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母题题源系列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doc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母题题源系列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doc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母题题源系列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doc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母题题源系列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母题题源系列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母题来源】 2014年江苏卷第1题【母题原题】1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试题解析】对于君与民的关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不同于原始儒学的“民贵君轻”,并未继承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a项错误;原始儒学中的“民贵君轻”体现了民本思想,而董仲舒“屈民以伸君”的主张,君的地位大于民的地位,不再是以民为本,b项正确;题中主要是关于天、君、民关系的认识,并没有涉及仁爱思想,c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德治并没有摒弃,关于德治的主张题中也没有反映,故d项错误。【命题意图】考查汉代儒学的发展情况,难度一般。【考试方向】试题通过文字材料,考查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体现了获取和解读信息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考查要求。【得分要点】获取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原始儒学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对于君民的关系认识,二者相反。1(2014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三二模)尚书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以下观念与之相去甚远的是a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c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2(2014年广东省高中毕业班综合模拟三)西汉时期流行一句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这句谚语反映了当时 a科举取士深入人心 b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c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d重农抑商思想严重 3(2014年山西省高考考前质量监测)孟子说:“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而董仲舒则说:“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这一变化说明了a“天人合一”思想深入人心 b儒学发展适应了统治者需要c汉代建立了中央集权体制 d先秦儒学存在重大理论缺陷 4(2014年广东省佛山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a井田制的瓦解 b儒家成为主流思想c百家争鸣的出现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5(江西省南昌市2014届高三一模)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a处:秦朝结束了分裂,实现了思想统一bb处:西汉改造了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6(安徽省蚌埠市三县联谊校201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