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训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训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训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训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训练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训练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2:表示4个氧原子b钠离子:na1+c氯化铝:alcl2d硫酸根离子:so42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固体药品b加热液体药品c过滤天然水d点燃镁条4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8b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5偏钛酸钡(batio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a1b2c3d46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b32c64d967按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第二周期只有li、be属于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mg2+最外层电子数为8dna+和al3+ 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c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d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9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0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保持不变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 实解释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d不锈钢焊接使用氩气做保护气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aabbccdd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13一定质量的木炭和过量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以下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201510反应后的质量/gx23y16ax+y=35b发生变化的b与d质量比为1:2c当y15时,该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d当x为25时,y一定为10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15h、c、o、ca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黑色的固体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3)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5)汽水里含有的一种酸 (6)能燃烧的气体单质16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amn bmn+x cmnx dmxn(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17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1)为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a夏天使空调的温度低于26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倡私家车出行(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8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家用净水器桶及其滤芯实物图,滤芯中的白色物质为软化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水中经净化后的水是否是软水,可用检验(2)将可口可乐饮料通过图2的装置后颜色被除去,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性图2装置用于净水时,整个操作过程的名称叫小资料: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为红色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3)可口可乐饮料中是否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取适量上述烧杯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小虎同学据此认为饮料中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该饮料中还存在一种酸,写出生成该酸的化学方程式19请对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分析:(1)实验一的结论是:(2)实验二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3)实验三中,b管连接的是电源的 极,该实验的结论是三、综合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0尿素(nh2)2co是农业上重要的氮肥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工艺流程如下:(1)煤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化石燃料,主要含有(2)造气炉中发生反应:c+h2o co+h2,c+o2 co2,上述两个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填化学式)(3)脱碳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将co2与h2、n2分离,此过程发生的是(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反应的基本类型是(5)写出由co2和nh3合成尿素(nh2)2co并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21ae,甲丙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b、c是单质,丙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略去)【查阅资料】与h2、木炭一样,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单质铜(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乙(2)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3)在自然界中,甲通过作用,可以转化成b气体(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2(10分)(2013珠海)下面的实验仪器省去了固定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甲图中仪器的名称为(2)乙图中的微型装置h可用于实验室制备co2,此微型装置在操作上的优点是;在甲图中可选择(填序号)装配与装置h功能相同的装置(3)装配kclo3制备o2的发生装置,甲图中除固定装置外还差的仪器是(写名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用铁片和稀硫酸在微型装置h中制取氢气,其化学方程式为;i是医用输液观察滴夜快慢的滴壶,若用它作微型洗气装置,则气体应从(填“a”或“b”)进入,其中所装洗气的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23草酸的化学式为h2c2o4,某实验小组对草酸受热分解及其产物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猜想1:分解产物是 co2、h2o猜想2:分解产物是co、h2o猜想3:分解产物是co2、co猜想4:分解产物是co2、co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以上猜想中,不可能的猜想是【查阅资料】(1)无水硫酸铜遇水由白色变成蓝色(2)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是一种常用的干燥剂(3)草酸晶体熔点较低,加热到182即可以熔化成液体【实验设计】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注:图中铁架台略去 装置中所用容器为底部弯曲的试管)【实验过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加热草酸晶体无水硫酸铜变蓝色说明有生成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生成2生成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在干燥管的尖嘴处点燃,并在上方罩上内壁附着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气体燃烧,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生成【实验结论】猜想是正确的,请写出草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五、计算与分析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5分)24碘元素对青少年智力发育影响很大,加碘盐通常在食盐中加碘酸钾(kio3)如图是超市销售的一种加碘盐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1)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2)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每袋该食盐中碘元素的质量mg(3)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一个18岁的青年每天摄入碘元素的质量为0.15mg假设碘的来源仅靠这种加碘食盐,该青年每天摄入这种食盐应为 g25(11分)(2015秋阳山县期末)某省盛产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为二氧化硅(不溶水)某中学初三研究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矿山石灰石的纯度(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4.0g该矿山石灰石样品,将50g盐酸平均分成5份,分5次加入到样品中,数据见下表: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盐酸质量/g1010101010每次产生气体质量/g0.440.440.440.220(1)五次实验中,盐酸完全反应的有第 次(填写实验的次数)(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此种盐酸里的氯化氢气体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黄坌镇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训练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a发射航天飞机b水力发电c太阳能供热d风力发电【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此题是关于化学中有关能量来源的判断问题,解题时必须熟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问题解答时首先从选项中判断出属于化学变化的选项【解答】解: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炸药、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a、发射航天飞机,就是靠燃料的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火箭不断地向上运行,发生了化学变化,故a正确;b、c、d三项只是单纯的能量间转化,并无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故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实质归结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别上,关键是看能量转变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通过本题学会处理问题的变通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a2o2:表示4个氧原子b钠离子:na1+c氯化铝:alcl2d硫酸根离子:so4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氧原子,就可表示为4o,故选项错误;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选项错误;c、氯化铝是由显+3价的铝元素和显1价的氯元素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alcl3;故选项错误;d、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硫酸根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固体药品b加热液体药品c过滤天然水d点燃镁条【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挟持器-铁夹、试管夹、坩埚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过滤时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点燃镁条时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解:a、取用块状固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点燃镁条时,防止烫坏试验台,放在石棉网上,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8b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则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题意,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118,则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故选项说法正确c、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新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18,则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大于118,故选项说法错误d、根据题意,用质子数为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则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偏钛酸钡(batiox)因其显著的“压电效应”而广泛应用于超声波发生装置中已知偏钛酸钡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其化学式中x的数值是()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偏钛酸钡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钡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4)+(2)x=0,则x=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化学式中指定数字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6在a+3b=2c+2d的反应中,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a16b32c64d96【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时消耗b的质量,再根据方程式列比例式求出b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由14克a完全反应生成44克c和18克d可知b的质量为:44克+18克14克=48克,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则: a+3b=2c+2d 28 3x14克 48克根据:解得x=32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在计算相对分子质量时与前面的系数有关7按如图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错误的是()a第二周期只有li、be属于金属元素b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cmg2+最外层电子数为8dna+和al3+ 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元素的种类来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律来分析;c根据离子的形成来分析;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li、be均为金属元素,但硼(b)属于非金属元素,故正确;b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故正确;c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次外层变成最外层为8个电子,故正确;d由钠原子、铝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3,在化学反应中分别易失去1个、3个电子形成钠离子、铝离子;则na+和al3+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进行解题的能力,明确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得失电子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化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a20,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lb20,1g镁在1g氧气充分燃烧后,生成氧化镁2gc20,1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结合生成2个水分子d20,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分子之间有间隙,混合后,体积小于2lb、1g镁和1g硫酸并没有完全反应,即使完全反应,由于氢气的外逸质量也不会等于2g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1g硫粉与1g氧气完全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了2g二氧化硫【解答】解:a、分子之间有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l,故a错误b、1g镁和1g硫酸并没有完全反应,即使完全反应,由于氢气的外逸质量也不会等于2g,故b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中不会在含有其他分子,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g硫粉与1g氧气会完全反应,生成2g二氧化硫,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跨度,强调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9百合具有润肺止咳、养颜美容等功效,百合中含有秋水仙碱,其化学式为c22h25no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秋水仙碱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一个秋水仙碱分子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3个氧分子构成c秋水仙碱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d秋水仙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化学式的意义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解答】解:a秋水仙碱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秋水仙碱分子是由22个碳原子、25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秋水仙碱分子中含有2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1:3,故选项说法正确d秋水仙碱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25):(141):(166)=264:25:14:96,由此可知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0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涉及两种氧化物b该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d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保持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的类型;b、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c、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d、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不正确;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图示中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水分子反应,所以,该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故c不正确;d、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石燃料的种类,煤的利用,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 实解释a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b石墨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石墨能够导电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焦炭具有氧化性d不锈钢焊接使用氩气做保护气氩气化学性质不活泼aabbccdd【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分析】a、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长时间不会变化;b、石墨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焦炭具有还原性;d、根据氩气的化学性质不活进行分析【解答】解:a、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使用碳素墨水书写档案,字迹长时间不会变化,所以书写档案规定必须使用碳素墨水是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a正确;b、石墨能够导电所以能够做电池的电极材料,故b正确;c、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是焦炭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氩气用作焊接金属时做保护气,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应熟悉碳的几种单质的性质,利用性质来解释在生活和生产中碳单质的用途,知识强,较易回答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因为化合物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含有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因为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一定是金属原子【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分析】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从这个角度分析本题;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的情况;c、根据含有不同元素的还有可能是混合物分析;d、可举例说明,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解答】解:a、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错误;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质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正确;c、含有不同元素的还有可能是混合物,故c错误;d、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但最外层电子数为1或2的原子不一定是金属元素,如氢、氦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2,但属于非金属元素,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学会通过举实例的方法来证实结论的错误,即通过举出反例的方法来验证观点是否正确13一定质量的木炭和过量氧气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充分反应以下能正确反映容器内有关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abcd【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木炭与过量氧气反应产物为二氧化碳,因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所以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氧气有剩余,故错误;b、刚开始没反应时二氧化碳质量为零,所以图象应从零开始,最终反应完质量不再变化,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木炭质量逐渐减少,因为氧气过量,所以最终木炭被反应完,故错误;d、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图象,分析图象时,要从反应物是否完全反应的角度考虑,考虑问题要全面,才能正确作答14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30201510反应后的质量/gx23y16ax+y=35b发生变化的b与d质量比为1:2c当y15时,该反应不一定是分解反应d当x为25时,y一定为10【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b物质反应后增加了3g,是生成物;d物质反应后增加了6g,是生成物; 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判断相关选项的正误【解答】解:a、x+y=30+20+(10+5)=65,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参加反应的b与d的质量比为:3g:6g=1:2,该选项说法正确;c、当y15时,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当x为25时,y一定为(30+20+15+10)252316=11,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15h、c、o、ca是初中常见的四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1)黑色的固体c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o2(3)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2(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caco3(5)汽水里含有的一种酸h2co3 (6)能燃烧的气体单质h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黑色的固体为碳,化学式为:c;故填:c;(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收集氧气,化学式为:o2;故答案为:o2;(3)保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化学式为:co2;故答案为:co2;(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故填:caco3;(5)汽水中含有碳酸,故填:h2co3;(6)氢气是一种具有可燃性的气体单质,故填:h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解题时应注意只能从给出的元素中选择来组成物质16钾原子与氟原子形成化合物的过程如下图:(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填“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bamn bmn+x cmnx dmxn(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b离子的符号为b3+,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原子得失电子形成了离子,阴阳离子能形成化合物,据此分析回答;(2)根据原子、离子的转化分析判断;(3)根据结构特点分析写出化学式【解答】解:(1)钾、氟原子在结合过程中要失去、得到电子的原因是它们都要形成稳定结构结构;它们形成的化合物由离子构成(2)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核外的电子数是m,失去3个电子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mnx的关系是:m=x+3,所以,b正确(3)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化合价为1价,b离子的符号为b3+,化合价为+3价,则a、b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ba3故答为:(1)稳定结构,离子;(2)b;(3)ba3【点评】了解有关化学常识,会看懂图示,提取有用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推广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能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1)为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ca夏天使空调的温度低于26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倡私家车出行(2)二氧化碳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但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近年来科学家正致力于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将过多的co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ch4)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2h2o+ch4(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减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从两个方面考虑: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吸收二氧化碳;(2)根据题中的叙述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然后根据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3)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a、夏季空调温度过低,会浪费能源,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应低于26;b、由于现在新能源并没有广泛使用,很多方面还需要使用化石燃料,所以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可取的;c、大量植树造林植物的光合作用旺盛,光合作用能消耗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导致二氧化碳含量减少;d、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提倡私家车出行,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c02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2h2o+ch4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已经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太阳能、核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等;(3)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同时释放出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2h2故答案为:(1)c;(2)co2+4h22h2o+ch4;(3)mgh2+2h2o=mg(oh)2+2h2【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不难,其诣在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倡导低碳生活习惯,本题重在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掌握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8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家用净水器桶及其滤芯实物图,滤芯中的白色物质为软化剂,其主要作用是降低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经净化后的水是否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检验(2)将可口可乐饮料通过图2的装置后颜色被除去,其原理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图2装置用于净水时,整个操作过程的名称叫过滤小资料:紫色石蕊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变为红色柠檬酸是一种有机酸(3)可口可乐饮料中是否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他取适量上述烧杯中液体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小虎同学据此认为饮料中含有柠檬酸小虎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该饮料中还存在一种酸,写出生成该酸的化学方程式h2o+co2=h2co3【考点】水的净化;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硬水与软水;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1)根据硬水、软水的成分以及检验硬水、软水的方法进行判断;(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和过滤的原理进行回答;(3)根据图示所给饮料的成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解答【解答】解:(1)硬水是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根据题意:白色物质为软化剂,说明其作用是降低了水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鉴别此饮用水是否为软水的方法:向水中加入肥皂水,如果产生较多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少,说明是硬水;(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利用了过滤的原理;(3)二氧化碳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饮料中除了柠檬酸可使石蕊变红,还有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故答案为:(1)钙、镁离子的含量;肥皂水;(2)吸附;过滤;(3)h2o+co2=h2c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活中水的净化及对硬水和软水概念、区分等知识的考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了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以致用的快乐19请对下列实验装置进行分析:(1)实验一的结论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实验二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不可行,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3)实验三中,b管连接的是电源的负 极,该实验的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电解水实验 【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分析比较法;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向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用的物质与氧气反应不能生成气体,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的结论分析【解答】解:(1)向盛有阶梯蜡烛的烧杯中倒入二氧化碳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使用碳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不能用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3)电解水现象有:正极的气体体积少,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体体积多,能燃烧,而且体积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据以上现象可推出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还能进一步推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和不支持燃烧的性质;(2)不可行,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3)负;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装置与实验目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三、综合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4分)20尿素(nh2)2co是农业上重要的氮肥工业上合成尿素的工艺流程如下:(1)煤是我国目前主要的化石燃料,主要含有碳元素(2)造气炉中发生反应:c+h2o co+h2,c+o2 co2,上述两个反应中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c(填化学式)(3)脱碳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将co2与h2、n2分离,此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4)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5)写出由co2和nh3合成尿素(nh2)2co并生成水的反应方程式co2+2nh3(nh2)2co+h2o【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煤的主要成分考虑;(2)根据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再判断出还原剂即可;(3)根据混合物的分离考虑;(4)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考虑;(5)根据方程式的写法考虑【解答】解:(1)煤主要成分是碳,所以主要含有碳元素;(2)碳与水反应中水是氧化剂,碳是还原剂,碳与氧气反应的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碳,因为还原剂具有还原性,所以表现还原性的物质是碳;(3)脱碳过程是通过一定的工艺流程将co2与h2、n2分离,只是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4)反应物是氮气和氢气,生成物是氨气,所以属于化合反应;(5)反应物是co2和nh3生成物是尿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所以方程式是co2+2nh3(nh2)2co+h2o故答案为:(1)碳元素;(2)c;(3)物理变化;(4)化合反应;(5)co2+2nh3(nh2)2co+h2o【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煤的主要成分,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方法,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道化合反应是多变一的反应,知道方程式的写法21ae,甲丙均为初中常见的物质a、b、c是单质,丙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固体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略去)【查阅资料】与h2、木炭一样,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在加热条件下,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单质铜(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c,乙h2o(2)写出c物质的一种用途:清洁的能源(3)在自然界中,甲通过光合作用,可以转化成b气体(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2co;co+cuocu+c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图框,可知:a和c都能和b点燃条件反应,说明b为氧气,而b和c反应生成的乙能够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说明乙为水,那么c为氢气;根据c能够和丙反应生成红色的e,可以知道e为铜,那么丙应该为氧化铜;进而可以判断出d为一氧化碳,而甲为二氧化碳,那么a为碳单质,带入符合满足条件,故可以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图框,可知:a和c都能和b点燃条件反应,说明b为氧气,而b和c反应生成的乙能够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说明乙为水,那么c为氢气;根据c能够和丙反应生成红色的e,可以知道e为铜,那么丙应该为氧化铜;进而可以判断出d为一氧化碳,而甲为二氧化碳,那么a为碳单质,代入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