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讲义 (4).pdf_第1页
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讲义 (4).pdf_第2页
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讲义 (4).pdf_第3页
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讲义 (4).pdf_第4页
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讲义 (4).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同济大学的高等数学讲义 (4).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导数第一单元导数 一 本单元的内容要点一 本单元的内容要点 1 理解导数是增量比值的极限及导数的几何意义 理解导数是增量比值的极限及导数的几何意义 2 掌握各类导数的求法 掌握各类导数的求法 二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二 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1 掌握导数的基本概念 所谓导数是增量比值的极限 掌握导数的基本概念 所谓导数是增量比值的极限 2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切线的斜率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切线的斜率 3 掌握对各类函数的求导方法 掌握对各类函数的求导方法 三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三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重点 1 导数的定义 利用定义求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 导数的定义 利用定义求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 2 各类函数的导数 各类函数的导数 3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难点 难点 复合函数的求导 高阶导数 复合函数的求导 高阶导数 本单元教学时数 本单元教学时数 6课时 课时 一 导数概念一 导数概念 引例引例1 速度问题速度问题 在第一章中 我们看到 匀速直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在第一章中 我们看到 匀速直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 时刻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极限 即若位移函数为时刻的速度为平均速度的极限 即若位移函数为 0 0 s ts t tt 则质点在时刻则质点在时刻 t0 时的瞬时速度为时的瞬时速度为 0 0 0 0 lim tt s ts t v t tt 引例引例2 曲线的切线问题曲线的切线问题 x y o M N T y f x 设曲线设曲线C 方程 方程y f x 曲线上点 曲线上点M 在 在C上另取一点上另取一点 N 作割线 作割线MN 当 当MN沿曲线沿曲线C曲线趋向于点曲线趋向于点M时 如时 如 果割线果割线MN绕点绕点M旋转而趋向旋转而趋向 某一极限位置某一极限位置MT 则直线 则直线MT 称为曲线称为曲线C在点在点M处的切线 处的切线 设设M的坐标为的坐标为 x9 y0 N的坐的坐 标为标为 x y 则割线 则割线MN的斜率的斜率 00 00 MN yyf xf x k xxxx 当当x x0时 如果上式的极限存在 记其为时 如果上式的极限存在 记其为k 即 即 0 0 0 lim xx f xf x k xx 即 即 k为曲线为曲线C在点在点M处的切线斜率 处的切线斜率 在上面的两个例中 我们看到两个不同的问题 最终 均归结为一个极限 在上面的两个例中 我们看到两个不同的问题 最终 均归结为一个极限 0 0 0 lim xx f xf x xx 若记若记Dy f x f x0 Dx x x0 则上式为函数的增量与 则上式为函数的增量与 自变量的增量的比值的极限 即自变量的增量的比值的极限 即 00 0 0 limlim xxxx yf xf x xxx 1 函数在一点的导数与导函数函数在一点的导数与导函数 定义设函数定义设函数y f x 在点在点x0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 当自 变量在 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 当自 变量在x处取得增量处取得增量Dx 点点x0 Dx 时 相应地 函数时 相应地 函数y取 得增量 取 得增量Dy f x f x0 若 若Dy与与Dx之比当之比当Dx 0时的极 限存在 则称函数 时的极 限存在 则称函数y f x 在处可导 并称这个极限为函 数 在处可导 并称这个极限为函 数y f x 在点处的导数 记为 即在点处的导数 记为 即 0 fx 00 0 00 limlim xx yf xxf x f x xx 注注1 函数函数y f x 在点在点x0处的导数的记号 处的导数的记号 0 00 xx xxxx dydf x y dxdx 2 如果 式中的极限不存在 则称函数如果 式中的极限不存在 则称函数y f x 在点在点x0处不处不 可导 可导 3 若平面曲线若平面曲线C所对应的函数方程为所对应的函数方程为y f x 点点M0 x0 y0 在曲线在曲线C上 且函数上 且函数y f x 在在x0处可导 则曲线处可导 则曲线C在点在点M0 处的切线切线斜率为 切线方程为处的切线切线斜率为 切线方程为 0 kfx 000 yyfxxx 4 如果函数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在区间I内的每一点可导 则称函数内的每一点可导 则称函数 y f x 在区间在区间I内可导 区间内可导 区间I内的可导函数的全体所构内的可导函数的全体所构 成的集合记为成的集合记为D I 5 如果函数如果函数y f x 在区间在区间I内可导 即内可导 即y f x D I 由此定 义了区间 由此定 义了区间I上的一个新的函数 称其为函数上的一个新的函数 称其为函数y f x 在区间在区间 I内的导函数 仍记为 内的导函数 仍记为 y 2 求导举例求导举例 例例1 求函数求函数 f x C C为常数为常数 的导数 的导数 解解 00 0 limlim lim0 xx x yf xxf x fx xx CC x 例例2 求幂函数的导数 求幂函数的导数 f xx 解 当 为正整数时 由二项展开式 得解 当 为正整数时 由二项展开式 得 00 2 1122 1 0 limlim lim xx nn x f xxf xxxx fx xx C xxC xxx x x 当 为负正整数时 公式仍然成立 当 为负正整数时 公式仍然成立 当 为任意实数时 当 为任意实数时 00 0 limlim 11 lim xx x f xxf xxxx fx xx x x x x 注意到注意到Dx 0时 时 0 此时有 此时有 x x 11 xx xx 故 故 1 00 11 limlim xx x x x x fxxxx xx 例例3 求的导数 求的导数 cosx 2 cos cos2sinsin 22 xxx xxx 解解 0 0 cos cos lim 2 2sinsin 22 limsin x x xxx fx x xxx x x cossin xx 即即 例例4 求指数函数的导数 求指数函数的导数 0 1 x f xaaa 00 00 limlim 1ln limlimln xxx xx x xxx xx f xxf xaa fx xx axa aaaa xx ln xx aaa 解解 即即 特殊地 当特殊地 当a e时 有时 有 xx ee 例例5 求曲线求曲线y x2上的平行于上的平行于2x y 1 0的切线方程 的切线方程 解设切点为解设切点为 x0 y0 则斜率为又切线与 已知直线平行 得 则斜率为又切线与 已知直线平行 得k 1 即得 即得x0 1 y0 1 从而切线方 程为 从而切线方 程为 0 2 kyx 12 1 yx 210 xy 即即 3 单侧导数单侧导数 在第一目中 我们看到 函数在第一目中 我们看到 函数y f x 在处是否可导 依在处是否可导 依 赖于极限赖于极限 00 00 limlim xx yf xxf x xx 是否存在 而在上一章的极限存在性的讨论中 我们是否存在 而在上一章的极限存在性的讨论中 我们 知道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右极限存在并相等 知道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右极限存在并相等 由此得到左右导数的概念 由此得到左右导数的概念 设函数设函数y f x 在在x0的某个右领域的某个右领域 x0 x0 中有定义 且中有定义 且 极限极限 00 00 limlim xx yf xxf x xx 存在 则称这个极限为函数存在 则称这个极限为函数y f x 在在x0处的右导数 记 为 即 处的右导数 记 为 即 0 fx 00 0 00 limlim xx yf xxf x fx xx 类似可定义函数类似可定义函数y f x 在在x0处的左导数 处的左导数 0 fx 00 0 00 limlim xx yf xxf x fx xx 定理函数定理函数y f x 在在x0处可导 函数处可导 函数y f x 在在x0处的左右处的左右 导数存在并相等 导数存在并相等 例例6 求函数在求函数在x 0处的导数 处的导数 2 1 0 0 x ex f x xx 解注意到解注意到 f 0 0 2 00 0 0 1 0 limlim2 x xx fxfe f xx 00 0 0 0 limlim1 xx fxfx f xx 因 故不存在 因 故不存在 0 0 ff 0 f 3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性质若函数性质若函数y f x 在在x0处可导 则函数在处可导 则函数在x0处连续 处连续 证因函数证因函数y f x 在在x0处可导 故极限处可导 故极限 00 00 limlim xx yf xxf x xx 存在 由极限与无穷小的关系 得存在 由极限与无穷小的关系 得 0 y fx x 其中 为其中 为Dx 0时的无穷小 时的无穷小 即有即有 0 yfxxx 故 故 0 00 limlim 0 xx yfxxx 故故 f x 在在x0处连续 处连续 由上目的例由上目的例7 知函数连续 未必可导 知函数连续 未必可导 x y o y x y y x ox 二 求导法则二 求导法则 函数的和 积 商的求导法则 函数的和 积 商的求导法则 设函数设函数u u x v v x 在点在点x处可导 考虑这两个函数处可导 考虑这两个函数 的线性组合 积 商在点处的导数 的线性组合 积 商在点处的导数 1 设设f x u x v x 则 则 f x 可导 且有可导 且有 fxu xv x 2 设函数设函数f x u x v x 则 则f x 可导 且有可导 且有 fxu x v xu x v x 事实上 事实上 00 0 00 limlim lim lim lim xx x xx f xxf xu xx v xxu x v x f x xx u xx v xxu x v xxu x v xxu x v x x u xxu xv xxv x v xxu x xx u x v xu x v x 3 设 则设 则 f x 可导 且可导 且 0 u x f xv x v x 2 u x v xu x v x fx vx 2 2 2 coscossinsinsin coscos 1 sec cos xxxxx y xx x x 反函数的导数 反函数的导数 给给x以增量以增量Dx Dx 0 x Dx Ix 由的单调 性 知函数 设函数 由的单调 性 知函数 设函数x y 在区间在区间Iy内单调 连续 则其反函数 在对应的区间 内单调 连续 则其反函数 在对应的区间I x x y y Iy 内单调 连 续 若设在区间 内单调 连 续 若设在区间Iy内可导 且 今来讨论 内可导 且 今来讨论 y f x 的可导性 的可导性 0y yf x xy yf x 0 yf xxf x 故 故 1 y x x y 又由函数的连续性 当时必有从而有又由函数的连续性 当时必有从而有0 x 0 y 0 11 limlim xx y x xy y 由此说明了函数在处可导 且有由此说明了函数在处可导 且有 yf x x 1 fx y 简单地说 反函数的导数等于直接函数的导数的倒数 简单地说 反函数的导数等于直接函数的导数的倒数 arcsinyx 例例1 求反正弦函数的导数 求反正弦函数的导数 解是的反函数 而在区间内单调 可导 并且 解是的反函数 而在区间内单调 可导 并且 arcsin11yxx sinxy sinxy 2 2 y I sincos0 yy arcsinyx 1 arcsin cos yx x 注意到在区间内 从而有注意到在区间内 从而有 2 2 y I 2 cos1 yx 所以 在区间所以 在区间 1 1 内点点可导 且有内点点可导 且有 2 1 arcsin 1 x x 例例2 求反正切函数的导数 求反正切函数的导数 arctanyx 解函数是在解函数是在 arctanyxx 所以在内每一点可导 且 有 所以在内每一点可导 且 有 arctan yx 2 arctan sec tan yx 11 y y 注意到 从而有注意到 从而有 222 sec1tan1 yyx 2 1 arctan 1 x x 同理可得其它几个反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 同理可得其它几个反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 2 2 11 arccos arccot 1 1 xx x x 例例3 求对数函数的导数 求对数函数的导数 log0 1 a yx aa 解是的反 函数 且直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 可导 且 解是的反 函数 且直接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 可导 且 log0 a yxx y x ay ln0 xx aaa 注意到 从而有注意到 从而有 y ax 1 log ln a x xa 特别地 当时 有特别地 当时 有ae 1 ln x x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前面我们讨论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但实际上我们前面我们讨论了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但实际上我们 所遇见函数的绝大部分是初等函数 因而掌握复合函数所遇见函数的绝大部分是初等函数 因而掌握复合函数 的求导法则实际上就是函数求导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的求导法则实际上就是函数求导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如果函数在点可导 而函数在处可导 则复合函数 在处可导 并且有关系 复合函数求导法则如果函数在点可导 而函数在处可导 则复合函数 在处可导 并且有关系 ux yf x 00 ux 0 x yfx 0 x 0 00 x x dy f ux dx 证设自变量在处有增量 则函数 有增量 证设自变量在处有增量 则函数 有增量 0 x 0 xx ux 00 uxxx 函数有增量函数有增量 yf x 00 yf uuf u 当时 有当时 有0u yyu xux 由函数的可导性 得函数在是连续的 因 此当时 有由此得 由函数的可导性 得函数在是连续的 因 此当时 有由此得 ux 0 x 0 x 0 u 0 00 limlim xu yy f u uu 又又 0 0 lim x u x x 由此得到 由此得到 0 00 00 limlim x x xx dyyyu f ux dxxux 注此定理的证明是在条件下取得的 而当增 量为零时 注此定理的证明是在条件下取得的 而当增 量为零时 这是可能出现的这是可能出现的 上式不成立 关于该公式 的进一步证明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有关资料 上式不成立 关于该公式 的进一步证明 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查看有关资料 0u 此公式可以作进一步的推广 若此公式可以作进一步的推广 若 yf u uv vx 均为可导函数 则相应的复合函数 的导数为 均为可导函数 则相应的复合函数 的导数为 yfx dydy du dv dxdu dv dx 例例4 求函数的导数 求函数的导数 lncosyx 解可以看成由复合 而成 故此由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得 解可以看成由复合 而成 故此由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得 lncosyx ln cosyu ux 1 sintan dydy du xx dxdu dxu 例例5 求函数的导数 求函数的导数 arsinhyx 解由得解由得 2 arsinhln1 yxxx 2 2 222 12 1 1 21 1 111 x xx x y xxxxx 例例6 求函数的导数 求函数的导数 21 cos 2 x y 解解 22 11 coscos 2 2 111 2cosln2sin 22ln2 xx y xxx 高阶导数 高阶导数 若函数在区间若函数在区间I 中点点可导 即 则很自然地会考虑函数的可导性 若在处可导 则称在处的导数为在处的二阶导数 中点点可导 即 则很自然地会考虑函数的可导性 若在处可导 则称在处的导数为在处的二阶导数 yf x fD I f f 0 x fx 0 x f x 0 x 0 fx 0 0 22 22 xx xx d ydfx y dxdx 若在处都可导 则由极限若在处都可导 则由极限 xI fx x 0 lim x fxxfx xI x 确定了一个以确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