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 xxxxxxxx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征求意见稿)xxxx-xx-xx实施xxxx-xx-xx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发布2010-06-01实施2010-发布 GB 5009.76xxxx前 言本标准代替GB/T 5009.76-2003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本标准与GB/T 5009.76-2003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删除了砷斑法;增加了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法为第二法;样品前处理增加了微波消解法;按照GB/T 20001.4-2001对原标准的结构进行了修改。 IGB 5009.76xxxx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中砷的测定。第一法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2 原理在碘化钾和氯化亚锡存在下,将样液中的高价砷还原为三价砷,三价砷与锌粒和酸产生的新生态氢作用,生成砷化氢气体,经乙酸铅棉花除去硫化氢干扰后,被溶于三乙醇胺-三氯甲烷中或吡啶中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溶液吸收并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和物,与标准比较定量。 3 试剂和材料注1:除非另有说明,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以上,水为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3.1 试剂3.1.1. 硝酸(HNO3)。3.1.2. 硫酸(H2SO4)。3.1.3. 盐酸(HCl)。3.1.4. 氢氧化钠(NaOH)。3.1.5. 氧化镁(MgO)。3.1.6. 硝酸镁(Mg(NO3)26H2O)。3.1.7. 碘化钾(KI)。3.1.8. 氯化亚锡(SnCl22H2O)。3.1.9. 无砷金属锌(Zn)。3.1.10. 三氯甲烷(CHCl3)。3.1.11. 吡啶(C5H5N)。3.1.12.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C5H10AgNS2)。3.1.13. 三乙醇胺(C6H15NO3)。3.1.14. 乙醇(C2H5OH)。3.1.15. 酚酞(C2OH14O4)。3.1.16. 乙酸铅(C4H6O4Pb.H2O)。3.2 配置试剂3.2.1. 硫酸溶液(1+1):量取100 mL硫酸慢慢加入100 mL水中,混匀,冷却后使用。3.2.2. 硫酸溶液(1 mol/L):量取28 mL硫酸,慢慢加入水中,用水稀释到500 mL。3.2.3. 盐酸(1+1)量取100 mL盐酸慢慢加入100 mL水中,混匀,冷却后使用。3.2.4. 氢氧化钠溶液(200 g/L):称取20 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3.2.5. 硝酸镁溶液(150 g/L ):称取15g硝酸镁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3.2.6. 碘化钾溶液(150 g/L):称取15 g碘化钾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 mL。贮于棕色瓶内(临用前配制)。3.2.7. 氯化亚锡溶液(400 g/L):称取20 g氯化亚锡,溶于50 mL盐酸。3.2.8. 吸收液A:称取0.25 g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研碎后用适量三氯甲烷溶解。加入1.0 mL三乙醇胺,再用三氯甲烷稀释至100 mL。静置后过滤于棕色瓶中,贮存于冰箱内备用。3.2.9. 吸收液B:称取0.50 g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研碎后用吡啶溶解并稀释至100 mL。静置后过滤于棕色瓶中,贮存于冰箱内备用。3.2.10. 1%酚酞乙醇溶液:称取1.0 g酚酞溶于100 mL乙醇溶液中。3.2.11. 10乙酸铅溶液:3.3 标准品三氧化二砷(As2O3)3.4 标准溶液配制砷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1320 g于硫酸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的三氧化二砷,溶于5 mL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后,加入25 mL硫酸,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新煮沸冷却的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0 mL相当于0.100 mg砷。临用前取1.0 mL,加1 mL硫酸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新煮沸冷却的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1.0mL相当于1.0g砷。3.5 材料乙酸铅棉花:将脱脂棉浸于10乙酸铅(C4H6O4Pb.H2O)溶液中,2 h后取出晾干。4 仪器注2:所用玻璃仪器需用10%20%硝酸浸泡24 h以上,用自来水反复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2-3次。4.1 分光光度计。4.2 测砷装置(见图1)。图1 测砷装置4.2.1. 100150 mL锥形瓶(A)(19号标准口)。4.2.2. 导气管(B):管口为19号标准口,与锥形瓶A密合时不应漏气,管尖直径0.5 mm1.0 mm,与吸收管C接合部为14号标准口,插入后,管尖距管C底为1 mm2 mm。4.2.3. 吸收管(C):管口为14号标准口,5 mL刻度,高度不低于8 cm。吸收管的质料应一致。4.3. 马弗炉。4.4. 可调式电炉。4.5. 电子天平(感量0.001 g)。4.6. 电热板。5 样品处理5.1. 无机试样的“试样处理”可按各标准文本中规定的方法进行。5.2. 有机试样的“试样处理”除按各标准文本中规定的外,一般按下述程序进行。5.2.1. 湿法消解:称取5.000 g试样,置于250 mL凯氏烧瓶或三角烧瓶中,加10 mL硝酸浸润试样,放置片刻(或过夜)后,于电热板上缓缓加热,待作用缓和后,稍冷,沿瓶壁加入5 ml硫酸,再缓缓加热,至瓶中溶液开始变成棕色,不断滴加硝酸(如有必要可滴加些高氯酸,但须注意防止爆炸),至有机质分解完全,继续加热,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白色烟雾,最后溶液应无色或微带黄色。冷却后加20 mL水煮沸,除去残余的硝酸至产生白烟为止。如此处理两次,放冷,将溶液移入50 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涤凯氏烧瓶或三角烧瓶23次,将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每10 mL样品液相当于1.0 g试样。取相同量的硝酸,硫酸,按上述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5.2.2. 干灰化法:本法用于不适合于湿法消解的试样。取5.000 g试样于瓷坩埚中,加10 mL硝酸镁溶液,再加入1 g氧化镁粉末,混匀,浸泡4 h,于可调式电炉上低温或水浴上蒸干,用可调式电炉小火加热至炭化完全,将坩埚移入马弗炉中,在550以下灼烧至灰化完全,冷却后取出,加适量水湿润灰分,加入酚酞溶液数滴,再缓缓加入(11)盐酸溶液至酚酞红色褪去,然后将溶液移如50 mL容量瓶中(必要时过滤),用少量水洗涤用祸3次,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每10 mL试样液相当于1.0 g试样。取相同量的氧化镁,硝酸镁,按上述方法做试剂空白试验。6 测定6.1 吸收液的选择吸收液A或吸收液B的选择,可根据分析的需要来判断。但是在测定过程中,样品、空白及标准都应用同一吸收液。6.2 限量试验6.2.1. 吸取一定量的试样液和砷的限量标准液(含砷量不低于5 g),分别置于砷发生瓶A中,补加硫酸至总量为5 mL,加水至50 mL。6.2.2. 于上述各瓶中加3 mL碘化钾溶液,混匀,放置5 min。分别加入1 mL氯化亚锡溶液,混匀,再放置15 min。各加入5 g无砷金属锌,立即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B,并使管B的尖端插入盛有5.0 mL吸收液A或吸收液B的吸收管C中,室温反应1 h,取下吸收管C,用三氯甲烷(吸收液A)或吡啶(吸收液B)将吸收液体积补充到5.0 mL。6.2.3. 经目视比色或用1 cm比色杯,于515 nm波长(吸收液A)或540 nm波长(吸收液B)处,测吸收液的吸光度。样品液的色度或吸光度不得超过砷的限量标准吸收液的色度或吸光度。若试样经处理,则砷的限量标准也应同法处理。6.3 定量测定6.3.1. 吸取25 mL(或适量)试样液及同量的试剂空白液,分别置于砷发生瓶A中,补加硫酸至总量为5 mL,加水至50 mL,混匀。6.3.2. 吸取0.0,2.0,4.0,6.0,8.0,10.0 mL砷标准溶液(1.0 mL相当于1.0 g砷),分别置于砷发生瓶A中,加水至40 mL,再加10 mL硫酸溶液,混匀。6.3.3. 向试样液、试剂空白液及砷标准液中各加 3 mL碘化钾溶液,混匀,放置5 min,再分别加 1 mL氯化亚锡溶液,混匀,放置15 min后,各加入5 g无砷金属锌,立即塞上装有乙酸铅棉花的导气管B,并使管B的尖端插入盛有5.0 ml吸收吸收液A或吸收液B的吸收管C中,室温反应1 h,取下吸收管C,用三氯甲烷(吸收液A)或吡啶(吸收液B)将吸收液体积补充到5.0 mL。用1cm比色杯,于515 nm波长(吸收液A)或540 nm波长(吸收液B)处,用零管调节仪器零点,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比较。若样品经处理,砷的标准系列也须同法处理,以对标准曲线进行校正。7 分析结果的表述(1)式中:C样品中砷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或毫克每升)mg/kg(或mg/L);m1试样液中砷的质量,单位为微克(g);m2试剂空白液中砷的含量,单位为微克(g);V1试样处理后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m样品质量(体积),单位为克(或毫升)g(mL);V2测定时所取试样液体积,单位为毫升(mL)。第二法 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8 原理试样经消解后,加入硫脲使五价砷预还原为三价砷,再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使还原生成砷化氢,由氩气载入石英原子化器中分解为原子态砷,在特制砷空心阴极的发射光激发下产生原子荧光,其荧光强度在固定条件下与被测液中的砷浓度成正比,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9 试剂和材料9.1 试剂9.1.1.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NaOH或KOH)。9.1.2. 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NaBH4或KBH4)。9.1.3. 硫脲(CH4N2S)9.1.4. 硝酸(HNO3)。9.1.5. 硫酸(H2SO4)。9.1.6. 高氯酸(HClO4)。9.1.7. 盐酸(HCl)。9.1.8. 硝酸镁(Mg(NO3)26H2O)。9.1.9. 氧化镁(MgO)9.2 试剂配制9.2.1. 氢氧化钠(钾)溶液(2 g/L):称取2.0 g氢氧化钠(钾),溶于1000 mL水中,混匀。9.2.2 硼氢化钠(钾)溶液(10 g/L):称取10.0 g硼氢化钠(钾),溶于1000 mL氢氧化钠(钾)溶液中,混匀。临用现配。9.2.3. 硫脲溶液(50 g/L):称取50 g硫脲,溶于1000 mL水中,混匀。9.2.4. 硫酸溶液(1+9):量取100 mL硫酸,小心倒入水900 mL中,混匀。9.2.5. 氢氧化钠溶液(100 g/L)(供配制砷标液用,少量即够。)9.2.6. 盐酸(1+1):量取100 mL盐酸缓慢倒入100 mL 水中,混匀,冷却后使用。9.2.7. 硝酸镁溶液(150 g/L):称取150 g硝酸镁,溶于1000 mL水中,混匀。9.3 标准品 三氧化二砷(As2O3)9.4 标准溶液配制9.4.1. 砷储备标准液:含砷(As)0.1 mg/mL。精确称取于100干燥2 h以上的三氧化二砷0.1320 g,加100 g/L氢氧化钠10 mL溶解,用水定量转入1000 mL容量瓶中,加(1+9)硫酸25 mL定容至刻度。9.4.2. 砷使用标准液,含砷(As)1 g/mL。吸取1.00 mL砷储备标准液于100 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液应当日配制使用。10 仪器10.1 原子荧光光度计。10.2 马弗炉。10.3 电热板。10.4 可调式电炉。10.5 电子天平(感量不低于:0.001 g)。11 分析步骤11.1 试样消解(除按各标准文本中规定的外,一般按下述程序进行。)11.1.1. 湿消解:固体试样称样12.5 g,液体试样称样5.00010.000 g(或mL),置入50100 mL三角烧瓶中,加硝酸2040 mL,硫酸1.25 mL,放置过夜,置于电热板上加热消解。若消解液处理至10 mL左右时仍未分解物质或色泽变深,稍冷,补加硝酸510 mL,再消解至10 mL左右观察,如此反复两三次,注意避免炭化。如仍不能消解完全,则加入高氯酸12 mL,继续加热至消解完全后,再持续蒸发至高氯酸的白烟散尽,硫酸的白烟开始冒出。冷却,加水25 mL,再蒸发至冒硫酸白烟。冷却,用水将消化液定量转入25 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其间加入50 g/L硫脲2.5 mL,补水至刻度并混匀,备测。同时做试剂空白。11.1.2. 干灰化:一般应用于不适合进行湿法消解的试样。称取1.0002.500 g(于50100 mL坩埚中。加150 g/L硝酸镁10 mL混匀,低热蒸干,将氧化镁1 g仔细覆盖在干渣上,于电炉上炭化至无黑烟,移入550 高温炉灰化4 h。取出放冷,小心加入(1+1)盐酸10 mL以中和氧化镁并溶解灰分,转入25 mL容量瓶或比色管,向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加入50 g/L硫脲2.5 mL,另用(1+9)硫酸分次涮洗坩埚后转出合并,直至25 mL刻度,混匀备测。同时做两份试剂空白.11.1.3. 微波消解:称取0.500g2 .000 g 试样于消化管中,加10 mL硝酸、2 mL H2O2,振荡混合均匀,于微波消化仪中消化,其消化推荐条件如下(可根据不同的仪器自行设定消解条件)表1 微波消解推荐条件STAGEPOWERRAMPHOLD11600 W100%6:00120 1:0021600 W100%3:00150 5:0031600 W100%5:00200 10:00冷却后转入100 mL三角瓶中,加硫酸1.25 mL和几粒玻璃珠,在电热板上继续加热至硫酸烟雾开始冒出,冷却,加水25 mL,再蒸发至冒硫酸白烟。冷却,用水将消化液定量转入25 mL容量瓶或比色管中,其间加入50 g/L硫脲2.5 mL,补水至刻度并混匀,备测。同时做试剂空白。11.2. 标准系列制备取25 mL容量瓶,依次准确加入1 g/mL砷使用标准液0、0.05、0.2、0.5、1.0、2.0 mL(各相当于砷浓度0、2、8、20、40、8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配送体系优化与末端配送效率提升的实证分析报告
- 校园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 中考数学模拟考试反馈计划
- 轨道交通设备基础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
- 2025年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笔试复习资料及模拟题答案
- 消防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 林业经营劳动力安排和材料投入计划及其保证措施
- 美元知识培训
- 2025年国际化企业管理精英选调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考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1.2 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第3 课时截一个几何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 2025版食品加工委托生产合同范本
- 2025年租用企业宿舍协议书
- 2025年老司机三力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标准)货拉拉签协议书
- 学堂在线 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书法、水墨画体验与欣赏 章节测试答案
- 工厂供电理论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船舶集团校园招聘面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房屋租赁托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标准)股东合伙协议及分红协议书
- 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