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工艺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doc_第1页
净水工艺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doc_第2页
净水工艺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doc_第3页
净水工艺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净水工艺对臭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分析李玉仙樊康平顾军农罗亮(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北京,10085)摘要: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主要是由蓝藻纲、绿藻纲、硅藻纲等一些系或种产生的。水处理工艺中,一般考虑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去除嗅味物质(主要为2一甲基一异莰醇、土臭素)。本文针对MY水库原水藻类致嗅的问题,考察了水厂处理工艺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率。结果表明,“机械加速澄清工艺通过去除藻体和絮凝体来去除致臭物质,去除效率为41%;煤砂滤池和炭出水2-MIB浓度均低于2ngL;回流水直接回流明显加重后续工艺除2一MIB的负荷。关键词:嗅味;2-MIB;机械加速澄清池;回流水联系作者:李玉仙,女, (1979一),博士,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研究方向为饮用水的安全保障技术通讯方式:北京市德外第九水厂内水质监测中心,100085电话:62959163邮箱: 1iyuxian790815126comO引言有研究表明饮用水中两种主要的嗅味是土霉味与鱼腥味,其主要来源于藻类和放线菌的代谢产物。富营养化水体中致臭物质主要是由蓝藻纲、绿藻纲、硅藻纲等一些系或种产生的。研究表明,藻类的数量不同时,产生的嗅味的种类也不同。藻类可以代谢致臭物质如2甲基异冰片(2MIB)、土臭素等,同时也会代谢一些无臭的物质,但其中某些是致臭物质的前体物质,如棕榈酸、亚油酸,经过氯、高锰酸钾或二氧化氯的氧化后,就会产生嗅味。研究表明:通常一个藻类细胞产生土臭素的量为(14)108ugL,但当水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即不适合藻类的健康生长时,藻类释放到环境中的土臭素为健康生长状况下的23倍。土臭素和2甲基异茨醇的阈值浓度很低(低于10 ngL),且不易通过大多数水处理过程去除。在我国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建议生活饮用水的土臭素和2甲基异茨醇的限值均为10 ngL。目前,对于嗅味物质的去除措施和处理工艺研究较多,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氧化作用; (2)吸附作用; (3)氧化吸附联合作用。在藻类含量很高的水体中,预氧化对嗅昧的改善作用不大,甚至会引入其它的致臭物质。而对MIB的吸附能力与活性炭的种类有关。研究认为木质炭的吸附性能不如椰质炭和煤质炭,这是因为炭质的表面特性直接影响了其吸附性能。同时,粉末炭的投加位置和投加方式也影响了除嗅效果:投加点要使粉末活性炭与水混合充分,且要保证充足的接触时间,将PAC投加在絮凝中段时的除嗅率比投加在混凝前平均高4;将粉末炭水混合液以小孔射流的方式投加到水中可减少活性炭颗粒之间的相互黏结,有利于提高其表面积的利用率。为了提高除嗅效果,研究人员还采用了氧化吸附联合工艺,但此种方法一般费用较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