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 页至5 页,第卷 6页至16 页,共300分。1.考生注意: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本人的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卷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在人类对物质运动规律的认识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大胆猜想、勇于质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下列有关科学家及他们的贡献描述中正确的是a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热效应规律b奥斯特由环形电流和条形磁铁磁场的相似性,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电本质c开普勒潜心研究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 d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研究中,对斜面滚球研究,测出小球滚下的位移正比于时间的平方,并把结论外推到斜面倾角为90的情况,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落体观点【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物理学史【解析】电流的热效应规律是焦耳发现的,a错误;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解释了磁现象电本质,b错误;哥白尼提出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c错误。【举一反三】哪一位科学家引入了电场线?图115如图1所示,吊环运动员将吊绳与竖直方向分开相同的角度,重力大小为g的运动员静止时,左边绳子张力为t1,右边绳子张力为t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和 t2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运动员两手缓慢撑开时,t1和 t2都会变小ct2一定大于gdt1+ t2=g【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力的平行四力形定则和牛顿第三定律【解析】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必须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相互的,t1和 t2同一个物体上,a错误;两手缓慢撑开时t1和 t2夹角变小,t1和 t2都会变小,b正确;当夹角为时,t2等于g;当夹角大于时,t2大于g;当夹角小于时,t2小于g。【举一反三】动员两手缓慢撑开时,t1和 t2是否做功?vv1v2ot02t03t0tv图2162012年9月16日,济南军区在“保钓演习”中,某特种兵进行了飞行跳伞表演该伞兵从高空静止的直升机上跳下,在t0时刻打开降落伞,在3t0时刻以速度v2着地。他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2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在0t0时间内加速度不变,在t03t0时间内加速度减小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伞兵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c在t03t0的时间内,平均速度d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运动图象【解析】速度图象中图线的斜率是物体的加速度,0t0斜率是一定的,加速度不变,在t03t0切线的斜率是减小的,所以加速度是减小的, 可知阻力f是减小的,ab正确;如果t03t0是匀变速时,速度图象是直线,平均速度为 比这个变减速的位移大,t03t0的平均速度比小,c是错误的;若第一个伞兵在空中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伞兵立即跳下,第一个伞兵从减速,第二个伞兵从0加速,第二个先比第一个快,距离变大,然后相等,又比第一个快,距离减小,当打开降落伞时,第二个比第一个快,距离继续减小。【举一反三】速度图象中怎样表示物体的位移?图ocxb17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在x轴上分布如图3所示,x轴上两点b、c点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b、c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ebxecxbeb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c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d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解析】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o点左侧,电势升高,电场强度方向向左,b点斜率大,电势升高得快,电场强度大;o点右侧,电势降低,电场方向向右,c点电势降得慢,电场强度小;到o点时,电势的变化率为0,电场强度为0;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向右,再向左,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举一反三】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哪一个位置的电势能最大?18.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求出s2的质量为:图4a b c d【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万有引力和圆周运动【解析】对于s1:, ,解得,【举一反三】s1的质量的表达式是什么?19绕有线圈的铁芯直立在水平桌面上,铁芯上套着一个铝环,线圈与电源、开关相连,如图4所示线圈上端与电源正极相连,闭合开关的瞬间,铝环向上跳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保持开关闭合,则铝环不断升高b若保持开关闭合,则铝环停留在某一高度c若保持开关闭合,则铝环跳起到某一高度后将回落d如果电源的正、负极对调,观察到的现象不变【答案】c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磁感应和楞次定律【解析】开关闭合,线圈中有电流通过,产生磁场,磁通量增加,铝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总是阻碍磁通量的变化,磁场对感应电流的作用力阻碍磁通量的变化,相互排斥,所以弹起;闭合之后,磁通量不变,铝环中没有感应电流,所以下落。【举一反三】铝环的大小有什么变化的趋势?图5val1l2l320如图5所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正弦交变电源,副线圈接有三盏相同的灯(不计灯丝电阻的变化),灯上均标有(36v,6w)字样,此时l1恰正常发光,图中两个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其中电流表显示读数为0.5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31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12wc电压表的读数为18vd若l3突然断路,则l1变暗,l2变亮,输入功率减小【答案】c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变压器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功率、电流关系【解析】因正常发光,两端的电压为36v,电流,的电流为,两端的电压为18v ,电功率为1.5w,所以副线圈的输出电压36+18=54v,副线圈的输出6+1.5+1.5=9w,原线圈输入的功率也为9w;,当断路时,副线圏的电压不变,总电阻增大,电流变小,变暗,两端的电压变大,灯变亮,总功率变小,由,u不变,增大【举一反三】原线圏的输入电压有多大?图621 磁流体发电机可以把气体的内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一种低碳环保发电机,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其发电原理示意图如图6所示。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负电的微粒,整体上呈电中性)喷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磁场区域有两块面积为s、相距为d的平行金属板与外电阻r相连构成一电路,设气流的速度为v,气体的电导率(电阻率的倒数)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上板是电源的正极,下板是电源的负极b两板间电势差为ubdvc流经r的电流为id流经r的电流为【答案】ad【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洛仑兹力、电场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析】等离子体射入匀强磁场,由左手定则,正粒子向上偏转,负粒子向下偏转,产生竖直向下的电场,正离子受向下的电场力和向上的洛仑兹力,当电场力和洛仑兹力平衡时,电场最强,即, e=bv , 两板间的电动势为bvd ;作为电源对外供电时,, 二式结合,【举一反三】该电路工作时,外电压的表达式是什么?输出功率?第ii卷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22.(每空2分,共6分)如图7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他在气垫导轨上b处安装了一个光电门,滑块上固定一遮光条,滑块用细线绕过气垫导轨左端的定滑轮与力传感器相连,传感器下方悬挂钩码,每次滑块都从a处由静止释放。图7(1)该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7乙所示,则d_mm。(2)下列实验要求不必要的是_。a应使滑块质量远大于钩码和力传感器的总质量b应使a位置与光电门间的距离适当大些c应将气垫导轨调节水平d应使细线与气垫导轨平行(3)改变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力传感器的示数f和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通过描点作出线性图像,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图像。(选填“t2f”“ ”或“”)。【答案】(1)2.25 (2)a (3)【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游标卡尺、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解析】(1)游标卡尺的读数(2)因为有力传感器,挂任意钩码时对滑块的拉力即合力都可显示。(3)要验证 ,要测出a。遮光条到光电门时的速度 ,从a释放到光电门,l为a到光电门的距离。所以 。【举一反三】如果遮光条比较大,研究滑块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处理数据时应作出_图像。 23(每空3分,共9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测定一块电池的电动势e及内阻r。图8(1)先直接用多用电表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多用电表表盘示数如图8所示,其示数为_v。(2)然后,用电压表、电阻箱r、定值电阻r0、开关s、若干导线和该电池组成电路,测定该电池电动势及内阻。图9根据实物图9在方框内画出其电路图,并标出相应符号。闭合开关s,调整电阻箱阻值r,读出电压表图10bo相应示数u ,根据几组数据,计算出相应的与的值并作出图线,如10图所示,得到轴上的截距大小为b,图线的斜率大小为k,则可求得e_v;r= 。(用字母r0、b、k表示)【答案】(1)9.3或9.4 (2)如右图所示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多用表的使用,全电路欧姆定律【解析】由全电路欧姆定律 ,变形得,所以,斜率 , 截距【举一反三】如果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其他不变,选用什么作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合适?24.(12分)如图所示,圆心角为90的光滑圆弧形轨道,半径r为1.6 m,其底端切线沿水平方向。长为的斜面,倾角为,其顶端与弧形轨道末端相接,斜面正中间有一竖直放置的直杆,现让质量为1 kg的物块从弧形轨道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物块离开弧形轨道后刚好能从直杆的顶端通过,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1)物块滑到弧形轨道底端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2)直杆的长度为多大。【答案】(1)30n (2)2.1m【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机械能守恒、向心力、平抛运动【解析】(1)光滑圆弧形轨道,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设物体在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为, 在轨道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联立式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30n. (2)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知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 且 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高度: 根据几何关系知 联立式知h=2.1m 【举一反三】物块从离开圆弧到斜面所用的时间有多长?25.(20分)如图所示,两条金属导轨相距l=1m,水平部分处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1中,其中mn段平行于pq段,位于同一水平面内,nn0段与qq0段平行,位于与水平面成倾角37的斜面内,且mnn0与pqq0均在竖直平面内。在水平导轨区域和倾斜导轨区域内分别有垂直于水平面和斜面的匀强磁场b1和b2,且b1=b2=0.5t;ab和cd是质量均为m=0.2kg、电阻分别为rab=0.5和rcd=1.5的两根金属棒,ab置于水平导轨上,与水平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0.5,cd置于光滑的倾斜导轨上,均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从t=0时刻起,ab棒在水平外力f1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以a=2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d棒在平行于斜面方向的力f2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导轨的电阻。水平导轨足够长,ab棒始终在水平导轨上运动,已知sin37=0.6 ,cos37=0.8 ,g=10m/s2 。求:(1)t=5s时,cd棒消耗的电功率;(2)从t=0时刻起,2.0s内通过ab棒的电荷量q; (3)规定图示f1、f2方向作为力的正方向,分别求出f1、f2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关系;(4)若改变f1和f2的作用规律,使ab棒的运动速度v与位移x满足v=0.4x,cd棒仍然静止在倾斜轨道上,求ab棒从静止开始到x=5m的过程中,f1所做的功。f237【答案】(1)9.38w (2)1c (3) (4)6.025j【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电磁感应、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解析】(1)金属棒ab在5s时的速度电动势此时电流(2)t02.0s时间内金属棒ab运动的位移t02.0s时间内穿过闭合回路磁通量的变化量为t02.0s时间内通过ab棒的电荷量为(3)金属棒ab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电流和时间的关系为对金属棒ab由牛顿第二定律有:得:(n)对金属棒cd由平衡条件有:得:(n)(4)ab棒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当x5m时,因为速度与位移成正比,所以电流、安培力也与位移成正比,(n)所以,根据动能定理,得所以,【举一反三】电磁感应中怎样计算通过某截面的电量?(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 【物理选修33 】(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不能将工厂里扩散到外界的能量收集起来重新利用b温度升高,说明物体中所有分子的动能都增大c气体对容器壁有压强是因为气体分子对容器壁频繁碰撞的结果d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 e在一个绝热容器内,不停地搅拌液体,可使液体的温度升高【答案】cde【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分子动理论、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压强的微观解释。【解析】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是所有分子动能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少;e项改变内能的两条途径是等效的。气体的压强是由分子规则运动对器壁频繁碰撞产生的。【举一反三】气体压强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吗?(2)(9分)如图所示,玻璃管的横截面s=1 cm2,在玻璃管内有一段质量为m =0.1 kg的水银柱和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玻璃管平放时气体柱的长度为=10 cm,现把玻璃管正立,过较长时间后再将玻璃管倒立,经过较长时间后,求玻璃管由正立至倒立状态,水银柱相对于管底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假设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大气压强取p0=1105 pa)l0【答案】2cm【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玻-马定律【解析】气体做等温变化,当玻璃管平放时有 玻璃管正立时有对水银柱受力分析,故,玻璃管倒立时受力分析,有: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由以上各式联立解得【举一反三】要使水银不从玻璃管中流出,玻璃管的长度至少多长?34(15分)(1)(6分) 一列简谐横波从左向右以=2 m/s的速度传播,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选错一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bcd410515-2x/cmy/cmoaa质点再经过一个周期将传播到d点bb点正在向上运动cb点再经过回到平衡位置d该波的周期t=005 sec点再经过将到达波峰的位置【答案】bde【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本题旨在考查机械波和简谐运动【解析】机械波向前传播时,介质中各个质点绕各自的平衡位置做往复运动,不向远处运动,故a错误;b点向上振动,由位置可知,须 回到平衡位置,c错误;由t=正确;图示时c正向下运动,经到波峰.【举一反三】a质点在1s内的路程和位移是多少?(2)(9分)如图所示,mn是一条通过透明球体球心的直线,在真空中波长为=600nm的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若出射光线cd与mn的交点p到球心o的距离是球半径的倍,且与mn所成的夹角= 30。求:透明体的折射率;此单色光在透明球体中的波长。podcnamb【答案】n = 424 nm【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光的折射定律、折射率、podcnamb【解析】光路图如图所示,设在b点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在c点的入射角为,出射角为在ocp中,0c=r,op=r;由正弦定理可得:r/sin =r/sin(-) sin=/2 =45 cop=15 因为0b=0c=r, =,又,根据折射定律可得i45bom=i=45;由几何关系可得:+=cop+bom=60 =30 由折射定律可得:n=sini/ sinn = 可得所以=0/n=424 nm 【举一反三】同一束光在会变吗不同介质中传播频率?35.(15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b.结合能越大,原子核结构一定越稳定c.如果使用某种频率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需增大入射光的光照强度才行d.发生衰变时,元素原子核的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 e.在相同速率情况下,利用质子流比利用电子流制造的显微镜将有更高的分辨率【答案】ade【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原子模型、衰变、光电效应、核能【解析】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的核式结构;平均结合能越大越稳定;光电效应存在极限频率 ,必须大于它;波长越短,衍射越不明显,质子流的动量大,德布罗意波长短。【举一反三】光的强度和什么有关系?(2)(9分)如图所示,光滑平台上有两个刚性小球a和b,质量分别为2m和3m,小球a以速度v0向右运动并与静止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撞过程不损失机械能),小球b飞出平台后经时间t刚好掉入装有沙子向左运动的小车中,小车与沙子的总质量为m,速度为2v0,小车行驶的路面近似看做是光滑的,求:(1)碰撞后小球a和小球b的速度;(2)小球b掉入小车后的速度。ba【答案】(i) ,碰后球向左;,球向右 (ii) 【命题立意】本题旨在考查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解析】(i)设a球与b球碰撞后速度分别为v1 、v2 ,并取方向向右为正,光滑平台,两小球为弹性小球,碰撞过程遵循动量和机械能守恒,所以有 有 由解得 碰后球向左,球向右(ii) b球掉入沙车的过程中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有 且 得 【举一反三】为什么小球与车水平方向动量守恒?物理答案二、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415161718192021dbcadcdcdad三、非选择题(共62分)(一)必考题(共47分)22(6分) (1)2.25 2分 (2)a 2分 (3)2分23(9分)(1)9.3或9.4 2分(2)如右图所示 3分 2分 2分24 (12分)解:(1)设物体在轨道最低点时的速度为,沿弧形轨道下滑过程,由动能定理: . 2分在轨道最低点时,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联立式解得: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物块对轨道的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