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13《我爱这土地》讲学稿1(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13《我爱这土地》讲学稿1(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河源中国教育学会中英文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下册 13《我爱这土地》讲学稿1(无答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 我爱这土地 学习目标与要求:1、体味诗中强烈的爱国情感。2、初步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模块一:自主学习学习内容摘 记知识链接:艾青出生于1910年,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嘶哑( ) 吹刮( ) 汹涌( ) 腐烂( )二、解释下列词语。嘶哑: 汹涌: 止息: 3、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 。4、 朗读课文,用“/”来划分这首诗歌的节奏。五、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建议从文中找出词语并摘录建议将成语等摘录在自己的语文笔记本上模块二:交流研讨研讨内容摘 记内容一:诗中“土地”一词是否具有深刻的含义? 内容二:诗人对土地是怎样的一种感情? 内容三:诗歌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模块三:巩固内化学习任务摘 记任务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任务二:尝试完成下面的习题。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 ,原名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最能点明主旨的诗句是: 。课题:第13课我爱这土地 第1课时 授课时间 第十二周 班级 姓名 模块四:当堂训练 一、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嘶哑 小厮 斯文b、 悲愤 韭菜 绯红c、 踊跃 水桶 勇敢d、 弩弓 奴隶 激怒二、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并加点标出重音。我 也 应 该 用 嘶 哑 的 喉 咙 歌 唱这 被 这 暴 风 雨 所 打 击 着 土 地三、阅读。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本诗写了两组意象,第二组意象的意思是:明月的银光装饰了你的窗户,而你的形象或许又进入他人梦中装饰了他人的梦。、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的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诗歌把前一句的结尾作为后一句的开头,使诗行间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诗中主要词语(“你”“看”“风景”“装饰”等)反复出现,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调。这不使人动情,却令人深思。2、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