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分子和原子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c10 ml酒精和10 ml 水混合,体积小于 20 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d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下列物质空气 液态氧 氧化汞 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分子的一组 ()abcd3、将密封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分子()a体积增大b质量变大c个数增多d间隔增大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o2bna2o2cso2dno2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解释不合理的是选项现象解释a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b八月桂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c1滴水中约含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d水电解分子不会变成其他分子6、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膨胀,是因为袋内的水 a分子体积增大b分子质量增大c分子个数增多d分子间隙增大7、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变大8、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态空气b水c二氧化碳d四氧化三铁9、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0、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两者的主要区别是()a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无间隔c分子运动原子不运动d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1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a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b花香四溢分子不断运动c氢气燃烧分子发生改变d一滴水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12、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13、 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现象解释a晾在太阳下的衣服比晾在室内的衣服容易干燥随温度升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加快,扩散得更快b走近花园,闻到花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把1体积水和1体积酒精混合,混合液的体积小于2体积分子之间存在间隔d将一块干冰放入水中,立即观察到有大量的白雾产生干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汽化1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15、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b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c原子、分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16、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的种类b原子的数目c分子的种类d各物质的总质量17、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b“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通过过滤的方法可以将硬水软化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c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d可以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19、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放置在空气中的水量会逐渐减少,是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反映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是因为不同的物质分子具有不同的性质c液态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时体积增大,说明分子的大小可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d水通电后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还可以再分20、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he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1b2c3d4二、填空题()21、探究实验展示了化学的无穷魅力。以下是某兴趣小组的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小亮想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假设猜想: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速率越快;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查阅资料:已知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设计实验:如图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现象: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解释与结论:(1)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由此可知,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速率越(填“快”或“慢”)。(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探究:完成上述实验后,小静还想研究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他将等量的品红分别滴入到等量的热水和冷水中,其实验现象如下所示实验过程冷水热水开始红色扩散较慢红色扩散较快长久放置最终均成为红色、均匀、透明的液体依据此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22、在“探究浓盐酸物理性质”实验过程中,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出现,这一现象能够体现微粒具有的性质是23、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烧杯盛有浓氨水,b烧杯内是滴加了几滴酚酞溶液的蒸馏水。过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本实验说明。(2)氨气(nh3)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其基本反应类型是。24、钠的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1)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鸡舍消毒,氢氧化钠的俗名是(写一种)。(2)次氯酸钠(naclo)是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氯化钠是重要的调味品,下图1、2分别表示不同的化学反应,但生成物中都有氯化钠。图1图2 图1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氯化钠是由(选填“原子”、“分子”或“离子”)构成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的数目有关。图2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25、请用微粒的观点来解释下列问题(1)闻到酒精的气味 ;(2)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本质。26、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将“分子”、“ 原子”、“ 元素”填入如图序号所对应的横线上。27、刚刚装修的房子由于材料中含有害物质甲醛(ch2o),一进门就会感觉刺眼,这是由于分子使空气中充满了甲醛。为了减少危害,通常会在家中放置一些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28、牡丹花开时满城飘香,从分子角度解释,是因为;牡丹花可观赏,亦可食用,同水果、蔬菜一样,它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29、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有:a.离子的种类不同;b.分子的构成不同;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等,请从中选择导致下列物质性质差异的因素(填序号).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feso4为绿色而fe2(so4)3为黄色:;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30、将10ml酒精和10ml 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ml,说明_。三、简答题()31、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32、像科学家一样“观察与思考”探秘水世界如图所示的照片拍摄于我市某处天然温泉,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当你用一种或多种感官去搜集有关这个世界的信息时,就是在观察这幅实景图片包含了与水有关的信息,请你从化学的视角观察图片,然后列出你观察到的关于水的一条信息(2)推理:当你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时,就是在推理,也叫推论根据你观察到的结果,请做出一个推论(3)理性思维:对比是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同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比较/对比图中、三处分子的特征、性质的异同,将结果填在表中(如果不同,需按从大到小进行排序,填序号)比较/对比项目比较/对比结果水分子的能量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水分子的质量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水的化学性质(4)物质的分类与符号表征:天然温泉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物天然温泉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化学元素,但不同地区的温泉成分也不完全相同已知上述温泉富含如下成分:一是钾、钠、钙、镁、铁等阳离子,二是氟、氧、碘、硫酸根等阴离子,三是硫磺、二氧化碳、二氧化硅、偏硅酸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的有(用化学符号表示);由硫酸根离子和铁离子构成的盐是(用化学符号表示)(5)用微粒的观点认识水:在100多年的近代自然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成果莫过于物质的原子/分子模型及物质构成的理论,因为该理论不仅可以很好地解释前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某些自然现象,还可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物质请你从物质的构成、分子的构成和原子的构成等层面,描述水的微观构成(任选其中2个层面即可)ab33、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2)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34、在化学学习中,我们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物质与变化。(1)儿童缺可能会导致“佝偻病”。(2)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人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3)通过对o2、co2气体制取的研究,我们发现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是有规律的。如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4)naoh、ca(oh)2、hcl、co2、k2co3五种物质间能发生的反应共有个,根据这些反应可以归纳出碱的化学性质有(写出能与那几类物质反应)。35、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相同质量的液态水和气态水所占体积不同。(2)水中加入少量蔗糖,静置一段时间,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36、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如下图所示。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注: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性物质变红;遇酸性物质不变色,氨水呈碱性):(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看到的现象是,由实验1得出结论是。(2)实验2(如图甲所示):烧杯b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请阐述你的理由:。37、小李将一勺蔗糖放在水里,过一会儿他发现蔗糖不见了,他喝一口水发现水变甜了。以上现象表明分子具有哪些性质(1)(2)(3)(4)38、右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1)写出试管a、b内收集到的气体名称:a内气体是,b内气体是。(2)该反应能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的表达式为(3)水中常常加入氢氧化钠或硫酸等物质其目的是(4)电源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常常低于理论值,找出一点可能的原因:39、(4分)“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过的知识,简要回答问题:材料1: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材料2: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1)材料1说明。(2)材料2说明。40、老师在讲授“分子和原子”内容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请问:该实验的现象是什么?b烧杯的作用是什么?实验说明什么?四、探究题()41、请你参与下列探究:【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微粒的性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产生的现象是 _;从微观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_。(2)“图2的实验装置,快速出现实验现象”说明固体氢氧化钠遇到浓氨水时可能会_ (填“放热”或“吸热”)。(3)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写出两点)_ ;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1)打开活塞k滴入稀盐酸后,小试管中发生的反应的表达式为 _ ,发现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都变红,请你分析两条试纸变红的情况是 _ 。a下面先变红,上面后变红b上面和下面一起变红c上面先变红,下面后变红d以上均有可能小媚从课本实验中知道,二氧化碳和水本身都不能使石蕊变色,因而她认为以上两个变化可验证的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_ 、 _ 。(2)小柔认为小媚的装置还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小柔为完成自己的两个验证实验,对小媚的实验进行的简单改进:验证的操作是_、验证的操作 _。42、(5分)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有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1)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 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实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兴趣小组成设计实验(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理由是。43、(8分)图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实验操作】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 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44、如图所示,将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烧杯a烧杯b现象解释(此处不必填写)b烧杯在实验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体现了一种科学实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五、信息分析题()45、(4分)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氢1011碳66612氧88816钠11121123铁26302656从上表可归纳出以下结论 (另写出两条即可,每多一条加一分)有的原子没有中子_ 46、(4分)下表是一些粒子的半径(单位:10-10 m)由其中数据可以看出:(1)核电荷数相同的单原子核离子的大小顺序的规律性是什么?(2)相同电子数且各层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大小顺序的规律性是什么?47、根据如下2005年十大科技进展的报道,回答问题:材料1:法国科学家利用特种显微仪器,让一个分子做出了各种动作。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控制单个分子运动,进而开发出分子机器人。材料2: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出了“药物分子运输车”。这种分子装载药物后,被引导到疾病靶点释放药物,对疾病进行高效治疗。(1)材料1和2研究的粒子是_;构成物质的粒子还有_;(2)分析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新认识:_;(3)在阿西莫夫所写的科幻小说梦幻航行中,人被缩小到细胞般大小,在人体内经历了梦幻般的体验。试想,如果你被缩小到一个原子般大小,把你放到水里,你会看到的景象是(请至少写两点):48、(2分)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7000多倍的高速运动的带正电荷粒子作炮弹轰击金箔时的现象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多数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则说明原子。(2)有极少部分粒子被弹了回来,则说明原子核。49、如下表:原子结构是通过科学家不断地建立与修正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地实验,不断地思考研究而得到的。下表是原子结构模型的几种学说时间模型类型科学家内 容1803年道尔顿模型道尔顿(英国)原子是一个坚硬的小球1897年汤姆生模型汤姆生(英国)发现电子,即“西瓜模型”正电荷是西瓜肉,电子是西瓜籽1911年卢瑟福模型卢瑟福(英国)发现原子核,原子大部分体积是空的,电子围绕带正电的原子核随意动转1913年分层模型玻尔(丹麦)电子在固定轨道上分层运动(绕着原子核)现代电子云模型电子出现在原子核周围,有的区域次数多,有的区域次数少上面四种原子结构模型中道尔顿的原子结构模式是(填序号),这种原子模型是一种结构。六、推断题()50、(4分)将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名称填入下列空格中:(1)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_ ;(2)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 _ ;(3)构成原子的是 _;(4)带电的粒子有_。试卷答案1.【解析】试题分析:b、热胀冷缩是因为随温度的变化,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答案为b。考点:分子的性质2.【解析】试题分析:每个氧分子中含有且只含有两个氧原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除氧分子外,还含有氮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正确。正确。中除含氧原子外,分子中还含有汞原子,故错误。中除含氧原子外,分子中还含有碳原子,故错误。综合起来,答案选c。考点:物质的构成3.【解析】试题分析:分子的体积与质量都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增大或变大,ab两项错误。由于方便面袋是密封的,故分子个数也不会增多,当然也不会减少。c错误。由于到高原后,大气压降低,使得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从而引起包装袋鼓起。故d正确。考点:分子的性质4.【解析】试题分析:氧分子是一种单质分子,只含氧元素一种元素,且为双原子分子。故答案选a。考点:化学式书写5.【解析】试题分析:a、正确,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混合后水分子钻到了酒精分子的空隙中,致使总体积比100小。b、正确,分子从桂花运动进入人的鼻子。c、正确,一滴水的体积很小,这么小的一滴水中还有这么多个分子,可见每个分子的体积、质量都非常小。d、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该变化中,水分子变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分子发生了改变,d错误。考点: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现象6.【解析】试题分析:a、水加热后,分子体积没有变化故a错误;b、水加热后,分子质量没有变化故b错误;c、水加热后,分子个数没有变化故c错误;d、水加热后,分子间隔变大所以,电热水袋中的水加热后袋子鼓胀故d正确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7.【解析】试题分析:任何分子都在不断运动,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因为运动而相遇,才能发生反应产生白烟。白烟是固体小颗粒,所以反应后有固体生成。a、b、c都正确。反应后由于气体数量减少,瓶内压强变小,故d错误。考点:分子的性质,实验结论的推理8.【解析】试题分析:每个氧分子中含有且只含有两个氧原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含有多种分子,除氧分子外,还含有氮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正确。中除含氧原子外,分子中还含有氢原子,故错误。中除含氧原子外,分子中还含有碳原子,故错误。中除含氧原子外,分子中还含有铁原子,故错误。综合起来,答案选a。考点:物质的构成9.【解析】试题分析: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考点:分子的特征。10.【解析】试题分析:分子和原子都是微观粒子,它们的基本特征是相似的都有质量,都有一定的间隔,都在不停的运动,分子的质量与原子的质量没法比较,如氧原子的质量要比较氢分子的质量大,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和原子。11.【解析】试题分析:汽油挥发是由于汽油分子间的间隔增大了,而非分子体积变大。考点:分子的特征。12.【解析】试题分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考点:原子的构成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13.【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解答,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在不断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而干冰就是固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由固体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水蒸气就变成了小液滴,是液化不是气化.考点:分子的性质及干冰的特性.14.【解析】试题分析:a、分子、原子都在不断的运动; 正确;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例如金属单质、稀有气体; 正确;c、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不正确; 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正确故选c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15.【解析】试题分析:原子与离子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离子也可通过得失电子变成原子;故b错误 考点:原子的特征,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物质的过程, 称为化学反应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生成了新的物质,那么分子的种类必然改变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选c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17.【解析】试题分析:试题分析: a、氢气和液氢都能作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故此项正确;b、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此项正确;c、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受热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d、因为原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且气体原子间的间隔大,故选项解释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察利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18.【解析】试题分析:a、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将硬水软化,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分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判断。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小苏打的性质(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与用途进行分析判断。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受热能生成二氧化碳,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焙制糕点,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考点:考查硬水与软水;常用盐的用途;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19.【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放置在空气中的水量会逐渐减少,是因为水中含有的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空气中扩散,故选项解释正确;b、氧气助燃,氢气可燃,是因为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c、液态的水汽化成水蒸气时体积增大,说明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通电后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考点:考查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20.【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及核电荷数的关系解决此题。由于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所以氦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确定了电子数也一定是2,故选:b。考点:考查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21.【解析】试题分析:(1)氨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3=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5=36.5,所以填写“小于”。因为白烟产生主要在c处,距浓盐酸近,也就是说在相同的时间内,氯化氢分子运动的距离短,由此可知,分子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成反比关系,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的速率越慢。(2)写化学方程式,必须知道反应物、反应条件及生成物,然后再配平。由题可知,反应物为氨气、氯化氢,生成物为氯化铵,反应条件没有明确指出,意味着该反应是在通常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反应方程式为:nh3+hcl=nh4cl。由表格知,热水中分子运动速率快,所以答案为:温度越高(低),分子运动越快(慢)。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能力22.【解析】试题分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打开瓶塞,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是因为氯化氢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与空气中的水分子接触,形成白雾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3.【解析】(1)由于浓氨水具有强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处,溶于水形成氨水(呈碱性),使酚酞溶液变化。(2)从题中可知,反应物为氨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点燃;生成的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为水。所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3o26h2o2n2。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即一种化合物(nh3)和一种单质o2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h2o)和另一种单质(n2)的特点。点评:化学方程式书写时要注意:1、符合反应事实;2、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4.(1)苛性钠(烧碱、火碱)(2)+1 (3)nahco3hcl nacl+h2o+ co2(4)离子最外层电子复分解 oh、h+、h2o25.(1)分子在不断运动(2)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26.元素;原子;分子。27.在不断的运动吸附性28.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使香味扩散维生素29.bac30.分子间有间隙31.【解析】试题分析:在冰块浸入的过程中,台秤的读数将增大,因为在酒精中又增加了冰块的质量;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下降,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水分子运动到酒精分子的间隔中去了;并且台秤的读数将增大,因为冰融化成水进入烧杯中,故答案为:增大;下降;增大;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分子的性质,基础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32.【解析】试题分析:(1)通过图象可到了看到了水、雪,雾;(2)推论:天气寒冷,气温低于0依据:因为只有温度在0以下,水才能以雪的这种状态存在;(3)理性思维:水分子的能量,气体的大于液体的,液体的大于固体的;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气体的大于液体的,液体的大于固体的;水分子的质量都相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固体的大于液体的;液体的大于气体的;水的化学性质都相同所以填入表格如下:比较/对比项目比较/对比结果水分子的能量水分子的运动速率水分子的质量相同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水的化学性质相同(4)由题意可知,属于单质的是硫,符号为s;硫酸铁的化学式是:fe2(so4)3 ;(5)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物质的微粒性;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点评:本题从各个角度考查水的知识,难度不大,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水的知识,才能较好地完成本题33.【解析】试题分析:(1)春暖花开,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石油气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故液化石油气能压缩在钢瓶中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34.【解析】试题分析:简答题往往要抓住题目本身给予的重要信息,解答本题并不难。(1)佝偻病是由于儿童长期缺钙所导致的;(2)注意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酸会变红,遇到碱会变蓝,可是图上明确显示10滴试液中7滴是变蓝,3滴变红,说明氨水分子的扩散速度大于浓盐酸。如果两个物质的分子扩散速度相等,则是5滴变蓝5滴变红,不难看出d是不正确的;(3)两种重要气体o2、co2的制取原理不同,装置也不同,其中制取o2的方法有3种,高锰酸钾和锰酸钾主要是利用加热的方法,其中选择过氧化氢分解则不需加热,而制取co2的原理是将碳酸钙与稀盐酸混合,故制备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4)naoh、ca(oh)2、hcl、co2、k2co3五种物质有2种碱、一种酸、一种盐和一种酸性氧化物,非常明显有酸碱中和反应,即hcl分别和naoh、ca(oh)2发生中和反应,酸性氧化物co2能被碱性溶液吸收生成盐类,而盐k2co3能与酸反应放出co2气体,同时还要注意的是k2co3能与ca(oh)2生成白色沉淀而发生复分解反应,故答案是6个,其中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能与非金属氧化物co2气体反应,还能与部分盐反应,故归纳成为“能与酸、非金属氧化物、某些盐反应”。考点:微量元素、指示剂、原子与分子、碱的性质等综合试题。点评:此题的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焊接工艺过程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小麦脱皮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锦纶纤维纤维耐高温处理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粮食经纪人基础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压电石英晶体研磨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评数学试卷含解析
-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测试卷附答案
- 市场调查及咨询服务公司合同付款管理办法
- 产品供货协议
- 应届生面试题库及答案
- 汇率风险管理政策研究-深度研究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数据中心运维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BACTEC-FX血培养仪标准操作程序
- 《蛋白质组学》课件
- 3.新教材八上第三单元阅读综合实践
- 大学生劳动教育通论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大连海洋大学
- 2024版农业公司与个人农产品种植合作合同范本3篇
- 机器学习技术与应用 课件 第3课 协作机器人
- 【高分复习笔记】汪流《电影编剧学》(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嫦娥奔月》绘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