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doc_第1页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doc_第2页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doc_第3页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doc_第4页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颁布单位】 铁道部 【颁布日期】 1987 【实施日期】 1987 【文号】 铁电务(1987)401号 总 则 铁路通信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保证安全,传输各种信息及公务联络的重要设施。通信部门各单位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为用户服务的方针,做到通信联络迅速、正确、保密、稳定。 通信工作必须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坚持以预防为主,强度与性能并重的原则,全面安排,认真完成大、中、维修计划,充分发挥设备效能,经常保持设备完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铁路通信具有点多线长、布局成网、分散维护、集中使用的特点。维护管理必须树立全程全网观念,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的原则。加强基层建设,搞好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项基础工作,应用先进技术,掌握技术业务,密切协作,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铁路通信技术维护规则是铁路通信维护工作的准则。各单位必须遵照本规则的规定,认真贯彻执行。 本规则的解释和修改权属于铁道部。 总条 凡为铁路运营所设置的通信设备,均由电务部门负责维护。铁路各工厂、院、校、工程部门设置的通信设备,纳入铁路通信网时,均应符合本规则的标准,并实行统一调度管理。 总条 新建、扩建、改建及大修的通信设备,均应按照有关制造、设计、施工的规定和设计文件进行验收,合格后方能接管、维修、运用。 总条 固定资产的调拨、移设、封存、启用和报废应按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办理。调拨的固定资产应保持完整,有关附属设备、备件及技术资料应一并调拨。 总条 铁路通信设备原则上不租给路外单位使用。路外单位需租借时,应按铁道部有关规定办理;当铁路需用时,应予收回。 总条 铁路通信网的构成、运用和调整,由铁道部统一安排管理。日常分工:干线通信由铁道部管理;局线通信由铁路局和铁路分局分别管理。 总条 铁路通信网是国家通信网的一部分,铁路通信必须按照国家关于通信保密的规定执行。凡在通信中涉及国家机密的,应采取保密措施。 总条 各种战备通信设备(包括迂回线路和移动通信车)的运用管理由电务部门负责。根据平战结合的原则,加强设备维护,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总条 为保证通信不间断运用,应有计划地提高通信设备交流供电的可靠程度。凡设在信号专用电源区段的通信设备,应设分路保险丝共用交流电源。 总条 铁路通信维护工作实行铁路局、铁路分局、电务段(包括通信段,以下同)三级管理。 铁路局为加强通信的全程全网的管理,在局、分局所在地设置通信段,区间设电务段。 总条 电务段根据维修工作需要设置有线通信检修所、无线通信检修所、中修队、领工区、通信机械室、电务试验室、工区等专业维修单位。 总条 铁路局应配备电务试验车;电务段、电务大修队需备轨道车、检修测试车等相应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区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必要的维修车辆。 总条 通信设备实行大、中、维修三个修程。维修工作包括:日常检修、定期轮修、重点整修。 日常检修是及时发现问题,消除故障因素,确保通信畅通的经常性生产活动,包括日、旬、月、季、半年检修测试工作。 定期轮修是恢复、改善与提高设备强度和性能的修理测试工作,故修周期可根据设备使用频繁、重要程度而定,一般为一年及其以上,应逐台、逐段、逐电路的进行。 定期轮修中,凡能替换的设备,实行入所轮换修,不能替换的设备,应组织专业班组集中修。 重点整修是工作量较大,无固定周期,一次性的设备整修工作。 在设备维修工作中,各维修单位均应实行检修负责制和质量检验制等科学管理方法。检修周期如须变更,应按通信网管理分工原则,履行审批手续。 总条 电务段应根据本规则规定和上级要求,结合设备质量状况,编制年(月)维修工作计划及质量提高计划,内容包括定期轮修和重点整修工作项目。 各工区、室、所根据维修工作计划内容、周期,编制通信设备维修工作计划表。计划表是通信部门贯彻检修负责制,进行计划维修的基本制度,必须认真编制,严肃执行。 总条 电务段应按本规则规定,做好维修质量管理工作。努力提高设备质量、工作质量、运用质量。 总条 通信设备的使用年限达到或超过大修期,如通过维修和中修达不到质量标准时,要安排大修。 通信设备大修必须通过实际调查和技术鉴定,确认需要大修时,由电务段编制“大修任务申请书”,内容包括:大修理由、范围、方案和估算等,报上级审批。 通信设备大修,允许整机、整组更换或更新制式,适当增容。通信线路大修包括电缆和架空明线大修,明线也可更换电缆。 总条 为及时掌握大、中、维修工作进度及质量状况,电务各单位应认真做好日常统计分析工作,并根据本规则统计报告办法的规定,填写报表,按时上报。 总条 为加强通信技术管理,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电务段应备有完整、正确的通信设备技术履历簿,并妥善保管。在设备变动时,除办理有关设备变动手续外,应及时修订,每年全面核对一次。对各种技术、测试资料应建立技术档案,定期分析,指导维修工作。 总条 认真总结推广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方法、新技术,有重点、有步骤地采用自动化检测、统计、分析、诊断等现代化手段,改革维修方式,不断提高通信质量和运用管理水平,为逐步实现“状态修”创造条件。 总条 为提高职工科学技术水平和保证设备、人身安全,各级领导必须加强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和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并经常检查执行情况,定期进行考核。 新工人及改职人员须经培训、考试合格,领导批准后,方能独立担当工作。多次考试不合格者,应适当调整其工作。 总条 通信工作人员应认真搞好设备维护工作,预防故障的发生。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应按本规则规定处理,缩短故障延长时间。 总条 通信工作人员必须树立保密观念,遵守下列守则: 、严禁在机上私人通话或通报; 、严禁窃听电话; 、不得在公共场所、私人通信中及与无关人员谈论工作情况; 、未经批准,通信机房不得拍照,不得带引无关人员进入机房; 、妥善保管好通信文件和资料。 第一篇 通信线路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条 通信线路是构成铁路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工作应保证线路强度、性能经常良好,为传递各种信息提供安全畅通、稳定可靠的通路。 第条 本规则所称的通信线路,包括明线线路和电缆线路。明线线路有长途、地区、站场线路、引入线和线路附属设备等;电缆线路有长途、进局、介入、地区、站场电缆线路,无人、中间、终端增音机、再生中继器,线路附属设备和电缆充气维护设备等。 第条 通信线路的等级,一般相同于铁路等级规定,按铁路等级划分为级、级、级;如遇有特殊情况,可由铁道部按需要指定该通信线路的等级。 第条 通信线路维护工作分大修、中修和维修。大、中修为按规定周期进行的定期维护工作,由部、局、分局、段分别掌握;维修为电务段的经常生产活动,其类别应包括日常检修、定期轮修和重点整修。 第条 通信线路已到大修年限,在一个中修修程内,计划新建或改建为地下电缆线路时,不再安排大修,应进行中修和维修。 第条 为预防自然条件和外界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必须重点加强可能发生灾害区段和薄弱环节的维护工作,加强季节性检查,及时排除故障隐患,以增强抗灾和抗干扰能力。 第条 当发生损坏通信线路,危及通信安全时,应按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保护通信线路的规定处理。 第条 电务大修队、电务工程队、通信中修队应做为灾害抢修的主要力量,并应在完成大、中修任务的基础上,根据情况,补充维修劳力之不足,但大修工作一般不得占用维修劳力。 第条 在通信线路维护工作中,必须建立与健全安全生产制、试验联系制和质量检查验收制。 第条 通信线路中严禁设置影响通信传输质量和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非通信回线。在遇有不影响通信质量、不危及安全的条件下接入时,必须经过全面鉴定,并履行批准手续;但在电缆内不得造成两个车站间的死线对。 第条 载波基线上不准搭挂电话机。 第条 不同方向的长途线路,引入路载波增音站时,应将全部回线分方向引入,不得跨越增音站架设明线或电缆。 第条 通信线路在运用中,遇有迁移、改设时,除按本规则标准执行外,还应参照铁道部有关通信施工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第二章 设备管理 第一节 管理范围 第条 通信线路和通信机械设备的维护分界,以引入室内的第一连结处为分界点,并作如下原则规定: 、保安器、分线箱(盒)、总配线架,以外线端子为分界点,其外线端子属于室内设备; 、高频分线盒,以内线端子为分界点,其连接塞子属于室内设备; 、尾巴电缆,以连接机械设备的接插件为分界点,其接插件属于室内设备。 对于引入室内的成端电缆、配线的日常清扫、整理和其裸露端子配线焊接、根据强度的检查等工作,均由所在室负责。 第条 在通信线路中的非通信部门回线及其引入设备的维护分工规定如下: 、通信线路上的非通信部门回线由通信部门负责; 、在通信线路上单独分歧或引入的非通信回线,由有关部门负责。明线线路以分歧、引入与明线的接头处分界;电缆线路以分线箱(盒)进线端子分界;其接头与端子均由有关部门负责; 、与通信回线集中引入的非通信部门回线的引入设备,凡保安器安装在通信设备中,由通信部门负责,以保安器出线端子分界。 第条 各维护单位应根据线路维护工作的需要,配备必要的工具、仪表、便携式无线电台,并建立管理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经常保持良好。 主要仪表名称有:振荡器、电平表、频率计、串音衰减测量仪、交、直流电桥、可变衰减器、杂音测试器、兆欧表、线障脉冲测试器、同轴脉冲测试器、击穿装置、接地电阻测量仪、导纳电桥、气压表、查漏仪、电缆障碍探测器,以及相应的数字、光纤通信仪表等。 第条 备用通信线路应加强维护管理,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第条 各电务段应根据铁路分局批准的应急储备定额,储备好通信线路抢修备用器材,抢修动用后,应立即补齐,并经常保持完好。 第二节 设备变更的批准权限 第条 变更通信线路下列主要技术条件及运用方式时,属于 级线路的由铁道部批准,属于、级线路的由铁路局批准。 、变更杆面型式,交叉制式,交叉区的划分; 、变更引入方式、介入电缆; 、装设防止高压输电线路危险影响的保护装置; 、变更电缆的制式、及无人段距离; 、变更长途电缆高频芯线运用; 、增开载波设备; 、改变载波基线或在载波基线上增减进局设备、滤波器及分歧引入等; 、增设非通信部门用的回线; 、增设或撤除明线线对; 、其它重大变更。 第三节 技术资料 第条 工区应备有完整、正确的技术资料,并指定专人负责保管,遇有变动时应及时修改,每年核对一次。应备有的主要技术资料如下: 、明线线路平面图,架空电缆平面图、地下电缆径路图,平衡接续图,机房平面图; 、明线线路架设位置图、交叉图、电缆芯线运用台帐; 、高频分线盒、分线箱(盒)运用台帐; 、电缆充气系统径路示意图、电缆充气设备技术资料; 、无人增音机电路图、配线图、说明书; 、无人增音机设备台帐及履历卡片; 、仪表电路图、说明书; 、定期测试记录,设备检查、验收记录。 第三章 设备维修 第一节 一般要求 第条 通信线路维修人员,在维修工作中必须做好以下各点: 巡回检修:经常进行护线宣传,及时发现问题,排除故障因素,确保通信畅通; 定期轮修:保证线路及设备完整良好,预防故障发生; 重点整修:增强线路抗灾抗干扰能力,并巩固提高电特性指标,确保线路传输质量。 第条 通信线路定期测试的起止点及测试负责单位规定如下: 、测试起止点 ()长途明线载波基线以增音段,明线实回线以音频段为起止点; ()长途电缆载波通道以有人段,电缆低频线以音频段为起止点; ()地区线路,用户线由总配线架至用户话机、局间中继线以出入中继器为起止点。 、测试负责单位 ()长途线路由载波室负责; ()地区线路由自动室负责; ()站场线路由各有关工区负责; ()无人增音机由有关工区负责; ()电缆充气设备及线路附属设备的测试由有关工区负责。 第条 通信线路定期测试中,当明线路(包括路)增音段合格时,线路附属设备可不测;电缆有人段合格时,无人段和无人增音机可不测;地区用户电路合格时,地区线路可不测。对不合格回线,应由测试负责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及时分清地点,查明原因,克服解决。各有关单位应服从负责单位的统一指挥。 第条 通信线路维修单位在进行维修工作时,应事前与有关机械室、电话所取得联系,告知工作地点及内容;作业中如有可能影响线路正常使用时,应随时保持联系;工作完毕,应通知有关机械室进行回线试验,确认良好,方能离开工作现场。 线路发生故障,工区人员,应服从电务调度和有关机械室的统一指挥。 第条 通信线路的定期轮修和重点整修,尽量采取集中劳力现场修;能替换的线路附属设备和无人增音机等,应集中入所修。 第二节 维修测试项目与周期 第条 长途明线线路的维修测试项目与周期如表、表所列(表略)。 第条 长途电缆线路的维修、测试项目与周期如表、表所列(表略)。 第条 地区及站场通信线路的维修、测试项目与周期,可参照长途明线线路和长途电缆线路的有关规定;个别项目如架空电缆等由局、分局自行规定。 第条 地线、保安器、引入线及杆上配线、附属设备的定期轮修测试项目与周期如表所列(表略)。 第条 无人增音机的维修、测试项目与周期如表所列(表略)。 第条 长途电缆线路高频通道的测试项目与周期如表、表所列(表略)。 第四章 大修、中修与抢修 第一节 通信线路大修 第条 通信线路大修是按线路耗损程度和铁路通信发展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整修和技术改造,以恢复改善线路的强度和电特性。 第条 大修后的线路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及大修设计技术文件。 第条 大修周期:长途明线线路木材杆路一般为年,钢筋混凝土杆路一般为年;导线大修,铜线一般为年,铁线一般为年。长途电缆线路可根据质量情况酌情安排。地区及站场线路一般为年。 第条 大修计划的安排,应保证全程全网质量。长途线路应按增音段连续进行,涉及与邻局有关时,事先共同协商,尽量同时进行;地区及站场线路应按一个地区或站安排,也可分片、分段、分期连续进行。 第条 大修主要工作项目及重点要求,如表表 所列(表略)。 第条 分局应根据电务段提报的“大修任务申请书”,经综合平衡后,下达“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如涉及变更一级线路的主要技术条件时,应将“设计任务书”报铁道部批准后,方可进行设计。设计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两段设计(初步设计及施工设计)或一般设计(施工设计)。 第条 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设计范围和设计主要依据; 、现有线路情况和今后发展需要; 、主要的设计方案,技术条件,必要的计算资料及图纸; 、旧料、旧设备利用情况及更换依据,垫用料数量和返回料的处理意见; 、涉及或需要其他单位配合进行的项目、地点、数量、费用列支及协议书; 、总工作量及劳力、主要材料、仪表、机具数量; 、概算。 第条 施工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 、采用一段设计时,参照初步设计的内容,作必要的说明。采用两段设计时,对初步设计作必要的补充; 、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规格及数量、设备、仪表类型、规格及数量; 、主要图纸; 、概算或修正概算。 第条 大修设计文件应报铁路局审批。如属于一级电缆线路时,须将初步设计文件报铁道部审批。 第条 设计文件批准后方准施工,施工前应进行调查,编好施工计划。 第条 施工预算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设计和施工定额及有关费率编制,报分局审批。 第条 大修竣工后,确认符合设计文件及工程质量标准时即可进行验收。全部竣工的验收,须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的规定办理。形成局部运用能力的分片、分段验收,可由电务段进行,必要时分局派人参加,局抽验。 第二节 通信线路中修 第条 通信线路中修是根据线路耗损程度,定期进行整修和补强工作。中修周期:长途明线线路一般为年;长途电缆线路和地区、站场线路一般为年。但遇有以下情况,可酌情延长或缩短: 、明线线路为钢筋混凝土电杆、铁担;电缆线路为铅护套、铠装时,可延长中修周期; 、明线线路为木杆在白蚁地带;水泥杆在盐碱地区;电缆护套有腐蚀时,可缩短中修周期。 第条 长途线路中修,原则上应按增音段分期连续进行;涉及两个电务段时,应相互联系,同时安排。 第条 中修工作范围 、维修工作规定的工作项目及查找克服直流电特性不合格回线; 、明线线路重点更换或整修不合格的电杆、拉线、线担、绝缘子、导线、地线,清洗绝缘子以及线路补强等; 、电缆线路重点更换或整修不合格的电缆、地线、吊挂装置、严重漏气、接头腐蚀、人孔严重渗水,处理电缆埋深不够,防护不善,充气维护设备及区间通话柱不良等; 、改善线路径路不符合建筑接近限界规定处所。 第条 电务段提报中修计划,事先必须通过实际调查,将主要工作量及费用计划报铁路局批准。施工前,电务段应编制施工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报铁路局备查,其内容应包括劳力组织、进度安排、材料储备、技术安全措施等。 第条 电务段要加强中修管理,认真掌握施工进度,经常进行质量抽查,严格执行竣工后的质量检查验收,验收标准按中修质量标准规定,并附直流电特性、地线测试记录及电缆线路气压测量记录。 第三节 灾害预防及抢修 第条 为保证在自然灾害及特殊情况下不中断通信和减轻灾害影响,电务段应事前作好防洪、防寒、防雷、防风等季节性工作及灾害抢修准备工作。 电务段应建立抢修组织,经常对通信工作人员进行有关灾害抢修知识教育。当发生灾害危及通信线路正常使用时,各单位应紧密联系,采取抢修、迂回等有效措施,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第条 在灾害季节期间,通信部门各级领导干部和线路维护工作人员,均应坚守岗位,建立昼夜值班制度和汇报联系制度,遇有灾害发生立即组织抢修。 第条 通信线路损坏时,应按下列顺序修复: 、列车调度电话线; 、闭塞线、站间行车电话及扳道电话线; 、干线长途电报、电话线; 、其他电话线。 第五章 质量标准 第一节 明线线路的质量标准 第条 明线线路的外观强度标准规定如下: 、接近限界 ()明线线路的最小接近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表略)。 ()长途明线线路与自动闭塞高压线路的最小平行接近距离,应符合表、表(表略)的规定。 ()长途明线路个别电杆与电力线路接近时,两线路间导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电力线最高杆塔的高度。但在线路密集或狭窄地段,电力线路导线与通信线路导线间在最大摆度时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表(表略)的规定。 ()长途明线线路与铁路接触电线网、电力线路、电车线路、有线广播线路交越时,其夹角不得小于度,特殊地段也不得小于度。 ()平行的两趟通信明线线路相互间的距离一般规定如下: 双方皆为音频线路,或双方皆为路载波线路,或仅一方为路、路载波线路时,不得小于米; 双方皆为路载波线路,端机方向相同,增音站位置一致时,不得小于米;否则,应根据具体情况计算确定。 ()长途明线线路和广播线路间的最小平行接近距离,应符合下列的规定: 广播线为单线,用弯脚挂设时,最小接近距离应不小于表(表略)规定; 广播线与电话线都为双线并施作交叉,两线平行为任意长时,最小接近距离应不小于电杆高度; 广播线与电话线都为双线而广播线不作交叉、电话线施作交叉时,最小接近距离应符合表、表(表略)规定。 、电杆 ()电杆随径路正直,直线杆根部偏移小于根径的;顶部倾斜小于稍径;角杆根部内移一般为毫米。 ()电杆牢固整洁、电杆周围培土坚实牢固。木杆杆根周围毫米内无杂草,无积水坑。钢筋混凝土电杆,横向裂纹宽度不超过毫米,长度不超过圆周长。纵向裂纹不超过一条,宽度不超过毫米,长度不大于米。裂纹宽度在毫米的应进行修补或加强处理。 ()新设及更换电杆的埋深应符合表的规定。但石质地带,用钢钎或爆破方法凿成圆坑,坑臂垂直者,埋深可按表(表略)减少毫米。米电杆的埋深,可按米电杆的规定增加毫米。 ()电杆防腐规定如下: 钢筋混凝土电杆在盐碱酸性土质地带,应在电杆出土处上下各毫米,涂以沥青; 木杆无空心,杆身、杆根腐朽部分刮除干净,涂油防腐;杆顶及槽口处要涂有防腐油;杆上残留无用的穿钉孔、步钉孔、弯脚孔等应用浸过防腐油的木屑堵塞; 木杆根部腐朽的,去腐后剩余心材的圆周围长不小于表(表略)规定; 小于表规定的,须设帮桩加固; 杆身或杆身局部腐朽,去腐后净剩直径不小于表中数据换算的杆径; 有双方拉线的电杆根部围长可按表规定值小; 高于米的电杆,其长度每增加米,电杆根部最小容许围长,应按表数值增加。 ()有被碰撞、水冲可能的电杆,或基础不稳的电杆,均应设有防护加固装置。 ()杆号清楚、正确、无缺;接线盒或区间电话整洁完好,指示箭头完整、正确。 、拉线 ()维修拉线时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新设或更换拉线时,应符合标准要求(见附录)。 、线担 线担标准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导线 导线的标准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明线进局和车站引入设备 明线进局和车站引入设备(不包括线路附属设备)标准应符合表 (表略)规定。 第条 明线线路的电特性标准如表、表(表略)所列。 第二节 电缆线路的质量标准 第条 电缆线路的外观强度标准规定如下: 、接近限界 ()直埋电缆线路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接近距离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架空电缆与其他设施的最小接近距离,参照明线线路的规定。 、电缆埋深 ()直埋电缆的埋深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各种通信电缆可同沟埋设,但与信号电缆、站场扩音电缆应尽量分开埋设,不得已同沟埋设时,两种电缆应采用金属护套且接近距离不小于米,埋深要符合通信电缆的规定。 ()电缆管道顶部至路面的埋深,一般地段为米。特殊地段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水底电缆在岸滩部分的埋深应不小于米上岸地坡度应不大于度。 ()全塑料护套电缆应埋设于冻土层以下。 、直埋电缆防护措施 ()穿越铁路和主要公路时可用钢管防护,维修更换时应用金属管槽,在强腐蚀地带应和铸铁管防护。穿越一般公路或农村大车道应用硬塑料管或水泥槽防护; ()在铁路路肩或其他困难地段沟深达不到标准时,应设水泥槽防护,水泥槽盖至少应在地面以下米; ()穿越居民密集区及可能挖掘动土地段应用砖防护; ()直埋确实有困难的断沟可用钢管防护; ()穿越有冲刷或挖掘可能的山洞、水溪、沟渠宜采用漫水坡挡水墙或水泥槽防护; ()通过坡度大于,坡长大于米的斜坡和石山宜用“ ”形敷设方式防护; ()通过隧道及明洞应设水泥槽防护; ()通过拱桥、钢筋混凝土桥应采用水泥槽、槽钢或钢管防护。 ()通过钢梁桥时应采用防震措施; ()桥上电缆接头应采用加强措施; ()电缆护套应无腐蚀、龟裂和损伤等缺陷;地下电缆金属护套的防护层应完整良好;电缆接头应做对地绝缘处理,除变电所分歧电缆外,其他分歧电缆护套应与干线电缆护套连通。 、电缆弯曲半径应不小于下列规定: ()铅护套对称电缆为电缆金属护套直径倍; ()铝护套对称电缆为电缆金属护套直径的倍; ()小同轴电缆为电缆金属护套直径的倍,困难的地方不小于倍。 、充气维护 ()充入电缆和无人增音机内的气体,应经过过滤与干燥,对电缆和无人增音机应无化学反应,不降低电特性; ()温度为时,电缆充入气体的含水量不得超过克米,充入气体水份含量与湿度的关系(可参看附录); ()在充气端充入电缆和无人机内的最高气压标准:在时,铅护套电缆和无人机应小于千帕,铝护套电缆应小于千帕; ()充气设备完整,运转正常,控制告警设备动作良好可靠; ()主干电缆和长度在米以上的分歧电缆,以及各种密封式机箱均应充气,气路应具备相互连通的条件。米以下的区间分歧电缆视具体情况,可单独充气; ()充气维护有关气压标准在时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无人增音机的外观强度 ()机壳油饰完好、无锈蚀,机盖严密无漏气; ()螺丝完好,各部紧固牢靠,机壳及尾缆接地良好; ()同轴插座不变形、绝缘瓷完好无损。勤务电话插座完好; ()标记清晰,站号、机盘号正确。 、电缆的防雷 ()长途通信电缆应根据当地雷暴日数、土壤电阻率、地理环境和所用电缆类型等确定防雷地段和措施。 ()电缆线路经过年平均雷暴日数小于天以及米深处的土壤电阻率小于欧米的地区时,可不采取防雷措施。 在雷暴日大于天以及米深处的土壤电阻率大于欧米地区,电缆线路遇到下列处所时,宜采取防雷保护措施: 地质结构发生突变的地方; 在石山与水田、河流交界处、矿藏边界处、进出森林边界处等具有边际效应的地方; 面对广阔水面的山岳向阳坡或迎风坡; 地形较高或突出孤立的山顶; 曾遭雷击的地点; 电缆距孤立的米以上的大树,高于地面米以上的电杆(包括拉线)或高耸建筑物并其保护接地装置小于表(表略)的净距要求时。 ()长途通信电缆线路防雷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 两条以上的电缆同沟敷设时,在相距较近的接头处应做横连线; 电缆线路应做防雷保护系统接地,其间距宜为公里,对于雷害严重地段防雷保护接地的间距可适当缩短,接地电阻值宜小于欧,困难地点不应大于欧;电气化铁路区段,长途通信电缆的屏蔽地线可以代替防雷地线; 防雷保护接地装置应与电缆垂直布置,接地体与电缆的间距不宜小于米,接地标石上应有地线断开测试的条件。 在落雷较广的地带,宜设地下防雷屏蔽线。宜采用截面积不小于毫米的镀锌钢导体,宜平行设在距电缆米左右的上部,不得与电缆连通,也不另作接地装置,但应将其延伸到土壤电阻率较小的地方。 在设防雷屏蔽线区段,无绝缘外护套电缆可取消防雷保护系统接地;有绝缘外护套电缆仍应设置防雷保护系统接地; 对于孤立的防雷目标,宜采用消弧线或避雷针保护。电缆与孤立的防雷目标间距小于米时,不宜采用消弧线措施; 雷害严重地段,可采用防雷电缆。 ()长度在公里以上的分岐电缆,应按所属主干电缆线路的系统要求,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电缆的防蚀 ()长途通信电缆应考虑土壤腐蚀,漏泄电流腐蚀和晶间腐蚀。防腐蚀区段及其采用措施,应根据对电缆径路中的土壤和水等介质的化验分析结果确定。 ()由土壤和水引起的腐蚀,应分别情况对电缆线路采用下列措施: 中等腐蚀地段可采用一级防腐电缆; 强腐蚀地段可采用二级防腐电缆,镁、铝合金牺牲阳电极或阴极保护设备; 对于局部腐蚀地带,宜在电缆上包复防护层或采用硬聚氯乙烯管进行防护。 ()电缆的对地电位或外护层漏泄电流密度超过防腐蚀标准时,应分别情况采用排流器、阴极保护设备和安装绝缘套管。 ()对晶间腐蚀应采取下列措施: 避免在有周期震动和固定震动的地方敷设电缆; 在电缆经常受震动的地段采取防震措施,并对电缆进行余留; 采用阳极或阴极保护设备。 ()电缆与输油管道及直流电气化地下铁路平行接近时,电缆金属护套应对地绝缘。 ()电缆通过有白蚁危害的地段时,可采用以下措施: 在选择电缆径路时,可根据白蚁的生态条件,避开易受危害的地段; 采用钢带铠装电缆并进行填砂深埋处理; 采用防蚁电缆; 在电缆外面包扎防蚁塑料带或涂防蚁漆; 将电缆周围的土壤用防蚁药物进行处理; 电缆采用架空方式; 在局部蚁害严重地段,用电缆槽或水泥沙浆包封电缆。 、电缆的防电磁影响 ()长途通信电缆与高压电力线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单线大地制有线广播线路、大功率的无线电台发射天线、发电厂、变电站和高压杆塔的接地装置等接近时,应考虑对通信电缆线路产生的危险影响和干扰影响; ()电气化铁路区段,新建长途通信电缆应采用铠装二级外护层的高屏蔽地下电缆。电缆金属护套对赫的感应纵电动势每公里为伏时,其理想屏蔽系数应小于; 在铁路改建为交流电气化的区段,当接触网和通信都采用防护措施,并能满足危险及干扰允许标准时,也可利用原有通信电缆; ()受电气化铁路影响的通信电缆,其金属护套应设屏蔽接地。长途电缆接地间距不宜大于公里,其接地电阻:在通信站不应大于欧,条件困难时,最大不应超过欧;在变电所及分区亭附近处不应大于欧;其他各接地点不宜大于欧。地区(站场)电缆与电气化铁路平行接近长度超过公里时,其主干电缆(或平行接近段)两端应设电缆屏蔽接地; ()电气化铁路区段,长途电缆与接头套管金属护套间,分歧电缆与干线电缆金属护套间,必须全部连通并接触良好。当电缆通过无人增音站、转接房等须将电缆护套断开时,其金属护套间应用导线连通; ()电气化铁路区段长途电缆回线终端,应加装绝缘变压器; ()电气化铁路区段长途通信电缆引入室内时,电缆金属护套的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应互相绝缘。装有长途电缆芯线直接相连设备的机架或机壳应对地绝缘。在与地绝缘的机架或机壳前后应铺设绝缘垫; ()引入变电所或分区亭电缆,应有绝缘外护层。在变电所附近的电缆屏蔽接地与变电所接地网之间应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接触网支柱及距接触网带电部分米范围以内的通信设备金属结构体均须接地; ()由于受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危险影响,在通信电缆同一芯线上,任何两点间的感应纵电动势(有效值)应不大于表(表略)规定值: ()外界电磁影响在长途通信电缆线路中所产生的危险和干扰影响,应参照有关标准及其他有关协议规定办理; ()通信电缆线路与无线电台的发射天线接近,当电台的发射频率落入电缆线路传输信号频带内时,在电缆通信回线中产生的干扰电平值,与电缆传输信号电平间的防卫度应小于分贝(奈); ()电缆音频回线受有线广播或电气化铁路干扰影响,当杂音电压超过标准值时,应加装型线圈防护。 第条 电缆线路的电特性标准如表、表、表(表略)所列。 第条 长途电缆线路增音机的电特性标准如表表(表略)所列。 第三节 电缆载波通道的电特性标准 第条 电缆载波通道的电特性标准规定如下: 、 路有人段 ()频率特性 方向的、千赫,方向的、千赫的接收电平较标准值偏差应分贝(奈); 在通频带内方向以、千赫,方向以、千赫的接收电平值连线为基准,有人增音机输入端电平偏差分贝(奈),其输出端电平偏差分贝(奈); 同缆同频率接收电平差分贝(奈)。 ()固有杂音电平 ()非线性失真见表、表(表略)。 ()过负荷点电平 ()型分贝(奈); ()型分贝(奈)。 ()远端线性串音防卫度见表(表略)。 ()遥测电平 ()型分贝(奈); ()型分贝( 奈)。 、路有人段 ()频率特性 加均衡器后,有人增音机“调放出”(均放出)电平偏差 分贝(奈); 加干线均衡器后,有人增音机“功放出”(线放出)电平偏差分贝(奈); 、千赫导频在“功放出”(线放出)电平偏差分贝(奈)。 ()固有杂音电平(功率电平) 在千赫带宽时,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谐波衰耗见表(表略)。 ()线性串音防卫度见表(表略)。 ()广播串音防卫度 在场强为毫伏米时,广播串音防卫度分贝(奈)。 ()遥测电平 竣工值分贝(奈)。 、 路全程载波通道 ()频率特性见表(表略)。 在“调放出”(均放出)电平偏差分贝(奈); 在“功放出”(线放出)电平偏差分贝(奈); 在“功放出”(线放出)千赫、千赫导频电平偏差 分贝(奈)。 ()谐波衰耗见表(表略)。 ()线性串音防卫度见表(表略)。 ()广播串音防卫度:在场强为毫伏米时,广播串音防卫度应分贝(奈)。 第四节 通信线路附属设备及保安装置的质量标准 第条 明线线路附属设备外观强度、电特性标准规定如下: 、明线线路附属设备包括明线终端引入设备及中间介入设备,其中有阻抗匹配线圈、纵向扼流线圈、排流线圈、音选调度滤波器、明线室外路线路滤波器、串音抑制滤波器等,上述设备可集中安装,也可分散安装,在维修中均应保持下列外观强度标准: ()设备完整无缺,无脱漆、无锈蚀、无积尘; ()安装牢固,各紧固件不松动; ()布线整齐、合理、美观; ()各接头焊接良好,无假焊、无腐蚀; ()外壳及屏蔽线接地良好。 、明线线路附属设备的装设应符合表(表略)规定。 、纵向扼流线圈的电特性标准表见、表(表略)。 、阻抗匹配线圈电特性标准如表、表(表略)。 、排流线圈的电特性标准如表、表(表略)。 、音选调度滤波器见表(表略)。 、明线室外路线路滤波器见表(表略)。 、双铜线、双钢线串音抑制滤波器见表(表略)。 第条 引入及杆上配线的技术要求如表(表略)所列。 第条 通信线路避雷装置技术标准规定如下: 、明线线路保安装置 ()终端杆、引入杆、试验杆的保安器要外观完好,整洁无损,管身管座接触好,不松动,配线整齐,安装牢固,放电管、熔丝管标称容量符合规定。 ()下列电杆应装设避雷地线 分歧杆、试验杆、跨越杆、长杆距杆及有顺线拉线的电杆; 角距大于米的角杆; 引入通信站、电报电话所的连续根电杆; 装有保护设备、分线箱(盒)、滤波器等的电杆; 与千伏以上的高压线交越的两侧电杆; 突出的电杆及山顶的电杆; 遭受过雷击的电杆。 ()避雷地线要保持外观完好,牢固可靠,无严重锈蚀;钢筋混凝土电杆装设地线的凿孔,要用水泥封严。 ()在雷电较多的地区,处在郊外空旷地点明线终端,距引入、介入电缆附近米线路上应装设架空地线,其标准要求: 安装牢固,无严重锈蚀; 架设高度符合规定。 ()在雷电较多的地区,长途明线进入增音站、通信站、进局电缆和介入电缆以前;或在车站、工区等处回线分歧引入以前,应装设分级保护装置,其标准是: 各级间隔符合规定; 安装牢固,焊接良好,美观整齐; 放电间隙的导线应与通信导线同质同径。 ()保安器的技术标准如表(表略)所列。 ()明线线路分级保护的技术标准如表(表略)所列。 、通信线路避雷装置的接地电阻标准规定如下: ()明线线路避雷地线的接地电阻不大于表(表略)规定。 ()电缆线路的防护接地电阻值应符合下列标准: 长途电缆的防雷保护的系统接地电阻宜小于欧,困难地区不应大于欧。电气化区段长途电缆的屏蔽地线可代替防雷地线; 电气化区段长途电缆的屏蔽地线的电阻值应小于欧;在通信站应小于欧,条件困难时最大不超过欧;在变电所附近应小于欧; 无人增音机内机箱的接地电阻值应小于欧,困难地带不超过欧; 电气化区段的区间电话柱,需要接地时其接地电阻应小于欧; 地区电缆的防雷接地电阻一般不应超过欧。 、电缆线路附属设备及保安装置的质量标准 ()电缆线路附属设备包括人孔、手孔、径路各种标志电缆终端引入设备、中间介入设备、电缆防护设备、电缆安装固定和维修标志等。其中主要有电缆引入架、车站集中防护柜、电缆转接箱、室外交接箱、保安配线架、配线箱、分线盒、分线箱、端子板、气闭绝缘套管、加感线圈、绝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