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选修2(1).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选修2(1).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选修2(1).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选修2(1).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三《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单元测试B卷 人民版选修2(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b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识读下图,斯图亚特是第一个成功统治英伦三岛的王室,但其统治实际上不太稳定,经历数次革命,曾有两位君主被革命所推翻。这“两位君主”统治的相同点是( )都主张实行专制统治与议会矛盾尖锐引起人民的极大不满在位时表示服从议会abcd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全国掀起抗议浪潮,各地的口号是:“议会!议会!除了议会不纳税!”“只要我们有两头牛,就愿意出售一头来资助陛下,但必须通过议会!”材料充分表明 ( )a.当时议会是最高统治者b.纳税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c.议会必须按民众要求资助国王d.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 3.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 )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4.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5.1641年,英国大抗议书中写道:“比一切东西更有力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以国会的一项法案,宣布这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议会抗议国王的行为不能说明( )a.议会有决定征税的传统权力b.议会与国王的斗争激烈c.议会采取和平的斗争形式d.国王的专制行为不受制约6.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巴林顿摩尔指出:“没有新的原则在17世纪的成功实施,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够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这里“新的原则”是指( )a议会至上b和平渐进c自由平等d分权制衡7.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8.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罪恶和谬误都被他践踏在脚下。右图中右边的柱子象征着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都向他致敬,左边的柱子显示他权力的法律来源。这表明( )克伦威尔已蜕变成封建专制君主护国主的权力至高无上克伦威尔意在实行独裁政治共和制度已名存实亡a.b.c.d.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进步的共和主义者赖德洛指出:“国家本来可能在一个短时期达到人类所向往的幸福境界的,然而却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而使所有善良的人的希望破灭了。”这句话是对( )a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抨击b查理一世专制统治的批判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否定d查理二世复辟统治的不满10.恩格斯曾说:“在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17世纪中后期,英国确立了“新的重心”的事件是( )a.护国政体的确立b.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c.1688年“光荣革命”d.权利请愿书颁布11.英国一位君主当政时,有人曾上书建议她效法征服者威廉,摆脱法律的约束,独断专行。但是这位君主想起自己加冕时的誓言,深知“不能冒着丧失王位和使整个国家倾覆的危险而去这样做”,她当众将那份上书付之一炬。这一场景最早发生在下列哪一文献制定以后( )a权利请愿书 b大抗议书c权利法案d大宪章12.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13.1789年法国三级会议上,掌玺大臣巴朗登致词说:“诸位先生们,你们要愤然摒弃这些危险的改革,公众利益的敌人想要把这些东西和好的、必要的改变混为一谈”文中所说的“公众利益的敌人”和“危险的改革”分别是指( )a.特权等级代表、增加税收b.第三等级代表,实行宪政c.资产阶级代表、建立共和政体d.雅各宾派、推行恐怖政策14.恩格斯在总结资产阶级革命进程的特点时指出,为取得完全成熟的资产阶级的革命果实,“必须使革命远远超出这一目的”,使更激进的派别执政,采取更激进的措施,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当这个目的达到时,激进派和激进措施就会“从舞台上消失了”。从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程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君主立宪派执政时一系列反封建法令的实行就是完全成熟了的革命果实b.雅各宾派的措施太过于激进,严重阻碍了法国历史的发展c.雅各宾派执政时期推行的革命政策,体现了激进派采取的激进措施d.热月政变和政变后的变化说明,激进派及其措施“从舞台上消失了”15.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d.君主制度的衰亡16.有人说,他是英雄!也有人说,他是魔鬼!有人说他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但同时也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是一个“暴发户”。这里的“他”是指( )a.华盛顿b.拿破仑c.林肯d.罗伯斯庇尔17.1802年拿破仑发表演说:“现在有了一个政府,有了各种权力机构,但此外全国还剩下什么呢?一盘散沙。如果我们不在法国的土地上放下大堆大堆的花岗石作为基础,我们是建立不起共和国的。”以上材料反映拿破仑( )a竭力维护共和制b力图强化中央集权c企图复辟封建帝制d力主建立统一的大帝国18.下表罗列的是法国近代历史上巴黎人民的重要起义起义时间完成的革命任务1789年7月确立君主立宪派统治1792年8月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5月-6月促成雅各宾派专政1830年7月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1848年2月推翻“七月王朝”1871年3月建立“巴黎公社”从中得出的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人民是法国历次民主革命运动的主力军b.每次斗争的目的都是建立无产阶级民主c.每次起义都建立起了资产阶级的政权d.资产阶级是起义的领导力量19.下列关于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过程,最准确的是( )a.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b.君主专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c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d君主立宪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帝制共和制2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制度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d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审判查理一世开始了,独立派内部出现犹豫和动摇,但克伦威尔顺应士兵和广大民众的要求,把国王当做暴君、叛徒、杀人犯和国家公敌。他在审判国王的特别法庭上,竭力向摇摆不定的法官们阐明处死国王的理由,指出“要当机立断地了结这件大事;基督命令你们惩罚英国压迫者”最后他不顾法官们的暧昧态度,并排除来自法国、西班牙等国封建势力的干预,亲自起草对国王执行死刑的命令。 米阿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材料二 战争使克伦威尔在英伦三岛、在全欧洲扬名,并把他一步一步向着最高权力的巅峰推进,但却使共和国步入了危机。连年征战的巨大军费开支造成了国库空虚,国内民不聊生。保王党公开地仇视一种宗教狂热者的统治。国内宗教问题冲突不断发生。一切都仿佛在倒退军官们强迫议会改革,甚至不惜发动武装政变。议会看到了危机,却内部纷争,意见不一,少数激进的议员策划企图“保存他们自己永久性权力的计划”方案,并要解除克伦威尔军事统帅的职务。克伦威尔开始策划“取而代之”。 查尔斯弗恩克伦威尔传材料三 面对詹姆士二世的专制,处于十字路口的英国人会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抗呢?他们也没有呼唤克伦威尔。(1)材料一中克伦威尔的主张是什么?这一主张对英国革命有什么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克伦威尔开始策划“取而代之”的主要原因。(4分)(3)后来英国人为什么“没有呼唤克伦威尔”?(2分)22.分析法国革命史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路易十四认为自己是“天主在人间的代表”,王权神圣,它具有判断“正确无误”的特性。“可以倾听和咨询御前会议的意见,但必须自己作出决定”。“国王是绝对的主人”。材料二 饱受奴役和压迫的法国农民(漫画)材料三 英国人一定是丧失了所有的道德和自由感,否则怎么会对这场世界经历过的最重要革命,对它正在进行的庄严方式,不表敬仰赞赏呢?凡有幸目睹这一伟大城市最近三天发展的同胞,一定不会认为我的话是夸张的。 晨邮报1789年7月21日论巴士底狱的陷落(1)据材料一回答当时法国政治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3分)(2)材料二的漫画反映了大革命前夕法国的哪一状况?(2分)(3)晨邮报的这则评论认为,英国对法国正在进行的事件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你的判断。(2分)(4)攻占巴士底狱后开始了君主立宪派的统治,这一时期法国政治制度与材料一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2分)23.阅读下文:恩格斯在归纳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一般规律时指出:“为了取得即使是那些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的超出这一目的在这种过分的活动之后,必须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历次动荡之后,新的中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请回答:(1)1789年至1791年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有哪些?(4分)(2)1793年,法国革命为什么“远远的超出”了1789年的革命成果?(2分)(3)1794年至1815年,法国资产阶级是怎样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2分)(4)简述法国共和制度最终确立的标志。(2分)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拿破仑是拿破仑法典的热忱宣传者;这部法典是一只船,它把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输送出去,远达伊利里亚(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和波兰拿破仑并没有预见到:扫除旧制度的垃圾只会促使潜伏着的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 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拿破仑法典在有些国家里被接受为母法,并通过其子法现今正在那里发生效力。 汉译世界名著拿破仑法典(1)材料一中“法国革命的行政的和社会的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主义的种子勃然萌发”的原因。(6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综述之。(4分)专题三 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较量b卷答案1.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的识记和比较能力。两位国王都无视英国政治和法制传统,导致与议会的矛盾尖锐。不符合史实,故排除含的b、c、d三项。2.d【解析】税收问题是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焦点问题,国王征税按照传统需经过议会的同意。斯图亚特王朝与议会的矛盾激化了社会矛盾。材料口号“除了议会不纳税”、“但必须通过议会”,说明税收的征收需经过议会的同意,故本题选d。议会不是最高统治者,是一机构,所以a错,b没有明文规定,c理解错误。3.a【解析】解题关键是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法国大革命前夕是王权强化时期,材料反映出大臣们按国王的旨意办事,一切人都为国王服务,因此a正确。4.c【解析】a项说法错误,君主立宪制并未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较多国家实行民主共和制。b、d两项说法是对英国本国的影响,不属于对世界民主化进程的影响。c项根据所学可知,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君主立宪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从材料中看出国王征税遭到议会强烈抗议,说明二者矛盾尖锐,故b项正确。抗议的原因是不经议会同意以国王名义进行征税,为此议会的对策是制定法案,认定国王违法,这是和平的手段,因此a、c两项正确。d项专制行为不受制约与材料不符。故选d项。6.a【解析】英国在17世纪颁布的最主要法律是权利法案。权利法案限制了君主的权力,确立了“议会至上”的新原则。7.d【解析】d项指出了这两段话的本质并且符合历史事实;选项b对这两段话本质的表述不够准确;选项c对这两段话本质的表述更加不准确;选项a表述错误。8.a【解析】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护国主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军事独裁,不是封建专制君主。9.a【解析】本题考查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同阶段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由于他一个人的野心”和所学史实可知应该指的是英国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进行军事独裁统治。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10.【解析】选c。“光荣革命”既是一次政治妥协,又是一次政治变革,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两个基本原则,即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从此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循着正常的轨道发展起来。11.c【解析】本题属于情景式选择题,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来反映历史的特征。从材料中不难看出,当时的英国国王已经不能独断专行了,说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了。a、b、d三个文件都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颁布的,权利法案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标志。因此,c是正确的。1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通过材料中的“1688年”,“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改变规则应指“光荣革命”,“光荣革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故选a。君权收归议会执掌应在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但国王拥有行政权。英国在18世纪建立责任内阁,国王最终统而不治,故b、c两项不正确。d项“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时间更晚,英国工人掀起宪章运动,才提到争取普选权。13.【解析】选b。从材料中看,这个大臣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结合所学这里所指的“公众利益的敌人”一定是指第三等级代表,“危险的改革”是要实行宪政改革。14.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雅各宾派的激进措施,对于扭转国内外的紧张局势起了重要作用,不能完全否定。15.c【解析】a、b两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三项都不正确。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1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时注意关键信息“革命的代表”“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专横跋扈的暴君”,根据所学知识只有拿破仑三者都具备,故选b。17.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从材料“1802年”“拿破仑”“但此外全国还剩下什么呢?一盘散沙”可看出当时法国中央对地方还未实现真正统一。所以,拿破仑“在法国的土地上放下大堆大堆的花岗石作为基础”,应该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符合题意。18.a【解析】 b、c、d三项的说法都只适合于部分起义,a项与历次起义都符合。1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波旁王朝统治时期,实行君主专制;1791年,制宪会议颁布了法国第一部宪法,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成立了历史上的法兰西第一帝国;1848年二月革命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拿破仑三世成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到惨败,巴黎人民发动起义,推翻了第二帝国的统治,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所以答案为a项。20.d【解析】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题干的条文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有利于确立巩固共和制。21.【解析】第(1)题从材料一内容分析,克伦威尔的主张是处死查理一世,再指出影响。第(2)题应从当时英国的国内形势分析。第(3)题应围绕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作答。答案:(1)主张:坚决要求处死查理一世。影响:处死了查理一世(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原因:国内的严峻形势(国内危机重重);克伦威尔及其领导的军队与议会矛盾尖锐。(3)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实行独裁统治违背了资产阶级的意愿。22.【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天主”“王权神圣”和“国王是绝对的主人”分析法国政治的突出特点是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第(2)题需要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高高在上,属于特权等级,第三等级承受着沉重的负担。第(3)题需要归纳材料信息并结合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分析。第(4)题主要考查1791年宪法标志法国政体的变化,由革命前的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答案:(1)君主专制,君权神授。(2)法国等级森严,第三等级承受着沉重的负担。(3)应该持积极支持的态度。因为英国本身也曾进行过资产阶级革命,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