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1).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1).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1).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1).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模拟新题分类汇编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2014广东茂名模拟一】1. 2013年10月30日,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出现严重低枯水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流域内年降水量异常偏少 b. 入湖河流中上游过度取水 c. 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 d. 全球变暖导致冰雪融水减少【答案】1.a【解析】鄱阳湖处于东部季风区,由于流域内降水较常年偏少,导致水位较低。【2014洛阳上学期期末】读“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田”(图8),完成23题。2因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a降水量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3为了促使该流域水资源日趋丰富,下列措施中,效果最不明显的是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水库【答案】2.b 3.c【答案】第2题,导致蒸腾作用减少的因素是人类乱砍滥伐,导致植被覆盖率减低,从而使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减弱,地表示增多,地表径流增加。第3题,修建梯田只能使坡地水流速度减缓,减少水土流失,对增加水资源量没明显影响。【2014浙江金华十校上学期期末】读某区域水系分布简图和甲地气候统计图,完成45题。 4.甲处最高水位出现在春季,最主要的原因是a.降水量大 b.积雪融水补给c.冰川融水补给 d.地下水大量汇入5.与东侧相比,甲乙之间河段西侧支流少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 b.植被 c.土壤 d.地形【答案】4.b 5.d【解析】第4题,结合甲地气候特点,冬季气温在0以下,降水以固态形式出现,春季伴随气温回升,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加上春季降水共同使河流水位升高。第5题,甲乙所在河流为第聂伯河,甲乙流经河段,东侧为山地为该河流支流发育提供条件,西侧地势低平,支流较少。【2014扬州上学期上学期期中】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图10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分别表示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b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c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d. 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7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 b. 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c. 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减少 d. 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答案】6.d 7.a【解析】第6题,结合水循环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过程,并结合各个环节所连结水体特点判断其意义。第7题,为下渗,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增加下渗量。为蒸发,大量开采地下水可减少蒸发。为地表径流,回收利用后污水排放量会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为水汽输送,城市绿地建设使植被蒸腾作用增强,水汽输送的水汽量增多。【2014荆州毕业质检一】右图为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某地上河平直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8该河流的流向及滩田a处种植一季的农作物最有可能是 a.自东北向西南、甜菜 b.自东向西、油菜 c.自西向东、棉花 d.自东南向西北、水稻9.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枯水期该河段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图中曲线实线为等高线,虚 线为潜水面等高线,直线实线为河流)【答案】8.b 9.c 【解析】第8题,由图示知该河流北岸受侵蚀严重,可知该河流自东向西流,东南丘陵地区可以在枯水季节种植一季油菜。第9题,该河流为地上河,即使在枯水季节,也是地表水补给地下水,判断潜水等值线分布特征判断结论。【2014洛阳上学期期末】读“北半球某河流上、下游径流量季节变化曲线图”(图9),完成1011题。10该河上、下游水源,最主要的补给方式,分别是 a雨水、雨水 b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雨水 d高山冰川融水、雨水11下列关于该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夏汛 冬汛 位于地中海气候区 位于季风气候区 可能分布在南欧 可能分布在东亚 a b c d【答案】10.d 11.b【解析】第10题,结合图示知,该河流上游汛期出现在夏季,河流流量随着气温的回升增大,主要为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汛期出现在冬季,应该为雨水补给。第11题,结合河流汛期分布特点,该河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据此判断结论。【2014北京朝阳区上学期期中】读我国不同地区河流径流量过程示意图(图7),回答1214题。12.图中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3导致乙所示地区河流7月径流量骤减的原因是( )a北太平洋副高衰弱 b伏旱天气的影响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准静止锋的影响14当丁所示地区河流处于第一个汛期时,甲所示地区为( )a江淮雨带控制 b华南雨带控制 c华北雨带控制 d台风雨带控制【答案】12.c 13.b 14.b【解析】第12题,华北地区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结合该地区气候特点,河流主要受夏季雨水补给为主,由此判断结论。第13题,结合乙区域径流量变化特点,可知该河流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夏季受副高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伏旱天气。第14题,结合丁地和甲地河流径流量变化特点知,该河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甲地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丁地第一个汛期出现在春季,此时甲地受华南雨带控制。【2014山东菏泽市上学期期末】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1516题。 15.据图判断,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气候特点是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16. 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答案】15.d 16.c 【解析】第15题,半岛纬度低,处于热带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在西南离岸风的作用下形成寒流,形成高温干燥的气候特征。第16题,海区为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西南季风。【2014山东泰安上学期期末】读某区域洋流分布图,完成1718题。17关于图中各洋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洋流交汇处形成了北海渔场 b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盛行西风c洋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d洋流是性质相同的洋流18图示各地气候特征与沿岸洋流密切相关的是am地夏季炎热干燥 bn地冬季温和湿润cp地夏季高温多雨 dq地冬季寒冷干燥【答案】17.d 18.b【解析】第17题,结合图中各洋流分布特点知分别为墨西哥暖流、加那利寒流、北大西洋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据此判断其影响。第18题, n地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温和湿润。【2014重庆市万州区诊断一】图6为世界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某月平均等温线分布图,读图6回答19一20题。 19甲处所处的国家可能为 a俄罗斯 b澳大利亚 c马达加斯加 d秘鲁 20乙处洋流可能是a东澳大利亚暖流 b马达加斯加暖流 c秘鲁寒流 d千岛寒流【答案】19.a 20.d【解析】根据海水等深线和等温线分布特征,知该海域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的东岸,乙处有寒流经过。据此判断该题组结论。【2014长沙四校11月联考】伞式洋流发电是通过“伞”带动工作索周而复始的运动,进而带动发电机运转发电。据图3完成2122题。21.洋流g的性质和地理位置可能是暖流 寒流 大洋东岸 大洋西岸a b. c. d.22对相邻陆地环境而言,洋流g的影响是a、加剧了干燥状况 b、增加了湿、热程度 c、减轻了寒冷状况 d、降低了干、热程度【答案】21.c 22.a 【解析】第21题,据示意图,顺洋流时工作索往南运动,逆洋流时工作索往北运动,即洋流流向大体为自北向南流,根据洋流在美国东西岸分布规律知,g洋流位于大洋东岸,为寒流。第22题,寒流对沿岸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加剧了干燥状况。【2014湖北武昌区高三元月调研】读某海域水温分布图,回答2324题。23该海域可能位于北半球大陆东岸附近 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南半球大洋东岸附近 南半球大洋西岸附近24下列不符合该海域的说法是长期是鱼群密集的场所 海雾出现频繁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夏秋气旋活动频繁【答案】23.a 24.c 【解析】第23题,根据该海域海水温度分布知其位于北半球中纬度海域,该海域存在自北向南流向的寒流和自南向北流向的暖流,据此判断该海域位于北半球大陆西岸附近。第24题,结合该海域的位置,该海域不可能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2014湖北三校联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2526题。 25.图中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域之一,该海域多雾的原因是( ) a.受秘鲁寒流的影响 b.受几内亚湾暖流的影响 c.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26.图中 m 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 a.寒暖流的交汇 b.上升流带来丰富的饵料 c.季节变化导致上下层海水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