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养老机构的途径.doc_第1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养老机构的途径.doc_第2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养老机构的途径.doc_第3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养老机构的途径.doc_第4页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养老机构的途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次年会征文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完善养老机构的途径罗元文 周一 李衡 辽宁大学人口研究所摘要:21世纪是人口老龄化的时代。中国于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空巢、独居老年群体日益扩大,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资金保障的问题已成为国家、社会、学术界非常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是老年服务,特别是养老机构的发展问题仍处于“边缘地带”。本文从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养老机构的供给和需求,找出养老机构发展的制约因素,借鉴国内外经验,提出完善养老机构的相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养老机构、老年福利服务、人口老龄化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特征(一)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银发浪潮”席卷全球。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生育率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使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极其迅猛。2000年,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见表1)。表1 中国老龄人口数及比重的变化 单位:万人时间65岁及以上人口80岁及以上人口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25004.4%2000.3%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 25003.6%2000.3%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49004.9%5000.5%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63005.6%9000.8%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88007.0%13001.0%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五普”资料计算整理由表1可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982年为4.9%,1990年比1982年增长了0.14%,2000年比1990年增长了0.25%,19821990年年均增长0.017%,19912000年年均增长0.23%。由此可见,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逐年攀升。这同时也说明了中国从青年型社会转变为老年型社会的过程。同时,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随人均预期寿命的增长仍在持续增加(见表2)。表2 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老龄化程度预测时间人数(亿人)比重(%)2000年0.887.002005年1.017.642010年1.138.292015年1.359.632020年1.7211.982025年1.9713.582030年2.4216.682035年2.9220.162040年3.2422.562045年3.2923.332050年3.3624.41资料来源:2001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和老龄化程度预测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http:.由表2可知,2000年,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0.88亿,2010年比2000年增长了0.25亿人,2020 年比2010年增长了0.59亿人, 2030 年比2020年增长了0.70亿人, 2040 年比2030年增长了0.82亿人, 2050 年比2040年增长了0.12亿人。另外,2010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了16.1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2010年,每12名中国人中有1 名是65 岁及以上的老人,2020年为8名,2030年为6名,2040年和2050年为4名(见图1)。图1 20102050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率预测资料来源:根据表2生成由表2可知,201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率为0.18%,2020年达到0.24%,2030年逐渐下降为0.23%,2040年降至0.12%,2050年为0.08%。其增长趋势(见图1)。从2005201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增长率呈直线上升趋势,到2020年达到最高峰;20212030年先降后升,2030年达到第二峰值;2031年开始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45年降至最低谷;2046年2050年逐渐回升。总体来看,20052050年,人口老龄化速度虽一直保持增长,但前20年增长速度迅猛,后20年增长速度将大幅减缓。(二)人口老龄化特征1、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2000年65岁及以上人口为0.88亿,占中国总人口的7%,占世界老年总人口的21.23%左右。2025年为1.97亿,占中国13.58%,占世界25.02%;2050年为3.36亿,占中国24.41%,占世界25.78% World Population Ageing.UNSD.2004及计算整理,由此可见,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规模将很庞大。同时,中国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很快(见表3)。表3 部分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对比 单位:年比重中国日本法国韩国英国美国瑞典7%200019701864200019291942188714%202719941979202219762013197220%2037200620202032202120282012资料来源:王森.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前景和对策分析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6:(2).P171由表3可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7%上升到14%,中国仅需27年。而法国需要11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70年、英国为47年,分别是中国的4.3倍、3.1倍、2.6倍和1.7倍;同时,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14%上升到20% ,中国仅需10年,英国为45年、法国为41年、瑞典为40年、美国为15年、日本为12年,分别是中国的4.5倍、4.1倍、4.0倍、1.5倍和1.2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因此,中国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2、老龄化人口中高龄化速度较快老龄人口中的内部年龄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老龄人口中低龄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下降,高龄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见表4)。表4 我国老年人口年龄构成预测 (万人)年份6069岁7079岁80岁人口数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人口数比重%20007631.658.84141.131.91196.59.320058015.356.54762.933.61403.49.920109500.757.65284.332.11701.610.3201512559.362.15648.127.92027.610202013847.760.26865.829.82300.510202515960.457.69223.133.32528.39.1203019909.559.710186.830.63229.89.7203520705.555.712106.632.54392.111.8204018093.247.215334404918.612.8204517129.942.916239.240.76567.216.4205019978.146.614406.333.68442.919.8资料来源:朱勇.少子老龄化背景下的我国机构养老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P17注:“比重”为相应人口数占60岁及以上人口的百分比由表4可知, 2000年,低龄老年人口数量从7631.6万人增加到2035年的20705.5万人,年均增长率为10.25%。然而,低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从2000年的58.8%降至2050年的46.6%,50年降低了12.2个百分点(见图2)。图2 低、中、高龄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布资料来源:由表4生成由图2可知,低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比重呈递减趋势;中龄老人比重的变动趋势非常不稳定,时增时减,但总体上仍表现为上升趋势;高龄老年人比重呈递增趋势。由此可见,中国老龄人口中高龄化趋势显著,增长速度较快。3、少子老龄化明显在中国,少子老龄化的特点非常显著。从世界范围看,与日本特点较相似。19902005 年,15年间,中国人口结构呈现出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和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的趋势(见表5)。表5 五次人口普查“14 岁及以下”和“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时间14岁及以下65岁及以上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36.34.4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40.73.6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33.64.9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27.75.6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22.97.02005年1抽样调查2005年22.37.7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由表5可知,14 岁及以下儿童比重实际下降速度比预测值要快。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0 年的33.4和25.8下降到1999 年的15.2和8.77,进入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2000年,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2.9%,比1990年下降了4.8个百分点。“少子化”的特点使抚养比发生变化。整个社会的劳动年龄人口减少,而需要供养的非劳动人口增加。养老负担率由1990年的0.14,2000年的0.17,提高到2010年和2030年的0.25和0.33唐钧.问题与障碍: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社会政策思考M.宁波出版社.2003.。4、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规模小型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见表6)。家庭户均人口规模从19501980年30年间基本上是稳定的;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隔10 年就减少大约0.5个百分点。表6 中国五次人口普查及2005年1%抽样调查的户均人口数 时间户均人数(人)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4.30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4.29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4.43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3.97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3.442005年1抽样调查20053.13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由表6可知,2000年,规模在4 人以下的家庭所占比例为76%。2005年1%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数为2.97人,比2000年时又减少了0.13 人;农村为3.27 人,比2000年减少了0.38 人。从家庭结构类型来看, 三代户、四代户减少, 一代户、两代户增多。1990年一代户和两代户占总户数的77.11% ,1991年为78%,1995 年为80.58%,2000年为90.58%各地区按家庭户类别分的户数.国家统计局网站.。由此可见,家庭规模小型化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老年人对医疗护理、日常生活的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子女减少,家庭养老资源不足,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与家庭实际能够提供的帮助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二、中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机构的供需分析(一)养老机构的供给状况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政府对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日趋重视。但“我国整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加快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已经十分紧迫,对老年服务体系的规划刻不容缓窦玉沛.在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经验交流会议上的讲话.民政部网站. .。”中国养老机构的供给情况不尽人意。从历年数据看,其供给远落后于老年群体的需求由于“社会福利院”、“城镇老年福利机构”和“农村老年福利机构”这三类老年福利服务机构占“福利类收养性单位”的9395%,而“福利类收养性单位”又要占“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的9496%,所以本文用“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来做比较.(见表7)。表7 19792007年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状况年份单位数(个)床位数(万张)收养人数(万人)1979898822.618.619811003125.319.719831580732.425.919852910049.140.819873737264.951.819893974373.856.919914226482.864.619934368192.772.419954307497.674.7199742385103.178.5200139338124.789.3200337294129.896.5200541368164.0123.7200744000240.4205.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8年.中国统计出版社由表7可知,19792007年,“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的“床位数”和“收养人数”一路上扬。1991年比1979年的“床位数”和“收养人数”分别增加了60.2万张和46万人;2001年比1991年分别增加了41.9万张和24.7万人;2007年比2001年分别增加了115.7万张和116.1万人;2007年比1979年分别增加了10.64倍和11.04倍。与此同时,19792007年的养老机构数量和年末床位利用率也有很大变化(见图3)。图3 1979年2007年中国养老机构数量与年末床位利用率比较资料来源:由表7计算整理.床位利用率=收养人数/床位数由图3可知,19791990年,养老机构数量增加速度较快,平均每年增加2633个;19911994年虽有增加但是数量较少,平均每年增加244个;19952004年的10年间呈下降趋势,减少了4481个;20052007年,开始迅速增加,平均每年增加877个。同时,19791993年床位利用率一路上升;19942005年,受养老机构减少的影响,虽有所回落,但趋势不明显;20062007年增长迅速,床位利用率达85.44%。总体来说,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不断上升表明,养老机构的需求量在未来几年中会不断增加。主观方面,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抽样调查中国1979年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数据表明: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高达17.5%,城市老年人为19.7%,80 岁及以上的老人为12.8%。在“愿意住养老机构”的老年群体中,愿意“常住”的为78.9%;在80岁及以上的老人为81.5%。在“对养老机构的总体印象”方面,回答“较好”的占35.5%,回答“一般”的占46.4%。由此可见,老年群体对老年福利服务机构的热情很高,老年福利服务机构未来的前景是很乐观的。(二)养老机构的需求状况考虑到老年人口体质、收入水平、经济承受能力和思想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在参考其他国家与地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老年人口对社会养老机构床位数的需求模型。具体公式如下陈友华. 人口老龄化、经济发展与老年社会福利设施建设以南京市为例J.人口学刊.2004:(2):所需床位数=6069岁人数0.87079岁人数280岁及以上人数8(1)据表4数据,把各年龄段老年人数代入公式(1),可得到我国养老机构所需床位数变化情况的预测结果(见表8)。表8 我国养老机构所需床位数及为老服务人员预测结果年份床位数(万张)服务人员(万人)相对变化2000240 48 1002005272 54 113.382010318 64 132.662015376 75 156.782020433 87 180.532025514 103 214.72030621 124 259.362035759 152 316.852040845 169 352.652045987 197 412.0420501123 225 468.81资料来源:由表4及公式1计算得出注:所需为老服务人员数=养老机构所需床位数/5相对变化以2000年为基数1、现有养老机构数量远未达到老年群体的需求量由表4、表7和表8可知,20002005年,老年人口对养老机构床位数的潜在需求量从240万张增加到272万张,需求量明显增加。而2007年末,全国福利机构提供的床位数总计才240万张,仅占全国1.01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数的1.62%,这一比例不但同发达国家(如美国)5的水平相距甚远,即使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23的水平相比也有很大差距。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深,这些机构数量是远远不够的,难以满足越来越多的生活不能自理、无子女、子女不在身边或子女虽在身边但无精力照顾等原因而要求进入养老机构的老人的养老需求。2、养老机构床位数量缺口巨大由表7与表8对比可知:中国养老机构床位需求缺口很大,2000年我国老年人所需床位就达到240万张,而实际仅有床位113万张,缺口为52.9%;2005年我国老年人所需床位就达到272万张,而实际仅有床位164万张,缺口为39.7%。未来中国所需床位数将增长迅猛,到2030年时所需床位数将达到621万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2.6张,是2007年床位拥有量的2.6倍。到2050年时所需床位数将达到1123万张,每百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3张,是2007年床位拥有量的4.7倍。3、养老机构专业人才供给不足据统计,我国现有养老服务职工24万人根据2005年民政年鉴公布的数字显示,还不到所需服务人员预测值54万人的一半。由表4可知,2010年、2020年、2030年、2040年、2050年的需求量将是2000年的1.3倍、1.8倍、2.6倍、3.5倍、4.7倍。2050年,我国养老机构所需的为老服务人员大致为225万人,预测显示我国为老服务人员无论从短期来看还是长远来看都是相当紧缺的。养老机构所需床位数和所需专业人才数的发展速度高于老年人口的发展速度,主要原因是人口高龄化的速度非常快,而且高龄老人对养老机构的依赖性远远高于中、低龄老年人,所以我国应在充分重视人口老龄化的基础上,加快老年福利设施的建设以应对日益增长的高龄老人的需求。(三)我国养老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1、养老机构体制单一,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环境欠佳由于目前中国对社会力量举办老年福利事业和新建老年福利机构等优惠政策及资金支持未能摆上议事日程;政府对福利机构的资助仅限于国家和集体经济兴办的机构,对社会力量兴办的福利机构几乎没有资助。2、 养老机构缺乏分类管理目前大多数养老机构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养老机构服务内容和范围比较单一,大多数养老机构收住以养老服务为主的老人。对入住老人的护理工作只能满足基本需要,服务质量有待提高张涛.侯淑肖.彭嘉琳等.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及其执行情况的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10):608-10.。与此同时,养老机构硬件建设不符合老年人的心理和体能特征,未达到无障碍设施标准,服务功能欠缺。3、 养老机构收费普遍偏高许多地方对养老机构的各项收费没有制定合理的标准与相对应的服务范围。以医疗押金为例:少则收取500元,高者达数千元,这笔钱是入住老人去世后才归还,且不付利息,至于入住时收取的一次性设备购置费,则从1000元到数万元不等。4、 养老机构准入制度设计有漏洞,难以确保老年人获得养老资源的公平性养老协议书里多数条款都对入住老人作了严格的规定,甚至包括违反时的处理与处罚,而对于养老机构的服务标准的规定却含含糊糊,更缺乏养老机构违约时的责任条款。这样既不利于养老机构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竞争力,又造成了入住者的精神负担。5、养老机构服务档次低首先,专业工作人员严重缺乏。养老服务机构缺乏专业的养老护理员。据统计,2005年末,全国取得养老护理员资格的专业工作人员不到2万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2006.。其次,男性工作人员少。也许因为传统观念,养老机构中很少能看到男性工作人员。再次,志愿者随意性大,且常常缺乏老人护理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最后,养老机构的服务人员大多都没经过正规培训,缺乏爱心和耐心,以管理者自居,态度冷淡。三、国外及香港地区养老机构的经验借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的一些新兴国家也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他们在发展养老机构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之处。(一)美国享受独立感觉“最大限度地发挥老年人的潜力,尽可能使老年人自立生活”是美国解决养老问题的指导思想丁亦竹:当前美国的社会管理,学习时报,2005年第31期。美国机构养老模式有:1、独立式退休住宅:是为健康老年人设计的公寓,标准上除了洗衣之外不设其它公共服务,通常为大约8层的中、高层楼房,规模为100一300个居住单元。2、集合式住宅:除了基本的独立住宅单元外,还提供包括清洗、购物、餐饮等独立生活所需的大多数类型的辅助服务,但不包括个人护理。集合式住宅要求高质量的服务和人员配备,因此管理费较高,这类住房的开发倾向于由教会和慈善机构提供赞助。3、托老所:服务对象主要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托老所的专职工作人员很少,但志愿人员相当多,主要以六、七十岁的健康老年人为主,他们来这里一方面帮助照顾那些生活不便的受托老年人,另一方面也参加托老所的各项日常活动,这些人的工作内容比较专业化,专人分管托老所的伙食、教育、旅游等,各司其职。(二)日本注重人文关怀日本人口至2000年己接近1.3亿,其中约17%的人口为65岁以上的老人。据预测,到2015年每4个日本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到2050年则每3个人中就有1个是老年人。4.2%的老人住在疗养院和老人中心等老人福利设施中,公立养老设施共有4699处,入住人数307497人,私立养老设施有254家,入住人数19055人谭浩:中国421养老危机,兼探美法德日养老经,http:/wwwsbokee.eon“Use6zsos4zshowasp?。日本机构养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l、特别养老服务:接纳生活不能自理,无法在家养老而时刻需要护理的老人。2、保健院:接纳那些不需要入院治疗,通过体能锻炼就能恢复的老人。3、廉费老人院:接纳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在家养老的老年人。4、高龄生活福利中心、小规模的老人综合服务设施,内设有床位,接纳需要护理的老人。5、施养老强调以在养老设施内养老为主,收养对象为生活不能自理、在家养老有困难等老年人。其中又分为几种不同的设施类型,老年人可以根据健康状况、家庭现状等具体条件,在众多的养老服务类型中进行选择。(三)香港倡导平等养老香港的养老服务机构基本不考虑老年人的经济状况,并且对低收入老人入住养老机构有较多补助。同时,香港对养老机构进行了严格的功能分类,其目的是便于政府主管部门依法对养老机构进行有效监管,“确保住客的利益获得保障”张良礼等.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规划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香港养老机构的模式主要有:l、高度照顾安老院:针对身体机能丧失或衰退,以致在日常起居方面需要专人照料,但不需要高度的专业医疗护理的老人。2、中度照顾安老院:针对有能力保持个人卫生,但在处理关于清洁、烹饪、洗衣、购物的家居工作及其它家务方面有一定困难的老人。3、低度照顾安老院:针对有能力保持个人卫生,亦能处理清洁、烹饪、洗衣、购物等家居事务的老人。4、混合式安老院:能够为住客提供一种以上照顾服务的。例如,有些中度照顾安老院设有高度照顾宿位。四、完善养老机构的对策和建议机构养老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服务系统的优劣,所以,我们应该对目前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加以改善,使其适应未来老年群体的需求。建议如下:(一)重点开发大众型和全护理养老机构面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积极扶持各种形式的养老机构,并给予政策上的优惠。通过对大中城市养老机构收养老人的基本情况调查发现,“大众型”的养老机构和全护理养老院的市场需求比较大,所以建议政府及有意愿开办养老机构的个人和企业开办全护理大众型养老机构。(二)建立养老机构的评估及监督机制各类养老机构应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条件及收养老人情况向镇府主管部门申办养老院类别,经主管部门评估审核合格后,发给养老院类别证书。政府相关部门应定期对养老机构实施走访、调查,对不合格的养老机构进行整顿或关闭。以利于这些养老机构更好地发挥养老的职能,使未来的人口老龄化高峰所带来的养老风险得以妥善解决。(三)增加对低收入老年人的资助费用每个申请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必须经过统一的身体状况和经济条件评估,评估后,如果老年人经济条件不足以支付该类型养老机构的费用,其收费标准可参照社会最低贫困线由政府财政下拨给与免除。进入这类机构的老人,其拥有的财产应委托有关机构拍卖,并将拍卖所得上缴国家。或者建议低收入者将原有资产出售,选择适合自己护理需求及经济水平的养老机构养老。(四)大量培养职业工作者老年服务业在中国是新兴产业,我们应该充分借鉴国外经验,使该产业吸纳更多有耐心、有爱心及有专业技术的就业者。为此,应该让人们正确认识这一行业的需要和发展。为了鼓励和吸引专业社会工作者和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到福利服务机构工作,我国政府颁布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暂行规定和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此外,国家还应通过学校教育、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等多种形式,既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又培养了大批为老服务业所需要的管理和服务人才。(五)融服务理念于养老机构目前有许多的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视入住者为管理对象,有的老人反映在养老机构中没有私人空间,管理人员没有经过老人允许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