度取若干位通过提问回顾上节课内容。采用对比教学法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的对比请学生上黑板练习采用示例教学法请学生自己归纳结论学生课堂练习教师下去抽查请学生自己归纳结论总课时号7,8班 级2012计算机3班科 目计算机基础备课时间2012/9/20上课时间2012/9/25地 点教室课题名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三节计算机系统组成课时数2课时背景分析计算机硬件从功能上分为五大部件从实物上有机箱、显示器、键盘、硬盘、u盘、主板等。 注意不要混淆这两种分类学习目标设 定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技能目标: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学习任务描 述1、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辅以多媒体课件2、进行课堂练习教学情境创 设硬件的功能可通过软件实现,硬件与软件没有明显的界限教学资源准 备时间资源:45*2分钟(2课时) 材料资源:ppt课件信息资源: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马成荣主编人员资源:2012级3班学生设备资源: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环境资源:教室教学反思2、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 法新课引入计算机硬件从功能上分为五大部件从实物上有机箱、显示器、键盘、硬盘、u盘、主板等。这些术语的联系与区别新课讲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2.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简称硬件)和软件系统(简称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如下图所示。l 硬件系统:1、硬件:计算机所有物理设备的总称。2、五大部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l 软件系统1、软件: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总称。 2、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中最重要的是操作系统。l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关系:l 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硬件是基础,硬件本身只是一台“裸机”,无法工作;软件是灵魂,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的机器无法工作。在计算机系统中,对于软件和硬件的功能没有绝对的分界线。硬件功能与软件功能逻辑等价,用硬件完成的功能也可由软件实现,如视频播放软件最初用硬件实现,现在用软件实现。补充知识:1946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在一篇题为关于电子计算机逻辑设计的初步讨论的学术报告中,提出了“存储程序”的概念,其主要观点可归结为: 计算机硬件应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分组成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中处理的数据模型是由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指令和数据; 将事先编制好的程序和原始数据一并存入计算机的存储器中,启动计算机,在不受人工干预的情况下,计算机自动地、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且执行(被归纳为:二进制、存储程序、程序控制)的思想。1.2.2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课堂练习:1、 计算机的五大部件分别是: 2、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3、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交互联系是通过以下 实现的A、C语言 B 高级语言 C汇编语言 D机器语言4判断: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在功能上具有等效性。5、80486是32位处理器“32位“是微机的 技术指标。小结:1、重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关系2、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布置作业:大学计算机基础 p21四计算题1、2讲解并辅以ppt课件以引起学生注意举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如视频播放软件最初用硬件实现,现在用软件实现。补充知识,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课堂练习,强化重点,巩固知识总课时号11,12班 级2012计算机3班科 目计算机基础备课时间2012/9/20上课时间2012/9/25地 点教室课题名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三节 计算机硬件、第四节计算机工作原理课时数2课时背景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必须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工作原理等相关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设 定知识目标:了解硬盘常用术语,掌握计算机简单工作原理技能目标:会区分硬盘盘符、看懂硬盘参数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学习任务描 述1、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辅以多媒体课件2、进行课堂练习教学情境创 设硬件的功能可通过软件实现,硬件与软件没有明显的界限教学资源准 备时间资源:45*2分钟(2课时) 材料资源:ppt课件信息资源: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马成荣主编人员资源:2012级3班学生设备资源: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环境资源:教室教学反思3、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 法复习回顾:1、高速缓冲存储器的英文名称2、RAM分类新课讲授第三节 计算机硬件四、外存外存结构:外存的存储介质必须通过机电装置才能进行数据的读写,这些机电装置叫驱动器。l 硬盘简介1、盘片:硬盘盘片是将磁粉附着在铝合金圆盘片的表面上.这些磁粉被划分成称为磁道的若干个同心圆,在每个同心圆的磁道上就像有无数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铁,它们分别代表着0和1的状态。2、磁头:磁头用来读取或者修改盘片上磁性物质的状态,一般说来,每一个磁面都会有一个磁头,磁头在停止工作时,与磁盘是接触的,但是在工作时呈飞行状态,磁头处于离盘面0.2-0.5微米高度的”飞行状态“。既不与盘面接触造成磨损,又能可靠的读取数据。3、电机:硬盘内的电机都为无刷电机,在高速轴承支撑下机械磨损很小,可以长时间连续工作。高速旋转的盘体产生了明显的陀螺效应,所以工作中的硬盘不宜运动,否则将加重轴承的工作负荷。4.磁道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5.扇区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磁盘读写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6.柱面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单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无论是双盘面还是单盘面,由于每个盘面都有自己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7、硬盘容量、转速 容量以字节B为单位,如320GB 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是转/每分钟,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8、硬盘盘符:字母加冒号,如C:,D:,E:,l 光盘及光驱介绍光盘驱动器是一个结合光学、机械及电子技术的产品。光盘分类:CD VCD DVD五、 I/O设备 计算机和外界进行交互的设备。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六、总线 CPU和内存及I/O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信号线。 (1)数据总线 CPU与内存和I/O设备间传输数据 (2)地址总线 用来确定存储单元的地址 (3)控制总线 用来控制外设的动作,比如读、写和时钟信号等 第四节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指令系统指令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执行的的二进制代码,完成一种操作。一条指令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个部分组成。指令种类: 数据传送指令 数据处理指令 程序控制指令 输入输出指令 其它指令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以下4个步骤: 取指令 。按照指令计数器中的地址,从内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并送往指令寄存器。 分析指令。控制器对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进行分析和译码。 由译码器对操作码进行译码,将指令的操作码转换成相应的控制电位信号;由地址码确定操作数地址。 执行指令。根据分析和译码的结果,判断该指令要完成的操作,然后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的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 一条指令执行完成,指令计数器加1 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进入下一条指令的取指令阶段。小结:1、重点硬盘的相关术语4、 指令的概念布置作业:p38 选择题1-10讲解并辅以ppt课件展示硬盘实物补充知识,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课堂练习,强化重点,巩固知识总课时号13,14班 级2012计算机3班科 目计算机基础备课时间2012/9/20上课时间2012/9/25地 点教室课题名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五节 计算机软件系统课时数2课时背景分析计算机软硬件没有绝对的界线,系统软件是管理和控制计算机自身的软件,系统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学习目标设 定知识目标:知道计算机软硬件关系,掌握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概念技能目标:掌握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概念。知道程序设计语言。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勤于思考,热爱学习学习任务描 述1、先讲述软硬件关系,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概念,最后介绍程序设计语言,讲课过程及时提问2、进行课堂练习教学情境创 设手机操作系统与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资源准 备时间资源:45*2分钟(2课时) 材料资源:ppt课件信息资源: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马成荣主编人员资源:2012级3班学生设备资源: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环境资源:教室教学反思5、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 法复习回顾:1、硬盘盘符如何表示2、指令的执行过程第五节 计算机软件系统软件 = 程序 + 数据+文档软硬件关系示意图: 应用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操作系统)BIOS程序 裸机计算机软件通常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一、 系统软件定义:用于管理、控制、维护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提高效率的程序集合。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 语言处理程序(程序设计) 监控、检测、调试程序1、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操作系统是BIOS之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在BIOS基础上对计算机功能的首次扩充,其他任何软件必须在操作系统支持下运行。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负责对计算机系统的各类软、硬件资源进行管理、控制、调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界面,为其他软件的开发提供服务及接口。操作系统五大功能: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作业管理操作系统:MS-DOS,WINDOWS 98/XP/VISTA/7UNIX,LINUX2、语言处理程序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过程: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高级语言1、机器语言:由计算机硬件系统可以识别的二进制指令组成的语言称为机器语言。特点:由0、1组成程序、能直接执行,可读性差,可移植性差2、汇编语言:与机器语言一一对应,用英文助记符代替二进制机器语言。如ADD,SUB,MOV特点:可读性增强,仍靠近硬件翻译工具:汇编程序,汇编语言的翻译软件称为汇编程序。汇编程序将汇编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3、高级语言屏蔽了机器的细节,接近人类高级语言、数学语言FORTRAN,BASIC,PASCAL,C等。翻译工具:解释或编译程序翻译程序有三种:汇编程序、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应用软件 办公软件(OFFICE,金山WPS)图像处理(PHOTOSHOP)通信(QQ)财务、 杀毒 绘图软件(AUTOCAD)小结:1、重点是计算机软硬件关系,掌握系统软件及操作系统2、 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特点及如何翻译成机器语言讲解并辅以ppt课件以引起学生注意与手机操作系统进行比较补充知识,激发学生采用对比教学法总课时号15,16班 级2012计算机3班科 目计算机基础备课时间2012/9/20上课时间2012/9/25地 点教室课题名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六节 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课时数2课时背景分析西文字符编码及汉字编码的知识并不难,详细讲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目标设 定知识目标:掌握ASCII知识,掌握汉字国标码、机内码技能目标:会比较字符ASCII大小,会有区位码计算国标码即机内码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学习任务描 述1、讲述ASCII知识,讲述汉字国标码、机内码2、进行课堂练习教学情境创 设控制字符的ASCII码不可显示,按回车键及删除键,屏幕上显示什么?教学资源准 备时间资源:45*2分钟(2课时) 材料资源:ppt课件信息资源: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马成荣主编人员资源:2012级3班学生设备资源: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环境资源:教室教学反思6、教 学 过 程 实 施内 容方 法复习回顾:1、画出软硬件关系示意图2、翻译程序有哪三种?3、系统软件的核心是 第六节 计算机中信息的编码西文字符 ACSII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128个常用字符,用7位二进制编码,从0到127。用一个字节存储。ASCII分类: 控制字符(非打印ASCII):032,127DEL(7FH,127D),CR(0DH,13D),LF(0AH,10D) 普通字符(可打印ASCII):94个。例如:“a”字符的编码为1100001,对应的十进制数是97; 换行 0AH 10D 回车 0DH 13D 空格 20H 32D 09 30H39H 4857 AZ 41H5AH 6590az 61H7AH 97122重点记住:1、大(小)写字母的ASCII值从A-Z依次递增12、数字0-9的ASCII值从0开始递增13、字符0、A、a的ASCII码十进制分别为48D、65D、97D课堂练习:1、数字0的ASCII是48,数字7的ASCII是 2、字母a的ASCII值是97,则m的ASCII是 3、字母j,E,g,d,T的ASCII值排列顺序为 4、字符4,I,O,3,a的ASCII值排列顺序为 5、ASCII采用 编码,共表示了 个字符。汉字编码外码与内码:汉字信息处理过程:将中文信息通过键盘以外码形式输入计算机;由中文操作系统中的输入处理程序把外码翻译成相应的交换码及内码(机内码的简称),并在计算机内部进行存储和处理;然后,再由输出处理程序查找字库,按中文内码需要显示的调用相应的字形码(又称字模),并送到输出设备进行显示和打印,如图所示。1汉字输入码(外码)流水码(又称顺序码):国标码、区位码等;音码形码音形码2汉字交换码1)GB2312-80汉字字符编码其编码原则为: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每个字节用七位码(高位为0),;国家标准将汉字和图形符号排列在一个94行94列的二维代码表中,;每两个字节分别用两位十进制编码,前字节的编码称为区码,后字节的编码称为位码,此即区位码,如“保”字在二维代码表中处于17区第3位,区位码即为“1703 ”。注意区位码是十进制表示的。在GB2312-80字符集中,搜集了7445个汉字、字母、图形等符号,其中纯汉字6763个。根据汉字使用频度分为两级:一级汉字3755个(为常用字,按拼音字母顺序排列,同音字以笔形横、竖、撇、点(捺)、折为序);第二级汉字3008个次常用字(按偏旁部首排列,与新华字典的部首顺序相同)区位码转换为国标码:国标码高位字节=区号(十六进制)+20H国标码低位字节=位号(十六进制)+20H 注意:区号位号要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国标码转换为汉字机内码:机内码是把国标码的每个字节最高位置1汉字机内码=国际码8080H也可表达为:机内码高位字节=国标码高位字节+80H 机内码低位字节=国标码低位字节+80H8080H即1000000010000000B例1:大字的区位码为2083,求该字的国标码和机内码.分析方法步骤:(1)区码和位码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2)(区位码的十六进制表示)+2020H=国标码;(3)国标码+8080H=机内码解:1,该字的区号为20,位号为83 2,将区位号2083分别转换为十六进制表示为1453H3,国标码=1453H+2020H=3473H4,机内码=3473H+8080H=B4F3H注:所谓区位,区位,即是包含区码和位码两个部分,即(1)中的有个“分别”二字,是指20D和83D分别转化为十六进制,即分别为:14H和53H。例2、汉字“中”的区位码是5448,求国标码。54D=36H,48D=30H3630H+2020H=5650H例3、 汉字“中”的国标码为5650H,求机内码5650H+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