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学院20129成本会计讲义.doc_第1页
经贸学院20129成本会计讲义.doc_第2页
经贸学院20129成本会计讲义.doc_第3页
经贸学院20129成本会计讲义.doc_第4页
经贸学院20129成本会计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任务1.1 企业成本核算的原则和要求1.1.1企业成本核算的原则 16 1.1.2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15任务1.2 成本的分类1.2.1 费用按经济内容不同分类1.费用要素(1)(6)2.费用按经济内容不同分类的作用(1)(4)【例题1多选题】为正确核算产品成本,下列属于应该正确划分各种费用支出的界限的有( )。A.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B.本期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界限C.本期已销产品成本和未销产品成本的界限 D.各种产品成本费用的界限【答案】ABD1.2.2费用按经济用途不同分类1.成本项目产品成本费用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在产品的费用完工产品的费用产品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费用涵盖范围宽,着重按会计期间进行归集,产品成本着重于按产品进行归集。产品成本是费用总额的一部分,只包括完工产品的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和期末未完工产品的费用。【例题2单选题】在制造成本法下,以下各项支出中,可以计入产品成本的有( )。A.生产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 B.生产设备的修理费用C.存货跌价损失 D.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 【答案】A成本核算对象是指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的对象,即成本费用明细账的设置对象。成本项目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企业一般可以设立以下几个成本项目:成本项目含义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并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燃料及动力燃料及动力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职工报酬、福利费等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成本,包括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提示】由于生产特点、各种费用支出的比重及成本管理和核算的要求不同,企业可根据具体情况增设或合并某些成本项目。2. 费用按经济用途不同分类的作用(1)(2)1.2.3费用的其他分类1、2、3任务1.3成本核算的账户设置1、2、3、4“生产成本”账户:在“生产成本”账户下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明细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任务1.4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2、3、4、5、6课后练习项目二、要素费用的核算任务2.1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1.1材料的内容与分类 1、2、3、4、5、62.1.2材料的采购与发出计价1. 实际成本计价方式下发出材料的成本确定(四种方法)2. 计划成本计价方式下发出材料的成本确定 例题见教材2.1.3材料领用凭证及材料领用控制1. 材料领用凭证(1)(4) 2. 材料领用控制(1)(3)2.1.4材料费用的分配1. 材料费用分配对象的确定 直接成本费用直接计入产品成本,间接成本费用分配计入。2. 材料费用的分配方法 (1)(4) 【案例2-1】3. 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与账务处理 【案例2-2】任务2.2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2.1外购动力费用的核算1. 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 2. 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 【案例2-3】2.2.2燃料费用的核算 直接计入或分配计入任务2.3薪酬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3.1职工薪酬的内容 18 2.3.2职工薪酬核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132.3.3职工薪酬的计算1.计时工资的计算(1)(2) 【案例2-4】2.计件工资的计算(1)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案例2-5】 (2)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案例2-6】 2.3.4职工薪酬的结算2.3.5职工薪酬的归集与分配的账务处理1.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案例2-7】2.非货币性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案例2-8】【例题单选题】 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2009年12月共发生生产工人工资70 000元,福利费10 000元。上述人工费按生产工时比例在甲、乙产品间分配,其中甲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 200小时,乙产品的生产工时为800小时。该企业生产甲产品应分配的人工费为( )元。A28 000 B32 000 C42 000 D48 000 【答案】D任务2.4其他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2.4.1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计算 2.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案例2-9】2.4.2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1. 低值易耗品费用计入成本的方法(三种) 2. 低值易耗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2.4.3包装物的归集与分配 通过教材46页单选9、10 理解2.4.4其他支出的归集与分配课后练习项目三、综合费用的核算任务3.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辅助生产成本是指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成本。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是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进行的。3.1.1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3.1.2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 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程序2.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一般为5种)(1)直接分配法下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案例3-1】含义不考虑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的劳务量,直接将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个受益单位或产品。计算公式(1)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2)各受益车间、产品或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辅助生产的单位成本该车间、产品或部门的耗用量图示供电车间机修车间辅助生产以外单位按对外供应劳务数量分配特点一次分配,分配结果不准确。(2)交互分配法 【案例3-2】含义进行两次分配。首先,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对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计算公式对内交互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辅助生产提供的总产品或劳务总量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人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辅助以外的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或劳务总量图示供电车间机修车间交互分配辅助生产以外单位按对外供应劳务数量分配(3)按计划成本分配法 【案例3-3】含义辅助生产为各受益单位提供的劳务,都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进行分配,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之间的差额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计算公式各受益单位应负担的辅助生产成本=该受益单位劳务耗用量计划单位成本实际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归集的费用+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入的费用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转出的费用图示供电车间机修车间按计划分配率分配辅助生产以外单位按计划分配率分配(4)顺序分配法(梯形分配法) 【案例3-4】特点按照辅助生产车间受益多少的顺序分配费用,受益少的先分配,受益多的后分配,先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不负担后分配的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图示按对外供应劳务数量分配按供应劳务总量分配供电车间(受益少的车间)机修车间(受益多的车间)辅助生产以外单位(5)代数分配法 【案例3-5】先根据解联立方程的原理,计算辅助生产劳务或产品的单位成本,然后根据各受益单位耗用的数量和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按此方法有关费用的分配结果最正确任务3.2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3.2.1制造费用的归集3.2.2制造费用的分配 (主要分配方法有1、2、3、4)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产品分配标准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分配标准制造费用分配率【例题单选题】某生产车间生产A和B两种产品,该车间共发生制造费用200000元,生产A产品的工时为4000小时,生产B产品 工时为6000小时。若按工时比例分配制造费用,A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为( )元。A80000 B120000 C200000 D100000 【答案】A教材第65页到68页例题任务3.3废品损失的确认、归集与分配3.3.1废品损失的确认废品损失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和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以及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扣除回收的废品残料价值和应收赔款以后的损失。【提示】不需要返修、可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入库后保管不善而损坏的损失;实行“三包”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均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3.3.2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其他应收款废品损失生产成本原材料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生产成本,可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也可按废品所耗定额费用计算。 (1)计算出废品成本 (2) 回收材料及应收责任人赔偿款 1000 1000 250 200750 750 (3)结转废品净损失 50(1)按实际成本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案例3-8】(2)按定额成本计算不可修复废品成本 【案例3-9】2.可修复废品损失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案例3-10】(2) 回收材料及应收责任人赔偿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等原材料废品损失 (1)返修发生的各种费用 500 500 150 100其他应收款生产成本 50 (3)结转净损失 350 350【补充例】某工厂费用分配表中列示A产品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为:直接材料2000元,直接人工1000元,制造费用1500元。不可修复废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有关资料如下:不可修复废品5件,每件直接材料定额100元,每件定额工时为20小时,每小时直接人工5元、制造费用6元。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回收残料计价200元,并作为辅助材料入库;应当过失人赔款150元。废品净额损失由当月同种产品成本负担。(1)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5100+5205+5206=1600(元)(2)废品净损失=2000+1000+1500+1600-200-150=5750(元)(3)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结转可修复废品成本:借:废品损失A产品 4500 贷:原材料 2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00 制造费用 1500 结转不可修复废品成本:借:废品损失A产品 160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1600 残料入库:借:原材料 2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200 过失人赔偿:借:其他应收款 15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150 结转废品净损失: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750贷:废品损失A产品 5750任务3.4停工损失的确认、归集与分配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不设立“停工损失”科目,直接反映在“制造费用”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中。辅助生产一般不单独核算停工损失。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应增设“停工损失”科目,在成本项目中增设“停工损失”项目。3.4.1停工损失的确认3.4.2停工损失的归集与分配 见教材73页例题【例题单选题】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对于属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停工损失,应转入( )。A.生产成本 B.其他应收款 C.营业外支出 D.制造费用 【答案】C课后练习项目四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任务4.1 在产品的数量核算企业的在产品是指没有完成全部生产过程、不能作为商品销售的产品,包括正在车间加工中的在产品和已经完成一个或几个生产步骤但还需继续加工的半成品两部分。【提示】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属于完工产品,验收入库后不应列入在产品之内。4.1.1在产品与完工产品的关系 4.1.2在产品的数量核算 【案例4-1】任务4.2 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七种)基本公式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提示】公式前两项之和为待分配费用,待分配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有两类方法:一是“倒挤法”,即先确定月末在产品成本,再用待分配费用减月末在产品成本得出完工产品的成本;二是“分配法”,即将待分配费用按一定比例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4.2.1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4.2.2在产品成本按固定成本计价法4.2.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案例4-2】4.2.4在产品按定额比例计价法 【案例4-3】4.2.5按约当产量计算在产品成本法 【案例4-3】【案例4-7】4.2.6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 【案例4-8】4.2.7按完工产品计算在产品成本【例题多选题】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费用,应具备的条件有(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 B.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C.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稳定 D.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波动较大【答案】AC【解析】定额比例法适用于各项消耗定额或成本定额比较准确、稳定,但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的产品。任务4.3 完工产品的成本结转 企业完工产品经产成品仓库验收入库后,其成本应从“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产品成本明细账的贷方转出,转入“库存商品”科目的借方。 【案例4-8】【例题单选题】某企业只生产和销售甲产品,2007年4月1日期初在产品成本3.5万元。4月份发生如下费用:领用材料6万元,生产工人工资2万元,制造费用1万元,行政管理部门物料消耗1.5万元,专设销售机构固定资产折旧费0.8万元。月末在产品成本3万元。该企业4月份完工甲产品的生产成本为( )万元。A.9 B.9.5 C.8.3 D.11.8 【答案】B【解析】完工甲产品的生产成本=3.5+(6+2+1)-39.5(万元)。课后练习项目五、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任务5.1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5.1.1企业生产特点与生产类型1.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过程特点与生产类型(单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2.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与生产类型(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单件生产)5.1.2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1.对成本计算对象的影响(1)(4)2.对成本计算期的影响(1)(2)3.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影响(1)(3)5.1.3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3种)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下表所示: 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对象生产类型成本管理生产组织特点生产工艺特点品种法产品品种大量大批生产单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分批法产品批别单件小批生产单步骤生产多步骤生产不要求分步计算成本分步法生产步骤大量大批生产多步骤生产要求分步计算成本【例题判断题】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单步骤、大量生产的产品一般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 【答案】2.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 在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的工业企业中,为简化成本计算,可采用分类法,为配合定额管理也可采用定额法。任务5.2 成本计算的品种法1.品种法的特点 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品种;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品种法的适用范围5.2.1结合成本计算流程,设置各成本费用明细账1.品种法的成本计算程序(1)(5)2. 设置成本费用明细账5.2.2分配各要素费用,并登记各成本费用明细账 见教材107111页5.2.3辅助生产成本的归集与分配 见教材111113页5.2.4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见教材113115页5.2.5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见教材115116页5.2.6完工产品成本的汇总与结转 见教材116117页任务5.3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1.分批法的特点(1)成本核算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2)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3)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2.分批法的适用范围5.3.1一般分批法1. 一般分批法的计算程序(1)按产品批别设立产品的成本明细账(2)分批法条件下,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有以下几种情况:1)单件生产 产品完工前,都是生产成本;产品完工后,都是完工产品成本。 2)小批生产 批内产品一般都能同时完工,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或是全部已经完工,或是全部没有完工,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3)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 要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2. 一般分批法的运用 【案例5-2】5.3.2简化分批法 (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产品完工前,账内只按月登记直接计入的费用和生产工时,只有在有完工产品的月份,才分配间接计入的费用,计算、登记各该批完工产品成本。1.特点:各批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费用以及完工与在产之间分配费用,均利用累计间接费用分配率。2.适用范围: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不宜采用;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不多的情况下也不宜采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稳定;月末未完工产品的批数较多,已完工批数较少)1.简化分批法的计算程序 (1)(6) 2.简化分批法的运用 【案例5-3】 了解任务5.4 成本计算的分步法1.分步法的特点 (1)(4) 2.分步法的适用范围 3.分步法的计算程序4.分步法的种类逐步结转分步法 综合结转 分步法分项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不需进行成本还原总结: 与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比较基本方法适用范围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品种法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以及管理上不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举例】发电、供水、采掘产品品种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一致如果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批法单件小批类型的生产。【举例】造船、重型机械、精密仪器、新产品试制、设备修理等产品的批别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分步法它适用于大量大批的,管理上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多步骤生产。【举例】冶金、纺织、机械制造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核算报告期一致月末需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费用分配;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例题单选题】下列各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适用于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是( )。A发电 B. 设备修理 C冶金 D采掘 【答案】B 5.4.1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1)含义逐步结转分步法是指按照产品加工的顺序,逐步计算并结转半成品成本,直到最后加工步骤完成才能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计算程序()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优点;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缺点:成本结转工作量大,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举例如下:一车间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完工半成品 在产品 100万 20万 30万 150万 0二车间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完工半成品 在产品 150万 40万 60万 250万 0三车间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完工半成品 在产品 250万 10万 20万 280万 0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100万 60万 90万还原后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100万 60+10 90+20 280万()进一步分类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一步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还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例题单选题】某种产品由三个生产步骤加工完成,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本月第一生产步骤转入第二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2300元,第二生产步骤转入第三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为4100元。本月第三生产步骤发生的费用为2500元(不包括上一生产步骤转入的费用),第三步骤月初在产品费用为800元,月末在产品费用为600元,本月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为( )元。A.10900 B.6800 C.6400 D.2700 【答案】B【例题计算题】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该产品顺序经过两个生产步骤连续加工,最后形成产成品。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陆续发生,各步骤完工的半成品直接交下步骤加工,不通过半成品库收发。该企业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产品成本,半成品成本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各步骤在产品成本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所耗半成品成本按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甲产品的产量记录及有关费用资料如下:产量记录 单位:件摘要一车间二车间产成品月初在产品10040本月投入或上步转入600500本月完工500400500月末在产品200140说明:各步骤在产品完工程度均为50%。各步骤发生的成本费用资料 单位:元摘要车间直接材料自制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一车间90001100190012000二车间600096010408000本月发生费用一车间54000121002090087000二车间216002340045000要求: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填写下列明细账。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单位:元甲A半成品 完工量:500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半成品单位成本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单位:元甲B半成品 完工量:400件摘要自制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生产费用生产费用合计半成品单位成本完工半成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答案】第一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单位:元甲A半成品 完工量:500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90001100190012000本月生产费用54000121002090087000生产费用合计63000132002280099000半成品单位成本902238150完工半成品成本45000110001900075000月末在产品成本180002200380024000注:有关成本计算如下: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90(元)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22(元)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成本=38(元)第二车间产品成本明细账 单位:元甲B半成品 完工量:400件摘要自制半成品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600096010408000本月生产费用750002160023400120000生产费用合计810002256024440128000半成品单位成本1504852250完工半成品成本600001920020800100000月末在产品成本210003360364028000注:有关成本计算如下:单位自制半成品成本=150(元)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48(元)单位产品制造费用成本=52(元)成本还原举例见教材135到136页分项结转举例见教材136到138页(了解)5.4.2 平行结转分步法(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1)含义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2)计算程序(3) 平行结转法下的完工产品与在产品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划分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费用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完工产品的含义这里的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工的产成品。在产品的含义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材料100万、人工20万、制20万一步骤 人工:40万制造费用:30万 二步骤 人工:10万制造费用:20万三步骤 举例如下: 40件完工投产 本步完工 50件本步骤完工 80件 10件在产100件 30件本步骤在产 20件本步骤在产最终完工 40件 40件 40 本步在产20广义在产 本步骤在产30件 后续在产40件 10 后续在产40件【例题判断题】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成本要在最终完工产品与各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工但未最终完成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答案】 【例题多选题】在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时,以下表述正确的有( )A.上一步骤的生产费用不进入下一步骤的成本计算单 B.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C.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D.除最后一步骤外,其余步骤不用划分完工与在产品 【答案】ABC(4)优缺点优点: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不需进行成本还原。缺点: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不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案例5-7】总结:分步法的比较区别点逐步结转分步法平行结转分步法是否计算半成品成本计算不计算生产费用与半成品实物转移是否同步同步(生产费用伴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不同步(生产费用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完工产品的含义不同各步骤的完工半成品(最后一步是完工产成品)仅指最终完工的产成品在产品的含义不同狭义在产品(仅指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广义在产品(既包括本步骤尚未加工完成的半成品,也包括本步骤加工完毕、但尚未最终完工的产品。)是否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需要;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不需要。不需要各步骤能否同时计算产成品成本不能,需要顺序转移逐步累计,直到最后一个步骤才能计算出产成品成本。各步骤能同时计算产品成本,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成本。优点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简化加速成本计算工作,不需进行成本还原。缺点成本结转工作量大,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不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不便于进行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金管理【例题多选题】以下关于成本计算分步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逐步结转分步法有利于各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成本管理B.当企业经常对外销售半成品时,不宜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C.采用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时,需要进行成本还原D.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时,无须将产品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答案】AB课后练习项目六、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任务6.1成本计算的分类法1.分类法的特点 (1)(3) 2.分类法的适用范围 (1)(4)6.1.1产品的分类 6.1.2类内成本分配方法1.系数法 【案例6-1】 2.定额比例法 【案例6-2】任务6.2联产品、副产品、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6.2.1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1.联产品的含义 联产品,是指使用同一或几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主要产品。2.联产品与同类产品的差异 【案例6-3】6.2.12副产品的成本计算1.副产品的含义 副产品,是指在同一生产过程中,使用同种原料,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2.副产品与联产品的比较 (1)(2) 3.副产品的主要特点 (1)(2)一般情况下,副产品首先采用简化方法确定其成本(如预先规定的固定单价确定成本),然后从总成本中扣除,其余额就是主产品的成本。主产品成本=总成本-副产品成本。1.直接对外销售副产品的成本计算(1)(2)2.需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的成本计算(1)(2) 【案例6-4】3.副产品成本按实际成本计算【案例6-5】【补充例】某公司在生产主产品的同时,还生产了某种副产品。该种副产品可直接对外出售,公司规定的售价为100元/千克。某月主要产品和副产品发生的生产成本总额为500000元,副产品的产量为500千克。假定该公司按预先规定的副产品的售价确定副产品的成本。副产品的成本=100500=50000(元)主要产品应负担的成本=500000-50000=450000(元)【例题判断题】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因此在确定成本的时候应该先确定主要产品的成本,再确定副产品的成本。( ) 【答案】【解析】应先确定副产品成本。6.2.3等级产品的成本计算1. 等级产品的含义 2.等级产品与联产品、副产品的比较(1)(2)3.等级产品与非合格品的比较 【案例6-6】任务6.3成本计算的定额法1.定额法的定义 2.定额法的特点(1)(3)6.3.1定额法成本计算的程序1.计算定额成本 注意: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异同 【案例6-7】2.计算脱离定额差异(1)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案例6-8】 【案例6-9】(2)生产工时和生产工人工资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见表6-23举例(3)制造费用脱离定额差异的计算 3.计算定额的变动差异 【案例6-10】4.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6.3.2 定额法成本计算 计算程序(1)(7)1、 补充例题如下:甲产品采用定额法计算成本。本月有关甲产品原材料费用如下:(1)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为2 00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的差异为节约100元,月初在产品定额费用调整为降低40元,定额变动差异全部由完工产品成本负担。(2)本月定额费用为48 000元,本月脱离定额差异为节约1 000元。(3)本月原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2%,材料成本差异全部由完工产成品成本负担。(4)本月完工产品定额费用为44 000元。要求:(1)计算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费用;(2)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费用。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由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比例共同负担。答案:1、解:(1)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定额费用=2 000-40+48 000-44 000=5 960(元)(2)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率=-2.2%完工产品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44 000(-2.2%)=-968(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5 960(-2.2%)=-132(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48 000-1 000)(-2%)=-940(元)月末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成本=44 000-968-940+40=42 132(元)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实际成本=5 960-132=5 828(元)课后练习项目七、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任务7.1 成本报表编制和分析方法7.1.1 成本报表的概述1.成本报表及其特点 (1)(3) 2.成本报表的作用 (1)(3)3.成本报表的种类 (1)(2)7.1.2 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 7.1.3 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 1、2、3、4任务7.2 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 7.2.1 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含义和种类含义产品生产成本表是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成本的报表种类(1)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成本项目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发生的全部生产成本以及产品生产成本合计额的报表(2)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是按产品种类汇总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的报表1.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案例7-1】2.按产品品种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编制 见教材200页表7-47.2.2 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1. 按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案例7-2】2. 按产品品种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分析 【案例7-3】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的计算 【案例7-4】指标计算公式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本年累计实际总成本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可比产品按上年实际平均单位成本计算的本年累计总成本100%【补充例题计算题】A公司只生产甲、乙两种可比产品。2009年两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分别为200元和220元,实际产量分别为1000件和800件;2010年实际产量分别为1200件和1000件,累计实际总成本分别为234000元和211200元。 要求:(1)计算2010年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2)计算2010年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3)计算A公司2010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和降低率。【答案】(1)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1200200-234000=6000(元)甲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6000(1200200)100%=2.5%(2)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1000220-211200=8800(元)乙产品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8800(1000220)100%=4%(3)2010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额=6000+8800=14800(元)2010年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14800(1200200+1000220)100%=3.22%任务7.3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产品单位成本分析一般分析对比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各主要项目分析直接材料分析(价差、量差)直接人工分析(价差、量差)制造费用分析(价差、量差、对比分析和构成比率)分析)7.3.1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7.3.2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1.单位产品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分析 【案例7-5】2.成本项目分析 【案例7-6】【案例7-7】【案例7-8】【补充例】假定N产品207年成本计划规定和l2月份实际发生的材料消耗量和材料单价如下表所示。 直接材料计划与实际成本对比表 208年12月项目材料消耗数量(千克)材料价格(元千克)直接材料成本(元)本年计划20016.753 350本月实际17020.003 400直接材料成本差异+50材料消耗数量变动的影响=(170-200) 16.75=-502.5(元) 材料价格变动的影响=170(20-16.75)=+552.5(元) 两因素影响程度合计=-502.5+552.5=+50(元)【补充例】假定该公司实行计时工资制度。N产品每台所耗工时数和每小时工资成本的计划数和实际数如下表所示。 直接人工成本计划与实际对比表 金额单位:元项目单位产品所耗工时每小时工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本年计划151001 500本月实际11.841251 480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16+25-20单位产品所耗工时变动的影响=(11.84-15)100=-316(元) 每小时工资成本变动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