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高一历史下学期5月联考试题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4-5-24 上午1000-11:3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2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自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 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 说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体现自然经济虽开始解体,但依然处于主导地位a b c d3宋代高承事物纪原称:“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或以官监之。”这一记载表明( )a草市发展为镇级行政区 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城市的经济重心发生转移 d经济区域化趋势凸显4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记载:明代中叶,“赋税之法,密于田土而疏于户口,故土无不科之税,而册多不占之丁”。光绪富阳县志载:“熙攘往,编审(人丁调查和登记制度)不行,版图之籍亦莫可得而稽矣。”上述材料反映了( )a明清时期,农民依附关系不断加强b由明至晚清农村赋税缴纳以土地为主c明朝以,农民迁徙自由逐步加强d近代农村赋税制度经历了根本性变革5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忽视海防的重要性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d奉行闭关锁国政策6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c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7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8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 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c爵位制度的创设 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9李鸿章说:“近年华商殷实狡黠者多附洋商名下,如旗昌、金利等行,华人股份居大半暗受洋人盘折之亏,官司不能过问。”成立轮船招商局,可吸引华商入股,“使华商不至皆变为洋商, 实足尊国体而弭隐患”。这表明( )轮船招商局效仿西方的股份制 清政府欢迎西方列强在华投资建厂 成立轮船招商局是为了保护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成立轮船招商局是为了抵制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a b c d101928年全国经济会议和全国财政会议相继召开。到1936年,中国关税6.36亿元,统税收入1.31亿元,盐税收入2.47亿元,中国财政总收入是1927年的15倍。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南京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使用国货运动b北洋军阀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南京国民政府制定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政策d英法为了加强团结废除了对华的关税条约1119世纪末,中国部分地区“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这一材料主要说明了( )a当时西方国家对华以商品输出为主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c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d部分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12“新政(戊戌变法)提出后,山西省成立了商务局,承办山西的矿务、铁路,还集股白银45万两兴办轻工业。如在盛产棉花的地区,开设纺纱、织布厂,引入进口机器生产。同时在该厂附近分设轧花、榨油两厂”。据此推断,戊戌变法对山西的影响最可能是( )a引领中国近代化潮流 b成为全面落实变化法令的典范c晋商进入强盛时期 d近代工业得到较快发展13甲、乙分别是1920年和1936年我国经济生产总值所占比例(%)示意图。从甲到乙的变化反映出( )自然经济走向解体 资本主义经济获得发展 外国资本操纵中国经济命脉农轻重比例有所改善 图甲 图乙a b c d14某学校高三学生历史探究小组找到了下列一组图片,该小组成员为它们确立了一个主题,该主题最恰当的就是( )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历程c民族资产阶级探索强国之路 d中国工业化的曲折发展历程15“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天,金秋的首都在鲜花的装点下,显得格外美丽。古老而又年轻的北京,迎了共和国诞生以第一大盛事。1226名代表带着全国各族人民的重托,第一次汇聚这里,共商国是。”“这次大会”召开时,我国(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已经起步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161962年3月,周恩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上针对当时的经济形势即兴作了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该对联出现的背景是( )a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b周恩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c中央纠正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d中共八大召开,提出尽快把我国由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17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社员在20世纪70年代末签订一份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这份契约的签订反映了()人民公社体制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家庭承包责任制势在必行 我国土地所有制正经历着变革 农民分田到户违背了当时政府的土地政策a b c d18右图反映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化情况。“甲线段”所示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主要得益的经济理论是( )a社会主义的高度计划经济 b自负盈亏的分配管理制度c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d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形势观19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四沿战略”。其中“沿江”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为此采取的重大措施是( )a开放港口城市 b开辟经济开放区c浦东的开发开放 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20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的贡献 b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支持c突出了企业家们的作用 d资本的发展和需求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21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促成上述现象出现的背景有( )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东西方联系 中国商品对西方人有吸引力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白银在中国市场上大量流通a b c d22受益于科技革新力量的推动,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总能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生命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力量。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孕育和成长出的新兴产业有( )a棉编织、蒸汽机车制造等产业 b电气、石油、汽车制造等产业c计算机制造、航天技术等产业 d互联网经济、金融服务等产业23下列有关西方“福利国家”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增加了企业和国家的负担 b福利范围仅是社会低收入人群c实施的前提是全面实行国有化政策 d消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24钱满素在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讲到:“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因为标榜而延长了它,挽救了它。他也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这里的“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指的是( )a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放弃了自由资本主义制度c改变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d建立福利国家制度25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此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为圭皋;罗斯福新政生,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随着生长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c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d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和市场的混合经济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26海洋自古以就成为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路径,大国崛起无一不是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上。材料一 唐中期以后,海上丝绸之路日益繁忙。宋代积贫积弱,无法经营陆上丝绸之路,“南渡以后,国土日蹙,一切依办海舶”。据统计,当时一艘海船可载货六七十万斤,相当于2000头骆驼的运输量。材料二 近代以,海洋成为财富的象征,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有人认为:地中海时代随着美洲的发现而结束了,随之而的是近400多年的大西洋时代。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指出唐宋时期中国对外贸易路线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西方经济发展角度,分析大西洋时代主导近400多年的原因。(4分)27阅读材料,参看地图,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地处海河与南、北运河交汇的三岔河口一带的天津,很快发展成为北京调运漕粮等生活物资的中转枢纽和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舟车攸会,聚落始繁。”材料二 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金融中心。材料三 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1903年,政府开始部署建设以大经路为轴心的新城区,仅20年,新城区就成为天津新的政治、文化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罗澍伟近代天津城市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图中a、b、c三区开始形成的时间和原因。用一例近代史实说明天津是“通往北京的军事要地”。(8分)(2)分别举例说明材料二天津的“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依据材料二,分析开埠通商对天津发展的意义。(5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的背景。依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初期天津发生的主要变化。(5分)2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材料二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大纲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1909年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险。法国1892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10小时;1893年的法律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意外工伤保险法案老年及残疾保险法,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材料四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1)依据材料一,归纳孔子的经济主张。(3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怎样的主张。(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国从哪些方面进行社会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改革对各国社会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5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简要指出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6分)高一年级5月份月考试题历史试卷答题卡一、选择题答案请涂在机读卡上。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6分)(1)(8分)(2)(4分)27(18分)(1)(8分)(2)(5分)(3)(5分)28(20分)(1)(3分)(2)(6分)(3)(5分)(4)(6分)高一年级五月份月考历史试题答案一、选择题答题卡15 aaacd 610 bbbbc 1115 ddcdc 1620 cbccd 2125 cbaab二、非选择题26.(1) 变化:陆上丝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