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版高中历史 1.1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时训练 岳麓版必修2【基础达标】1.(2013厦门高一检测)右图中的人物神农氏为后世所称颂,主要是因为他()a.刳木为舟,剡木为楫,舟楫之利,以济不通b.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臼杵之利,万民以济c.弦木为弧,剡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d.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2.(2013四川学业水平测试)生产工具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采用的新的生产工具是()3.(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曲辕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农具改进的一大突破。曲辕犁最早出现在()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4.(2013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右侧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a.男耕女织b.铁犁牛耕c.集体劳作d.刀耕火种5.(2013河北学业水平测试)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可见当时的经济形态是()a.合作经营b.集体劳作c.重农抑商d.自给自足6.(2013邯郸高一检测)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男耕女织b.自给自足c.连续性d.脆弱性【能力提升】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 (ji)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2013长沙高一检测)中国的汉字充满时代的气息,具有时代的特征。右图这个字不能得出的时代信息是()a.耒为主要农具b.实行井田制c.小农经济为主d.属于农耕文明3.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符合诗中描绘的选项是()a.筒车用于山地灌溉b.江南地区出现了水田c.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4.(2013滨州模拟)读下表,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d.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5.(2013通州高一检测)春秋战国时期,促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统治阶级的提倡b.宗法制的解体c.铁器牛耕的使用d.社会人口的增加6.(2013重庆学业水平测试)元朝袁介在检农吏一诗中写道:“欲求一点半点水,却比农夫眼中泪。滔滔黄浦如沟渠,农家争水如争珠。”说明我国古代农业具有()a.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b.脆弱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c.落后性:生产工具没有进步d.分散性: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西汉晁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2分)(2)材料二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呈现出怎样的状况?(5分)(3)综合上述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7分)8.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人类文明在艰难曲折中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材料二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你是否赞同“交了粮,自由王”这一说法,简要说明理由。(6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分析影响文明转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答案解析【基础达标】1.【解析】选d。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农具耒耜,被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分析选项,故选d。2.【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时间限定“春秋战国”和角度限定“新的生产工具”。打制石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唐朝时创制了筒车;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3.【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隋唐时期在江东地区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4.【解析】选a。该邮票上半部分是男子在田地耕作,下半部分是女子在家织布,表现了我国古代传统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5.【解析】选d。材料中“稼穑而食,桑麻以衣”是指种植庄稼和纺织桑麻;“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即不与外界接触而能充足的生活。综合判断,题干讲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a、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6.【解析】选d。材料认为百姓十分辛苦,还要遭受自然灾害、政府横征暴敛,很容易导致小农破产而被迫卖田、卖屋甚至卖儿女,反映了小农经济难以抵御天灾人祸的脆弱性。【能力提升】1.【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史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关于“家”的解释“豕居之圈曰家”,而“豕”是指猪,故材料体现出了家畜饲养业的有关信息,再结合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史实可知其特点是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2.【解析】选c。本题考查古代农业的发展。左边“耒”右边“井”,所反映的是井田制下的耕种情况,无法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征。故选c。3.【解析】选a。题干所选部分描述的是筒车。筒车是一种以水流作动力,取水灌田的工具。这种靠水力自动灌溉的古老筒车,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杰出发明。4.【解析】选d。表格内容既有农业工具的革新,又有水利工程、农业节气的完善,这些都是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因素。中国古代农业重视这些技术的总结和应用,说明这一时期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知识拓展】中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表现(1)农具不断改进。(2)耕作技术不断提高。(3)耕作制度日趋合理有效。(4)加强田间管理。(5)重视农业灌溉。(6)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产量。【变式训练】观察下列图片,图一至图三的变化反映出的信息最准确的是()a.铁农具的使用范围日益扩大b.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主导地位c.工具改良是古代农业的重要特点d.生产工具的改进经历了三个阶段【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图中的农具分别代表了石器锄耕和铁犁牛耕两种耕作方式,反映了农业的进步。5.【解析】选c。“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指的是生产组织形式,属于生产关系范畴,而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是生产力,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产工具。因此本题中推动小农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使用。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材料显示了元代农业发展深受水资源制约的现象,揭示了古代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点。7.【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和调动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抓住材料中“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即可得出答案。第(2)题,需要对材料二进行归纳概括。第(3)题,要结合材料一中的牛耕、材料二中的政府的政策等总结。答题角度可从生产工具、水利设施、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答案:(1)牛耕技术。(2)农民长年累月劳累,生活困顿;赋税和徭役负担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3)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利的兴修;政府要减轻对农民的剥削;优越的自然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理解能力。经济决定政治,中国农村长期实行小农经济,这种经济具有分散性和封闭性的特点,第(1)题的观点只要能用相关史实论证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超市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商品进销存策略协议
- 综合探究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教学设计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 2025年基因测序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婴幼儿奶粉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护理中介陪护协议书
- 2025年建筑节能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番茄酱行业前景分析及投资机遇研究报告
- 2025年铝制转向节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疾病防控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和火合同协议书
- 政务服务智能化:DeepSeek在政务系统中的场景化落地
- 中国工会章程试题及答案
- 炉窑安全管理制度
- 老带新活动方案
- 大学《Python程序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销售总监面试试题及答案
- 企业宣传片制作技术手册
- 2025年信用合作社住宅贷款协议
- 样品确认流程培训
- 2025年度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租赁合同参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