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2.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述了中国历史的特殊现象:无论从何处着眼均无法回避秦始皇,这说明了秦始皇及其开创的秦帝国对中国后世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所以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b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要求,a c d三项说法错误均不符合史实,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秦始皇将其普遍推广;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时期;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开始代替世卿世禄制,故答案选b。13. 著名历史学家、政治学家萧功秦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在平民与精英之间以及在社会精英的三大主要阶层(地主、士绅和官僚)之间,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就传统官僚专制社会所具有的社会流动程度而言,中国可以说是人类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具阶层开放性结构的社会。”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周而复始的循环与对流”的主要因素是a卖官鬻爵 b土地自由买卖c科举取士 d. 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社会成员角色的改变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大批社会底层中小地主和乡绅通过科举考试进入政坛,成为封建社会的实际管理者官员,但由于科举选官不能世袭,因此官员在退休或辞职后即回归故里成为当地影响较大的乡绅,其社会角色再次改变,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是中国古代改变社会成员角色的重要因素而非主要因素。14. 近代驻英公使郭嵩焘使西纪程写道:“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即我朝圣祖之仁圣,求之西洋一千八百七十八年中,无有能庶几者。圣人以一身为天下任劳,而西洋以公之臣庶。一生之圣德不能常也,文、武、成、康,四圣相承,不及百年,而臣庶之推衍无穷,愈久而人文愈盛。”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靠圣人治国不能代代常有 b西方靠“民众自治”可以长久c中国“三代之政”不如西方民主政治 d否定清朝的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三代有道之圣人,非西洋所能及也”说明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仁政”举措并不比西方逊色,但中国古代的圣人不能代代常有和“仁政”举措不能长期持续进行,而西方实行民主政治能够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日趋富强,人文关怀也越来越盛,所以a b c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和史实,d项说法错误,郭嵩焘是清政府官员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清朝政治制度,而只是进行中西政治的比较,进而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存在不足之处,所以答案选d。15. 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临时约法特别规定a实行责任内阁制b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c实行总统制 d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为了限制袁世凯独裁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签署法令必须要经内阁总理同意和附属签名,而内阁总理对国会负责和掌握行政大权,总统实际上并无实权。所以这一举措遭到袁世凯的强烈不满,在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时,要求国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故答案选a,b c两项也是临时约法的重要内容但与限制袁世凯独裁无直接关系,d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中华民国政体史实。16.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材料表明a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 b中国民众麻木颓废c解放思想势在必行 d爱国人士救国无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说明民族心理的解放是中国成功移植新制度的前提条件,即中国思想的解放势在必行,所以答案选c,a项材料并未直接体现,b d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近代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的革命斗争精神。17. 美国人口普查局2010年12月下旬公布了有关2010年人口普查的首份报告,其内容主要涉及美国全国及各州人口数量变动情况。分析人士指出,这次人口普查结果将对美国政治版图产生重要影响。你认为其可能直接影响到的是a总统人选 b参议员席位分配c大法官人选 d众议员席位分配【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国会众议院议员席位是按照各州人口的多少进行分配,人口较多的州分配较多众议员名额,所以美国人口普查直接关乎众议员席位分配,故答案选d,a b c三项与上述美国人口变动无直接关系,美国总统名额只有一人,而参议院议席每州固定两名议员,大法官由总统提名和参议院任命,不经选举。18. 有学者说过,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存在于农村经济上面,是农村专业经济发展的结果。由此可见,这一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整体特点是a农村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为主 b自然经济已退居次要地位c商品化趋势明显 d市镇是进行农贸商品交换的场所【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明清时期江南市镇大量涌现得益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就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而言商品经济并未成为社会的主体经济成分,小农经济依旧占据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主体地位,所以答案选a,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上述史实, c 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经济的整体特征不符。19. 1567年,明朝隆庆皇帝朱载垕同时开放了“海禁”和“银禁”,诏令“朝野上下率用银”,从此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白银进口。据统计,自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西班牙从美洲横越太平洋,经菲律宾运到中国的白银,占新大陆白银总产量的3/4。由此可见,当时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中国和两班牙垄断了世界贸易c中国的航运和对外贸易发达 d中国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国家【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明代白银的大量进口和广泛使用说明了明代商品经济的繁荣,白银充分发挥了商品交易中价值尺度的功能,所以答案选d,a项出现在新航路开辟之后, b c两项材料并无直接体现。20. 下列表格反应的本质问题是国 家总人口(单位:万人)农村人口百分比城市人口百分比英国(1851年)约18004852法国(1851年)约36007525中国(1851年)约43200891119世纪西欧主要国家与中国农村和城市人口统计表a中国城市化开始起步 b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c西方侵略延缓了城市化 d东西方城市化差距大【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表格数据说明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快于法国和中国,结合史实不难发现英国较早完成了城市化是受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爆发,伴随大量新型工业城市的出现大量农民涌进工业城市,英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只是表格数据反映的表象而非本质问题。21.国家强盛之道:怎样做大国一书指出:“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以佛罗伦萨等独立城市为中心的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以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荷兰金融,然后发展到以伦敦为中心的英国金融,最后到达以纽约华尔街为中心的美国金融.”这一发展轨迹a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b是欧洲“商业革命”的结果c始终受益于殖民扩张 d最终改变了欧州的传统地位【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文字描述了近代世界金融中心的多次转移现象,结合所学的知识不难发现近代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与大国的兴衰历程相一致,最终随着美国崛起欧州丧失了传统金融中心地位,所以答案选d,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近代世界金融中心的转移与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均有直接关系。22. 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a. 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b. 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c. 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d. 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甲午战后,维新思潮兴起,民族资产阶级创办了大量学会和新式学堂以为维新变法培养人才,但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力量不够强大,民族资产阶级在理论宣传时往往为自己披上一层传统文化的外衣借此保护自己,所以d项表述最符合题意和史实,a b c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上述史实特征。23. 斯达尔夫人猛烈抨击矫揉造作的沙龙文学和妨碍创作自由的法则,她提出“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以下哪一作品体现了她的文学艺术思想?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用我们自己的感情感动我们自己”突出强调了情感抒发在文学创作中的力量和重要作用,这符合浪漫主义文学的特征,结合史实可知a项是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的作品,符合题意要求,b c两项是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d项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品,故答案选a。第卷(非选择题)38. 比较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主要方法,它能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历史的前因后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6分):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吴于廑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材料二 (15、16世纪)西欧的封建专制王权是在市民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相互斗争中充当“表面上的调停人”而确立起来的,为了取得市民资产阶级的支持以加强自己的实力,一般都采取扶植资产阶级的势力,打击或削弱封建地主贵族的措施。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材料三 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它主要是建立在宗法性的自然经济基础和封建阶级结构之上的。因此,他就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15世纪左右中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6分)。(2)试以英国为例,说说15、16世纪封建专制王权采取的哪些政策起到了扶植资产阶级的作用?在英国国家的政治走向上产生了什么结果(5分)?(3)明代的封建专制统治者采取了哪些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对中国国家社会形态的走向上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以上中西对比,分析什么样的政治状况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9分)?(4)当这两种不同走向的文明遭遇后,中国受到了怎样的冲击?试概括其表现(6分)。【答案】(1)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6分)(2)殖民掠夺;推行重商主义和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圈地运动;宗教改革。结果:17世纪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2分)(3)经济上继续重农抑商,实行海禁政策;政治上废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文化上八股取士,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程朱理学仍占主流。(6分)结果: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思想文化被压制,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2分);权力多元化(或民主政治)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1分)。(4)1840年英国为打开市场和获得原料用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从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2分);政治上中国主权受侵犯(2分);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潮(2分)。【解析】(1)从材料一中概括西方君权的特征,然后对比中国古代封建君主的统治权力即可得出结论,即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2)材料二文字说明近代早期欧洲封建君主往往鼓励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归纳出封建王权保护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表现,即推行重商主义和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圈地运动;宗教改革;在此情形下17世纪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3)结合所学内容可直接回答明代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具体举措,可以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明清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即封建社会日趋衰落,思想文化被压制,最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对比中西政体的发展特征不难得出权力多元化(或民主政治)有利于先进因素的成长。(4)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西方国家的殖民侵略史,中西文明的冲突主要表现在:1840年英国为打开市场和获得原料用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从经济上进行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冲击了传统经济结构,中国逐渐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政治上中国主权受侵犯;但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冲击了传统的思想观念,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思潮。39. (26分)历史上重要的社会转型期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个精彩片段。它往往诱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的变革和革命,成为我们认识和把握历史的关键。请回答:(1)春秋战国到秦汉是我国古代的转型时期,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转型的表现。(4分)(2)试从全球化、现代化两个角度,分析“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人类社会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的原因。(6分)(3)有人认为“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在欧洲国家转型时,社会“矛盾的凸现”使19世纪中期的思想和文学领域出现了哪些思潮或流派?(2分)(4)转型时期的“矛盾凸现”往往是由于社会财富分配不合理、社会贫富悬殊扩大所至。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是什么?其实质是?请简要评价(6分)(5)若从经济、政治或军事方面论证“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这一状况,引用哪些例证比较恰当?为了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化解矛盾,20世纪40年代国际社会采取了哪些卓有成效的行动?各产生了什么影响?(8分)【答案】(1)表现:政治:分裂到统一,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发展);文化: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4分)(2)从全球化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2分)从现代化角度看: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现代物理学诞生(2分);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随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一种新的现代政治模式。(2分)(3)思潮:思想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主义(2分)(4)机制:实施社会福利制度(2分),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2分)评价:缓和社会矛盾,刺激消费;但降低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加了财政负担。(2分,言之有理皆可给分)(5)例证:经济方面: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1分);政治方面: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一战和1939年爆发二战)。(1分)行动及影响: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2分);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2分);建立联合国,形成国际政治体系(合作机制),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2分)【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即社会变革的主要表现在:政治:分裂到统一,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的确立;经济: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小农经济发展);文化: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2)紧扣问题的时间特征“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归纳出推动社会转型的主要原因,但应注意答题的两个角度,即全球化和现代化。(3)该问题难度较低,主要抓住问题中的时间要素“19世纪中期”结合所学内容便可直接回答该时期的主要思想运动和文学思潮,即思想领域出现马克思主义,文学领域出现批判现实主义。(4)该问题可以转换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何种方法解决贫富悬殊问题,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是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其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的社会化);社会福利制度的实施缓和社会矛盾,刺激消费,但降低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增加了财政负担。(5)结合所学内容可以直接回答“20世纪上半期人类社会激烈震荡”的表现,即政治,经济和军事三个方面的表现:经济方面:1929年到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军事方面:两次世界大战(1914年爆发的一战和1939年爆发二战);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较长一段时间里维持了国际货币的稳定,促进了国际经济的发展;建立关贸总协定,形成国际贸易体系,促进了国际经济发展;建立联合国,形成国际政治体系(合作机制),促进了世界和平发展。高三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217 b c d a c d 1823 a d b d d a二、非选择题38、答案(26分)(1)西方有与君权平列的教权,中国是君神合一;西方君主对封臣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国君主具有一切权力;西方法律来自社会,中国法律出于君权。(6分)(2)殖民掠夺;推行重商主义和组建海外贸易垄断公司;圈地运动;宗教改革。(3分,答对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