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巩固作业(十四)5.2.doc_第1页
课后巩固作业(十四)5.2.doc_第2页
课后巩固作业(十四)5.2.doc_第3页
课后巩固作业(十四)5.2.doc_第4页
课后巩固作业(十四)5.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课后巩固作业(十四) (30分钟 50分)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草食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被草食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泄物中的能量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2.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A.16 B.52 C.64 D.843.位于大连市旅顺地区西北面的蛇岛是一座半开放的大陆岛。此岛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主要食物链为植物昆虫候鸟蝮蛇,则( )A.能量的输入需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能量的散失通过昆虫、候鸟、蝮蛇进行C.能量的转化形式为:光能化学能D.蝮蛇因是顶级消费者,所以能量最多4.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B.图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D.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5.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要吃10 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昆虫,而昆虫增重0.1 kg要吃1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率为( )A.0.05% B.0.5% C.0.25% D.0.025%6.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 J/(cm2 a),以下分析正确的是(多选)( )A.甲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的总能量为1 250 J/(cm2 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在此生态系统中,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只能在10%20%之间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6分)7.(14分)如图为某地区地震毁损的某自然保护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1)。(1)食物链中,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人工输入能量的原因是_。(2)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人工输入的能量值为_。由图可知营养级_(填“较高”或“较低”)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3)在人为干预下,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之间传递效率为_。(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原因是_。【实验探究】8.(12分)某同学把调查某农业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认真观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草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他的部分调查内容和建议。 (1)从插秧到水稻成熟的过程中,农民采用多种措施来提高产量。试从生态学角度回答以下问题: 进行合理密植的目的是:_。除草灭虫的目的是_。 (2)夏季的夜晚,稻田蛙声一片,请写出一条包括青蛙在内的含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_。 (3)秋季,不少农民将稻草焚烧,造成了物质和能量的极大浪费,同时严重污染环境。下面是根据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设计的利用这些稻草的方案: 让稻草还田后,_的数量会明显增加,通过它们的作用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_。 答案解析1.【解析】选C。草食动物以草为食物,经食物消化吸收,真正进入体内的物质是食物减去粪便,这些物质中包含的能量,即其同化的能量。2.【解析】选C。牛摄入的食物经消化后一部分被吸收了,即为同化量。没有被吸收的以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所以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3.【解析】选A。能量输入只能依靠植物的光合作用,但能量散失应通过所有生物。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形式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但整个转化过程中为光能化学能热能。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蝮蛇的能量最少。4.【解析】选C。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0%;粪便不属于次级消费者自身的同化量;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用途不完全相同,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鱼所获得的能量不只来自生产者,而可能更多地来自人工投放的饲料。5.【解析】选C。小鸟鹰的能量利用效率为2/10100%=20%,昆虫小鸟能量的利用效率为0.25/2100%=12.5%,绿色植物昆虫能量的利用效率为0.1/1100%=10%,所以整条食物链中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率为0.25%。独具【方法技巧】能量在食物链中涉及比例的计算步骤(1)首先确定整个营养关系的每一个环节,明确已知与未知的关系;(2)其次通过已知中“至多、至少”等条件准确判断能量传递效率;(3)三是巧设未知数,通过比例用已知表示未知;(4)最后是验证结果是否符合逐级递减规律。6.【解析】选A、B、C。本题主要考查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计算,分析如下:甲的同化量的去向有三个,即呼吸作用消耗、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所以甲的总能量为175+200+875=1 250 J/(cm2 a);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两个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的比值,所以由乙到丙的能量的传递效率为30/200100%=15%;每个营养级只有10%20%的能量传递到下一营养级,其他的大部分能量用于呼吸作用和流向分解者;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不是指个体之间的,若一只狼捕食一只野兔,获得的能量有可能高于20%。7.【解析】(1)由于在地震中植被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使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顶级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有所减少,所以要补偿能量。(2)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为14103 kJm-2y-1,人工输入的能量为2103 kJm-2y-1,有9103 kJm-2y-1未被利用,有4103 kJm-2y-1被呼吸消耗,有0.5103 kJm-2y-1流向分解者,所以被肉食性动物同化的为(16-9-4-0.5)103 kJm-2y-1=2.5103 kJm-2y-1。而肉食性动物的四部分能量(2.1+5.1+0.25+0.05)103 kJm-2y-1=7.5103 kJm-2y-1,所以还需要补充5103 kJm-2y-1;营养级越高所需要补充的能量越多,造成的影响越大。(3)第二营养级共有的能量为16103 kJm-2y-1,而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为2.5103 kJm-2y-1,所以传递效率为15.6%。(4)因为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个营养级的能量由四部分组成,而流入下一营养级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答案:(1)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减轻植被恢复生长的压力(2)5103 kJm-2y-1 较高(3)15.6%(4)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中有呼吸作用消耗的、流入分解者的和未被利用的【实验探究】8.【解析】(1)从插秧到水稻成熟的过程中,农民进行合理密植的目的是降低种内斗争,以获得充足的阳光和水肥,提高单位面积水稻的产量;灭虫的目的是解除种间竞争来调整能量流向,使其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