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讲学稿3(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讲学稿3(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1课《竹林深处人家》讲学稿3(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竹林深处人家 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思路,欣赏竹林的美丽风光。2.学习本文移步换景的写景方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3.品味文中描绘竹景的形象生动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江南竹乡的特殊情感。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记1、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山麓( ) 密密匝匝( ) 隧道( ) 竹坞 ( )山岚( ) 山涧( ) 竹箬( ) 匾箪( )2、 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密密匝匝: 名副其实: 束手无策: 屏风: 3、略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写景思路。4、精读课文前三段,你能分别从每一段里找出来表明作者观察竹海时角度的词语来吗?建议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记内容一: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作者都是给我们呈现出了竹海的哪些特点呢?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景的? 内容二:什么事情引起作者对竹林深处的回忆?那种回忆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作者是怎样从视觉、听觉、嗅觉三个方面对竹子的特点进行描写的? 内容三:文章中的画家和护林员面对竹海有什么不同的观点?作者是如何细腻描写竹农生活的?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记任务一:认真抄写课后字词积累的词语,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任务二:朗读课文,体会作品写景语句的特色 。课题:第11课 竹林深处人家模块四:当堂训练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山麓(l) 隧道(su) 屏风(pn) 竹坞(w) b.山岚(ln) 山涧(jin) 竹箬(ru) 栋梁(dn) c.器皿(mn) 匾箪(dn) 沏茶(q) 和谐(xi) d.屏息(pn)都市(d) 大夫(di) 盐笋(sn)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1)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山麓:_(2)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缕缕轻烟。那是雾还是山岚?山岚:_(3)他不是从画家的观点去考虑问题,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名副其实:_3.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1)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 )(2)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材和竹笋的丰收吗?( )4.竹林深处人家那迷人的风光,那淳朴的民风,让人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在这竹海的韵律中却有人奏出一段不和谐的音符。请阅读下面的报道:本报讯 (见习记者 叶春笼) 近日,记者发现在温溪镇大滩上的竹林区,许多竹子受到严重的破坏,有些竹子就只剩下根部边沿的一小截留在外面,看起来极不美观。同学们读后,震惊不已,决定发起“保护环境,拯救熊猫”的活动。现邀请你来参加下列活动。【温馨警示】请你写一篇倡议书,点出破坏环境的危害,号召大家行动起来保护熊猫的生存环境。答:_ _ _【爱心传递】请你设计几个拯救熊猫的办法,让所有人能永葆爱心。答:_ _ _二、细读课文前三段,回答57题。5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竹海景象的。答:_ _ _ _6.文中用大量篇幅描写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