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家竹马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北京体育大学 杨战 袁晓璐 付群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从土家竹马运动的起源入手,收集整理土家竹马的演变项目,包括高脚戏、高脚灯、竞艺、高脚竞速、竹马角斗对抗等,结合土家竹马运动的特点和当前土家运动的传播方式,分析土家竹马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建议,使其由自然状态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使其从单一民族文化转变成为各民族共同享有的文化。使其在民族舞蹈中享有重要的地位并富有时代性和民族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高度融合,走上科学化、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关键词:土家竹马 起源 发展 建议一土家竹马的起源关于竹马的起源,学者们多认为与原始氏族的图腾崇拜、沿海渔民的捕鱼生活有关。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尧舜时代以鹤为图腾的丹氏族,他们在祭礼中要踩着高跷拟鹤跳舞(见孙作云说丹朱)。骑竹马最早的文字记载见后汉书郭级传,“司部到西河美稷,有儿童数百,道次迎拜”,这说明骑竹马这项民间传统体育活动,不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这时已经超出了儿童嬉戏的内涵,并常用于迎接大小官员和贵宾时群众自发的欢迎队伍。很多研究把后汉(东汉)做为竹马运动的起源。竹马在演变过程中成了青少年走村串寨时防湿的交通工具,人骑在竹马上可以通过山间小道,跨过溪河、稻田。在闲暇时则进行竞速、角斗对抗、竞艺等游戏娱乐。二竹马的演变1.高脚戏 由二人装扮男女主角,男角为头包青丝帕,手拿摺叠扇的后生,女角是男扮女妆,红头绳扎发辫手拿花手帕的姑娘;由1224人扮配角,各提一个点蜡烛的纸糊灯笼。在夜晚,人人踩着1米多高的高脚,在三眼炮和土家馏子的配合下,窜寨游行,向人们祝福。在游行途中,上坎时双脚纵上,下坎时双脚下跳,见沟时双脚纵步越沟,在平路走着各种花样的步伐。数十只灯笼火把照明指路,在弯弯曲曲的乡村小道上行走的高脚队,在夜幕中像是一条长龙爬行,别有景观。高脚队进入一个大朝门后,利用院内平地(土家语叫:九天),表演七仙女配董永,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土家族的春歌与锦鸡,兄妹成亲等故事。2高脚灯高脚灯的组队人数,一般为1224人,表演时,脚绑高脚、身穿青布长衫(盖过人脚)、外套蓝布短马褂、头戴青丝帕、手举高脚灯笼。由两把旗伞领头,其余随后,在三眼炮、牛角号、锣鼓的齐奏中窜寨游行。黑夜远望,如点斗转星,十分壮观。尾随观众成群结队,土家山寨一片欢腾。高脚队在游行中听到谁家燃放迎灯鞭炮声,就进谁家朝门,在院坝表演精彩节目。这时,灯队中人与人的距离、双手举灯的姿势、上下左右摇晃的动作,都要求联成一线,队员的脚步快慢与锣鼓节拍完全统一。3.竞艺花样即所谓的竞艺,就是骑在竹马上,在规定的场地上,在不下马的条件下比谁骑的花样多、姿势优美、难度大等,比赛以花样多、失误少、姿势美等来评定胜负。在1995年和1999年的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竹马被列为正式的表演项目。 在2007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赛场上,湖北恩施的小伙子们骑上用彩带和铃铛装饰的竹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竹马舞,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25日晚,中央电视台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华丽大幕上,一片旖旎动人的荆楚风景画徐徐拉开,成片的红伞摇曳摆动之后,一群来自湖北民族学院体育学院的土家汉子欢快地“踩竹马”过来了。黑红相间的头巾、缀满银饰的肚兜、刚柔相济的动作,让全国观众为之叫好。这是湖北歌舞类节目史无前例地走上央视春晚,是荆楚文化在全国舞台上一次最醒目的展示。4.高脚竞速高脚竞速,俗称“高脚马”,又称“竹马”,是一项深受土家族人民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湖南省首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6年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举行,湖南省体委和省民委制订了高脚马竞赛规则,将“高脚竞速”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使竹马运动得到了健康飞速的发展。2003年在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高脚竞速被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其项目有男子、女子200米,男子、女子2200米接力,男女混合4100米接力。随后,高脚竞速出现在全国大大小小不同的少数民族运动会赛场上。5.竹马角斗对抗 竹马角斗对抗是我们常说的撞架,指两名或两名以上队员在一定区域内以自己最熟练的一种骑法骑在竹马上,采用规则允许的方法用身体躯干的任何部位和肩、肘撞对方和用竹马脚扫、绊、踢、拉对方的竹马脚,迫使对方下马或出界的一种运动形式,以将对方撞倒下地或打下竹马自己仍骑在竹马上为胜利。在2007年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项目赛场上,湖北恩施芭蕉乡黄泥塘民族中学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踩上竹马踢足球”的比赛(就是在现代足球为原形的基础上,把原来直接用脚踢球的部分改为了人骑在竹马上用马脚踢球,比赛规则基本上与现代足球的竞赛规则相同),令人耳目一新。 三土家竹马的特点竹马又分土家竹马和一种用竹皮或者竹篾扎起骨架,外糊数层厚纸,彩绘后涂上桐油,马脖系铃铛,下用白布围裙,上画作奔驰状的马腿。例如淳安竹马。但这种竹马与土家竹不同。土家竹马是两脚分别踏在两个竹马的脚蹬上,一步一步地前进、后退,在行走过程中,双脚离地。而淳安竹马则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但表演者双脚不能离地。新中国成为后,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使踩高跷运动得到了健康的发展,踩高跷改为高脚竞速,第7届全国民运会正式列为比赛项目。其特点主要概括如下:1. 同边手脚配合。骑高脚马是同边手脚配合,是最基本、最普通的配合。其骑法有:一双内、一双外、一只内一只外、犟骆子等骑法,也就是两只竹马平行立于体前的各种骑法,即右手向上提竹马与向上提右膝协调配合,并使其右脚始终不离开竹马踏蹬或踏蹬囊。2. 异边手脚配合。高脚马异边手脚配合的动作不多,如夹夹脚、观音坐莲等动作。3. 用走动来控制身体平衡。骑在竹马上,光靠两只竹马脚构成的支撑面来维持身体平衡有相当的难度,这是由于竹马脚底部多是钉有防滑、耐磨的两颗铁钉,使支撑面变得更小,所以骑在竹马上不走动就很难维持身体平衡,这与北方踩高跷不停地移动来维持身体平衡是完全一样的。四土家竹马当前的传播方式1.学校教育 2006年,恩施市将芭蕉侗族乡民族中学确定为高脚竞速基地,除了在训练师资及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还将高脚训练纳入该校体育课程,让孩子们在学与玩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竹马的使用。12月18日,恩施市芭蕉侗族乡民族中学初一学生正在表演竹马团体操,一旁的学校负责人介绍说,高脚竞速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在学生们玩乐中得以继承和发扬的。学校教育已成为土家竹马传播的重要方式。2.训练队近三年的时间里,恩施市将芭蕉侗族乡民族中学培养出的高脚竞速运动员多次代表恩施在国家、省、州级的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摘金夺银,2007年11月在广州举行的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恩施市代表队还获得了高脚团体操表演项目银奖、竹马球表演项目铜奖。训练队的成绩已将土家竹马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五结束语 为了使竹马运动得到更好的发展,国家和地方都非常重视竹马传统文化的传播,经过全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高脚竞速运动现在在全国和省民族运动会上已成为重点竞赛项目,在一些地方的学校和民间也开展较为广泛。当然,竹马运动还存在着诸多不科学因素,我们必须使其由自然状态逐步向科学化、规范化和娱乐化方向发展,使其从单一民族文化转变成为各民族共同享有的文化。因此,在土家竹马的传播过程中,我们只有不断地提高其娱乐性、健身性,增强其时代性和民族特色,实现传统与现代的高度融合,走科学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它才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参考文献:1 涂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4986.1-2025软磁合金第1部分:一般要求
- 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铅浮渣反射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4800台DR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防汛抗旱知识培训
- 保洁员劳务合同
- DB65T 4072-2017 绿色食品 设施辣椒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规程
- 现代物流行业技术创新发展分析
- 就业简单合同5篇
- 留学英国协议书范本4篇
- 母子亲属房产赠与合同5篇
- 消防中级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3年江苏省宝应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辅警33名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德州市禹城市梁家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医学科研实验技术的发展与趋势展望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生猪购买协议书范本
- 《老子与道德经智慧》课件
- 酒吧服务考试题及答案
- 胰岛素皮下注射
- GB 4789.3-202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