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doc_第1页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doc_第2页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大连市第四中学 孙洪霞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爱国主义,是点燃中国人民为祖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火炬。无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结合教材,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一、用我国在化学史上的贡献来陶冶学生的爱国之情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人类作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国古代的科学成就众口皆碑,对此初中化学课本在绪言里作了介绍,如造纸、制火药、烧瓷器都是举世闻名的。隋末唐初孙思邈在他的舟经内伏硫磺法中所说的“硫磺、硝石各二两皂角子不蛀者三个”就是我国最早配制火药的方子,在唐朝(公元618907年)我们的祖先已发明火药。公元1225-1248年,我国的商人将火药传人阿拉伯国家,西班牙人在13世纪后期通过翻译阿拉伯书籍才知道火药,英法各国直到14世纪中期才有应用火药和火器的记载。我国是世界上生产陶瓷最早的国家,秦汉时期的逸周书里就有“神农耕而作陶”的记载,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更详细地记载了制陶的方法。我国的瓷器大约在7世纪传人西方,宋明时传入日本。“中国”一词的英语为“China”,而“china”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瓷器。这些足以说明我国瓷器是世界瓷器的祖先。我国是最早发现、开采、使用煤和石油的国家,这可在讲解石油和煤时向学生介绍。13世纪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东方见闻录中写道:“中国燃烧的不是木,也不是草,却是一种黑石头。”这样大惊小怪,说明在此之前,欧洲没有用煤的经验,而我们的祖先远在汉代就发现了煤和它的可燃性。汉书地理志上说:“豫章出石,可燃为薪。”根据历史可靠记载,我国最迟在西汉已发现了石油。汉书地理志上记有:“高如县有洧水(石油),可燃。”在明朝16世纪,我国打出了世界上第一口油井,而俄国打第一口油井是在1848年,美国是在1850年。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所说:“中国的这些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二、用我国的化学科学成就坚定学生的爱国信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化学工作者奋力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分别于1965年和198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用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生命力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及与天然转移核糖核酸有相同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它标志着我国在人工合成大分子方面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结合钢铁冶炼的教学,可在介绍我国钢铁冶炼史的同时,突出解放后我国钢铁工业的辉煌成就。1949年我国钢产量为15.8万吨,居世界第26位,到1982年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并连续六年以每年增产300万吨的速度增长。原煤产量1989年为10.4亿吨,跃居世界之首,是1949年的32倍。目前世界上年产原煤10亿吨以上的国家只有我国和美国,但美国走完从年产6亿吨到10亿吨的历程用了70年的时间,而我国仅用了10年。我国化肥工业的发展更令人瞠目。1949年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只有大连、南京的两个小化肥厂,产量不足3万吨。就在这个烂摊子上,我国化学工作者奋发图强,1989年化肥产量突破8600万吨,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化肥生产的第三大国。目前我国已有大中小型化肥企业1800多个,品种也由单一的硫酸铵发展到尿素、硝铵、磷铵等十多个品种,如今全世界化肥总产量中有11.5是由我国生产的。这些辉煌的成就,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三、以科学家的优秀事迹为学生树立爱国榜样科学家的崇高形象能产生感召青年学生的强大魅力。结合元素周期律的教学,可介绍居里夫人历尽艰辛发现了某种放射性元素时,将其命名为“钋”,以表达她对祖国波兰的热爱。结合纯碱的教学,可介绍我国制碱的先驱者侯德榜。在英国卜内门公司垄断国际市场,对外封锁技术,企图将中国制碱工业扼杀于摇篮之中时,他怀着报国决心,于1921年10月漂洋过海,返回祖国,日夜奋战在工厂,终于于1926年6月在塘沽碱厂生产出纯度为99的洁白纯碱。其产品畅销日本及东南亚各国,荣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奖。这一成就一鸣惊人,令世人刮目相看,为中国人民争得了荣誉。四、在学生头脑中树立一个富饶、美好的祖国形象在化学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宣传祖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丰富,让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富饶、美好的祖国形象。如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时,介绍我国丰富的食盐资源我国不但有丰富的海盐,而且有丰富的井盐、湖盐和岩盐。学习煤和石油工业时,介绍我国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仅山西省的煤炭储量就占世界煤炭储量的四分之一,我国已建成大庆、大港、胜利、辽河、吉林等大油田,甩掉了石油工业落后的帽子。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向学生介绍世界上已知的150种矿产我国均有发现,探明储量的有136种,其中钨等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五、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增强学生的自觉爱国意识环境保护教育与保护祖国的美好河山、珍贵的文物古迹、人民的健康是联系在一起的,也与热爱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是一致的。教学中可结合化工生产知识的学习,介绍我国每年要排放35亿吨废水、50亿立方米废气、5亿多吨废渣,全国城市附近的水域90已被污染的事实,提高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六、讲究教育方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1、有机结合,自然渗透。在化学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要紧紧地把握学科的特点,以知识开路,使爱国主义教育和化学知识教学有机结合、自然渗透,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否则,就会造成“硬贴”、“横插”的现象发生,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和化学教学形成“两张皮”。比如讲金刚石时,可扩展教学内容,介绍我国是拥有特大天然金刚石的国家之一,1977年发现的“常林钻石”重158,86克拉,属世界特大金刚石。金刚石除用作装饰品外,还发现它在常温下有很高的热导率和红外线透过率。我国已将其用于新型雷达和卫星遥控探测器上。这样不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使学生对金刚石的性质和用途留下深刻的印象。2、形式多样,适时教育。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安排好教育的内容,形成系列化教育体系。同时还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进行适时教育。适时教育契机的选择不仅为教材内容所决定,还为学生心理效能所制约。只有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教育,方能防止盲目性,克服随意性。做到寓教育于知识之中,辅知识以教育含义,情理相济,水到渠成。如教学钢铁时,针对有些人头脑中的“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认识,教师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帝国主义掠夺我国鞍山的钢铁和东三省煤炭的事实,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家史实际上是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掠夺史。同时,介绍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钢铁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学生懂得只有社会主义才是中国人民摆脱压迫和贫困的选择。教育的有效性还有赖于形式上的具体化、形象化、多样化。教学要联系实际,有实例,有数据,有分析,采取化学讲座、讲故事、说名言等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爱国的思想像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3、广泛迁移,深化观点。在教学中有必要拓宽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深化教育观点。现行化学教材中,课本提到的科学家大多人都是外国人,其中除对个别人介绍其主要业绩外,大多数只是点到了名字,所以在教学中应该补充、突出新中国的科学成就和中国科学家的事迹。又如进行环境保护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水平上,而应引申、迁移、升华到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祖国上来。在讲解石油工业时,不仅要让学生通过从12万吨到13705万吨的数字对比去激发民族自豪感,还要让学生懂得为什么在旧中国虽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却戴着“贫油”的帽子,过着靠“洋油”度日的屈辱岁月,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祖国的矿产才真正属于全体人民,才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4、以史感人,以情动人。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做到“形式感人易于人脑,感情熏陶易于动心”。教育手段主要不是直接灌输,而是利用典型感人的材料将自然与社会的美、丑、善、恶生动地再现出来,使活生生的、难以忘怀的,甚至能铭记一辈子的形象刻印于学生的脑中,用火热的激情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比如教空气一节时,介绍拉瓦锡的故事。拉瓦锡小时候为了使自己的眼睛更加敏锐,能够在暗处看出光线的微弱变化,以利于研究各种光线,竟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