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5(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5(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5(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5(1).doc_第4页
高考历史前30天冲刺每天限时训练5(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历史前30天每天限时训练(2014年5月9日)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某位先秦思想家曾有如下评论:齐桓公致力连击诸侯,设法合作维持传统封建秩序,是个执行正道而不行诈谋的国君;晋文公虽协助周王定乱,却僭越礼制,想仿形天子礼仪,是个内行诈谋却装作遵循正道的国君。该思想家应属于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5贾思勰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书香门第,其祖上就很喜欢读书、学习,尤其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他的家境虽然不是很富裕,但却拥有大量藏书,使他从小就有机会博览群书,从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识,关心人民疾苦,为他以后编撰齐民要术打下了基础。请分析“齐民”的意思是()a统治者 b南方人民 c平民百姓 d农学家261786年毕沅的一件奏折记载:“豫省连岁不登,凡有恒产之家,往往变卖糊口。近更有于青黄不接之时,将转瞬成熟麦地贱价准卖。山西等处富户,闻风赴豫,举放利债,借此准折地亩。贫民已经失业,虽遇丰稔之年,亦无凭借。”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a地域经济差异 b自然灾害c封建经济制度 d地主势力膨胀27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指出:“没有一种文明可以毫不流动地存续下来;所以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下列历史现象,能印证该观点的是( )a北朝时期均田制的出现 b隋唐科举制的建立c徽汉合流和京剧的形成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28近代青浦县乡土志载:“自租界北辟,男以鬻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矣。”这表明()a千古变局催生救亡图存 b坚船利炮加剧民族危机c纲常礼教束缚妇女解放 d工业文明冲击传统思想29下表是民国初年统计的国内若干个地区的农村消费情况统计数据,该数据反映出的主要结论是() 区域情况北部平均安徽怀县河北平乡河南新郑山西武乡中东部平均福建连江江苏淳化江苏江宁自给(%)733673793775720581596462421购买(%)267327207225280419404538579a北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较低 b中东部地区工业化程度较高c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影响 d自然经济解体存在不平衡性30毛泽东在某著作中论述道:“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也就是真正革命的三大政策的新三民主义共和国。”该论断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b旧三民主义正在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c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展 d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31毛泽东说:“我刘邓、陈粟、陈谢三路野战大军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大量敌人,使蒋军处于被动地位起了决定性的战略作用”。该军事行动的“战略作用”是()a迫使国民党停止全面进攻b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c拉开对国民党战略决战的序幕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32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地理教材对联邦德国(德国统一以前的西德)作了如下叙述: “在美、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的扶持下,西德的军国主义已经复活,已经成为严重战争危险的策源地。”以上叙述()a真实反映了当时联邦德国的社会状况b说明当时中国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说明当时中国强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抗d正确反映了二战后国际形势的特点3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业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对该内容的理解,错误的是()a提出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b肯定了在经济体制中权力下放的原则c明确了增强企业活力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中心任务d反映了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严重弊端的认识34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得决定性的转折点”。“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 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与议会之问形成了制衡关系 d责任内阁制形成35某西方学者说:“1945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a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 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c德日意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 d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第卷(选择题,共37分)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其中,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答题。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材料二 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三 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材料四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8分)(2)面对西方文明的压力,斯大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材料三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6分)结合所学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8分)苏联的特色工业化道路开创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3分)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图片包含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种信息。比较两幅图片,提取两项有关清后期至民初历史变迁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第卷(选择题,共15分)三、请从下面所给的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45(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28年11月,国民政府公布施行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标准案与划分国家支出标准案,将盐税、关税(海关税与常关税)、统税、印花税、矿税等主要工商税种列为国家收入,而将田赋、契税、牙税、当税、营业税等适合地方征收的税种列为地方收入,这样通过法律形式使中央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财力,同时也给地方保留了机动财力,对于出现的地方财政困难通过转移支付方式予以解决,从而扭转了自清末以来财权分散于地方的不利局势。 摘编自南京国民政府前期(19271937年)税收制度的借鉴材料二 美国的分税制,不是中央分给地方,而是地方分给中央。原先抗击英国的北美十三个殖民地,本来并无隶属关系,独立战争后,中央权力日渐膨胀,但地万仍有相当的独立性。与这种政治体制相适应,美国有三套税务机构,分属于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三者各司其职,互不干预,没有领导关系,只有工作业务关系。 郭伟红美国与法国分税制比较 由于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的征税机构独立,导致双重征税,乃至三重征税问题的普遍存在,至夸这问题未彻底解决。不过在直接税征收中都采取抵扣办法,如计交地方所得税中,可把交纳联邦的所得税作为费用扣除以消除重复课税。 摘编自谈美国分税制及其他请回答:(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国民政府税制改革的原因。(7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税制的特点及作用。(8分)46(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爆发了工人阶级要求普选权的宪章运动,民众纷纷在请愿书上签名。)工人们认为,“贫穷是没有代表权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假如工人有选举权,就会有一个比现在的议会更愿意促进工人利益的立法机构就会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更平等地分配他们创造的财富”,因此,“普选权的问题是饭碗的问题,是每日三餐粗茶淡饭的问题”。来源:z&xx&k.com摘自岳麓版历史选修二材料二(19世纪末期,在讨论煤气工人工会的核心斗争目标时)有人提议,向伦敦各个公司的董事们请愿,要求把所有工人的工资每天增加1便士。我反对这个提议。我主张减少工作时间。我的理由是“减少工作时间,就是延长你们的生命”。我声言,8小时工作日不仅意味着对于已经受雇的工人每天减少4小时工作,而且意味着有更多的失业者将就业,这样减少了那种把人变成野兽而不是把人当做文明人的非人竞争。摘自索恩(英国煤气工人协会领袖)自传我一生的战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英国两次工人运动的异同。(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人斗争是民主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理由。(6分)47(15分)【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朝鲜战争从三八线爆发,因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的直接出兵干涉,这场由朝鲜民族南北双方为解决民族统一问题而发生的内战转化成为先后有将近20个国家军队卷入的国际局部战争,其武装力量投入规模、战争强度和生命财产的损失之巨,仅次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战争本身对战后直至今日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也已远远超出了这场战争的地域、规模和结局的局限。摘编自雅尔塔阴影与板门店回声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信息技术革命,美国完成了产业结构转型,经济飞速发展。在现实的鼓舞下,美国的全球战略也越发积极,在中东地区也更加主动。美国中东战略55年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出兵朝鲜的原因是什么?(6分)“三八线”的划定对当今朝鲜半岛的局势有何影响?(3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冷战”结束以后美国在中东地区采取的战略及其原因。(6分)48(15分)【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1787年于费城召开制宪会议,历时三个月,麦迪逊是带着一套宏大的制宪方案前来与会的他草拟的“弗吉尼亚方案”成为会议上制定的新宪法的理论依据。他不同意汉密尔顿等极端联邦派的主张,而是主张建立一个能在中央与各州之间层层分权的联邦体系,确立司法部门的独立地位,并提出应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众议员。会议期间,麦迪逊对会议过程做了详细而准确的记录,为后人了解这次秘密会议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联邦宪法于9月17日正式签署公布。材料二 为了使新宪法在弗吉尼亚得到批准,应华盛顿的强烈要求,麦迪逊又参与了争取新宪法得到批准的运动,因为华盛顿看到,在弗吉尼亚,反对宪法的势力相当强大。通过竞选,麦迪逊进入了弗吉尼亚州的批准会议,他不仅成了赞成批准一派的领袖,而且指导了会议辩论。经过极其激烈的斗争,宪法在弗吉尼亚得以批准。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文涛隐蔽的总统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麦迪逊成为美国“宪法之父”的原因。(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会议辩论中麦迪逊为让“宪法在弗吉尼亚得以批准”可能阐明的观点。(5分)来源:学_科_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accdddcbccba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40(25分)(1)因素:工业革命的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确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启蒙思想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繁荣与发展。(8分)(2)道路:从发展轻工业开始。殖民掠夺(海外扩张)进行原始积累;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第二次工业革命(从轻工业到重工业);逐步实现工业化。(6分,答出从轻工业开始,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也可以。)说明:17世纪初,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18世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首先从纺织业轻工业领域开始,1840年前后随着机器制造业建立完成。1870年前后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电力工业汽车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重工业发展起来,英国工业结构发生变化,最终实现了工业化。(8分,看学生回答酌情给分。)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3分)41(12分)示例1:信息:清朝前期疆域辽阔(领土面积大);后期边疆领土被侵占(领土面积变小)。(2分)说明:清朝采取了一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并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的胜利,维护了国家领土完整;清政府腐朽落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领土。(4分)示例2:信息:清朝前期中央集权强大,国家高度统一,后期武昌起义成功,各省积极响应,出现南北对峙局面。(2分)说明:清朝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在武昌起义的影响下,南方和北方部分省份宣布独立,脱离清廷统治,北方各省处于清廷控制范围内。(4分)三、选考题:每小题15分。45(15分)(1)原因:清末和北洋政府时期中央集权削弱;南京国民政府稳定财政、巩固统治的需要;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政策的调整。(7分,答出其中一点3分,两点5分,三点7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