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术指导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专项理论考核复习提纲(100题)1.武术源于中国,武术属于世界。2.武术是以技击为内容,通过套路和搏斗等运动形式,增强体质,培养意志,训练格斗技能,具有中国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运动。3.套路运动是以踢、打、摔、拿、击刺等攻防动作遵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规律组成的徒手和器械的套路演练。4.搏斗运动是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遵照一定的规则,两人进行斗智较技的搏击对抗。5.武术的内容分类为拳术类,器械类,对练类,集体项目,对抗项目。6.传统拳术主要包括长拳(查拳、华拳、红拳、炮拳、洪拳、少林等)、各类南拳、各式太极拳、形意拳、八极拳、八卦掌、通背拳、劈挂拳、翻子拳、地躺拳、象形拳等等。7.传统器械有单刀、单剑、棍术、枪术、大刀、朴刀、蛇矛、双刀、双剑、双钩、双戟、双鞭、双枪、双匕首、峨眉刺、九节鞭、流星锤、绳镖、三节棍等。8.传统对练项目分为徒手对练、器械对练,以及徒手对器械的三种类型。9.集体项目是多人进行拳术、器械、拳械混合演练的形式。10.中国武术具有古老的历史传统。远在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就初步形成了角抵戏与干戚舞的运动形式,成为社会成员增强体质,祛病延年,培养斗志,操练军事技能的手段。它是武术两种运动形式的最早的雏形。11.在中国长期的社会发展中,武术随着生产实践不断地向前发展。它在体育领域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运动项目.自周秦到元明,据文字记载,武术对抗形式的搏斗运动有:角力、角抵、手搏、相扑、击剑、较棒、刺枪等等。武术舞练形式的套路运动有:戈舞、矛舞、刀舞、剑舞、双剑舞、戟舞、双戟舞、走戟、使耙、使枪、使拳、打拳等单人和集体的运动项目。这些项目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技术水平的发展也较高。 12.源远流长的武术,有着坚实的科学基础,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它的理论指导,是以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之谓道”的阴阳学说为基础,以“刚健”、“柔顺”、“主动”、“主静”以及“中庸”等哲理为支架的。13.传统武术套路训练的内容应包括基本功、基本动作和套路技术的训练。14.传统武术运动在锻炼方法上有以下独自的传统特点:刚柔相兼;内外合一;运气调息;筋骨遒劲;气势连贯;击法严格。15.武术运动的作用:具有增强体质的作用;具有自卫防身的作用;具有修身养性的作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16.当前武术传统套路的技术特点:内容丰富,风格突出,结构严密,动作实用,刚柔相济,千姿百态。17.传统武术的基本功训练内容应包括腿功、腰功、桩功、臂功等功力的训练。18.长拳是一种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显明,并有穿蹦跳跃、闪展腾挪、起伏转折和跌扑滚翻等动作与技术的拳术,是查拳、华拳、花拳、红拳、少林拳等一类拳术的总称。19.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四击”指:踢、打、摔、拿。20.传统武术运动中的“八法”指: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 功。21.武术运动中的“十二型”是: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22.传统武术中主要平衡动作有提膝平衡、燕式平衡、仰身平衡、望月平衡、卧云平衡、后插腿低势平衡、直立高举腿平衡、朝天镫等平衡动作。23.劈掌的要求:由上向下侧掌劈击,直臂,力达掌外沿。24.丁字步的要求:两腿直立,全脚着地,一脚脚跟与另一脚脚弓相靠,成丁字步。25.直体前扫腿的要求:上身正直,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扫转一周以上。 26.朝天镫的要求:支撑腿直立站稳,另一腿用手经体侧上托,脚尖勾起,脚底朝上,高与头平。27.贯拳的要求: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击,臂微屈,拳眼斜向下,力达拳面。28.虚步的要求:后脚尖斜向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着地;前腿微屈,脚面绷紧,脚尖虚点地面。29.伏地后扫腿的要求:上身前俯,两手推地,支撑腿屈膝全蹲作轴,扫转腿伸直,脚尖内扣,脚掌擦地,迅速后扫一周。 30.仰身平衡的要求:支撑腿伸直或稍屈站稳,上体后仰接近水平。另一腿伸直平举于体侧,高于水平,脚面绷平。31.扣腿平衡、盘腿平衡是属于屈膝半蹲平衡。32.太极拳是综合了历代各家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哲学和传统的中医理论而形成的一种内外兼练、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33.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棚、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传统的太极拳有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各式太极拳也还有大架、小架、开合、刚柔相兼等各自不同的特点。国家体育主管部门推陈出新,先后整理推广了8式、16式、24式、32式、42式、48式、88式太极拳,32式、42式太极剑,及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34.太极拳的特点主要有: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协调完整,刚柔相济 等五个方面。 35.太极拳对身体基本姿势要求是: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圆裆松胯,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闾中正等七个方面。 36.太极拳基本功训练的主要练习内容有: “太极桩”、“ 开合桩”、“ 升降桩”、“ 虚步桩”、“ 行功”等。37.南拳,是一种流传于我国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各省节短势烈的拳术。南拳的拳种和流派颇多,各自又有不同的特点。是一种拳势刚烈、动作朴实,步法稳固,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常鼓劲而使肌肉隆起,以发声吐气而助长发力特点的拳术。38.拳谚说:“未学功夫,先学扎马”。扎马是指桩功练习,练南拳首先要练马步、半马步、一字马步、二字马步、虚步等。39.桥手是南拳固有的手法,南拳的桥手是指前臂的尺骨侧和桡骨侧部位臂的运使。40.麒麟步是南拳的独特步法,它由盖步、绕步、上步坐腿成半马步转弓步(或不经过坐腿半马步而直接上步成弓步)组合而成的多动作的步法。41.南拳中骑龙步要求一腿屈膝下蹲,另一腿跪地接近地面。42.形意拳:是以三体式为基本姿势,以劈、崩、钻、炮、横五拳为基本拳法,并吸取了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鹰、熊等十二种动物的动作与形态而组成的拳术。其动作整齐简练,发力沉着,朴实明快。43.八卦掌:是一种以摆扣步走转为主,包括推、托、带、领、穿、搬、截、栏等掌法变换内容的拳术。它的特点是沿圈走转,势势相连,身灵步活,随走随变。44.通背拳:是以摔、拍、穿、劈、钻五种手法为主要内容,通过圈揽勾劫,削摩拨搧等八法的运用,而生化出许多动作的拳术它的动作大开大合、放长击远。发力起自腰背,甩膀抖腕,讲求冷弹脆快。45.象形拳:是模拟各种动物的特长和形态,以及表现某些古代人物的搏斗形象和生活形象的拳术。如鹰爪拳、螳螂拳、猴拳、蛇拳、鸭形拳,以及八仙醉酒、鲁智深醉跌、武松脱铐等,都属于象形拳。象形拳分象形、取意两种。前者是以模仿动物和人物的形态为主,缺少或很少有技击的动作;后者则以取意动物的搏击特长为主,以动物的搏击特长来充实技击动作的内容。46.木兰拳是在传统花架拳的基础上,吸取部分体操、舞蹈动作而形成的一项武术健身活动。由于它具有武舞结合、轻柔美健、易学易练、老少皆宜的特点,所以受到了群众的广泛欢迎,尤其备受广大妇女的青睐。47.抒怀拳系列套路是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大胆结合民族舞蹈艺术而创编的武术新拳系列套路。套路富有东方民族古老文化特有的神韵,熔武术技法、舞姿艺术、民族音韵和生活情感为一炉的新颖别致的新拳流派。由于它的动作委婉矫健、造型优美、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张驰有序、变化多端,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48.传统武术器械的种类很多,分为长器械、短器械、双器械、软器械。49.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的条件下进行的攻防的假设性实战练习。其中包括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的对练等。50.徒手对练,是运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按照进攻、防守、还击的运动规律编成的拳术对练套路。如对打拳、对擒拿、南拳对练、太极拳对练、八极对接等。51.器械对练,是以器械的劈、砍、击、刺等技术组成的对练套路。主要有长器械对练、短器械对练、长与短对练、单与双对练、单与软对练、双与软对练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单刀进枪、三节棍进棍、双匕首进枪、对刺剑等。52.徒手与器械对练,一方徒手,一方持器械进行的攻防对练。如空手夺刀、空手夺棍、空手进双枪等。53.集体项目,是多人的徒手、器械或拳械混合的集体演练,可变换队形与图案和采用音乐伴奏,要求队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54.搏斗运动,是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智较力的对抗练习形式。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有散手、推手、短兵三项。55.散手运动,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56.推手,是两人遵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棚、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的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劲,然后借劲发劲将对方推出,以此决定胜负的竞技项目。57.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58.剑术,短器械的一种。它是由剑刃、背、锋、护手、柄等部分组成。以点、崩、刺、撩、劈、挂、截、格等剑法,配合步型、步法等而构成套路。它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潇洒,矫健优美。59. 剑术的技法特点有三:握把松活,轻捷活变,腕劲干脆;运柔为刚,刚柔相济,以柔克刚;闪展吞吐,步疾眼快,以身辅剑。60.掌握剑术技法的重要技术环节是“握把松活”,握把变化的方式表现为:食指侧握实,小指侧握实,满把握实,及由食指侧变化为小指侧握实和由小指侧握实变化为食指侧握实等几种主要的运动形式。61.创造传统剑术套路演练风格的重要因素和重要依据的三个方面是:明剑理,法由理出;形尽其能,扬长补短;刚柔得体,韵度自如。62. 枪术是传统武术套路运动长兵器的一种。由枪头、枪缨和枪杆所组成,多用白蜡杆作枪杆。枪法以拦、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劈等。练习枪术要求持枪要稳活,扎枪要平正迅速,力达枪尖。拦拿缠绕圆转,劲力适当,方法正确,身法灵活多变,步法轻灵稳健。所以它的风格特点是:身枪合一,游活连贯,变化多端。63.枪术演练中,要求做到持枪四平、三尖相照,这是枪术持枪特有的基本姿势和技法要领。“四平”是指头顶平,肩平,足平,枪平;三尖相照是指中照枪尖,上照鼻尖,下照前脚尖。 64.枪扎一条线,此为判定扎枪技术好环的重要标准。 65.刀术是传统武术套路运动短兵器的一种。它由刃、背、尖、护手盘和刀柄等而构成。运动方法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等基本刀法,并配合各种步型、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套路练习。66.刀术的演练风格是勇猛剽悍、快速有力、劈砍威猛、缠绕紧活、身活步疾、节奏明快。67.刀的形制是刀背厚钝,刀刃轻利,刃背的用法各不相同。刃主攻、背主防,其方法清晰分明,不容混淆。68. 棍术是传统武术套路运动长兵器的一种。它以劈、扫、戳、挑、撩、拔等棍法为主,并配合步型、步法、身法等构成套路。练棍要求手臂圆熟,身棍合一,快速连贯,迅猛有力,把法灵活,棍法多变,密集如雨,棍打一片。体现出勇猛、快速有力,棍打一大片的特点。69.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谓之“外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谓之“内三合”。 70.传统武术对练套路的训练,其练习步骤和方法有:单人基本方法练习,先单练,后对练,先慢练,后快练,先分段练,后整套练。 71.武术套路比赛单练和对练项目的场地为:长14米,宽8米,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边线,其周围至少有2米宽的安全区;集体项目的场地为长16米,宽14米,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边线,其周围至少有1米宽的安全区。比赛场地上空从地面量起,至少有8米的无障碍空间。72.传统拳术、传统器械、太极拳、太极剑套路在竞赛中出现其他错误的扣分内容有:服装、饰物影响动作,器械触地、脱把、碰身、变形、折断、掉地,出界,失去平衡,遗忘等共五条。 73.剑术演练中持剑时,食指扣握在剑盘前沿触及剑刃,裁判应视错误出现一至二次,扣0.1分;出现三次以上,扣0.2分。74.散打预备姿势是进入对抗前的准备姿势,其基本要求是便于进攻;便于防守;便于转移。75.散打步法首先是为了配合攻防动作的运用,以达到攻防效果;其次是为了保持动态中的身体平衡与对我双方的有效距离。步法是散打技术运用的基础,是构成单体技术的基本要素,“有招必有步”和“步动招随,招起步进”就是这个意思。散打步法的总体要求是“快”“灵”“变”。“快”是指步法移动要迅速;“灵”是指步法移动要轻灵,有弹性,不僵滞;“变”是指步法在运用中能随机应变,转换自如。76.散打基本步法有单滑步、闪步、纵步、垫步、击步和交换步。单滑步又分为向前、后、左、右四种,主要用于直接配合拳的进攻;闪步又分为左、右闪步,主要用于躲闪对方的正面进攻,并有利于自己的迅速反击;纵步则分为前、后两种,主要是用于远距离时迅速接近对方或在中近距离时迅速摆脱对方的一种步法;垫步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垫一步,一种是在上一步的基础上再跟垫一步,垫步一般直接用于配合腿的进攻动作;击步主要分向前、向后两种,是在远距离需接近对手或在中近距离需脱离对手时运用的一种常见步法;而交换步是左右架交换时的一种步法,多见于左右架交替打法的运动员使用。77.散打拳法主要分为冲、掼、抄、鞭四种。冲拳属直线形攻击方法,分前、后冲拳两种,是中远距离进攻对方的主要手段;掼拳是弧线形进攻方法,分为前、后掼拳两种,在相互的连续击打中使用率较高;抄拳是近距离攻击的拳法,也分为前、后抄拳两种,主要是在相互间对抗时使用,或是在与其他拳法的配合中使用,但使用率较低;鞭拳是弧线形攻击方法之一,一般分为原地右后转身右手鞭拳、上步左转身左手鞭拳和盖步右转身右手鞭拳,因动作幅度大,所以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在比赛中的使用率较低。78.散打腿法是远距离对抗的主要方法,力度大,攻击力强,它主要包括蹬、踹、扫、摆、弹等技术。散打的基本腿法有侧踹腿、正蹬腿、摆踢、侧弹踢和扫腿。其中侧踹腿是散打中运用率较高的腿法,分前、后侧踹两种,而前侧踹又多于后则踹,它主要用于进攻与阻击;正蹬腿主要分为前、后正蹬两种,大级别运动员采取此腿法的比例较高,此外在相互抱缠阶段或在互打互踢时作为摆脱方法效果较好;摆踢的腿法,运用范围很广,按照高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种,按运动形式可分为侧摆踢和转身摆踢,其中侧摆踢又可分为前、后腿侧摆踢,转身摆踢又可分为前、后转身摆踢;侧弹踢分为前、后侧弹踢,其表现形式与侧摆踢很相似,但发力机制不同,并且击打力度也小于侧摆踢;扫腿是一种低位的攻击腿法,多在对手拳势猛烈、硬打硬上时运用,扫腿分为前、后扫腿两种。79.散打中的摔法有别于其他项目的摔法,其特点一是“快”摔,二是几乎无“把”可抓,三是摔法可与拳法、腿法并用,增加了摔的难度。散打摔法大致分为两类:主动摔和接腿摔。80.散打防守技术分为接触式防守和不接触式防守两大类。接触式防守主要是指阻挡、推拍、格架、截击和抄抱等技术。不接触式防守主要是指闪躲、下潜、摇避等技术。81.散打技术大体分为预备姿势、步法、进攻、防守、防守反击及反反击六个部分。82.散打的步法灵活而敏捷,要求做到:活、疾、稳、准。83.散打进攻技术的共性要素的“十五字要诀”为:速度快、力量重、力点准、预兆小、方法巧。84.散打是按体重等级分组比赛的竞技项目,运动员为了保持在某一体重级别中比赛的优势和取得优异成绩,往往需要长期控制体重或短时间内快速减体重。合理减体重的要求是:(1)减去多余的体脂和水分,保留瘦体重;(2)保持体力,保证营养和健康;(3)有限度的减体重。85.散打战机,即适于出击的时机。进攻头部的战机为:两手远离头部时,上体前俯距离较近时,注意力集中在下肢时。进攻躯干的战机:出拳进攻时,躯干敞开时,侧身、转身时,上体前俯时。进攻下肢的战机:两手在上时,步法移动时,重心在前腿时,重心较低时,注意力集中在上方时。进攻全身的战机:动作回收时,犹豫不决时,身体失控时。使用摔法的战机:对方用拳法时,向前冲击时,距离贴近时,抓住对方身体某一部位时。使对方下台的战机:对方靠近边线时,自己背对边线时。86.散打技术的八要求:快、长、重、准、稳、无、活、巧。则要求快速敏捷、放长击远、重击重打、攻点准确、步活身稳、欲动无兆、灵活多变、以巧取胜。87.散打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净打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88.散打比赛时,得分部位有头部、躯干、大腿和小腿。禁击部位有后脑、颈部、裆部。89.散打比赛场地规格为长800厘米,宽800厘米,高60厘米的木结构的台,台面上铺有软垫;软垫上有帆布盖单;台中心画有直径100厘米的阴阳鱼图。台面边缘有5厘米宽的红色边线;台面四边向90厘米处画有10厘米宽的黄色警戒线。台下四周铺有高20-40厘米、宽200厘米的保护软垫。90.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项目、无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评分方法:评分裁判员由评判动作质量分的裁判34名(A组)、评判演练水平分的裁判34名(B组)组成。各项比赛的满分为10分。其中动作质量的分值为5分;演练水平的分值为5分。A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现场完成动作的质量,按照各项目动作规格及其他错误内容扣分标准的要求,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各种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的扣分,即为运动员的动作质量分。B组裁判员根据运动员整套的现场演练,按照劲力、节奏、编排以及音乐的要求整体评判后确定示出的分数,即为运动员的演练水平分。91.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项目、无难度组别要求的竞赛项目评分标准:动作质量的评分标准:运动员现场完成套路时,动作规格与要求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其他错误每出现一次扣0.1-0.3分。演练水平的评分标准:分为3档9个分数段。凡劲力充足,节奏分明,编排合理,风格突出,动作与音乐和谐一致者为“很好”;凡劲力较充足,节奏较分明,编排较合理,风格较突出,动作与音乐较和谐一致出者为“一般”;凡劲力不充足,节奏不分明,编排不合理,风格不突出,动作与音乐不和谐一致出者为“较差”92.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无难度动作组别项目A组裁判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1位数;B组裁判所示分数可到小数点后2位数,第3位数不做四舍五入。93.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无难度动作组别要求项目在比赛中的应得分数为:动作质量应得分和演练水平应得分之和即为运动员(队)的应得分数。94. 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无难度动作组别要求项目在比赛中动作质量应得分的确定:A组2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以上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A组3名裁判员,1名副裁判长评分时,2名裁判员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或1名裁判员和1名副裁判长对运动员同一个动作错误和其他错误扣分)的累计之和即为动作质量的应扣分,用动作质量的分值减去应扣分,即为运动员动作质量的应得分。95. 对练、传统拳术、传统器械、集体、无难度动作组别要求项目在比赛中演练水平应得分的确定:B组2名裁判员,1名裁判长评分时,取3个分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社区连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绿色矿山修复材料采购模式与成本控制分析报告
- 2026届天津市五区县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血液特快配送行业物流服务模式创新与市场拓展报告
- 企业风险控制与内部控制培训体系构建可行性研究报告
- 家庭防滑改造2025年防滑建材产品评测报告
- 社区养老驿站老年人娱乐活动设计与实施报告
- 边境巡逻机群无人机集群编队策略分析报告
- 家庭防滑改造行业市场细分领域发展前景报告
- 铜矿开采设备介绍
- 大脑动脉狭窄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T-GDPIA 21-2020 高转速高转矩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 人力作业效率低分析报告
- 最常用2000个英语单词-电子表格版
- 崧舟细讲文本: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
- 某中学德育处主任工作评价量表
- 法院送法进校园讲座
- 农民工工资表(模板)
- 艰苦地区服役申请书范文
- 《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教学课件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