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专题古诗鉴赏:第四课时导学案7、欣赏具体作品时,还要根据情景之间的关系,“缘景明情”。那么,古诗中情景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这就是说,好的诗篇中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妙合无垠)。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句话有两个意思,一是诗歌中的景语都是情语,它们是分不开的,这同上边王夫之说的实质一样;二是说景语都是情语,表面上看是写景的,实际上是要抒情的,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尚书上说“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诗人的志向、愿望和情感的。因此,写景诗或者是别的诗中的写景的诗句,诗人创造景物形象(写景)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换一种说法就是,诗人通过写景或者说是借写景物是要来抒发感情的,简单点儿说,就是我们常说的借景抒情。综上所述,古诗中情景之间的关系之一是情景交融(妙合无垠)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关系之二是借景抒情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借景抒情的特点就是以景写情。借景抒情时有时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交融,但有时情景不交融。譬如以乐景写哀和以哀景写乐就是情景不一致,情景不交融的情况。借景抒情应该包括触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以景衬情等等情况。8、触景生情与“见景生情”“即景生情”“因景生情”“由景入情”等,实质上是一回事吗?触景生情的一般定义是诗人被眼前景物所触发而产生出的某种感情。触景生情有时也说成“见景生情”“即景生情”“因景生情”“由景入情”等等。它们在意义上相同或相近,特点也基本上相同,就是说法不同。我们来看马戴的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我们可以说作者触(见)景生情由“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想到自己的久滞不归而勾起乡“念”;由夕阳落山,想到自己年华老去而唤起迟暮之“惊”联想自然,抒情真切感人。作者先景、后情,再景、又情,这样景情分写,诗情被分成两步递进不仅层次鲜明,还有曲达其意之妙。当然,我们也可以这样分析诗中写景的句子:作者在写“孤云”“归鸟”疾速飞去时就已经有归乡之思了,作者在写夕阳、“秋山”时就已经有迟暮之感了。因此,这里说是以景写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也是可以的。【练一练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09年辽宁卷)晚泊岳阳 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分析。(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答:(1)_。(2)_。【练一练2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07年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一卷)(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答:(1)_。(2)_。 9、寓情于景与“寄情于景”“融情于景”“借景寓情”“景中寓情”“景中含情”“以景寓情”等,实质上是一回事吗?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词写了普通农家的生活场景,除“谁家”的发问和“最喜”的流露,都是生活场景的描写,表面看来,作者没表示态度,但在生活场景的描写之中,寄有作者的思想感情,那就是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练一练2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06湖北卷)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别 韩琮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注】凤城:京城。(1)两首送别诗都写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2)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答:(1)_。(2_。10、“以景结情”有什么特点呢?请举例说明。以景结情,就是在诗的末尾处,有时是在诗中,却是情的末尾处用写景的句子作结。这种情况还说成“以景截情”“以景传情”“以景作结”等等。以景结情,实际上也是寄情于景,我们单独把它列了出来,只是因为它在形式上的特点,即这样的句子一般在“情”的(或诗的)末尾处。以景结情的手法往往具有含蓄的特点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好处。对于这样以景作结的作品,我们切不可以单纯的景语视之,而应揣摩、感悟其中蕴涵的诗情。如戴叔伦的三闾庙:“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诗人围绕一个“怨”字,以明朗而又含蓄的诗句,抒发对屈原其人其事的感怀。”诗以沅湘开篇,既是即景起兴,同时也是比喻:沅水湘江,江流何似?有如屈子千年不尽的怨恨。骚人幽怨,何以形容?好似沅湘深沉的流水。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屈子为什么怨?怨什么呢?诗人自己的感情和态度又怎样?诗中并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形象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江上秋风,枫林摇落,时历千载而三闾庙旁的景色依然如昔,可是,屈子沉江之后,而今却到哪里去呼唤他的冤魂归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这是屈原的九歌和招魂中的名句,诗人抚今追昔,触景生情,借来化用为诗的结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季节是“秋风起”的深秋,时间是“日暮”,景色是“枫树林”,再加上“萧萧”这一象声叠词的运用,更觉幽怨不尽,情伤无限。这种以景结情的写法,画面明朗而引人思索,诗意隽永而不晦涩难解,深远的情思含蕴在规定的景色描绘里,使人觉得景物如在目前而余味曲包。试想,前面已经点明了“怨”,此处如果仍以直白出之,而不是将明朗和含蓄结合起来,做到空际传神,让人于言外得之,那将会何等索然寡味!此诗结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又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钟惺唐诗归则说:“此诗岂尽三闾,如此一结,便不可测。”施补华岘傭说诗评道:“并不用意,而言外自有一种悲凉感慨之气,五绝中此格最高。”无不肯定其意余象外、含蓄悠永之妙。 诗歌,是形象的艺术,也是最富于暗示性和启示力的艺术。明朗而不含蓄,明朗就成了一眼见底的浅水沙滩;含蓄而不明朗,含蓄就成了令人不知所云的有字天书。戴叔伦的三闾庙兼得二者之长,明朗处情景接人,含蓄处又唤起读者的想象鼓翼而飞。【练一练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瑶海区注册公司合同范本
- 消防安全协议书合同范本
- 股东借款合同协议书范本
- 锅炉安装工程协议合同书
- 物流仓储安全管理协议书
- 税务代理项目协议书范本
- 灵活用工协议与劳动合同
- 江西北斗卫星导航协议书
- 股票期权服务协议合同书
- 脱落墙体粉刷维修协议书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 第2部分:测试方法》
- 办公楼物业保安管理服务方案
- 游戏开发与运营合同
- 2024儿童身高现状报告
- 重庆市园林水生植物栽植技术标准
- 消防安全责任人任命书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五四制)
- CJJT148-2010 城镇燃气加臭技术规程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2023年重庆渝北区大盛镇招录村专职干部考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