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深圳市西丽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历史试题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人猿相揖别(即告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从中你得到的认识是从猿到人的演变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能够制造工具对于从猿到人的转变起着决定作用只有磨制石器才是人类制造的最早的工具磨制石器是人类之初使用的唯一工具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表演情景剧“山顶洞人的一天”,其中正确的一幕是a他们必须到野外寻找火种 b他们全部使用粗糙的劳动工具c他们已经使用骨针来缝制衣服 d在分配食物时出现了多少不均的现象3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工具 b生产方式 c人文环境 d自然环境4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下列哪一早期人类的劳作中a半坡人 b北京人c元谋人 d河姆渡人5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a农业生产的发展 b火的使用c能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6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最能体现该地区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b稻花香里说丰年c钻木取火 d住半地穴式房子7.“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此文纪念的是 a女娲 b蚩尤 c黄帝 d大禹8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d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9.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这一记载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 b禅让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10禅让制是一种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制度,其方法是a父亲传子 b兄长传弟c母亲传女 d民主推选11出现原始社会“天下为公”局面的最根本原因是 a人们按血缘关系组成氏族 b没有战争,和睦共处 c人们有觉悟,互相谦让 d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12学完原始社会的历史后,老师让大家用一句话概括所学内容,下面表述最贴切的是a人类的起源 b中华文明的起源c农业的起源 d畜牧业的起源1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桀 d汤14我国古代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制造于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15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西周时期诸侯对周天子义务的是 a缴纳田租 b镇守疆土c派兵作战 d朝觐述职17从夏、商、西周三代的覆亡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历史教训是国君应该 a重视教育 b勤政爱民 c发展经济 d增强军事力量18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72年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年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 a尧舜禹时期 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19观察战国形势图,其中、四处分别为 a燕、楚、齐、秦 b齐、秦、楚、燕 c燕、齐、秦、楚 d楚、燕、齐、秦 20.在一次历史知识竞赛上,小华看到一道题目:西周有,春秋有,战国没有。请你为他选择一个最准确的答案。 a楚 b秦 c晋 d燕。21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历史发展呈现出的趋势是 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周天子权力愈来愈大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周天子权力愈来愈小国家数目越来越多,周天子权力愈来愈小国家数目越来越少,周天子权力愈来愈大22被称为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的是 a磨制石器的出现 b青铜农具的出现c铁制农具的出现 d牛耕的出现和推广23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a灵渠 b都江堰 c郑国渠 d大运河24战国时期,引起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a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b各国之间频繁的战争c各国的社会变革d社会经济的发展25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26小明问老师:“为什么说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老师说:“因为 ” a已使用铁器和牛耕 b土地国有制在全国瓦解c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 d各国进行了变法27.“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句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28战国时有利于农业发展的天文历法成就是 a甘石星经 b留下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c测定出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 d鲁国天文学家多次观测日食29一直被中医沿用的“四诊法”中的“闻”是指a看气色 b闻气味 c听声音 d问病情30人们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屈原的a论语 b道德经 c离骚 d孙子兵法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答题卷 请把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共60分)第二部分 综合运用题(共40分)31.我国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965年5月1日,地质部地质力学研究所在距元谋县大那乌村东200米的冲沟 处,发现两颗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中侧门齿。 材料二:2011年度房山周口店遗址保护性清理发掘公布了新发现:在已经揭露的层面上 露出红黄色的煤油里层、未被扰动、集中分布的疑似烧土,呈现火塘的结构, 并有条带状分布的黑褐色的灰烬和木炭。初步统计,出土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 骨骼标本700余件,包括硕猕猴、马鹿、梅花鹿、野猪、犀牛、三门马、鬣狗 等,以及大量啮齿类、鸟类动物化石。材料三:2012年6月18日山东商报:日前,在山西吉县人祖山娲皇宫女娲塑像下 发现的“皇帝遗骨”,经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 等国家省市23位考古、历史、神话、民俗专家鉴定,被认为是属于“女娲”的 遗骨。此事一出引起网友一片哗然在神话故事中存在的女娲居然还能考证 出遗骨来了?还好,原来这不过是一次乌龙事件,这篇吉县出土“女娲遗骨” 的通稿,为原吉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思义杜撰。如今,舆论风波中的李思义 已经自请处分。 问题一:材料一中远古人类生活的年代大约在何时?(1分)生活在今天哪一省级行政区内?(1分) 问题二:周口店遗址生活的古人类有哪些?(2分)材料中“集中分布的疑似烧土,呈现火塘的结构,并有条带状分布的黑褐色的灰烬和木炭”反映了什么问题?(1分) 问题三:大量“野猪、犀牛、三门马、鬣狗”等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的出现反映了当时 人类面临着猛兽的威胁,面对这一情况,该地区的古人类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什 么?(1分)问题四:“女娲遗骨”一经报道,国内一片哗然,备受质疑。结合上述内容,你认为考古应该遵循怎样的原则?(2分) 32.结合连环画,完成相关问题。(14分) 问题一:第九集的主人公是谁?(1分)晋文公是在哪次战役后成为中原霸主的?(1分)写出与第十四集相关的一个成语。(1分)介绍一下第十七集的主要内容。(3分) 问题二: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战役发生。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2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是何时实行的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2分) 问题三:最后完成“扫六合”的是哪个诸侯国?(1分)这个诸侯国能够“扫六合”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3分) 3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图一杏坛讲学、周游列国 图二道德与伦理价值观道材料二:奠定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思想 诸之百家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形成的百家争鸣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与中国社会的现实紧密相连,争鸣的过程也是一个试错的过程而决定命运的是看这些学派是否符合天下大势的走向。问题一:图一中的两张邮票所反映的内容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1分)他在教育上的成就有哪些?(2分)周游列国时,他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请写出其中的两点。(2分)问题二:道德与伦理价值观道是为纪念老子而发行的邮票。请你为邮票配上正确的注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