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7(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7(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7(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7(1).doc_第4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7(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历史前30天每天限时训练(2014年5月11日)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兮,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 ) 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 b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 c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 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25拉莫特勒瓦耶在其著作异教徒的德行中写到:“人们可以说孔子和苏格拉底一样,运用他们在伦理方面的权威,使哲学回到人间。”以下能够充分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他们都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b他们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c他们都关注知识对人的改造 d他们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6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 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b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c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 d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27日本学者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主张:“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在近代中国“汲取欧洲文明”的过程中( )a受制于多重障碍,顺序与此正好相反 b受甲午战败的刺激,开始主张“改变政令”c“变革人心”偏重于实用和形式主义 d“有形的物质”建设从民国时期开始起步281882年9月申报记载:“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骛,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种现象说明了( ) a政府经济政策发生重大变化 b洋务企业近代化因素增多 c社会各界支持集股筹资企业 d国人逐渐接受新型商业模式291912年,全国大约有1500余种报刊,1913年由于北京国民政府的镇压一度减少至130余种,1919年后又上升到400余种。1921年,全国有报刊550余种,1926年增至628种,通讯社增加到155个。这一时期中国报刊业呈现出扩大兴旺的趋势,主要原因是( )a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b教育事业迅速发展,民众文化程度显著提高c各种政治势力相互制衡,舆论界的环境相对宽松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国民政治热情普遍高涨30毛泽东说:“这个(1954年)宪法草案的特点,有两条,一条是总结了经验,一条是结合了原则性灵活性。”“宪法草案”所坚持的原则有( ) a民主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b民主集中原则和自由主义原则 c民生主义原则和法律至上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和人民主权原则31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停火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的达成 c两岸长期隔绝状态开始被打破 d两岸实现了直接通邮、通航、通商321984年10月22日,邓小平在中顾委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 指出“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纠正左倾错误进行全面整顿 b破除困惑推动农村改革起步c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d南方谈话吹响市场变革号角33加拿大学者哈罗德伊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写道:“梭伦寻求善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下列能印证“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的史实是( ) a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b以财产取代出身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 c以“陶片放逐法”对付别有企图的野心家 d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34“19世纪70年代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在欧美许多国家开展起来,它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异常深远。”这主要表现在( )a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垄断地位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加剧c“煤铁复合型”布局到临海型布局的演变d重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351980年,英国经济中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为11%,而2000年约为2%。在20年里,英国转让了五十多家大型国有企业以及更多的小型国有企业。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 a增加国民生产总值 b推行国有企业民营化 c扩大政府开支 d增加政府税收第卷(非选择题,共37分)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其中,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答题。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688年的所谓革命是一次不流血的成功,尽管是一次受到英吉利新教徒欢迎的荷兰人入侵。直到1689年2月初,议会才召集会议,请求威廉和玛丽担任国王和女王,而由威廉行使一切权力。在被授以王位之前,威廉和玛丽被要求同意一项权力宣言,其中谴责詹姆斯二世滥用互家特权,特别是废除法律。他俩一般表示同意。因此,建立起来的是一个受到限制的君主政体。 历代英王生平材料二 事实上,在威廉在位期间开始了实质性的宪法变化。信教自由法允许新教教徒(不是天主教教徒)根据具体情况自由做礼拜;三年一次法要求每三年召集一次新议会;兵变法规定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雇用常备军;皇俸法使下院有权控制国王的费用,所以,当威廉企图从没收的爱尔兰土地中拨款时,的确引起了一场骚动。最后,1701年,(议会)通过了一项嗣位法,这个法案除了其他内容外,保证要由新教徒继位,并且要求未来的国王必须是英格兰教会的成员,而且未经议会允许不得离开王国。国王未经议会批准不得辞退法官(威廉事实上从未想这样做过)。 历代英王生平请回答:(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不流血的成功”对英国历史的影响。(10分)(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历史信息及其反映的历史结论。(15分)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历史图片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一 秦统一中国后发行的圆形方孔钱图二 1900年开始发行的光绪通宝铜圆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铸造技术和作用的角度对这两种不同时期使用的货币进行比较。第卷(选考题,共15分)三、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45(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怀揣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尽管日本起步比中国略迟,然而最终结局却大相径庭,一悲一喜:大清王朝愈加摇摇欲坠,日本帝国则一飞冲天。世事流云,人生飞絮,同样是“经世之才”,一个身背骂名,抑郁而终;一个大功告成,奇勋盖世。出现这样悬殊的结果,令人深思。 文化博览2007年第五期请回答:(l)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人生结果差异的原因?(9分) (2)李鸿章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做法如何?你是如何看待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不同人生结果差异的?(6分)46(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建国之初,多数州要求选民必须是有地产的白人成年男性。19世纪30年代,多数州取消了对白人男性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1870年宪法第15条修正案,成年男性黑人获得选举权。1920年宪法第19条修正案,成年女性获得选举权。1971年宪法第26条修正案,选举权年龄资格降至18岁。摘自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请回答:(1)近代以来,美国选举资格的规定有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的近代民主政治演变的趋势是什么?(9分)(2)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选举资格规定变化的原因。(6分)47(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沙特阿拉伯等国。材料三环球网记者仲伟东报道,联合国安理会2012年2月4日表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俄罗斯、中国两国投反对票否决了这一决议草案。有外媒指出,西方国家对中俄的做法感到“愤怒”,不过中俄坚持认为上述决议草案有更多的工作要做。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中东地区局势复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分)(2)这些因素对整个世界和平有什么影响?从材料三看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是什么?(5分)48(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是他们怕清议的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知道中国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将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的指摘,不敢公开提倡。清廷把他谪戍伊犁,他在途中曾致书友人:“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耳。不此之务,虽远调百万貌琳,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弃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靓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徐尝谓剿匪八字要言,器良技熟,胆壮心齐是已。第一要大炮得用,今此一物置之不讲,真令岳韩束手,奈何奈何!”这是他的私函,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写的。他请他的朋友不要给别人看。换句话说,真的林则徐,他不要别人知道。难怪他后来虽又做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公无疑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士大夫阶级既不服输,他们当然不主张改革。 蒋廷捕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请回答:(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两个林则徐的特点及其主要理由。(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廷捕评价林则徐的目的及其方法。(6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babadcabcbbb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40(25分)(1)影响:“不流血的成功”指的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不仅标志着斯图亚特王朝和英国君主专制时代的终结,而且奠定了议会民主制和宗教自由的宪政基础。(10分)(2)信息:在君主立宪制下,英国议会权威大大提升;新教取得了支配地位,宗教自由的原则也最终确立。(6分)结论:英国实现了由封建君主专制向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转变;英国历经曲折,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和平改良的发展道路。(9分)41(15分)铸造技术:前者手工制造,制作粗糙;后者机器制造,质量提高。(4分)作用:圆形方孔钱统一了战国时期杂乱的货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中国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圆形方孔的形式也成了此后历代封建王朝钱币的定制。(4分)铜圆的出现和推广,用新式铜圆取代制钱,是对传统币制的一大革新。币制相对统一,有利于政府税收和民间商贸活动的开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由古代向近代过渡。(4分)三、选考题:每小题15分。45(15分) (1)原因:制度差异:中国处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近代宪政国家。(3分)文化差异:李鸿章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对西学停留在非常浅薄的基础上;伊藤博文既接受中国儒家文化,也接受西学,文明开化程度高。(3分)吸收西法的态度及举措不同:李鸿章坚持中体西用,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伊藤博文支持 “欧化”,坚持文明开化,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