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pdf_第1页
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pdf_第2页
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pdf_第3页
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pdf_第4页
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翻译的性别和性别中的翻译——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 2 卷第2 期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v 0 1 2 2N o 2 2 0 0 9 年4 月J o u m a lo fN a n j i n gU n i v e r s i t yo f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A p r 2 0 0 9 翻译的性别 和 性别中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 张建萍 赵宁 中国民航大学外国语学院 天津3 0 0 3 0 0 摘要 性别差异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基石 该理论认为性别差异贯穿于传统 翻译的整个过程 主要体现在 翻译的性别 和 性别中的翻译 两个方面 翻译的性别被定义 为女性 为女性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隐喻性的思维框架 而性别中的翻译主要关于两性译者对于 译文不同的贡献 尤其是 双性同体 翻译思想的提出可以纠正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过激之处 关键词 性别 性别差异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双性同体 中图分类号 H 0 5 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 0 0 8 2 6 4 6 2 0 0 9 0 2 7 6 0 5 引言 性别 一词 在传统的观念中 似乎没有任何的感情和阶级的色彩 古往今来 男性和女性各自遵 守着自己的性别定位 社会 主外 阳刚 主动 理性等修饰词被用来描述男性 而家庭 主内 阴柔 被动 感性等词被判给了女性 虽然有些学者和进步女性已经意识到了 性别 一词背后隐藏的不平等 但是 真正对性别问题深刻思考并上升到理论层次已是2 0 世纪后期的事情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M 米德在 其所著的 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 中 探讨了三个部落奇特的性别现象 阿拉佩什部落中的男性和 女人的行为就像我们社会中的女人的行为 蒙杜古玛部落中的男人和女人的行为就像现在人们想象中的男 人和女人的行为 但在德昌布利部落 男人的行为就像我们社会中的妇女一样 敏感 爱美 羞怯 而 女人则像我们社会中的男性一样 勇敢 独立 这充分说明无论是男性或者女性 性别的某一部分只是 一种指能符号 在不同的文化 社会中 乃至在不同的场合中 这一符号会发生变化 具有不同的指向 换句话讲 性别 分为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生理性别是天生的生理差异 一般较为稳定 社会性别则 是在特定文化中形成 是随着文化和历史的变化不断变换的不稳定的差异体系 上文提到的三个部落的男 性和女性三种不同的表现就是社会性别在不同文化中的表现 很多学者对 性别研究 评价甚高 我国著名批评家戴锦华女士认为 性别研究更重视的是性别角 色 性别的文化规定以及社会是如何被强制性地划分为两性的全体 以及对两性的不同的文化规定 权力 秩序来确定社会秩序 来运行这个社会的意识形态 运行种种同时关于阶级和种族的秩序 川还有人称之 为 女性主义的新方向 f 2 1 2 7 0 此后 女性主义者开始使用 性别研究 来处理在社会结构和意识中存在 的性别差异 g e n d e rd i f f e r e n c eo 很快研究者发现 性别差异贯穿于每一种文化的变化 每一种文化对男 性及女性的行为和角色都有影响 反之 性别结构的变化也会影响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的结构及其发展演变 传统的 性别概念 深受父权制文化的影响 父权制文化是一种霸权文化 它将男女两性从身份 地位到 品格 气质等进行等级制的刻板定位 并通过一系列强制性社会文化塑造使之等级化 本质化和固定化 目的是强化父权制对女性的统治 因其恐惧父权制的统治本质得到暴露 所以该文化强调的只是两性的生 理性别 忽视了它们变化中的社会性别 回避深刻的性别研究 更谈不上对性别差异的问题进行研究 收稿日期 2 0 0 9 0 2 一 6 作者简介 张建萍 1 9 7 8 一 女 山西洪洞人 中国民用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 翻译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 本文为中国民航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论文 项目名称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 项目编码 0 8 C A U C H 0 3 一7 伊一 万方数据 张建萍 等 翻译的性别 和 性别中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 但是 随着女性反抗压迫 争取平等权力的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 对社会中的两性的性别研究愈加深 刻 性别差异变成为其斗争的有力的武器 语言向来是女性主义者斗争的一个重要的战场 而翻译则是沟 通语言文化的桥梁 因此探讨翻译中的性别差异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虽然女性意识到性别差异的问题 并且利用文字和翻译在一定程度上表述自己的世界的事实从很早就 有所记录 但直到2 0 世纪下半叶 关注性别差异的 性别研究 才与翻译研究真正的正式联姻 进入系 统的理论层次 形成了颇具个性的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首先于7 0 年代初期兴起于北美 的加拿大 如今已经影响至全球 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雪莉 西蒙 S h e r r yS i m o n 洛丽 张伯伦 L o r i C h a m b e r l a i n 路易斯 冯 费拉德 L o u i s ev o nF l o t o w 苏姗妮 德 洛特比涅尔 哈沃特 S u s a n n ed e L o t b i n i r e H a r w o o d 苏姗娜 吉尔 列文 S u z a n eJ i l lL e v i n e 加里亚特 斯皮瓦克 G a y a t r yC h a k a v o r t y S p i v a c 戈达尔德 B a r b a r aG o d a r d 和苏姗 巴斯奈特 S u s a nB a s s n e t t 等 她们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基 于性别差异的翻译理论 对传统的翻译观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和 性别研究 紧密相关 主要体现在两个概念上 一是 翻译的性别 二是 性 别中翻译 一 翻译的性别 1 翻译的性别成因及其体现 翻译的性别定位为女性进行翻译研究提供了隐喻性的思维框架 考察翻译的性别首先从性另I J 形成的原 因开始 法国著名的女性主义批评家西蒙 德 波伏娃 S i m o nd eB e a u v o i r 在她的作品 第二性 T h e S e c o n dS e x 中指出 女人并不是生就的 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 3 J 或者更明确地说 一个女人 在 被那个她成长的社会中或者在对那个社会对女人的期待而做出的反应中 被转化成了女人 4 1 6 照此推断 女性的性别并非天生 而是后天塑造而成 男性也是如此 那么 长期以来 翻译被定义为 女性 也 并非天生 也是后天塑造而成 其后天的因素可以追溯至柏拉图时代以来盛行于西方的古老的形而上学传 统 形而上学 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西方哲学传统 指的是人们在对世界 存在 物质和意识等哲学范畴 进行研究的时候 总是预设一个永恒在场的终极范畴 它被看作是支配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终极力量 这种 基于 二元对立 原则的形而上学体现在翻译活动中 人们认为既然确定的意义永恒存在 译者就是去把 握这个确定的意义 他只要把这个意义用目的语的语言转换出来 译者的任务就完成了 这种对确定意义 的笃信造成的结果就是翻译以对原文的 忠实对等 为标准 进而翻译的性别被定义为女性 这体现在译 文和译者被定义为女性 女性受到歧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圣经叙述中 可以说 圣经 标志着性别歧视的开始 因为它将人类 堕落之罪归咎于夏娃 此后一些杰出的哲学家 如亚里士多德 查尔斯 达尔文都表示过生命生成女性是 一种过时的 低等文明 她们弱于那些在体质上 智识上 艺术上高人一等的男性 睇 蛐所以 凡是被认 为低劣的物质都被与女性划分为一类 同样 如果一个事物被比喻为女性 那么其地位必然在世俗眼中是 低下的 翻译就是如此 就译文而言 古今中外对其歧视皆出一辙 英国人赫来瑞 贝罗可 H e l a i r eB e l l o c 说到 翻译 是派生的 因此它从来没有取得与原作对等的尊贵地位 5 1 1 6 世纪中叶 英国的翻译家 约翰 弗洛里欧 J o h nF l o r i o 1 6 0 3 年说道 所有的翻译 因为必然都 有缺陷 所以 一般被认为是 女性 6 1 3 0 9 就译者而言 中国春秋时代将译者说成 舌人 7 11 7 世纪英国古典主义文学批评家德莱塞 把译者比喻为奴隶 只能在别人的庄稼地里追肥整枝 而酿出的酒却是主人的 6 p 2 0 1 9 世纪初的歌德亦将 译者比喻为下流的职业媒人 喁 力 拿大批评家谢丽 西蒙说道 译者和女人在他们各自从属的等级秩序中 历来处于弱势地位 译者是作者的侍女 女人低于男人 6 由以上的言论可以看出 基于 二元对立 原则的形而上学的 忠实对等 将翻译误导至弱势的女性地位 所有有关翻译的讨论旨在千方百计地塑造 一名忠心耿耿的奴仆形象 或者强化那可怜兮兮的妻子忠实 漂亮的形象 翻译被称为女性 究其根本原因 二元对立 原则也罢 形而上学的 忠实对等 也罢 隐藏于其 后的是 性别差异 和 权力差异 的问题 如同美国学者洛里 张伯伦 L o r iC h a m b e r l a i n 所言 一 个宣称是属于美学范畴的问题 却以性 家庭和国家的字眼表现出来 而始终争议的就是权力 我想说 7 7 万方数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9 年第2 期 的是翻译之所以被如此过度的符码化 受到了如此过度的规控 乃是因为它有抹去生产与再生产之间的差 异之势 而这种差异对权力的对立是必不可少的 一1 随着轰轰烈烈的女性意识的苏醒和女性主义运动如火 如荼的展开 人们开始关注翻译的性别问题 并且分析翻译中译文和译者与原文及作者之间的性别差异问 题 最终找到了造成翻译被定义为女性的原因 即权力差异问题 而权力差异则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差 异的反映 女性文化同男性文化比起来就是弱势文化 东方文化一度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弱势文化 这体 现在翻译中 就表现为译文和文本被定义为女性 以衬托男性文化和原文及作者的强势地位 而东方文化 则被 妖魔化 来衬托西方文化的高人一等和优越 l l0 翻译被定义为女性 为翻译研究提供了隐喻性的思 维框架 更有利于女性去研究翻译和利用翻译改变自身的命运 2 翻译的性别转变 翻译被定义为女性 究其本质是因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差异反映的权力差异问题所造成 但弱势文化 和强势文化的位置并不是同定不变的 而是出于不断地变化之中 总是随着社会 经济实力 意识形态及 性别的觉醒状况等各种复杂的因素不断的变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 弱势文化和强势文化的位置可能会发生 变化 或者两者差距减少 或者平等 或者位置互换 因此 性别 的概念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生理性别 并在此基础上 根 据自己所处的社会与文化环境对不同性别的要求 习得和塑造了自己的社会性别 但正是由于社会性别是 社会文化塑造而成 正所谓男性和女性的特征不是永恒不变的 相对于翻译 翻译的性别也不是永恒不变 的 翻译也有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 王宁说过 因为翻译研究总是包含这样两个方面 研究把一种语言 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一种语言形式的狭义的字面翻译 研究把一种语言为载体的文化内涵转换为另 一种文化形式的广义的文化翻译 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言形式的束缚 而后者则有着较大的能动性阐 释的张力 1 1 1 翻译的生理性别即两种语言相对固定的文字和语法背景等不可变化的因素 也就是结构主 义者所关注的表面上的语言转换 文字和语法背景因素如同人的社会性别所赖以生存的生理肉体 离开了 生理性别 社会l 生别则无从谈起 在翻译中 如果没有了原文和译文的文字及语法背景的物质支撑 那么 翻译活动就成为空中楼阁而无法进行 当然也不会有社会性别之说 但是真正决定翻泽I 生别的并不是这些 固定不变的文字和语法背景等因素 真正决定翻译性别的是它的社会性别 那就是文化 可以说翻译是伴 随着文化一起出现的 翻译之事 由来已久 l2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这种沟通离不开翻译 因为语 言文字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可见 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 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活动 离不开文化 l3 J 文化总是在不断地变迁 因此如同文化中没有永恒的男性和女性一样 随着文化的变迁 笔者认为翻译的性别也会产生转换 它不会永远居于弱者的地位 而总是随着各种变化的因素处于不断的 发展变化之中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就是致力于改变翻译的女性性别的力量之一 它产生于翻译研究的 文化转向 之 中 是翻译理论同女性主义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理论 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的色彩 承认文化和语 言构建现实的巨大力量 因此 该理论受到女性主义核心理论的影响 首先借助重构女性的性别而为翻译 的性别正名 正所谓 因为我是女性 所以我翻译 1 6 J l 重构女性的性别的基础理论是女性的社会性别 是由占主流文化的父权制文化强加于女性的特征 男性与女性的生活经验有别 所追求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有别 但这种差别却被父权文化社会无底线地贬低和歪曲 因此女性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并不是真正的女性 性别 故而女性意识到这种性别差异与其背后的权力差异之后 试图找到属于自己的真正的女性性别 语 言便是女性重构性别身份的主要标志和主要战斗工具 因为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 也是操纵工具 H 心那么 女性要想逃脱被歧视的性别身份就要停止对男性文本的被动接受 从女性自身的真实经验出发 对文本进 行独立的阐释 在这一过程中 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起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 重视翻译的性别可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改变女性的性别定位的目的 即 我的翻译实践是一项政治活动 目的是使语言替女人 说话 1 4 l 一7 8 万方数据 张建萍 等 翻译的性别 和 性别中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起 二 性别中的翻译 翻译的性别被定义为女性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致力于其性别身份的改变 提出了性别中的翻译 也可 称作是性别译者 主要指不同的生理性别的译者进行的翻译活动 这一概念的提出肯定了因译者的生理性 别差异所导致的对于原文意义阐释过程中所造成的不同 在丰富原文文本内涵的基础上 可以肯定并且提 高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1 女性译者和男性译者 一般来讲 就进行翻译活动的译者的性别而言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更倾向于女性译者执笔翻译 这主 要是因为女性长期处于 第二性 的社会地位 其特有的语言感觉力 经验和内心情感不是男性译者所能 感觉到的 尤其是对于女性作家的文本 女性译者会更加投入和引发共鸣 据考证 女性译者在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出现 女性作为女性译者角色的身份显示了一种进步 尤其是 女性 著书立说 出版翻译作品更是轰动一时 因为在男性文化中 女性是匿名和隐身的 因此 女性译 者的出现开始了女性动摇男性父权制文化的征程 尽管当时还没有上升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的地步 从文 艺复兴起 中外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译者 如玛格丽特 泰勒 M a r g a r e tT y l e t 她的作品 王子般 举止与骑士精神之镜像 A M i r r o ro fP r i n c e l yD e e d sa n dK n i g h t h o o d 中的 译者序 彰显了她自身作为女 性与女性译者的双重身份 被冠为 女性主义的宣言 6 掷1 7 1 8 世纪英国出现的一大批女性译者中有苏 珊娜 多博逊 S u s a n n a hD o b s o n 玛丽 安鲁黛尔 M a r yA m n d e l l 和露丝 哈奇逊 L u c yH u t c h i s o n 等等 其中阿芙拉 本 A p h r aB e h n 最为杰出 被誉为 能代表自身言说的女性译者 6 1 5 二 还有1 9 世纪知名的女性译者乔治 埃特略 G e o r g eE l i o t 在翻译上也有不少真知灼见 此外还有玛丽 沃尔斯 通克拉夫特 M a r yW o l l s t o n e c r a f t 斯达尔夫人 M a d a m ed eS t a e l 等 在中国 比较有代表性的涉足翻 译的女性译者有赵洵 龚澎 孙维世 齐宗华和章含之等等 对于男性译者 女性主义翻译者则显得颇为 不放心 主要是男性译者有时会觉察不到或者忽视文 本中所传递的有关性别差异的信息 或者在其潜意识中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到男性中心的思维中去 l 别其实 历史上有很多对女性文本翻译的十分精彩的译者也有的是男性译者 孔惠怡曾对一些男性译者表扬到 他 们具有阴性的气质 译作很能表达阴柔的一面 l 剀西蒙在 翻译的性别 G e n d e ri nT r a n s l a t i o n 一书的 注释中指出 翻译中的性别问题不只是跟女性有关 跟男性也有关系 男性可以采取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的规则 6 1 1 6 8 所以更佳的办法是让男性译者和女性的内心都完全接纳两性平等观念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 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 使女性平等的观念实现 那么无论是女性译者还是男性译者在翻译过程都会自觉地 维护女性的目标 则无须强调译者的问题 2 双性视角中的译者 诚然 译者的生理性别身份和性别体验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 但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而言 仅从译 者的生理性别来判断译者翻译成果的优劣是一种比较偏激的方法 也正是因为诸如此类的过激的观点 该 理论给翻译界的印象似乎已经被定义为建构一种完全与传统父权制下的翻译完全对立的翻译理想 完全采 用女性译者 强化译者和译作的地位等等 女性主义者自从产生之后就遭遇了无数质疑和批评的声音 如 张景华说到女性主义翻译理论 会把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引向极端 1 7 1 基于此 许多女性主义者和女性 主义翻译家提出了在坚持两性差别的基础上 男女译者逐步培养一种可以包容两性差异的翻译思想 双性同体 的翻译思想 双性同体 一词本是生物学术语 柏拉图 P l a t o n 也许是最早提出 双性同体 或 雌雄同体 概念的人 他的 会饮篇 中记述了一个神话 远古人类分为三种 男人 女人和雌雄同体人 奥地利著 名的心理学家卡尔 荣格 C a r lJ u n g 认为 人类有两个最基本的原始模型 即阿尼玛 a n i m a 和阿尼姆 斯 a n i m u s 前者为男性的女性特征 后者为女性的男性特征 任何男人身上都有女性的一面 任何女人 身上都有男性的一面 而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 伍尔夫第一次将双性同体的概念引人了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当中 她在 一间自己的屋子 AR o o mo fO n e SO w n 中认为 在我们之中每个人都有两个力量支配一 切 一个男性的力量 最正常 最适宜的境况就是两个力量以其和谐的生活 精诚合作 l 驯即提倡 7 争一 万方数据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 0 0 9 年第2 期 两性在合作时 不存在优劣或者支配关系 而追求一种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J 卿具体到翻译中 要求 男女译者抛开生理性别的束缚 达到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真正接纳两性平等观念的境界 谢丽 西蒙曾 就 双性同体 的翻译思想说到女性译者可以成功翻译男性作者的作品 性别不匹配的译者也完全可以胜 任 f 刀刘军平先生也认为 女性译者可以成功地翻译男性作者的作品 而男性译者也可以成功地翻译女性 作者的作品 女性译者翻译男性作家的作品时能够把握男性的刚强 而男性译者在翻译女性作家的作品时 能够传递其柔美 那么译作一定是天作之合 l 州 结束语 可以说 自从翻译学家将文化纳入翻译研究的范畴之后 性别问题 尤其是有关性别差异研究 直就 是翻译研究的热点 更是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基石 翻译的性别 和 性别中的翻译 不仅 涉及到两性性别的差异探讨 还涉及到意识形态 父权制 经济等问题 虽然很多学派都曾将性别差异作 为研究的焦点 但真正把性别差异同语言和作为文化和语言桥梁的翻译相结合起来的只有女性主义翻译理 论 且其研究角度之新颖 观点之独特 深刻也非其他学派所能比 虽然该理论在探讨翻译的性别和性别 中的翻译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但是笔者相信 经过努力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最终会如S i m o n 所倡导的那 样成为涉及性别角色翻译的准则 6 1 3 8 参考文献 l 戴锦华 犹在镜中 戴锦华访谈录 M 北京 知识出版社 1 9 9 9 1 7 6 2 C h a r l e sE B r e s s l e r L i t e r a r yC r i t i c i s m A nI n t r o d u c t i o nt oT h e o r ya n dP r a c t i c e M N e wJ e r s e y P r e n t i c e H a l l I n c 1 9 9 9 3 B e a u v o i r S i m o n ed e T h eS e c o n dS e x M t r a n s M M P a r s h l e y N e wY o r k M o d e mL i b r a r y 1 9 5 l 3 0 9 4 L u i s eyonF l o t o w T r a n s l a t i o na n dG e n d e r T r a n s l a t i n gi nt h e E r ao f F e m i n i s m M M a n c h e s t e r S t J e r o m eP u b l i s h i n g 1 9 9 7 5 B a s s n e t t S a u s a n C o m p a r a t i v eL i t e r a t u r e A C r i t i c a lI n t r o d u c t i o n M O x f o r d B l a c k w e l lP u b l i s h e r s 1 9 9 3 1 3 8 6 S i m o n S h e r r y G e n d e ri nT r a n s l a t i o n M L o n d o na n dN e wY o r k R o u t l e d g e 1 9 9 6 7 费小平 翻译的政治 翻译研究与文化研究 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5 3 9 8 谭载喜 西方翻译简史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 9 9 1 1 1 1 9 L o f tC h a m b e r l a i n G e n d e ra n dt h eM e t a p h o r i c so fT r a n s l a t i o n C L a w r e n c eV e n u t i R e t h i n k i n gT r a n s l a t i o n D i s c o u r s e S u b j e c t i v i t y I d e o l o g y L o n d o na n dN e wY o r k R o u t l e d g e 1 9 9 2 5 7 7 4 1 0 孙会军 普遍与差异 M 上海 译文出版社 2 0 0 5 1 3 3 1 1 王宁 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 A 阐释与解构 翻译研究文集 罗选民 屠国元 合肥 安徽文艺出版社 2 0 0 3 2 0 3 1 2 王克非 翻译文化史论 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 9 9 7 1 1 3 王克非 论翻译研究的分类 J J 中国翻译 1 9 9 7 1 1 4 蒋晓华 女性主义翻译对翻译理论的影响 J 中国翻译 2 0 0 3 5 1 5 耿强 西方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评述 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 0 0 4 3 1 6 穆雷 孔惠仪 翻译界 男性的一统天下 香港女翻译家孔惠仪博士访谈 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 0 0 2 2 1 7 张景华 女性主义对传统译论的颠覆及其局限性 J 中国翻译 2 0 0 4 7 1 8 张万防 女性主义译论下译者地位的彰显及其思考 J 宜宾学院学报 2 0 0 7 1 1 9 刘军平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 J 中国翻译 2 0 0 4 7 责任编辑 校对 徐广联 一8 伊一 万方数据 翻译的性别 和 性别中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翻译理论谈 翻译的性别 和 性别中的翻译 从女性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