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源常识以及厂商与品牌详谈PC电源FAQs以及展开来说电源目录 = 第一部分 PC电源FAQs 1,我的机器需要多大功率的电源? 2,电源额定功率越大越费电? 3,主动PFC的电源更省电(费电)? 4,现在电源的多路12V是怎么分的? 5,电源好坏看重量? 6,电源的铭牌怎么看?那些功率数都是啥意思?那些1.3/2.0/2.2之类的标准都是啥? 第二部分 展开来说电源 1,电源的标准 2,电源的输出功率 3,电源的效率(80plus以及能源之星4.0) 4,电源的噪音 5,电源的接线 6,电源的寿命 正文 = 第一部分 PC电源FAQs 计算机电源负责主机内所有元件的供电,自然成为了整个机器稳定的基础,近些年硬件(CPU,显卡)的功耗激增,也为高品质电源提供了更多的用武之地。大部分DIY消费者也不会满足于仅仅是一个“能用的电源”。让各位看官对电源有个大致的认识,就是本文的目的所在了。 PC电源FAQs 这个部分算是个初级入门篇,目的在于给之前对电源并不了解的xdjms一些解释。 1,我的机器需要多大功率的电源? 好在现在Intel悬崖勒马,没有继续搞PD那一套火炉CPU,现在大部分平台的耗电并不高。一般集成显卡的低端机器(一光驱一硬盘CPU也不高),随便找个市面上的非杂牌的电源都能搞定。 一般的有独立显卡的机器呢?现在卖的PCI-E的显卡,只要没有外接的6pin的电源接口,CPU不高,硬盘2-3个,那300W的也都轻松搞定,不少250W额定的也都能应付。 稍微发烧一下,CPU上个4核,显卡就一张,不碰一些出名的电老虎(2900XT,8800GTX/Ultra,1950XTX之类),也没有挂一串硬盘的习惯,那400W额定的电源也足够了。 如果是一些不常见的配置呢?比如ftp的机器,硬盘多。那一个硬盘算耗电0.9(基本在要求主动PFC)。获得80plus认证的电源会贴有80plus的标志,在美销售的可以按销售数量享受美国的补贴。80plus这个标准已经出来有些时间了,只是在近期才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认同。ATX12V,EPS12V都把 80plus当作效率的推荐值,能源之星4.0标准干脆把80Plus作为电源产品的子标准之一列入。HP和Dell这些品牌机厂商已经有相当数目的认证产品出现,几乎全线普及(而Lenovo还暂时没有,不过think产品线即将全线引入能源之星4.0)。基本上所有的大厂都有一定数量的80plus型号,国内的航嘉现在也有三个型号的产品通过了80plus的认证。80plus肯定会越来越接近我们国内的一般消费者。 曾经有一个说法,就是高效率的电源内部会相对比较空,过多的元件不宜于效率的提升。典型的例子就是FSP的GreenPower,Seasonic的电源内部也较空。实际上这是不对的。GreenPower元件少主要的考虑是欧洲的WEEE法案,元件少的产品要付的资源回收费用也就小。而现在服务器工作站级的产品也都在普及能源之星4.0的标准,符合80plus的服务器产品也越来越多了。OCZ的FSP OEM的ProXstream 1000W就是个80plus的双层PCB的电源,类似的例子还有Dell的XPS 7系列的750W/1000W产品,也都是80plus认证的双层PCB的电源。 当然80plus之外,也有不少厂商在效率问题上虚标。最直接的例子是国内航嘉在数款电源上声称转换效率高于83%,实际上大部分是彻头彻尾的虚标。不过还算可喜的是,国内的大厂(航嘉/长城)产品在待机功耗上的表现都还不错,可能是跟国家的倡导有关。 4,电源的噪音 电源的噪音大部分是风扇,再就是里面元件的震动噪音。后者基本上可以认为是生产过程中加固胶的工艺问题,这里主要说前者。 电源的噪音和高性能是一对矛盾体。风扇转速高,散热好,性能和稳定性就会提升,而噪音就会大。如果为了噪音,降低风扇转速的话就要牺牲性能和稳定性。解决这两个矛盾的办法就是提高电源的效率,以此来降低发热。因此现在在静音方面走在前列的厂商,基本上在效率上也走在前列。 静音的另一个要求是功耗,以现在的水平,除非是全无扇电源,在满载的时候是不会安静的。所以一般打造静音系统的时候,总功耗不能高,而且不宜超过电源的典型负载(50%)太远。 轻载时风扇转速低取决于温控电路的设定。一般以静音为卖点的电源的温控电路触发电源风扇加速的阈值温度设得较高。设置的最低的转速也很低,12cm的风扇也就800转/分钟左右。 12cm风扇的电源因为同转速风量的优势,比8cm/9cm的产品更容易静音。但8cm/9cm风扇的电源也是有超静音的例子的。不过12cm/14cm风扇的电源暂时还没有在正规的服务器和工作站的产品中出现,确切原因未知。 因为风阻的原因,太过拥挤的电源没有超静音的(这也是为什么双层PCB结构的电源只有在9cm风扇10cm高的厂商自定义产品中才有超静音产品的原因)。 现在也有一些办法给电源降噪,例如有些地方流行给电源单独的风道,把电源和下面的CPU显卡隔开,开出一条直达前面板的风道来,降低吸入电源的风的温度,来让电源的温控电路把电源风扇转速降到最低。还有些减震钉,减震胶垫,电源吸音罩之类的静音配件可选。 5,电源的接线 电源的接口丰富不丰富也是个衡量零售电源的标准。丰富的接口可以免去转接的麻烦。包了蛇皮网的电源线也更利于机箱内的空间整理。由Antec的 neo480发端的模组接线方式因为可以自由管理插线也很受玩家们的喜欢。其实电源的接线也能看出一个电源的品质的。例如电线两端是不是带有EMI的磁环;例如线的插头的镀金(例如Delta的铍铜材质就很先进);例如所用电线的粗细AWG18甚至更粗的电线;例如带不带足够的8pin和6pin接口等等。虽是细节但也体现问题。比如高端显卡用的PCI-E的6pin/8pin电源接口,传输功率大,要求要高,如果电源本身不带足够的接口,需要转接的话,就很容易出问题。再比如虽然现在cpu的8pin口绝大部分主板都可以只插4pin,但还真有一些主板在这是分开供电设计的(本来EPS的要求在这里就是12V1和12V2两路)。 倒是现在很多高端电源的模组接线功能,在方便之余,也引入了一些额外的接触电阻,接口和电源在内部对接口的处理不但增加了成本,而且增加了产品故障的隐患,因此在严肃的服务器/工作站应用中应该避免使用。 6,电源的寿命 这里只讨论正常使用的情况,误操作把电源烧掉的,这个没法预计。 电源的寿命跟使用环境,使用的负载和电源的设计、用料和工艺都有关系。前两个原因就不说了,属于用户自己的问题。 围绕着电源寿命的因素主要是热量和元件的耐温性能。存不存在热量过于集中而散热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存不存在散热的死角。存不存在能量密度过大而元件指标或者布线不够合理的地方。尤其是那些超静音的电源,刻意降低风扇转速(12cm,800rpm),元件的温度就比风扇转速一般的(12cm,1100- 1300rpm)的产品要高。如果使用了质量不过关,或者是耐温低的电容,那寿命就很堪忧了。现在台产的也就Teapo(智宝)在电源上有不错的口碑,剩下的口碑好的电容基本上等价于日本电容。电容爆浆占了电源故障的相当大比例,不少电源(例如Antec的CWT OEM产品,例如Enermax)都因电容问题返修率稍高,口碑受影响。 另外,现在不少产品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来宣传产品寿命稳定。一般台厂的产品均标称10W小时,Antec标称8W小时,Tt的toughpower 标称12W小时,Coolermaster的部分Acbel产品标称40W小时。国内厂商,前些阵子海尔和联想都在笔记本上大作MTBF的文章,长城也跟着先后给ATX-3008SP和ATX-300SD通过了国内的6.5W和12W小时的MTBF测试。 一般来说,故障率低不就代表寿命长么?但问题是,这项测试的实际方法可不是一台机器跑过了多少万小时。而是数百台机器一起跑一段时间(例如国内标准40 天)。这个数字高对消费者来说只代表产品质量稳定,买到臭虫的几率低,但并不说明长时间的寿命。比较搞笑的是长城的ATX-3008SP才通过6.5W的 MTBF就开始宣称长寿将军了,虽然说可能国内的标准和国际上的不同,但6.5W小时可是低于一般水准。 后记: 暂时啰嗦到这里,基本避开了一些技术细节问题,比较水。以后会另发一篇更水的文章谈谈现在电源的市场、生产厂家、贴牌品牌和一些具体的产品。 2: 厂商及品牌篇 (内地部分)这篇主要是厂商和品牌的一些介绍,以及一些具体产品的评价,算是上一篇的续篇。先说内地的厂商和品牌,再说那些台厂以及国外的品牌。 内地篇 现在中关村市场上售出的绝大多数的电源,都是额定功率300W以及以下的产品。这也是国内众多品牌最集中的区间。拼得最厉害的方面是价格,同档次的电源,比对手卖便宜20-30就有很大的优势。因此这个档次的电源对生产成本很敏感。现在因为国内的通货膨胀,因为国际铜等金属价格的飞涨,再就是人力成本也在上升,电源在总体的成本上不比往年,但不是所有消费者都意识到电源的成本在涨,行货产品花两百多买一个电源一点都不算奢侈。一般消费者对电源的要求无是两点:电源够用,能带得起机器来;再就是电源不怎么吵。在此基础上越便宜越好,机箱原配的就再合适不过了。至于电源符合不符合规范标准,输出水平到底怎样,消费者并不那么关心。本来也是,即使是不合格的电源,大部分情况下也只是慢性的危害。比如保护不好的电源也不是一定会烧主板或者自燃。输出不稳定的电源也不会一下子把硬盘搞挂。即使是很不合格的电源产品,在一般用户环境不严苛,要求也不高的环境中也不会一定就引发多了不得的问题。 因此,国内这些电源厂商同质化的倾向很严重。打开那些大厂的电源看内部,每个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而在国内厂商的这些产品则几乎千篇一律。什么航嘉长城金河田大水牛的,老一点的型号基本都差不多。电源的好坏基本上比得不是哪个厂商技术好,而是比谁更厚道,或者谁的渠道更好,更会忽悠消费者。 再就是缩水成风,不合格产品多。PCPOP曾经做过一个横向评测,结果300W以下的电源实在是惨不忍睹,不合格的作假的。纸糊的PFC,和完全没接入电路的PFC;容量小得多的电容等等。有些大厂的产品也都不能免俗。控制成本是对的,但控制得太厉害了也就没法保证品质了。反正选择这个档次产品的消费者也没有期待太多? 再就是小动作不断。习惯于按峰值功率定名或者定型号。国内的航嘉长城带头玩这种把戏。把瓦数忽悠大了就好卖高价了,利益的核心所在啊。 这样一个电源铭牌,如果不熟悉该品牌的命名规律的话,怎么看额定功率呢?比如面对 航嘉(Huntkey) 国内的PC电源龙头就是航嘉了。撇开航嘉样样不少的小把戏不谈,航嘉的东西和产品线算是国内领先。航嘉目前针对家庭应用的冷静王系列,廉价的BS系列,针对玩家的多核系列,业余“服务器级”的磐石系列,服务器级别的极能系列,还有一些特殊对象的网飚,宽幅小子等产品,还有为数众多的出口型号。航嘉电源现在出口也相当的猛,之前就有航嘉OEM的型号日本占有率第一的新闻,taobao上也时不时冒出航嘉的出口韩国匈牙利波兰之类地方的型号,现在航嘉在法国在巴西也在开展业务。也算是很难得了。 航嘉最近开始在300W以下普及2.3版(2.3版对300W以下产品不要求双路12V,廉价啊。不光航嘉,最近好多的国内的其他牌子都有不少产品借此机会升级到2.3版了),猛打效率牌(声称效率高于83%,除了通过80plus的三个型号之外都不靠谱),开始装模做样的提出航嘉自己的电源标准。 值得一说的产品: 多核R80(300W):HK400-56GP 80plus,航嘉目前技术含量最高的电源之一,应用了同步整流技术。很豪华的300W,价格也很豪华。相对同样80Plus的其他产品性价比一般。静音水准一般。 磐石315(270W): HK380-12GP,和通过80plus的HK380-13PP(280W)在效率上肯定有差异。卖点是航嘉的正激结构的电源,航嘉管这个叫“磐石二代技术”,效率对照一些老产品来说有优势,算是跟上了台厂大厂的水准,50摄氏度的时候保证250W的输出(这不就是个250W么?那航嘉别的产品都是在啥温度下确定的输出能力啊)。好东西,但价格似乎依然十分不友好。 多核F1(600W):3.3V和5V上同步整流,以及采用了三段PFC(作用是扩大电压适应范围,提升了效率)。价格相对其他的600W产品还算厚道。 极能8588/8688(460W/550W):航嘉的服务器级别的电源,算是航嘉为数不多的作的像那么回事的产品。 别的航嘉的产品值得一提的就没啥了,都是萝卜白菜。航嘉的东西在国内还算厚道,中高端产品电容采用了相对不错的台湾Teapo,扇子用得也不差。整体工艺一般,高端产品的散热片习惯于在小散热片上打更小的补丁,而不会独立开模。300W及以上的产品(例如冷钻Vista)都还算可以,没啥亮点,但设计不差,足够厚道在国内厂商里面已经算难得了。至于300W以下的形形色色的航嘉产品,实在在意预算的话,倒也可以信任,毕竟航嘉的渠道还算不错,绝大部分配件也没有敏感到跟专业的测试仪器相当的程度。 长城(Greatwall) 如果说内地厂商有质又有量的,航嘉之外就是长城。长城电源国内的渠道是华旗,和爱国者的机箱一个渠道。长城的电源的型号的命名看着也挺令人晕眩的。 代表性的电源: 长寿将军(ATX-3008SP)/新版静音大师(ATX300SD)(250W):之所以把这两个单独拉出来,是因为长城用这两个产品打MTBF的牌,前者6.5W小时,后者12W小时。对MTBF数字应该怎么看在我上一篇有讲。这两个型号功率一样,只是内部稍有点不同,价格一致,因此经常在卖场里被商家混淆。 双卡王专业版BTX-500SD(450W):长城的正激结构电源。风扇温控得很安静。价格相对450W的额定功率也很合理。在国内厂商中算是较有特色的产品。 长城的电源在国内久负盛名。有很好的认知度。但是长城的用料实在不敢恭维,长城是国产电容的坚定支持者。风扇惯用捷冷。不知道长城为何有此种偏好。不知道这种用料的产品如何能长寿。 惠科(HKC)近些年国内发展势头最猛的就是HKC了。3C工厂记录是九州阳光。给鑫谷的中低端系列代工,给Tt的XP和KK金刚系列代工,给多彩的数个型号代工。产品从设计到做工都对比航嘉长城要差,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在国内实在是杀伤力巨大。也有自有品牌的产品出来,现在在北京的渠道似乎还很一般。价格有优势,宣传上先是猛打单端电路的牌,然后开打滚珠风扇的牌。确实,这两个都是很好的卖点,但是这个品牌一开始就走上了虚标功率和效率指标,产品混乱的低端品牌老路。到官网上都找不到产品的额定功率和输出能力表格;一开始推出的6款都是单端正激,狠吹了一番,但后来接着一堆半桥的,开始改打滚珠风扇的牌。令人无所适从。对HKC的自有品牌电源还要观察更长的时间。 鑫谷 一个以宣传实标功率和磁放大技术起家的品牌,现在也基本是国内厂商中唯一从型号就能直接看出额定功率的厂商。前期是讯宝代工中低端,七盟代工高端。现在中低端交给HKC做,高端依靠CWT(乔威)。 鑫谷的HKC代工的产品,PV是8cm风扇,PQ是12cm风扇,PE是14cm的风扇。新出了个2.3版的280W的8cm版的3800,算是开辟了一个奇怪的命名形式。产品从设计到品控平平,价格是最大的优势。一个核动力325PQ凭借250W的标称功率和比航嘉冷静王220W都低的价格独步低端。倒是很符合内地特色。 其他的HKC代工的电源在同级产品中也都有一定的价格优势。由于鑫谷的渠道优势,和相对少的缩水,现在喜欢HKC方案的话,鑫谷是最好的选择(不过有人喜欢HKC方案么?暂且指代过于爱惜RMB的同志们吧)。 鑫谷的CWT代工的劲翔系列倒是值得一说。分额定350W的劲翔450和额定450W的劲翔550。前者是被动PFC+传统半桥,不到300的价格还算厚道。后者劲翔550的卖点较多,主动PFC+单端正激+两路磁放大(所谓三路独立输出)+大量的固态电容,航嘉的8588的同级产品,甚至强过极能 8588不少。 多彩 多彩的电源来路比较复杂,最低端的是多彩自产的,算是垃圾产品之一。稍微上面一点是HKC代工的,少量CWT代工的。还有两个FSP给代工的以节能为主打的产品(DLP-430A/500A)。高端有一部分是七盟的代工。 多彩的电源的来源比较复杂,本来是该整理一个列表的。但是多彩有一个很糟糕的毛病,就是习惯于缩水,即使是别人代工的产品,也必然要比别人自家的方案缩水(HKC代的不如HKC和鑫谷的,全汉代的也不如全汉自家的对应型号,七盟代工的也是如此)。反观多彩的对手,价格低有鑫谷,考虑质量的话选择更多。个人观点,多彩的产品没有必要考虑。 富士康 富士康的电源可没有鸿海集团的霸气。以前一般来说,富士康的电源是指富士康机箱的原配电源,成翔电子(首利)代工,属于较差的电源。近期富士康倒是携“冰静”(12cm风扇)和“泰山”(8cm风扇)两个系列的台达OEM的电源上市。均为较新的2.2版,其中冰静系列分 250W/300W/350W/400W四个功率级别。泰山系列分250W/300W/350W三个功率级别。两个系列250W和400W都是主动 PFC,其他的是被动PFC。400W的型号中的新品80P400B还是80plus的产品。总的来说,富士康的这两个系列的电源,在国内零售的同级产品中还是多少有一定优势的,尤其是250W和400W的型号。但是遗憾的是,富士康的这两个系列的电源在村里并没有像富士康的机箱一样广泛铺货,在渠道为王的国内电源市场相当的不利。 至于剩下的金河田,大水牛,世纪之星,先马,技展等品牌,我个人认为没有可圈可点的产品,也就不做进一步介绍了(可能对金河田这个在国内做得很大的品牌不公平)。不是这些牌子的粉丝的话也没有特别大的必要选购。国内也有个专做外单的普华,产品本身也很可圈可点,但因为量小,国内市场买不到,也就不做介绍了。 接下来将是以台资厂为生产主体的国际品牌篇了。 台厂及国际品牌篇 = PC电源-厂商及品牌篇(台厂及国际品牌篇) 这一部分上接国内品牌篇,某种意义上有些供人YY的成份在里面。相比内地篇,国际品牌篇有大致这么几个特点:一个是平均产品功率变大,很多是高功率的产品;一个是贴牌的关系更复杂,毕竟现在绝大多数国外的牌子都是made in China或者made in taiwan,都要找别人给代工;一个是很多电源在内地买不到,还没有进入国内市场;一个是这部分更针对发烧友,而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意义不大。 在上一部分的国内篇当中,有人说怎么连航嘉这样的厂商都被说得这么惨啊?可实际上国内电源市场就是这么混乱,低成本低技术含量的产品大行其道,大大小小上千的电源生产厂家,有技术没技术都要分一杯羹,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也没有个质量监管部门来做市场准入,唯一一个3C认证管的不是产品质量,而且早就流于形式了。在这种环境成长壮大的国内首强,如果不是好的坏的啥小动作都用上,恐怕早就死在摇篮里了。试想大部分消费者对电源并不了解,如果面对一个更廉价的 350W和贵一些的250W,一般人会怎么选择(当然如果认定瓦数越大越费电的话结果会不一样)?国内买一个廉价的电源回来,烧了炸了,再重新买一个不就好了?你会去跟做电源的索赔么?这就是了嘛。 在开始正题之前,先大致的讲一下怎么看一个电源代工的厂商是谁。 对于在国内卖的电源,只要在铭牌上标出了3C认证号,在这里就可以查询工厂。 /Chinese/search/ 不过现在的3C认证逐渐流于形式,这个数据库中的数据往往是错误的,而且暂时一年以内的3C编号在这里是查不出来的。 如果这个电源要在北美销售,就一定会在铭牌上列出生产厂商的UL号,通过UL号码就可以知道该产品的代工厂。 /cgi-bin/XYV/template/LIsixT/1FRAME/index.html 如果都没法得到呢,那就要靠经验了。各个大的代工厂往往有其特有的标志在。 比如接线,Topower代工的电源的接线就很特别 /reviews.php?type=3&id=96&page=4&desc=tagan_turbojet_1100w_quad_sli_psu 看到这样的线基本上就可以知道是topower产的。 内部的特征最多。 比如变压器,这些国际大厂都是自产变压器的。如果标着SPI,那就是FSP(SPI是FSP的牌子之一);如果是API,那就是AcBel;如果是TOP,那就是topower;如果是CWT,那就是CWT;如果是“ST”,那就是SevenTeam。基本上凭借变压器编号,就可以确定大部分是谁生产的。(当然,也有过用户给Delta指定使用Liteon变压器这种例子,不过这种事情少之又少。) 在比如一些生产过程中的记号,比如如果在主电容上看到一个分了四个格子的质检贴,那就是Seasonic了,如果在每个大的电感线圈上都贴了签,那就是Liteon。 再就是一些做工和用料上的习惯,如果你经常看一些电源的内部的话,就会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要一个电源的内部图片拿过来,一眼看出是哪家大厂的产品。 现在回到正题。首先各位了解一点,开关电源行业是一个很大的行业,PC电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其中的低端的部分。还有大量的通信用电源产品。以及一些特殊用途的电源产品。还有一些专做这些高端电源产品的厂商,而他们往往不屑于做PC电源。PC电源这块的主力是台资品牌。(有些日本的电源也很YY,不过太小众了,也就不提了) 这里只能介绍一些常见的,比较偏的,或者不怎么样的就不花费笔墨了。大体的顺序是先介绍大的生产厂家,然后是贴牌的厂家。 台达(Delta) 按产量来说,第一大厂非台达莫数。产量远超第二名Liteon。台达的工厂在内地有东莞和苏州两处。 台达的电源常见的有三个编号:GPS/DPS/NPS。NPS是Delta注资的一个香港的设计公司Newton设计,Delta生产。有说法DPS是台达的核心设计团队设计的产品,GPS是台达国内设计团队的产品。不过这一点我也一直没搞清楚。一般来说同时期设计的产品DPS和NPS的产品表现要强于 GPS。DPS编号的台达多见于服务器产品,而GPS更多的见于家用产品。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时候DPS和GPS的内部看起来一模一样,例如现在联想锋行King中的DPS-400TB,就和GPS-400AB几乎一致,和富士康的400W也看不出差异。 Delta的产品广泛见于大的品牌机商的产品中。那作为产量第一的台达,其产品有什么特点呢? 作为国际化的大厂,有些优势是国内厂商所不能比的。比如元件的采购,往往可以更低的价格采购国际大厂的产品,比如关键部位的电容和功率管。而小厂想用这些名牌元件的代价就稍高些。有一些在小厂看来成本很高的操作,例如散热片开模这样的事情,在大厂可以很好的把成本摊薄。大厂的技术实力也相对小厂要强很多,如果一个厂的产品可以在超过1KW的冗余电源领域站住脚跟,难道谁还会怀疑这个厂的技术实力么?大厂的生产也相对专业,对大批量产品的质量控制也更有经验。 比如,对于Delta这些产量巨大的厂商,半桥拓扑这种结构早就绝迹了。对他们来说正激拓扑的电源成熟而且成本已经得到了控制,250W的低端也用正激拓扑来做。而国内的大部分厂商还抱着半桥这种对他们来说造价低廉的结构不放。甚至一些二线的台资厂商,做低成本电源的时候也要做回半桥的产品。 那么,可不可以说Delta这些大厂的产品就一定是好产品呢?这个就未必了,一方面这些厂只是产量大,整体水平高,但这些大厂有时候的低端产品的用料也很一般,指望他们用作1000W电源的态度来做250W的产品?比如台达,对国内的零售市场很不受重视,渠道不认真维护,产品更新也十分缓慢,不肯拿出真正质量好的产品投放市场。结果就是Delta在国内的零售市场没有打开局面,销声匿迹。现在想在国内买行货台达电源,基本只有富士康和英志 (Enlight,保利得渠道,这个牌子也在美国零售)可选。 另一方面,这些大厂的产品对近来一些玩家电源所流行的一些特性不热衷,例如模组接线,例如华丽的外观这类。因为他们的电源都是为品牌机商设计和生产的,基本不考虑个人用户。所以往往在国外也不受一般的游戏玩家关注。这些更专注于品牌机OEM订单的大厂,官方网站所载的信息也远不如那些经营品牌的贴牌商。在这些大厂的网站上你只能看到些老掉牙的东西,用户的关注度自然也就少了。 打着台达自己牌子的产品很难在村里见到,零星蹦出来的水货也大多不新。我也没必要去夸人家品牌机里面的东西。就国内通过网购可以买到的GPS-650AB A来说,通过了80plus,用料属于同级里面的中上,因为是水货,售价也还好,性价比不错。但是说这个型号会多发烧就难说了,这个型号还属于那种实惠型的。 源兴(Liteon) 光宝集团,依然是专注于OEM的生产大厂。国际大牌的品牌PC/服务器里面的常客。也是超微(Supermicro)的代工厂之一。但是在零售PC电源里面比台达还难找。曾经国内的九州风神用Liteon给OEM的几款贴自己的牌子,可惜也没坚持到现在。如果在国内碰到一些工包的Liteon电源,别当它是杂牌子就好了。 全汉(FSP,SPI,Sparkle,Fortron/Source) 这个想必不少人都听说过。这个牌子在国内还是有不错的渠道的。不过这个牌子格调没有别的大厂高。一般的产品的做工和用料并没有别的大厂猛,东西也没有别的大厂规范。在品牌机里面的位置也往往比别的大厂要低。但是FSP也是有很生猛的东西的。 FSP现在的产品可以分成四类 一类是老一些的蓝暴结构的电源,包括蓝暴400W 460W和新版和老版的领航者SAGA系列。半桥拓扑,算是全汉的经典结构了。输出能力不错,效率相对也不低,噪音水准一般,故障率还可以。 第二类是GreenPower结构,当初率先在国内刮起了高效率,主动PFC,满载低噪音的新概念旋风。全汉的双管正激方案,元件数量少,散热片也非常小,以至于同瓦数视觉上和重量上都比其它牌子单薄很多,非常容易辨认。全汉在这个方案上稍作加强,一直延伸到现在全汉的1050W Everest系列产品。这个方案成本低,可以轻松的达到80plus的要求,因此不但FSP很喜欢,Seasonic也很喜欢,拿来用在自己的 S12II系列和Antec的EA系列上。不少找FSP来贴牌的高端的静音电源都是这个方案,也算是一个经典方案了。这个结构效率高,噪音低,但输出能力很差。故障率方面因为FSP太过小气,GreenPower 400W的故障率稍高,别的该方案电源大体还好。 第三类是FSP的服务器级别的电源,双层PCB,从较老的FSP460-60PFN,一直到现在最新的给OCZ OEM的ProXstream 1000W。其特点是输出能力非常的强,完美的好,最新的产品满足80plus要求。但是噪音稍高,尤其是给OCZ OEM的evostream和ProXstream,噪音非常的大。(FSP习惯在这个级别的电源上用OST的电容,Acbel也是。) 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一篇评测 /articles/other/display/1000w-psu-roundup_5.html#sect0 第四类见于全汉的无风扇电源Zen400。Zen400的结构和Zen300还有不小的差别,Zen300属于加强了的GreenPower方案。这类的效率很好,输出水平也还行。现在业界最成熟的纯无扇电源,大概就是这个全汉Zen400了。 康舒(AcBel) 康舒在国内也算是刚进来吧。康舒的产品策略相对稳重,算是个OEM和DIY业务并重的一个厂商。想必很多人看过acbel给SUN OEM的550W,在工包货中物美价廉。 在国内的行货主要是低端的8cm风扇的E2系列和高端的12cm的Intelligent Power系列。 前者噪音较大,效率相对较低,不过还算结实。后者噪音低,效率高,质量也好,输出的稳定性较好,在国内的价格也还算合理。AcBel最新的高端产品为R8 系列和带模组接线的M8系列,功率范围430W-750W,效率进一步提升。这两个系列相信不久就会在国内取代现有的Intelligent Power。 AcBel也是Coolermaster和ASUS电源的重要OEM厂商。 高效(Hipro) 又是一个专注于OEM订单的厂商了。Hipro的产品很规范,做工和用料是高效很突出的地方。国内零售所见的产品不多。自有品牌的只有一个400W,最近这一批也因为国内特色,相比以前有些缩水,不考虑也罢。Coolermaster的老超强380和430就是Hipro的OEM。不过因为是酷冷的低端超强系列,而价格看起来又不低端,所以市场反应一般。 上面是前五大的台厂了,除了FSP和AcBel,都不怎么关注DIY市场。如果有机会搞到这些大厂的全新高档型号,自然是美事一桩,但毕竟不算零售范围,总是YY这个的话就要钻到工包的堆里出不来了。下面要说的产量低一些的台厂就对DIY市场就十分关注了。其中也有不少水平高质量好的产品出来,而且还有不少对家庭用户对发烧友更贴心的设计。 (专注于OEM市场的还有个联德Bestec,特点是主攻中低端,质量很稳定,但是产量一般,也实在没啥零售型号出来,所以暂且不表。常见于HP和DELL品牌机) 海韵(Seasonic) 如果说谁代工的产品现在在DIY最火,差不多要说海韵Seasonic了。海韵因为和Liteon的关系,产品也颇有些Liteon的风格。 Seasonic的火爆源于海韵对DIY的重视。Seasonic是最早倡导主动PFC+12cm风扇散热+高效率的厂商。Seasonic的产品在近几年刚换代的时候,基本都可以有业界领先的静音水准和效率水平。这有赖于Seasonic先进的设计思路和大胆的S2FC温控设计。 不过温控大胆也必然有电源工作温度偏高的问题,因此Seasonic现在零售产品的用料很好,高端产品都用的日系电容,寿命还算有保障。但是如果运气不好,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纺织服饰品牌文化传播规划
- 2025浙江温州龙港市市属国有企业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2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企业管理中的领导力发挥
- 印刷品质量管理细则
- 2025云南丽江市古城区司法局招聘司法行政辅助人员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信息安全工程师招聘题库及答案
- 员工职业道德修养课程
- 2025年碳资产管理师考试题库(附答案和详细解析)
- 2025年天津上半年房地产估价师制度与政策商品房销售中禁止的行为试题
- 2025年流行病学流行病调查与预防控制计划模拟卷答案及解析
- 《Sketch up效果图制作》课件-sketch up界面操作
- 2024-2025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卷及答案
- 《发动机大修》课件
- 外研社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单词表
- 经济数学全套教学课件
- GB/T 43355-2023塑料和其他无孔材料表面抗病毒活性的测定
- 项目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究
- 凤庆县新华乡瓦屋地区铜及多金属矿勘探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中建“大商务”管理实施方案
- 中公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电子版
- 出国留学高中成绩单最强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