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记金华的双龙洞2.doc_第1页
4.记金华的双龙洞2.doc_第2页
4.记金华的双龙洞2.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日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4.记金华的双龙洞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5自然段。2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和有条理叙述事物的能力。3感受金华双龙洞的神奇美丽,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教学难点:感受孔隙的低矮、窄小。教学资源【教材开发】课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的所见所闻,条理清晰,是指导学生学习编列提纲的好材料。【叶圣陶的相关材料】见一课一练资料卡预习设计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力争有感情。 2完成补充练习第三题。学程预设导航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回忆课文(分钟)第二板块:精读感悟(30分钟)(一)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8分钟)预设:洞口可用“宽”字来概括,外洞可用“大”字来概括。2.预设:高山之上,树木繁密,感到很有气势,也不禁对双龙洞产生一种神秘感。4预设: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览的一条线索。迎着溪流入洞乘船通过泉水流出的孔隙进出内洞。(二)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12分钟)1默读第五自然段2组织讨论: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势 ;乘船感觉3.作者只能仰卧在船上,身子紧贴船底,由管理处的工人把船拉进拉出。4.随着小船慢慢移动,光线越来越暗,作者的视线也越来越模糊,心情也紧张起来5.朗读、背诵第五自然段。(三)了解内洞特点:“黑”。(10分钟)1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2预设:内洞有很多石钟乳和石笋,它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龙,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动物给人的感觉是神奇而有趣。内洞比外洞还要大得多。3预设:因为这是“双龙洞”名称的由来)4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双龙有形有态,更妙的是一黄一青,双龙盘绕在洞顶,为洞中平添了几分气势。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钟乳和石笋,侧耳倾听,耳边响起轻缓的声音,寻声找去,只见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6学习反思:(1)这篇文章段落分明,条理清晰。一是按游览顺序划分段落;二是另有一条水线在串连着全文,因而有两条线:游线和水线同时贯穿全文。(2)课文中描绘景色的句子,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的手法。如“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作者通过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双龙洞的内洞入口处低矮狭窄的奇异景象非常生动地反映出来。第六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8分钟)第一板块:导入课文(分钟)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记金华的双龙洞,课文的前三段向我们介绍了作者游览的时间、目的地以及一路上的见闻,那盘曲而上的盘山公路,那令人眼前一片明艳的山路景色,那时时变换调子的溪流声是多么迷人啊!那么作者游览了哪些地方?这些地方又各有什么特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二板块:精读感悟(30分钟)(一)了解外洞特点,体会双龙洞的“雄”。 (8分钟)1如果说沿途的风光可用一个“美”字来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会用哪两个字来概括。2洞口外的景色使你产生什么感觉?读一读,说一说。3.作者的哪些描写让你体会到外洞的大?4.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从全篇来看,它起什么作用?(二)了解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体会双龙洞的“险”。 (12分钟)1默读第五自然段,你想到了用那些词语来形容“孔隙”?2组织讨论:船小;行船方式;乘船姿势;乘船感觉3默读第五段,想一想:作者乘船洞中游与我们平日乘船水上游,游法上有什么不一样?4不仅游法上不一样,心情也是大不相同呀!读一读作者当时的感觉,体会体会他当时的心情。5朗读第五自然段,练习背诵。(三)了解内洞特点:“黑”。(10分钟)1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六段,学生边听边画出写洞中双龙的句子。2讨论学习:内洞的景象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是什么?3洞中有名称的石钟乳和石笋多达四十多个,而工人首先指点给作者看的是洞顶双龙,为什么?4请一名学生朗读描写双龙的句子。出示句子。5小结:作者乘船出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游。我们同作者一道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与神奇。面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不禁折服于自然之伟大、自然之神奇!有感情地齐读课文。6组织反思:(1)说说课文的写作顺序。找出描写泉水的句子,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