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慧元学习讲义二.doc_第1页
罗慧元学习讲义二.doc_第2页
罗慧元学习讲义二.doc_第3页
罗慧元学习讲义二.doc_第4页
罗慧元学习讲义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罗慧元学习讲义二一、选择题(共8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相应处。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剔透(t) 过分(fn) 镂空(lu) 根深蒂固(d) B. 堤岸(d) 星宿(xi) 强迫(qin) 斤斤计较(jio) C. 拮据(j) 着落(zhu) 翘首(qio) 毛遂自荐(su)D. 自诩(x) 相处(ch) 蒙蔽(mn) 轩然大波(b)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直到今天,我对母亲的神态表情仍然记忆犹新。 B. 要搞现代化,必须首先发展教育,这是不言而谕的。 C. 其实,若追本溯源,他还是为了使自己不落下恶名。 D. 这最后的一句,说得声色俱厉,似乎敌人就站在眼前。3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句子使用了同一个成语或俗语,成语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老张种的棉花已经连续10年高产丰收,去年大意失荆州,让小虫子钻了空子。 各级政府一定要重视村村通工程,决不要大意失荆州,影响到农民的切实利益。B. 磨刀不误砍柴工,及时总结规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非常奏效的方法。 劳逸结合很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适当休息,会使我们学习时精神百倍。C.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个别人占地盖豪宅,还得陇望蜀,想占地修阴宅。 老王已请名画家画了好几幅画,还想请名画家再画几幅,真有些得陇望蜀。D. 你只要每天练半个小时的书法,滴水穿石,一年之后定会有进步。 无论学习或工作,都要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不可浅尝辄止。4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语文用文字把五彩斑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科学世界令人心驰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动回味。一个疑问的提出,一句妙语的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 , ,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A去探寻奇妙的语文天地,走进无尽的宝藏B去探寻无尽的宝藏,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C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D走进无尽的宝藏,去探寻奇妙的语文天地二、非选择题(共8分)6. 文学名著题(3分)武松是水浒浓墨重彩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武松崇尚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抱。他从为兄报仇开始,斗杀 ,醉打 ,大闹 ,血溅 ,除恶蜈蚣岭,一步步走向反抗的道路。他是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选自论语 为政,是 教导 的名言。三、综合性学习题(共8分)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教育部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0省(市)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一至九年级学生开始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7.近两年来,围绕“京剧进校园”,人们有种种反应,请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并提炼出人们对“京剧进校园”的看法,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材料一京剧又称“皮黄”,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非常盛行,称为“国剧”。人们对在中小学教学中把京剧作为必修内容看法不统一。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组织了联合调查,统计情况如下。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调查情况统计接受调查人数赞同作为中小学必修内容不赞同作为中小学必修内容不置可否43380人60.724.914.4%材料二京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受着西方文化和现代多元文化等的多种冲击,对其进行挽救很有必要。全国政协委员、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指出,京剧进校园,不是为了培养多少京剧演员,而是让青少年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传承传统文化。(2分)看法一 看法二 8围绕“京剧进校园”,学校准备开一个讨论会,主持人写出了一条宣传语的前一句,请你续写出后一句,表明你的看法。要求:与前一句语意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2分)学皮黄传承华夏国粹, 9.讨论会上,你将谈自己对“京剧进校园”的看法。请你写出发言稿,并用上“源远流长”“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两个词语。(4分)(150字以内)亲爱的同学们: 五、现代文阅读(共27分)(一)阅读秦文君的红书包,完成第1315小题。(11分)红书包秦文君很多人说“三岁看大”,可是我分明感觉孩子的秉性和悟性是由着成长来雕琢的,时时都存在着改变的可能。距离现在很多年前,我还是个小学四年级学生,和那个年龄的女孩一样,长着一头柔软的黄头发,扎着可笑的小辫子,并不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好像女孩子的天性已经萌生,有一阵格外要美,挺注意同龄女孩穿些什么,看上后就会迷迷糊糊的,想像自己拥有它们后的模样。看见好朋友打了个淡绿色的蝴蝶结,过不了几天,非要缠着母亲也替我买一副相同的蝴蝶结,结果两个人走在路上被人误以为是双胞胎。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太多了,多得都让家人感到习以为常了。有一回,同班的女孩背了一只崭新的红书包,那书包简直美极了。我只看它一眼,心里就发颤,不由伸出手去摸一摸,大概它美到我心里去了。记得那天天气很干燥,我不知道喝了多少水却还是在喝,注意力被这美丽的红书包缠绕着,扭过脸一遍一遍地看它,别的一切感受都退得远远的,仿佛快活与否,就同这书包紧密地连在了一起。那天放学时,女孩就走在我的前面,我跟着走,听着大伙都在议论她的书包漂亮,原来人人都看出了它的好,被这种认同感影响着,一个念头从我心里升了起来:我一定要马上拥有一只这样的书包。一连几天,只要一放学,我就去街上寻找,专跑文具店。终于,我在一家小文具店的橱窗里找到了这样的红书包。隔了层光闪闪的橱窗玻璃,我发现它更加吸引人了。我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一会儿凑近着看,一会儿退远点看,过一会儿又捂上一只眼,单眼看。“没有什么能同它比美。”真的,当时我就那么想,“它是我最想要的。”我又奔又跑地赶到车站,等了三部公共汽车,才等到母亲从车上下来。她惊讶地看着我,我什么也不说,拉着她的手直奔那家文具店。到了那儿,就指着红书包说:“请给我买吧,妈妈。”“可你的书包还挺新的,而且也很漂亮。”我不知怎的就想哭,一边死活不肯离开,像是打算在这儿站一辈子。母亲摸摸我发烫的额头,心就软了。没想到她摸出钱夹要付钱时,才发觉带的钱不够。可在这时,店要打烊了。夜里,我老做梦,梦见店里的红书包让人用一把大剪刀剪坏了,急得我大嚷大叫起来。父亲把我唤醒,小声对我说,明天,他下了班就去把我的红书包买回来。第二天的整个白天,我都非常快乐,心里涌动着紧张和激动。见了那个背红书包的女孩,我对她微笑了,心里充满模糊的好感:我马上就可以背上那只红书包,同她的一样。到了傍晚,我突然变得惴惴不安:万一那店里的书包都让别人买去了呢!于是,我三番五次往那里跑,弄得店里人都开始皱起眉头来打量我。晚上,母亲推着自行车,一手高高举着红书包回来了。我抢过那只鲜红的书包,高兴得打转。等狂喜过之后,才看见母亲正在给父亲搽松节油。原来,为了快点赶到店里,父亲骑车时同一部黄鱼车撞在一起,膝盖上肿起老大一块。我的心情沉重起来:我怎么会不顾一切地迷上这红书包的,竟没发现父亲的膝盖为了它受伤了呢。父亲说:“爱美是件好事,可生活中美的东西太多了,跟着去争,永远也是跟不过来的,能体会美才是最美的事情。”第二天,我背着红书包兴高采烈地去学校,在校门口碰见那个女孩。谁知她又换了个紫色的新款书包,比原来的红书包漂亮不知多少倍。从那天起,我依然爱一切美丽,美的旖旎永远能给予我无限的灵感,可是从此就没有再像过去那样焦躁不安了,看开了很多,能懂得美的东西美在何处有时就很知足了,也很快乐,世界上最美的东西莫过于存着的爱美的心。那个红书包用旧后,我像宝贝一样珍藏了好多年。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已经成了我童年生活的一个启示录。 (选自2007年2月26日新民晚报,略有改动13.选文以“红书包”为线索,作者围绕“红书包”写了的“我”的一个经历,在下面横线处填上一个4字词语,用来反映这一过程。(3分)非常喜欢 四处寻找 磨父母买抢过狂喜 珍藏回忆14.选文中画线句子有深刻含义,“模糊”一词用得好,请结合全文品析。(3分)15.选文开头说:“我分明感觉孩子的秉性和悟性是由着成长来雕琢的”,文中“雕琢”了“我”怎样的秉性和悟性?并谈谈这种感觉对你的启示。(5分)(二)阅读李华东的解读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节选),完成第1618小题。(8分)解读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李华东等以柔克刚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至最小程度。当代建筑设计以抵御9度地震为目标,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木材是一种质轻、力学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它具有一定的柔性,在外力的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恢复变形的能力。我国传统建筑木构架中的所有节点又普遍使用榫卯结合,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再加上传统木构架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柱网平面和梁架布置,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柔性的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当地震袭来时,建筑便通过自身的变形消化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能量,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古代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榫卯技术,是抗震的一个关键。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祖先早在70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它是由若干斗形的木块和弓形的短方木相互交接组合而成的构件,用在柱头顶或额枋之上,起着承托梁架和出挑屋檐的作用。当地震发生时,屋顶与柱之间的若干组内外檐斗拱像弹簧层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从而大大减少了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拱对抗震的贡献。斗拱不但能起到“减震器”的作用,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此外,古建筑的台基堪采用整体浮筏式基础,对柱子、柱顶、柱脚采用多种方法形成一个闭合的构架系统增强整体性,等等。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摘选自科技日报、国家地理、建筑网 16.从第段看,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柔性”特点?(3分)17.“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