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复习指南.doc_第1页
林木病理复习指南.doc_第2页
林木病理复习指南.doc_第3页
林木病理复习指南.doc_第4页
林木病理复习指南.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木病理学复习指南一、 名词解释(24分)如:症状:林木发病后出现的反常现象,包括病症和病状。病状、子实体、根状菌索、子座、侵染循环、寄生种子植物、生物防治、林木病害综合治理、单主寄生现象、转主寄生现象等二、 填空题(10分)如:1、真菌有性孢子有: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2、真菌无性孢子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粉孢子、节孢子、厚垣孢子、分生孢子。3、最新制定的国内林木病害的检疫对象有:松树疱锈病、松材线虫病、杨树病毒花叶病、猕猴桃溃疡病、冠瘿病、草坪草褐斑病、落叶松枯梢病4、 病原物侵染寄主的致病机制:机械穿透、营养物质掠夺和化学致病作用等。5、 侵染循环包括3个环节是:病原物的越冬、病原物的传播、病害的初侵染和再侵染。6、 菌丝变异:吸器、附着孢、假根;7、 菌丝体的变异:子座、菌核、菌索、菌膜8、 真菌门下分为5个亚门,分别为:鞭毛菌亚门、半知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9、 苗木猝倒病病状主要有:种芽腐烂、茎叶腐烂、猝倒型、立枯型;10、 锈菌生活史三大现象:转主寄生现象、单主寄生现象、多型现象三、 选择题(6题共6分)如:1、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A:纤维素;B:半纤维素;C:几丁质;D:果胶质2、松材线虫病的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 A:昆虫;B:人为活动;C:风力;D:线虫3、对四环素敏感的病原为:A:病毒;B:植原体;C:细菌;D、真菌4、下列哪种病害是检疫性病害?A:松瘤锈病;B:松疱锈病;C:松针褐斑病;D:松针锈病 5、在发病季节,影响病菌侵入的主要因素是:A:温度;B:湿度;C:风;D:光照6、造成植物徒长和倒伏、贪青迟熟,抗病性下降,是由于()过量A、N,B、P,C、K, D、Mg7、()是细胞体内细胞质浓缩的产物,抗逆性极强,是食品和实验室培养基的主要消毒目的A、荚膜,B、芽孢,C、原生质体,D、细胞膜四、 判断改错题:(10分)如:1、有了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病害就一定会发生。( ) 改正:2、植原体(类菌植体)是非细胞生物。()改正:3、林木冠瘿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改正:4、林木病害的初侵染来源为病原物越冬场所,再侵染来源为发病植株。()改正:五、 简答题(10分)如:1、正确写出以下10种病害的病原:板栗白粉病(真菌 子囊菌亚门);油茶煤污病(真菌 子囊菌亚门);冠瘿病(细菌);木材腐朽(真菌担子菌亚门);紫纹羽病;白纹羽病;枣疯病等(植原体);松材线虫病;杨树黑斑病;杨水疱溃疡病、炭疽病 如:2、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1)受病组织水渍状;(2)透射光下,病斑透光;(3)潮湿条件下,病部有菌脓。 如:3、简述革兰氏染色反应方法步骤六、 总论问答题(15分)如:为什么说人类活动促进了病害流行?答:人类活动对病害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引进新病原或传播病原;2)大面积栽培单一品种;3)有时栽培高产但感病的品种;4)栽培管理技术落后;5)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污染。如:研究侵染循环在防治上有何意义?七、 各论问答题(15分)例:简述苗木猝倒病的症状类型、病原类型、发生规律、防治措施。答:症状类型:1)种芽霉烂型;2)茎叶腐烂型;3)猝倒型;4)立枯型病原类型: 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大类:1)非侵染性病原主要由于圃地积水、复土过厚、土表板结;或地表温度过高,灼伤根茎。 2)侵染性病原主要是真菌中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丝核菌(Rhizoctonia sp.),腐霉菌(Pythium debaryanum)等。防治措施:1)选好圃地;2)“消毒”土壤;3)合理施肥;4)细致整地;5)及时播种;6)药剂防治;7)幼苗发病及时处理。例: 简述杨树枝干病害的发生特点、致病机理及防治措施;例:简述松材线虫病的症状类型及综合治理措施;八、 综合分析题(10分)1、寄生物的寄生性分为哪几种类型?对于不同寄生类型的病原,我们在防治上应分别采取什么措施?答:寄生性强的,如活养生物和半活养生物,对寄主选择性较强,与寄主生长势基本无关,因此,防治主要采取选育抗病品种和化学防治措施,或喷施化学农药防治。而弱寄生菌,如死养生物,病害发生与否与寄主生长势关系密切,因此,在防治上以营林技术为主,化学措施为辅2、简述在林业生产各阶段(如育苗、造林、抚育管理),与病害防治有关的营林技术措施。(10分)答:(一)、育苗防病措施1 苗圃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远离同种大树;2 轮作调节地力,“饿死病原”;3 土壤消毒杀死或抑制病原的生存;4 注意圃地的卫生。(二)、造林防病措施1 适地适树;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