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第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苏教版总分:160分 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甄别(zhng)矫饰(jio)刹那(ch)独出机杼(sh)b.商榷(qu)灰烬(jn)蛮横(hng)铩羽而归(sh)c.无垠(yn)炽热(zh)给予(gi)谆谆教诲(zhn)d.饿殍(pio)戕害(qing) 犄角(j)按捺不住(ni)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苍茫驽马恪尽职守挥斥方遒b丰腴元霄杯盘狼藉击扬文字c惴粟廖廓汗流浃背愁肠百节d发韧蛰居饮觞满酌休戚相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a如果我们选择了力不胜任的职业,那么我们决不能把它做好,我们就是不能完成自己使命的社会成员,由此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妄自菲薄自己。b.方兴未艾的音乐治疗学前景令人振奋,它以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代音乐治疗理论和中医思想为指导,广泛应用于保健、临床、康复等医学领域,在国际上也颇有影响。c.狼的嗥叫使那些夜里听到声音,白天去查看狼的足迹的人毛骨悚然。d. 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我读过一个父亲因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b.风和日暖的午后,你若肯上冬郊去走一走,不但你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c.在人类还未有家的意识与家的形式之前,几乎是在无休止的迁徙中生活的。d.这是我三次见到西地平线上落日的情况。我不敢独享那一幕幕,所以将它诉诸笔端,带给更多的人们。5、阅读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然后把这句译文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3分)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答案: _ _6、下面是周华同学给博物馆金馆长写的一张便条,其中有些词用得不得体,请你帮他修改。(3分)金馆长:您约我今天下午去贵处谈我班同学光临贵馆参观一事,因我有急事,现决定改期。具体改在何时,另行蹉商。 周华 5月18日要求:找出并改正用得不得体的词,写入下表,有几个写几个。不得体的词改 正7、名著阅读题(1)、简述边城中的“车路”和“马路”?(2分)答:_(2)、请谈谈边城中翠翠形象的特点。(3分)答:_二、文言文阅读(27分)(一)完成课内文言文811题。8、下列哪组句式特点不一致( )(2分)a凌万顷之茫然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b不拘于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c惑之不解 何为其然也?d客有吹洞箫者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9、下列各组中划线字词的词类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项( )(2分)a东望武昌 顺流而东也 b始指异之 而耻学于师c穷回溪 正襟危坐 d渔樵于江渚之上 醉则更相枕而卧,卧而梦10、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2分)(始得西山宴游记)翻译: 11、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2分)(赤壁赋)翻译:(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郭生,邑之东山人。少嗜读,但山村无所就正,年二十余,字画多讹。先是,家中患狐,服食器用,辄多亡失,深患苦之。一夜读,卷置案头,狐涂鸦甚,狼藉不辨行墨。因择其稍洁者辑读之,仅得六七十首,心恚愤而无如何。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晨起,见翻摊案上,墨汁浓泚殆尽。恨甚。会王生者,以故至山,素与郭善,登门造访。见污本,问之。郭具言所苦,且出残课示王。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讶曰:“狐似有意。不惟勿患,当即以为师。”过数月,回视旧作,顿觉所涂良确。于是改作两题,置案上,以观其异。比晓,又涂之。积年余,不复涂,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王阅之曰:“狐真尔师也,佳幅可售矣。”是岁,果入邑库。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每市房书名稿,不自选择,但决于狐。由是两试俱列前名,入闱中副车。时叶公文章,风雅绝丽,家弦而户诵之。郭有抄本,爱惜臻至。忽被倾浓墨碗许于上,污荫几无余字,又拟题构作,自觉快意,悉浪涂之:于是渐不信狐。无何,叶公以正文体被收,又稍稍服其先见。然每作一文,经营惨淡,辄被涂污。自以屡拔前茅,心气颇高,以是益疑狐妄,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狐又尽泚之。乃笑曰:“是真妄矣!何前是而今非也?”遂不为狐设馔,取读本锁箱簏中。旦见封锢俨然,启视则卷面涂四画,粗于指,第一章画五,二章亦画五,后即无有矣。自是狐竟寂然。后郭一次四等,两次五等,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 注:沈:弄脏。狃:因袭。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又积窗课二十余篇,待质名流 询问b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友好c王谛玩之,其所涂留,似有春秋 玩味d乃录向之洒点烦多者试之 记载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心恚愤而无如何/ 何前是而今非也b会王生者,以故至山/ 以是益疑狐妄c郭具言所苦/ 其所涂留,似有春秋d不自选择,但决于狐/ 始知其兆已寓意于画也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郭生家中经常闹狐患,丢失了许多东西,不少习作也被弄得污浊不堪,难以阅读,因此他非常怨恨狐狸。b老友王生前来拜访,郭生向他倾诉了自己的烦恼。王生觉得狐狸不仅无恶意,而且还可以当郭生的老师。c叶公名气很大,郭生珍藏了他的文章抄本,但狐狸却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d郭生屡拔前茅之后,狐狸还是涂抹他的文章。郭生很不以为然,就不再为狐狸设馔,并将读本锁在箱子里。1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3分)译文: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4分) 译文: (3)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3分) 译文: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术一城花,烟雨暗十家。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时故人思故国,且将断火试断茶,诗酒趁年华。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16、(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答:(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答: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7、请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舞幽壑之潜蛟, 。(2)、,不能十步。(3)、吾师道也,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7)、寄蜉蝣于天地, 。(8)、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五、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19题。江南的冬景(节选) 郁达夫我生长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节季,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是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滨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得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18、请分别写出第一段“一种特殊情调”和第三段“这一境界”的内涵。(3分) 19、第二段说江南的冬天“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请从文中找出其根据并概括?(5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023题。炉 火臧克家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些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我的小四合院,每到冬季,至少要安六个炉子,日夜为它奔忙,我的家人总是念咕说:安上暖气多省事呵,又干净。我也总是用我的一套理由做挡箭牌:安暖气花费太大呀,开地道安管子多麻烦呵,几吨煤将放在何处?还得有人夜里起来烧锅炉,我每年这样搪塞,一直搪塞了二十一年。其实,别的是假的,我中心的一条是:我爱炉火!我住北房,三明两暗。左右两间有两个炉子,而当中的会客室,却冷冷清清,娇花多盆,加上两套沙发,余地供回旋的就甚少了。客人来了,大衣也不脱,衣架子成空摆设。到我家做客的朋友们,都说我屋子里的温度太低了。会客室里确是有点清冷,而我的写作间兼寝室却暖和和的。炉子,成为我亲密的朋友,几十年来,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它,有时暴烈,有时温柔,它伴我寂寞,给我安慰和喜悦。窗外,北风呼号,雪花乱飘,这时,炉火正红,壶水正沸,恰巧一位风雪故人来,一进门,打打身上的雪花,进入了我的内室,沏上一杯龙井,泡沫喷香,相对倾谈,海阔天空。水壶咝咝作响,也好似参加了我们的叙谈,人间赏心乐事,有胜过如此的吗?每晚,我必卧在床上,对着孤灯,夜读至十时,或更迟些。炉火伴我,它以它的体温温暖我,读到会心之处,忽然炉子里砰砰爆了几声,像是为我欢呼。有时失眠了,辗转不能安枕,瞥看炉子里的红光一点,像只炯炯的明眸,我心安了,悠悠然,入了朦胧的境界。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我要光。我要性格。我要活力。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冬天,带上个铜“火箱”,里边放上几块烧得通红的条炭,用灰把它半掩住,“火箱”盖上全是蜂窝似的小孔,手摸上暖乎乎的,微微的火光从小孔里透露出来,给人以光辉,它不仅使人触感上感到温暖,而且透过视觉在心灵上感受到一种启示与希望的闪光。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味地回忆到隆冬深夜,置身在旷山大野中,几个同伴围在篝火旁边取暖的动人的情景。火,以它的巨大热力使人通体舒畅,它的火柱冲天而起,在黑暗中给人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与向前冲击的勇气。在它的猛烈的燃烧中,迸出噼噼啪啪的爆炸,不像一声声鼓点吗?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它们也能发出震撼心灵的声响。几十年来我独持异议不安暖气,始终留恋着炉火,原因就在此。1984年11月24日20、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21、文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请用三个词语予以概括。(4分)答:22、第四、五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炉火”?请简要赏析。(6分)答:23、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6分)答:六、作文(70分)24、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进行写作。人们对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但对羡慕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有人说,羡慕是摆脱慵懒的仙丹;有人说羡慕是滋生嫉妒的温床;还有人说羡慕别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拥有的。请以“羡慕”为题,自行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南京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班级_ 姓名_ 学号_ 考场_ 座位号_密封线高一语文(答题纸)提醒:请将整张试卷中的所有选择题答案都涂到答题卡上一、语言文字运用题(19分)5、 6、 不得体的词改 正7、(1) (2) 二、文言文阅读(27分)(一)10、译文: 11、译文: (二)15、(1)但以浓墨洒作巨点,淋漓满纸。郭异之,持以白王。(3分)译文: (2)郭以是德狐,恒置鸡黍,备狐啖饮。(4分)译文: (3)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3分)译文: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16、(1)从词中的“咨嗟”、“休对”、“且将”这些词语看,你认为作者在词中要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4分)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7、请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舞幽壑之潜蛟, 。(2)、 ,不能十步。(3)、吾师道也,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5)、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6)、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7)、寄蜉蝣于天地, 。(8)、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五、现代文阅读(28分)(一)18、 19、 (二)20、 21、 22、 23、 南京三中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一 语言文字运用题号123456910111214151619答案dbcbdccdbcbdbc1答案:b(a.zhn、zh c.ch、j d.j、n)2答案:a解析:(b元宵,激扬文字,c惴栗,寥廓,愁肠百结d发轫)3答案:c(a.妄自菲薄:与“自己”重复。b.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革命形势、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d.不绝如缕:比喻声音细微悠长,也比喻局势危险。)4答案:d (a、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加“的文章”或“的报道”;b、关联词语序不当;c、滥用介词造成主语缺失,将“人类”放到句首。本句毛病也可看作语序不当。)5答案: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指示的禁令;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条禁令。分析:这是一道高考试题。题干明确指出这一句话是“不好”的,因为它表意不明,层次不清。“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就是本题变换句式的目的。怎么变换?首先应看到句中包含“地方法院”、“警方”和“市长”这三个行为动作的发出者,再看他们各有什么行为动作。这实际上是对这个长句表达的意思进行层次分析。这样就可以看出:地方法院推翻了禁令;市长发布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的指示;警方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指示的禁令。根据这三层意思之间的逻辑关系,作相应的调整,就可以形成这样的答案。经过这样的变换,完全符合题干的各项要求。6答案:1、“光临”“到、去”;2、“改期”“不得不”、“只好”、“只能”;3、“蹉商”“商量”或“商议”、“商定”。本题考查根据交际对象,交际语体做到语言得体的能力。便条应是用通俗的口语写的应用文字;本便条是一名同学写给博物馆长的,根据这两点作判断,“光临”不得体。这是一个敬词,它不应该用在“我班同学”身上,应改用“到、去”。“决定”用得主观、生硬、没礼貌、不得体;再从上下文看,“改期”是被迫的,所以应改为“不得不”、“只好”、“只能”之类。“蹉商”属政论语体的词语,用于庄重的场合,这里应改为口语的“商量”或“商议”、“商定”等。7(1)“车路”指婚约要正大光明,就得请媒人带着彩礼前来相见;而“马路”指要在远处唱三年六个月的歌才能赢得爱情。7(2)天真善良、温柔清纯。她情窦初开,爱上傩送,感情纯洁真挚,对爱坚贞执着。8、 d(a定语后置句b被动句c宾语前置句d定语后置句,判断句 )9、a(a向东,名作状;向东进军,名作动。b意动c形作动d名作动)10、到了(目的地以后),就用手分开草坐在草地上,尽情喝完壶(里所有的酒),直到喝醉。11、这里不就是当年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12、d(录:抄录)13、b(“又复视涴卷,类冗杂可删”的是王生的认识,而非郭生的谦虚。)14、c(“狐狸在抄本上泼墨,郭生便明白了叶公的文章并不出色”有误,应为“于是渐不信狐”。)15、(1)只是用浓墨洒泼,大点点出。郭生非常奇怪,拿着去告诉王生。(但;副词;只是、仅仅;异:以之为异,感到奇怪;白:告诉。)(2)郭生因此感激狐狸,常常准备一些鸡肉、饭菜,给狐狸吃。(以是:因此;德:感激、感恩;恒:常常;啖饮:吃。)(3)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一句一分)附:译文郭生是淄博东山人,他从小特别喜欢读书,但山村没有地方可以请教。二十多岁时,他的字画还有很多错误。以前,他家中狐狸作难,衣服、食品、器物,总是丢失,他深深地为狐狸的祸害而苦恼。一天晚上,他阅读自己的诗文,读完后,随手把诗卷放在案头。第二天一看,他惊呆了:自己精心写出的诗文竟被狐狸涂得乌黑,以至于连字行都分辨不清。于是,他只好选择稍稍干净的编辑起来读。他心里十分愤恨,但又无可奈何。后来,他又收集了新写的二十多篇,准备向名人请教。早上起来,见诗卷被狐狸翻开摊在案几上,墨汁几乎把它全部涂满了,他更加愤恨。刚好王生因事到东山,他与郭生是好友,登门拜访郭生时,见到被墨汁污染的诗卷,问是怎么回事。郭生详细诉说了他的苦恼,并拿出残剩的诗给王生看。王生仔细地看了看,发现狐狸的涂抹,好像有章法,被它污染的地方好像可以删去。他惊讶地说:“狐狸好像懂诗,它不仅不是你的祸害,而且你应该马上拜它为师。”过了几个月,郭生回头看自己的旧作,忽然感到狐狸涂得很对。于是修改了两篇放在案上,以观察有什么怪异。到天亮时,又被狐狸涂了。过了一年多,狐狸不再涂,只是用浓墨洒洒点点,弄得满卷都是。郭生感到奇怪,拿去告诉王生。王生看了看说:“狐狸真是你的老师啊!这好文章可以入试了。”这一年,郭生果然考上了秀才。他从此感激狐狸,常常买些鸡肉黍米,备给狐狸吃。他买了别人名稿,自己不选择,而是让狐狸选择。因此,他在县、府两级考试中都名列前茅。当时,叶公的文章,风格典雅,文词华美,家传户诵。郭生有一个抄本,爱惜备至,不料被狐狸倒了约一碗墨汁在上面,污染得几乎没有剩余的字;第二天,郭生又仿照叶公的题目创作,自己感到很得意,没想到,狐狸又把它涂得漆黑。于是郭生渐渐不相信狐狸。但过了不久,叶公因为文章内容不当被囚禁,郭生又不得不佩服狐狸有先见之明。但自己每次惨淡经营地写一篇文章,总是被狐狸涂坏。他还是怀疑狐狸妄为,就拿了从前被狐狸圈点很多的文章来试狐狸,狐狸又全部涂污。郭生笑着说:“这真是胡闹了!为什么以前肯定而现在否定呢?”于是,他就不再为狐狸安排饮食,并把读过的书锁在箱子里。第二天清晨看箱子分明锁着,打开一看,卷面却涂了手指粗的四道印,第一章涂了五道印,第二章也涂了五道印,后面就没有涂了。此后狐狸没有再来打扰。以后郭生在科举考试中得了一次四等,两次五等,才知道那征兆已寄寓在狐狸的涂划中。异史氏说:自满必招致损伤,谦虚方可得到益处,这是客观规律。刚有点小名气就自以为是,偏执于叶公的不良恶习,因袭而不改变,不到一败涂地而不停止,骄傲自满真害人就是这样的啊!16(1)【答案】体现的是一种作者始终无法排遣的郁郁不得志的苦闷,(2分)又极力想把这种苦闷暂时排遣的心情。(2分)(补充: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的“咨嗟”不已,无奈的说:“休对”老朋友说什么乡思之愁,“且将”新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2)“情”的角度: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郁郁之情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使全词勾勒的画面都隐隐浮现,这种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情感;(2分)“景”的角度: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景物无不与本词所表现的感情所契合,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寓情于景的功力。(2分)(补充: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解析】本题考察了对宋词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结合背景和词的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17、名句默写答案略18、情调:明朗。(1分)境界:江南冬天微雨寒村里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的悠闲境界。(2分)19、江南之冬,树叶不尽脱;太阳出来,鸟雀便吱叫;草色不枯萎,根边带着绿意。(1点1分,2点3分,3点5分)20、【答案】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2分)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分)【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文章题目为“炉火”,开篇却写“秋去冬来”的景色,从内容上看是自然引出下文,从情感上看是为下文感动和感奋的情绪张本。22、【答案】这两段运用了对比手法、拟人手法、比喻手法。(任意2个2分)通过冷暖对比突出了炉火带给人的温馨之感。(2分)文中“它的脾气我是摸透了”、炉火像“明眸”等拟人、比喻手法,形象、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炉火的喜爱之情,表现出炉火对作者的特殊意义。(2分)【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先要点明何种手法,然后再联系文章分析其作用。这里比喻和拟人的句子很明显,对比主要有两组: “会客厅的清冷”和“写作间兼寝室的暖和”,“窗外的寒冷”和“内室的温馨”。23、文中写了“炉火”,为什么还写“火箱”“篝火”?请分析作者的写作用意。(5分)【答案】这样写可以丰富“炉火”的意蕴。(1分)“火箱”和“篝火”不仅给人带来温暖,(2分)还给人以启示与希望、力量和勇气,从而深化了主题,(2分)也使行文富于变化。(1分)【解析】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道题,要领会“炉火”的象征意义,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24、作文原题人们对羡慕的感觉都是相似的,但对羡慕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有人说,羡慕是摆脱慵懒的仙丹;有人说羡慕是滋生嫉妒的温床;还有人说羡慕别人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拥有的。请以“羡慕”为题,自行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解题指导生活中“羡慕”可以分为三类:羡慕催人奋进是好事;羡慕不足或者不羡慕;羡慕不足者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看不到更多的令人羡慕的东西。不羡慕者,自视清高,发现不了值得羡慕的东西;羡慕过分,发展为嫉妒,造成恶果,往往害人害己。通过对三类不同程度的羡慕的分析,使我们掌握了羡慕的分寸,从而使羡慕发挥应有的作用。不管写哪类“羡慕”,都应当摆事实,讲道理,不可进行空泛的说教,或采用事实加观点的简单组合的方法,而应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分析,开掘出蕴含于事实材料中的道理来。请看下面这段文字:羡慕之情源于别人超越了自己。在羡慕的同时应该对自己和羡慕对象之间的差距做出正确的认识。综合自身的能力,如果这一差距是力所能及的,可以弥补的,就应通过奋斗迎头赶上甚至将其超越。这时羡慕就成了人成功的引擎,摆脱慵懒的仙丹。当年正是由于对身边北京人富庶生活的羡慕,韩村河人纷纷外出创业,经过无数坎坷后很多大规模建筑公司以韩村河人的姓名注册并建立起来,日益壮大。从此,建筑业为韩村河带来了滚滚财源,韩村河也因此成为创业致富的典范,有“中国第一村”之美誉。从贫穷到富有,从落后到前卫,这一切的改变最初都是由“羡慕”引起的。榜样的力量之所以“无穷”,是因为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师公共基础试题及答案(法规与技术标准)解析实战
-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二模语文考题及答案
- 2025 年小升初温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浙教版)
- 2025 年小升初广州市初一新生分班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解析)-(部编版)
- 中国居民运动减重专家共识(2025)解读
- 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牛头店镇九年制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评数学试题(含简略答案)
- 第17课《孤独之旅》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阳谷小麦购销合同范本
- 社区服务中心课件
- 安全防火合同范本
- 担保合同与保证合同(标准版)
- 沉浸式戏剧市场推广渠道创新与2025年策略研究报告
- 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类似竞赛题型部分)
- 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模板
-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医院节能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年初级工程测量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民族文化宫2024年度面向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公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学堂在线 经济学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