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1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2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3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4页
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二 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 课时2 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课件 岳麓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2秦汉时期的思想文化 1 思想 1 秦朝 焚书坑儒 2 董仲舒与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2 科技文化 1 汉代造纸术 2 小篆和隶书 3 汉赋 考点一汉代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1 背景 1 汉初的 已不适应强化中央集权形势发展的需要 2 儒家学说整合出一整套 的新的理论体系 3 即位后 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 主干梳理 黄老之学 为中央集权服务 汉武帝 2 内容 1 提出 学说 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 2 提出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主张 3 提出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和仁 义 礼 智 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 被后人归纳为 三纲五常 3 特点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 4 影响 1 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 2 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天人感应 春秋大一统 考点二秦汉时期的科技文化1 科技 2 天文 东汉张衡发明了浑象仪与候风地动仪 3 数学 东汉时期 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标志古代数学体系形成 蔡伦 九章算术 中医学理论 伤寒杂病论 医圣 麻沸散 2 文化 特点 小篆圆润纤细 布局均匀 汉隶雄放洒脱 浑厚深沉 意义 对 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小篆 隶书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易错易误 焚书坑儒 与 独尊儒术 的本质目的相同 焚书坑儒 与 独尊儒术 在本质上都是思想专制 只不过采取的手段不同 秦始皇是通过暴力手段实现思想专制 而汉武帝通过和平手段实现 巧学妙思 图解历史 董仲舒的新儒学 图示解史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图解历史 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 该文物于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的放马滩古墓葬中出土 属于麻纤维纸 这说明早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 我国就已经制造出了植物纤维纸 用于书写文字和绘图 并且已经传到河西走廊一带 轻巧识记 书体演变及其特点 1 概念阐释 天人合一董仲舒认为 天 地 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三个基本要素 人类社会与宇宙是一个整体 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都离不开天 因此其政治理论的出发点便是如何调节天人关系 在董仲舒看来 天似乎是具有人一样的意志感情 天的运行规律也有道德含义 而这正是人的形体和内在思想的来源 这种观点把天神秘主义人格化 使儒学具备了类似宗教的束缚力 2 史论观点 汉代儒学思想影响下法律的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 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 所谓法律的儒家化 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 法令 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 即以儒家思想为立法 注律 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 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 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 影响深远 3 史论概念 三纲五常三纲 五常来源于西汉董仲舒的 春秋繁露 但最早源于孔子 三纲 是指 君为臣纲 父为子纲 夫为妻纲 它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 父子 夫妇之间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五常 即仁 义 礼 智 信 是用以调整 规范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 三纲五常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 在一定时期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 规范人际关系的作用 但是经过董仲舒改造以后 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哲学 成为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 主题一发展中的变异 汉代儒学的内容及特点 史料一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王者承天意以行事 与天同者 大治 与天异者 大乱 董仲舒 春秋繁露 史料二天为君而覆露之 地为臣而持载之 阳为夫而生之 阴为妇而助之 春为父而生之 夏为子而养之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春秋繁露 基义 史料研读 史料三 春秋 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班固 汉书 董仲舒传 1 史料一为第一手原始史料 史料 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大治 与天异者 大乱 主要体现了董仲舒 君权神授 天人感应 的主张 2 史料二为文献史料 史料信息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等主要体现董仲舒 三纲 五常 的处世标准 3 史料三是第一手历史史料 高度评价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省略号前后的两句话分别反映了 大一统 思想提出的原因及影响 依据史料一 二 三 概括董仲舒新儒学思想的特征 答案继承与发展先秦儒学 主张 君权神授 强调 大一统 糅合各家思想 形成新儒学体系 儒学从先秦的民间学说上升为汉武帝时期的官方学说 史论归纳 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的特点 1 从思想内涵看 融儒家 阴阳五行家 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 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 大一统 强调君主权威 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 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 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 仁政 思想 4 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 受到统治者重视 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 具有神学色彩 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 6 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 如皇权专制 即维护现实统治 主题二儒学的官方化 董仲舒新儒学的地位及影响 史料研读 史料一五年春 置 五经 博士 八月 征吏民有明当世之务 习先圣之术者 详延天下方闻之士 咸荐诸朝 其令礼官劝学 讲议洽闻 举遗兴礼 以为天下先 太常其议予博士弟子 崇乡党之化 以厉贤材焉 丞相弘请为博士置弟子员 学者益广 汉书 武帝纪 史料二董仲舒 开启了儒学神学化 儒学宗教化 孔子教主化的进程 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 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田昌五 安作璋主编 秦汉史 史料三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 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 盲目自足 因循守旧 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 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 中华文化史 1 史料一为原始文献史料 主要说明汉武帝大力提倡儒学教育 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也推动了儒学教育的发展 2 史料二为后人所著历史文献材料 主要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积极影响 3 史料三为后人评论董仲舒新儒学对中华民族及个人性格的消极影响 1 根据史料一 说明汉代儒学地位的变化 答案汉武帝的全面尊儒举措 使教育为儒学垄断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 根据史料二 三 概括董仲舒思想的影响 答案史料二说明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 宗教化 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以及精神起了重要作用 史料三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具有禁锢 封闭人们思想的消极影响 史论归纳 1 董仲舒新儒学能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 1 形势需要 汉武帝时期 西汉国力强盛 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 如土地兼并 商贾膨胀 匈奴威胁 王国问题等 汉初的 无为 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统治政策急需从 无为 向 有为 转变 2 与时俱进 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 对儒学进行了改造 大一统 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国家统一 天人感应 和 君权神授 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2 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深远影响 1 对汉代政治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 大一统 局面 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2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 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统一 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 3 对学术文化 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学术 思想的发展有钳制作用 另一方面 尊儒又提倡了文化教育 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 4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逐渐成为2000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考法1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考查儒学思想的影响 考题1 2014 课标全国 24 中国古代 天 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 以 天子 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 表明自己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真题研析 解析古代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 其目的在于神化皇权 巩固统治 从材料中 承天 而 子民 官员 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的信息可知 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统治 故选b项 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 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 故a项错误 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 故c项错误 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 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 故d项错误 答案b 素养解读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学科素养考查为主 本题从 历史解释 和 唯物史观 角度考查儒家思想对治国理念的影响 具体解读如下 考法2从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角度考查经济发展的现象 考题2 2014 课标全国 25 秦朝法律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 西晋时规定 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 这一变化表明 西晋时 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解析据题干可知 秦朝法律对待养子与亲子的政策不同 但到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 表明随着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后 强调家庭的伦理观念 认可了养子的名份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 故选d项 材料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 a项错误 b项本身描述错误 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 养子与亲子的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 故c项错误 答案d 素养解读 本题从 时空观念 和 历史解释 角度考查秦汉以后法律制度的儒学化 考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影响 具体解读如下 连线历史专家 命题素材 儒学思想对中国文明的影响 儒家学说取得了非凡成功 一个原因 它在道德上为当局和社会不平等所作的辩护 很受统治者和富人欢迎 而且 其高度的道德原则为现状提供了较纯粹的世袭权力和更牢固的统治基础 从而 对改善政治和社会关系起了不断的促进作用 儒家学说取得成功 还因为它合乎时机 它为中国和东亚大部分地区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 并作了合理说明 结果 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时间里 它一直充当中国文明的基础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解读观点 本段史料为历史文献材料 主要阐述了儒家学说成为中国文明基础的原因 作者认为其原因有 1 在道德上为统治阶级作辩护 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 2 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生活准则 并作了合理的说明 命题预测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 全球通史 中论述了儒家学说取得成功的原因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案观点一 赞同其观点 儒家学说正是符合了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 安定社会秩序 缓和社会矛盾的需要 才最终取得正统地位 如孔子的 仁 的学说 和为贵 董仲舒宣扬的 天人合一 天人感应 及程朱理学等有利于统治者维护社会秩序 观点二 不认同作者观点 儒家学说从创立就极力在道德上为统治者和社会不平等作辩护 为中国提供了儒家生活方式的准则 但在战国时期 秦朝 汉初很长一段时间内并不受统治者的欢迎 相反经常受到打击 统治者采用什么思想作为统治思想与当时的政治 经济状况有紧密联系 不完全取决于该思想本身 1 2014 江苏单科 1 在对天 君 民关系的认识上 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 主张民贵君轻 董仲舒主张 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材料表明 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高考题组 解析据题干可知 原始儒学中的 民贵君轻 体现了民本思想 而董仲舒 屈民以伸君 的主张 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 不再是以民为本 说明汉代儒学背离了先秦儒学的民本思想 故选b项 答案b 2 2014 海南单科 2 礼之所去 刑之所取 失礼则入刑 相为表里者也 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 礼制观念淡化b 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 崇尚法家思想d 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解析材料主张 礼法并用 这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 故a项错误 材料 礼 刑 相为表里者也 体现了儒法思想的结合 故b项正确 材料 相为表里者也 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 故c项错误 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 不是动摇 故d项错误 答案b 3 2016 海南单科 2 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 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 a 隶书b 小篆c 楷书d 行书 解析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统一了文字 小篆成为秦朝通令全国使用的字体 故选b项 隶书虽然也在秦朝出现 但并没有通令全国使用 排除a项 楷书 行书并未得到国家强力推行 排除c d项 答案b 模拟题组 1 2018 四川宜宾调研 董仲舒认为 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 唯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因而主张 屈民以伸君 屈君以伸天 董仲舒这一思想 a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c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解析据题干材料 唯天子受命于天 天下受命于天子 神化了皇权 同时材料 屈君以伸天 又体现了对皇权的制约 故a项正确 材料不是主张以儒法合流为治国方略 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神化皇权同时又力图使之受制约 是对原始儒学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而不是否定 故c项错误 夏 商 周三代时期神权与王权已结合 故d项错误 答案a 2 2018 山西太原模拟 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 敬天 法祖 忠君 保民 汉朝以后 以孝治天下 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 这表明 a 儒学正统坚不可摧b 政治与伦理相结合c 君主皆为道德楷模d 宗法制度得以延续 解析根据材料 以孝治天下 体现的是伦理关系 治国纲领 体现的是政治关系 故选b项 材料体现了儒家正统地位的确立与巩固 不涉及破坏 摧毁问题 故a项错误 材料并未涉及君主的德行 故c项错误 宗法制强调的是宗法血缘 故d项错误 答案b 3 2018 四川绵阳诊断 董仲舒的 春秋大一统 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主张 理论前提是 君王受命于天 其思想主张 a 是当时社会民本思想的体现b 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c 为加强君主专制提供理论依据d 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护 解析材料认为 君王受命于天 反映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体现了天子受命于天 至高无上的特点 为专制皇权强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故选c项 材料与民本思想无关 故a项错误 天人合一 体现了汉代儒学对皇权制约的一面 故b项错误 材料思想某种程度体现出皇帝对人民的绝对权力 未提及人民的态度问题 故d项错误 答案c 4 2018 湖北武汉调研 东汉章帝初年 有人侮辱人父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