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亚硝基二苯胺.doc_第1页
N-亚硝基二苯胺.doc_第2页
N-亚硝基二苯胺.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质的理化常数国标编号:61810:86-30-6中文名称: N-亚硝基二苯胺英文名称:N-Nitrosodiphenylamine;N-Nitroso-N-phenyl benzenamine别 名:防焦剂NA;高效阻聚剂N-NO分子式: C12H10N2O;C6H5N(NO)C6H5分子量:198.24熔 点: 6466密 度: 相对密度(水=1)1.24蒸汽压: 溶解性:不溶于水,难溶于乙醇,易溶于丙酮、苯、乙酸乙酯、二稳定性:稳定外观与性状: 黄褐色结晶粉末危险标记:15(有害品,远离食品)用 途: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用防焦剂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人体有刺激性和毒性。受热分解释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气体。有可疑的致癌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165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色谱-质谱法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版译文,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 气相色谱法城市和工业废水中有机化合物分析王克欧等译 5.环境标准: 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 2mg/m3 美国(1982)N-亚硝基二苯胺用作水果、蔬菜或其他田间作物的杀虫剂时,其亚硝胺的总浓度不得大于0.05ppm(工业品)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收集于密闭容器中作好标记,等待处理。也可以用不燃性分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该佩戴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定期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