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论文.doc_第1页
仔猪腹泻论文.doc_第2页
仔猪腹泻论文.doc_第3页
仔猪腹泻论文.doc_第4页
仔猪腹泻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报告纸摘 要 仔猪腹泻是导致仔猪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和抗病力降低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多因素性疾病。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对我国的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腹泻仔猪的观察和分析来阐述对仔猪腹泻的临床防治措施。 关键词 仔猪;腹泻;防治 目 录摘要3引言31仔猪腹泻的病因 31.1病毒性腹泻41.2细菌性腹泻41.3其它因素42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42.1预防措施52.2治疗方法63总结7致谢8参考文献9仔猪腹泻的综合分析及防治措施摘 要 仔猪腹泻是导致仔猪体质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和抗病力降低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多因素性疾病。此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对我国的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腹泻仔猪的观察和分析来阐述对仔猪腹泻的临床防治措施。 关键词 仔猪;腹泻;防治 引言断奶仔猪腹泻是长期困扰养猪业而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是当前规模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也是广大养猪生产者和饲料生产者常常要面对的问题,据调查,在我国,断奶仔猪腹泻率高达5060,死亡率高达20,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1。在断奶1015天高发。该病流行面广,终年发病,病愈的仔猪也常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生长发育停滞;同时由于腹泻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容易继发感染其他疾病,从而引起仔猪大量死亡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养猪业的发展,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因此,通过研究观察和分析腹泻的仔猪,以此能在养猪生产中阻断和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病环节, 为防治仔猪腹泻提供理论依据。1. 仔猪腹泻的病因 1.1病毒性腹泻1.1.1猪传染性胃肠炎:病原为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流行季节每年12月至次年4月,多在2月龄以内发病。患猪主要表现为严重水样腹泻、呕吐、脱水,粪便中常含有未消化的凝乳块,气味腥臭。剖检病变主要在胃和肠道,以小肠病变为主,表现为肠壁变薄,透明,肠内容物稀薄如水,呈黄色。1.1.2猪轮状病毒病: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流行季节晚冬至早春, 2月龄以内多发。主要危害哺乳仔猪,表现为哺乳后发生呕吐继而腹泻,粪便黄色、灰色或黑色,水样或糊状,有腥臭味。1.1.3猪流行性腹泻:病原为冠状病毒属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多在冬季,各种日龄均可发病。患猪表现为腹泻、呕吐、脱水,粪便水样,黄色或灰黄色。呕吐多发生于哺乳或采食后,濒死前自护、仔猪体温下降,剖检病变主要在小肠,表现为黏膜充血,肠壁变薄,充满黄色液体;肠系膜淋巴结充血,水肿。1.1.4猪伪狂犬病:由伪狂犬病毒(猪疱疹病毒I型)引起,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尤以冬春寒冷季节多发,病毒主要通过已感染猪排毒直接或间接传给健康猪。1.1.5猪瘟:由猪瘟病毒引起,发病急、传染强、死亡率高,通过直接、间接或经胎盘垂直感染,不分大小和性别,一年四季都可发病。急性猪副伤寒与该病相似。1.2细菌性腹泻:1.2.1猪增生性肠炎:又名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病原为细胞内劳森菌,发病率为1%-30%,死亡率为1%-5%。常发生隐性感染,应激反应如天气突然变化、长途运输、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促进该病的发生。1.2.2仔猪大肠杆菌病:病原为大肠杆菌,一年四季流行,黄痢发病日龄出生后几小时至一周,以13天常见;白痢发病多在1030日龄。1.2.3仔猪红痢:病原为C型魏氏梭菌(产气荚膜杆菌),四季流行可发,以1-3日龄初生仔猪最常发病。1.2.4猪球虫病:是由猪等孢球虫和某些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仔猪小肠上皮细胞所致的一种原虫病,对肠上皮细胞造成损伤而引起仔猪腹泻,患猪发生水样腹泻、衰弱、脱水和发育迟钝,有时引起死亡,是引起7-15日龄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10日龄左右仔猪下痢2和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为主要特征,故又称“十日龄腹泻”。1.3其它因素1.3.1母猪因素:(1)母猪的泌乳量:一种是泌乳充足、乳脂率较高的母猪,由于仔猪吃乳过量,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导致腹泻;另一种是产后无乳或少乳的母猪会导致仔猪低血糖性腹泻,同时由于仔猪不能及时吃到初乳获得免疫力,也会导致生理机能下降而引起腹泻。(2)母乳成分:母猪在泌乳期采食量不足时,会分解脂肪提供乳脂,体脂为长链脂肪酸,仔猪不易消化吸收,造成腹泻。部分母猪发生子宫炎、乳房炎、无乳综合征,产后发热或采食含霉菌毒素的饲料,乳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增多,仔猪采食后,也会引起仔猪腹泻。1.3.2仔猪自身因素:(1)仔猪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健全,被毛稀,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变化极易引起消化系统絮乱而发生腹泻。(2)新生仔猪本身没有保护性免疫机能,通常只有从初乳中吸收免疫球蛋白而获得被动免疫。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虽然很高,但是下降快。因此,仔猪易受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侵袭我、而患病。(3)仔猪消化功能不完善,上皮细胞仅能分泌乳糖酶,胃内仅含有凝乳酶,而胰脂肪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等消化酶活性很低。胃酸分泌不足引起肠道有害病原细菌生长繁殖,导致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而腹泻。1.3.3气候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也是引起仔猪腹泻的主要因素之一。初生仔猪周围环境的温度必须保持32左右,以后每周可降低2。由于仔猪调节体温机能不健全,寒冷将影响其新陈代谢,因而会受外来病原入侵而常引起腹泻。产房湿度过大或阴雨连绵、卫生条件差、天气突变,加上通风不畅、有害气体沉积、损害仔猪的抵抗力,易造成病原微生物侵害,引发腹泻。1.3.4其它因素:还有许多非病原性因素也可引发仔猪腹泻,如过多的饲喂高蛋白日粮、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等)与矿物质(微量元素锌、硒、铁、铜等)、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有毒物质(酸、碱与砷等化学物质)中毒,以及气候多变,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管理不科学等都可造成腹泻42.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2.1预防措施2.1.1提高仔猪的抗病能力在寒冷季节应注意仔猪的保温,除增加垫草外用保温伞保温板或红外线灯泡增温,预防仔猪受凉而发生腹泻。同时做到仔猪一出生,用拜有利口服1ml,用50%北里霉素涂抹母猪乳头,每日2次,预防仔猪黄病。并视情况对仔猪进行滴服其他抗菌药液,效果更好,常用的抗菌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及喹诺酮内药物5。为了防治仔猪肠道菌群失调,还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0.5%足菌生或其他菌粉制剂,连续复用。用细菌制剂等就不能再用抗生素)7日龄起给仔猪补料,及早锻炼胃肠功能,促进器官的发育,减少仔猪的腹泻6。2.1.1.1补酸化剂: 因仔猪胃液分泌少,胃酸不足,胃的PH值上升,直接影响消化酶的活性,不利于胃蛋白酶原的激活,即影响饲料蛋白的吸收利用,又使原先存在肠道里的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等乘机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导致腹泻发生。因此,应用酸化剂,保持胃内的一定酸度,既适合有益的乳酸菌的生长繁殖,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又能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衍,维持肠道菌群平衡,这对控制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生有重要作用7。 2.1.1.2补酶制剂: 因断奶仔猪内源酶分泌不足,适当添加外源酶有助于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所以使用酶制剂可弥补断奶仔猪体内消化酶的不足,提高消化率,提高断奶仔猪的增重,并减少营养性腹泻,典型的酶制剂有植酸酶。拌料投喂益生菌类药物或中草药粉剂,也可以增强消化功能,防止发生腹泻,常用的有乳康生、乳酸菌、双歧杆菌制剂等8。2.1.1.3补铁: 根据仔猪在34周龄时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的生理特点,提前给初生仔猪补充外源性铁元素可有效防止仔猪贫血性腹泻的发生6。一般在仔猪出生后3d内就应补铁,使用右旋糖酐铁,每头注射2mL/头。 2.1.2加强预防免疫2.1.2.1母猪免疫: 母猪产前1个月肌肉注射仔猪红痢菌苗5ml,2周后再注射10ml,预防仔猪红痢。K88;K99;K98,三价灭活苗或K88;K99双价基因工程苗在母猪产前15-20d免疫注射1次,预防仔猪黄白痢。2.1.2.2仔猪免疫:(1)用细菌制剂喂仔猪。用促菌生等在仔猪吃乳前喂服,然后哺乳,预防黄白痢;(2)用红痢血清注射。仔猪初生后用抗猪红痢血清注射,每公斤体重3ml,预防仔猪红痢。 2.1.3加强饲养管理2.1.3.1母猪的管理: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合理调配饲料,保证母猪产后乳量的平衡和优质,防止母乳过浓、过稀或不足。加强母猪群免疫,提高母源抗体减少仔猪腹泻。仔猪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来自哺乳母猪及病弱猪排泄物污染环境造成的,因此,母猪分娩前或分娩后1周投服长效抗菌药物及产房清理卫生、干燥对腹泻控制意义重大。2.1.3.2仔猪的管理:仔猪产出后,立即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将仔猪口鼻及全身黏膜液擦干净,然后在距离腹部47cm处断脐,断面用5%碘酊消毒,然后将仔猪放在3032的保育箱中。仔猪出生后1h内吃到初乳,初乳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和乳糖,对于提高胃内酸性环境,刺激肠道蠕动,抑制有害细菌生,提高仔猪的抵抗力,人工辅助仔猪固定乳头。2.2治疗方法2.2.1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必须在确诊的基础上进行。细菌性腹泻时,应通过药敏试验或根据本地感染情况是来选择相应的抗菌药物。仔猪腹泻如果早期进行治疗,治愈率较高;如果治疗太晚,仔猪会死于脱水和继发感染。临床上我们根据不同情区别对待。一般的仔猪腹泻的治疗原则:一抗病原消炎,二补液,三整肠健胃,四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9。2.2.1.1抗病原消炎: 抗病原药种类很多,具较广谱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注射液。抗菌药选用高敏广谱抗生素,主要采用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革兰氏阴性菌的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可通过药敏试验,选取敏感药物。常用的药物有:氧氟沙星、恩诺沙星、庆大霉素、痢菌净、土霉素、丁胺卡那等。另外磺胺类药物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抑制作用6。治疗时应交替用药、穿梭用药,避免产生耐药性。同窝中有1头猪发病必须全群、全窝给药防治,治疗时最好能联合用药,这样既能提高疗效,又能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2.2.1.2补液: 腹泻造成仔猪的死亡,一般是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所致,补液是减少死亡率的一项关键措施。但常规的静脉输液疗法,麻烦费力又无法大面积应用,因此可选用畜禽口服补液盐(水1000ml、葡萄糖20g、氯化钠3.5g、小苏打2.5g,氯化钾1.5g),让仔猪自由饮服,具有补充水分、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和供给营养的作用。同时加入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可提高疗效,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供仔猪自由饮用效果更好8。 2.2.1.3理肠健胃: 提高断奶仔猪腹泻病的治疗效果,关键是改善和调节肠道内环境。先用清瘟止痢的中草药配合敏感抗生素清理肠道内的有害菌群及其毒素,再添加益生素等,以促进肠道微生态的平衡,建立良好的内环境。阿托品是M-胆碱受体阻断药,它能抑制胃肠道平滑肌的强烈痉挛,从而减少下痢次数,延长常规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而提高其治疗作用。因此,用阿托品配合抗菌素治疗仔猪腹泻,并同时采取肠道收敛保护措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恢复期使用的健胃药有人工盐、硫酸钠、硫酸镁、大黄苏打片等,按量灌服或投于水或料中,日服2次,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10。 2.2.1.4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黄芪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提高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对于各种药物及不同的应激模式下的免疫功能降低,均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11。黄芪多糖为中药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制剂,它可以通过对免疫细胞功能的促进和诱生多种细胞因子来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2.2.2利用微生物竞争抑制原理进行治疗 口服有益微生物制剂通过凋节肠道内的氧气或PH 值可竞争抑制病原微生物在肠道内的生长繁殖,恢复肠道内正常的微生态环境,达到防治腹泻的目的2。这类制剂有“促菌生”、“凋痢生”、EM制剂。3.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仔猪的生理性因素、病原性因素、饲料营养因素、应激因素和环境因素等诸多因素都影响着断奶仔猪的腹泻,所以在防治时不能单纯的考虑问题,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综合措施才能取得满意效果。虽然导致仔猪腹泻的因素很多,但最初都与管理不当有关。因此在防治断奶仔猪腹泻的诸多措施中,全面提高并规范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规程才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管理中要打破旧的思想观念,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疫、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工作,提供科学、合理、完善的营养,早发现早治疗。如果发现母猪带毒但是紧急预防又考虑到母猪抗体产生的时间,这样还未等母猪机体产生抗体小猪已经死亡,所以我们可以调整母猪将未带毒的母猪调整去带腹泻的仔猪,最后再给母猪紧急接种。致 谢 本文是在导师潘书磊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 本文的完成倾注了导师的大量精力,从选题至完稿,得到了导师的关心与帮助。在此,向潘书磊老师致以衷心地感谢。本人在实习期间得到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潘书磊老师的精心指导,老师不论是在本人实习期间,还是在论文完成期间都给予了及时的关心和帮助,为论文的构思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建议,同时对本人的论文进行了精心细致地修改,在此向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 最后,还要感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学系对我半年实习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参 考 文 献1 朴香淑,李德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促进畜禽生长性能研究现状及展望J.饲料工业,2002,23(1):1215.2 苏江坤.断奶仔猪腹泻的综合防治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9(07):76.3 高作信主编.兽医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2002.4.4 李连敏.断奶仔猪腹泻的病因分析及防制措施J.今日养猪业,2006(1):39-41.5 John McGlone,Wil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