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届高三生物知识点题型测试13知识点1种群的特征()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b春运期间,杭州市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它是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中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既能影响出生率,也能影响死亡率,性比率则影响出生率,所以和分别为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年龄结构,是性比率。选项a正确: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选项b错误:春运期间杭州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说法错误;选项c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年龄结构正确;选项d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比率,说法正确。答案b知识点2种群的增长方式()2.请根据右图所示“种群生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 关问题。(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符合马缨丹的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曲线_,若出现_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和曲线代表的种群进化速度较快的是_,其进化过程中基因频率_(一定、不一定)会发生改变。(4)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曲线表示太湖中蓝藻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_点后,增长率为0。(5)依据自然界中“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点后进行,原因是_。解析(1)马缨丹引种到夏威夷后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说明其呈“j”形增长,图中曲线符合马缨丹的疯狂蔓延趋势。(2)根据生态学原理,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s”形增长,图中曲线符合,若出现曲线下降,如cd段,则表明人口出现了负增长。(3)曲线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说明外界环境适宜,自然选择的作用较弱,而曲线随着时间的增加,增长速率减慢,到一定程度后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导致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该种群所生活的环境变得恶劣,空间、食物、天敌等使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而生存下来的个体更适应环境,因此曲线的种群进化速度高于曲线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因此进化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一定会发生改变。(4)当种群数量达到f点后,增长率为0。(5)由于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所以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e点后进行。答案(1)(2)cd(3)曲线一定(4)f(5)ee点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最大知识点3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3(2013浙江十校联考)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社鼠的种群数量波动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b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同步的c领域行为是一种调节社鼠种群数量的内源性因素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解析种群的数量总在环境容纳量上下波动;食物与天敌间数量波动有先后,并非“同步”的;只有“食物”充足,社鼠还可能由于其他生存条件(如空间、温度等)的制约而无法呈“j”形增长。答案c知识点4群落的结构()4(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如图a、b、c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c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造成a区域植被分布差异的原因是温度,造成b、c分布特点的原因是“光照”;a处不同高度山坡上分布有不同群落,并非同一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答案c知识点5群落的主要类型()5(2013全国课标卷,32改编)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草本植物灌木乔木1草丛34002针叶林52121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4常绿阔叶林1063116回答下列问题:(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2)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解析(1)该地是因为过度砍伐造成的森林破坏,所以土壤没变,土壤中会留下原来植物的种子和根系,属于次生演替。(2)植物为动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场所,动物随植物分层而分层,所以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答案(1)次生土壤(2)复杂针叶林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为复杂知识点6群落演替()6(2013海南卷,24)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解析甲地植被消失,地下部分保留,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乙生物全部消失,发生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a错误;甲地因气候适宜,若没有外力干扰,可重现森林,b正确;原生演替最先定居的是地衣,然后是苔藓,c正确;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d正确。答案a7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硬木林阶段仍可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此类演替隶属原生演替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水平结构未变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度增加,稳定性却有所降低解析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该演替类型应属次生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由于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度增加,稳定性应增强。答案b知识点7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8(2013浙江重点中学联考)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同学实验操作中有2处错误b在实验前应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学题库及答案简单
- 2025学年湖北省部分学校高二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山西省晋城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国职五级滑雪题库及答案
- 扫雪除冰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2025年礼仪考试综合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德育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东数学学考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化学考试卷基础题及答案
- 慕课课件用WPS打开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走近科学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3张PPT)
- 煤矿现场急救技术
- 学习的基本理论
- 天津市新版就业、劳动合同登记名册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2020届高三北京高考“多文本阅读”总攻略
- (高职)中外民俗电子课件(全套)
-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试题题库含答案
- 第一章 金属的晶体结构
- 采矿工程英语期刊摘要部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