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2.2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2.2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2.2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2.2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高中化学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3.2.2 酸碱中和滴定课件 苏教版选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酸碱中和滴定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h oh h2o h 与oh 物质的量的关系是 当酸碱刚好完全反应时 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怎样的 nh noh ac酸v酸 bc碱v碱 酸与碱的元数相同时 c酸v酸 c碱v碱 a元酸与b元碱反应时 一 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有c1mol l的naoh溶液v1l 需加入c2mol l的hcl溶液v2l才能完全中和 则有 启示 酸和碱的溶液的浓度及体积关系是怎样的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 或碱 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 或酸 的方法叫做酸碱中和滴定 中和滴定的两个关键点 1 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溶液的体积 2 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进行完全 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的办法 1 选用一种能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仪器 2 选用恰当的酸碱指示剂 思考1 用什么仪器量取15 25ml的溶液 思考2 有没有更精确的测量体积的仪器 二 滴定管 玻璃塞 玻璃球 橡皮管 标注 规格 温度 思考1 酸式滴定管与碱式滴定管有哪些差异 分析如此设计的原因 思考2 如何选择仪器量取盐酸 高锰酸钾 碳酸钠 四氯化碳 溴水 氯化铵溶液 盐酸 酸式滴定管 高锰酸钾溶液 酸式滴定管 碳酸钠溶液 碱式滴定管 四氯化碳 酸式滴定管 溴水 酸式滴定管 氯化铵溶液 酸式滴定管 二 滴定管 玻璃塞 玻璃球 橡皮管 标注 规格 温度 思考 量筒与滴定管有哪些差异 三 滴定管的使用 1 读数2 若仰视则结果如何 3 若俯视结果如何 4 如何量取15 25ml的溶液 25 60ml 偏大 偏小 放出溶液至刻度为40 85ml 酸碱中和滴定所需的仪器 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 补充 移液管 滴定管 滴定管分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 构造介绍 有关操作 检查 洗涤 先水洗 再用待装液润洗2 3次 放出反应液 排气泡 调液面 记读数 装液 相关仪器及试剂 滴定管夹 锥形瓶 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 用途 精确的放出一定体积的溶液 思考 酸碱中和滴定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但它们在滴定终点的变色点并不是ph 7 这样对中和滴定终点的判断有没有影响 盐酸浓度 体积 ph 理论消耗naoh 体积 ph 若v naoh 若v naoh 四 滴定终点判断 假设一滴溶液的体积为0 02ml 0 1mol l 20 00ml 20 00ml 0 1mol l 19 98ml 20 02ml 7 0 4 3 9 7 c h c oh ph ph 5 10 5mol l 5 10 5mol l 误差 测量值 理论值 理论值 误差 0 1 误差 0 1 1 0 指示剂的选择p77 酸碱指示剂一般选用酚酞和甲基橙 石蕊试液由于变色不明显 肉眼对蓝 紫 红辨识困难 在滴定时不宜选用 甲基橙 红 3 1 橙色 4 4 黄 酚酞 无 8 2 粉红色 10 0 红 010203040v naoh ml 12108642 ph 颜色突变范围 中和滴定曲线 酚酞 甲基橙 结论 1 在滴定终点前后 溶液的ph值发生突跃 2 酚酞或甲基橙的变色点落在溶液ph的突跃范围内 3 按ph突跃范围内体积计算 结果可以达到足够的准确度 所以强酸强碱的滴定可以选用酚酞或甲基橙作指示剂来指示滴定终点 终点的判断 溶液颜色发生变化且在半分钟内不再变色 多次测定求各体积的平均值 强酸滴定强碱 强碱滴定强酸 黄色 橙色 红色 无色 红色 橙色 无色 粉红色 五 酸碱中和滴定操作步骤 1 滴定前的准备 实例 用0 1000mol l 1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盐酸溶液 1 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活塞是否灵活 2 洗涤仪器 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再用待装液润洗2 3次 每次3 5ml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干净 3 用滴定管装液 先驱赶气泡让尖嘴充满溶液 然后调整溶液到零位以下 记录数据 2 滴定 1 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 用滴定管或移液管 放入锥形瓶中 2 加指示剂2 3滴 3 用左手控制滴定管活塞 逐滴放出溶液 右手摇动锥形瓶 4 确定滴定终点 半分钟不变色 5 读数 使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6 重复操作2 3次 7 计算 3 数据记录与处理 六 滴定误差分析 1 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 直接盛待测液 2 将待测液用水冲稀 从实验操作对v0的影响进行分析 v0无变化 滴定结果无误 1 2 3 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有气泡 滴定后尖嘴无气泡 4 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出现 5 滴定管末用标准溶液润洗 直接盛装标准液 6 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盛装待测液 7 确定终点过迟 8 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 v0偏大 滴定结果偏大 3 8 9 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