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doc_第1页
课时作业3.doc_第2页
课时作业3.doc_第3页
课时作业3.doc_第4页
课时作业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三)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速度是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快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引入速度概念就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而运动的快慢实质就是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也可以理解为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所以A、B正确根据v,得到xvt,可见速度越大,物体位置的变化也就越快;如果时间短,位移有可能较小,即位移由速度和时间共同决定,故C错误答案:AB2为了使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设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 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路程解析:在某路段或路口限定最高时速,是指任一时刻都不能超过该速度,是瞬时速度;较远距离的公路是有弯的,是指路程,D正确答案:D3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叶诗文在女子400米混合泳决赛中以4分28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取金牌,叶诗文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她在比赛中()A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触壁时的瞬时速度大C平均速率大D任何时刻的速度都大解析:叶诗文在400米混合泳中取得冠军,说明她游完400米的路程用时最短,所以她的平均速率最大,但并不表明她在某时刻的速度就一定大,C正确答案:C4下列所说的速度指平均速度的是()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和谐号”CRH380A新一代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间速度最高可达486.1 km/hC由于堵车,我国部分大城市机动车速已降至12 km/hD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解析:平均速度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瞬时速度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A中,9.5 m/s是冲过终点线这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B中,动车组行驶的过程中速度是变化的,486.1 km/h是指某时刻达到的最高速度;C中,12 km/h对应于某一个过程,是平均速度;D中,8 m/s是太空舱落入太平洋这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答案:C5(2014江苏南京模拟)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经过A点时的速度为5 m/s,这表示()A质点在过A点后1 s内的位移是5 mB质点在过A点前1 s内的位移是5 mC若质点从A点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以后每1 s内的位移都是5 mD质点在以过A点时刻为中间时刻的1 s内的位移一定是5 m解析:质点经过A点时的瞬时速度为5 m/s,由于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过A点前、后1 s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为5 m/s,A、B错;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不一定等于平均速度,D错;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因此以后每1 s内的位移都是5 m,C对答案:C6甲、乙两小分队进行代号为“猎狐”的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捕“狐”于A点,下列关于小分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行军路程s甲s乙 B平均速度甲乙C行军位移x甲x乙 D平均速度甲乙解析:由题图轨迹可知甲小分队行军路程大于乙小分队行军路程,选项A正确;两小分队起点和终点位置相同,所以行军位移相同,选项C正确;已知所用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相等,选项D正确答案:ACD7(2014江苏南通模拟)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地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解析: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并不表示大小,故乙质点的速度大小为4 m/s,可见,A、C对,B错;10 s后甲、乙位移分别等于x1v1t1(2)10 m20 m,x2v2t2(4)10 m40 m,此时甲、乙相距|x1|x2|20 m40 m60 m,故D对答案:ACD8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A他在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B他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他在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他在1 s末的速度为1 m/s解析:自行车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无法确定它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第2 s内平均速度为 m/s2 m/s;4 s内平均速度 m/s2.5 m/s.答案:C9一物体沿半径分别为r和R的半圆弧由A经B运动到C,经历的时间为t,如图所示,则它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是()A.;B.,向东;C.,向东;,向东D.,向东;解析:平均速度大小,其方向就是这段位移的方向AC,即向东而平均速率,是标量,无方向,故D正确答案:D10(2014厦门一中高一期末)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以v140 km/h 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以v260 km/h 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 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内以v260 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甲乙B.甲乙C.甲乙D因不知位移和时间,故无法比较解析:设总位移为s,则甲车运动总时间为t甲s所以甲车的平均速度甲 km/h48 km/h.设乙车运动总时间为t乙,则乙车的总位移为sv1v2t乙,所以乙车的平均速度乙50 km/h,选项C正确答案:C11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乙地在甲、丙两地之间且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v m/s25 m/s,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解析:从平均速度的定义进行分析,上述解法是错误的,因为它违反了平均速度的定义,计算的不是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而是速度的平均值正确的解法应该是:设甲乙两地间、乙丙两地间的距离均为x,则有:24 m/s.答案:见解析12如图所示,一修路工在长s100 m的隧道中,突然发现一列火车出现在离右隧道口200 m处,修路工所处的位置恰好在无论向左还是向右均能安全脱离危险的位置,问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距离是多少?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至少应是火车速度的多少倍?解析:设这个位置离隧道右出口距离为x,火车速度设为v,他奔跑的最小速度设为nv,当他向左跑时,根据时间相等列出的方程为:;当他向右跑时,根据时间相等列出的方程为:,联立解得:x40 m,n0.2.答案:40 m0.213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由上海到南京的高速公路上行驶汽车上的速度计指针在图中左图所示位置附近左右摆动,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B两处相距多远?其值是指A、B两处的路程还是位移大小?(2)图中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表示汽车的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其值为多大?(3)假设汽车在A、B间按速度计中指针所指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再由图中信息求出汽车从A处行驶到B处需要多长时间?解析:(1)A、B两地距离x120 km40 km80 km.因为根据实际情况在高速公路上任意相距80 km的两点间的道路不可能是直线,所以其值是指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