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试卷整体结构明显变化关注语文修养功底.doc_第1页
2014试卷整体结构明显变化关注语文修养功底.doc_第2页
2014试卷整体结构明显变化关注语文修养功底.doc_第3页
2014试卷整体结构明显变化关注语文修养功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作文要“能运用适当的文体”严龙文(南京中华中学高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2015年江苏省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与2014年相比,变化很小,坚持了高考语文重视语言运用能力考查的特点。一、修订处如下:写作,在去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和抒情类文章”前,添加“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一句,添加“抒情类文章”,更突出了考生作文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在附录古代诗文默写篇目(课内)部分,特别提醒“请注意与往年相比,个别篇目有所调整”,增加了初中篇目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二、核心在运用。2014年高考面目大变化,纯粹的识记、理解的题型减少,而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等要求有所提高,分值题型的变化从2014年江苏高考卷可见端倪,要求不变,组卷侧重有所变化,命题在提高选拔区分度的同时,引导中学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获得全面的语文素养。从典型题型示例来看,语用部分保留的是词语运用(含成语)、病句辨析、衔接、得体、诗词对仗、诗词引用语境辨析等项提出了语境中辨析的特点,有效减轻死记硬背。文言部分去年新增“概括内容要点”保留了2014年考题。最新变化:初中部分增加记承天寺夜游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篇,总数达30篇,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重视。作文继去年给“抒情性散文”以地位后,又加入“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这一句,进一步提高文体要求,提醒考生平时要杜绝“四不像”的习作。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了巴金的家,总数恢复成10部,这对文科班学生来说算是减轻了一点负担。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要求中,“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被修改成了“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在学术上,两者界限并不是特别明晰,但“艺术技巧”的提法相对来说更全面,更有涵盖性。在“典型题示例”中,删掉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语用主观题这些样题示例,但不能就此认定今年字音字形之类不考,毕竟在必考内容中仍是明确的能力要求。另外,词语辨析、诗文对仗、连贯、得体等新题型被纳入“典型题示例”中(漫画题除外)。语文“字音字形”耗时多分值低今后都不考了解读人:宋兵周晟(高级教师)【变化】2015年语文“考试说明”在命题指导思想和考试能力要求方面与去年完全一致,在考试内容及要求上主要有以下变化:首先,名句名篇默写高中部分不变,初中部分增加记承天寺夜游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篇,总数达30篇,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重视;其次,作文继去年给“抒情性散文”以合法地位后,又加入“能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这一句,引导考生在高考中灵活运用多种文体;再有,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了巴金的家,总数恢复成10部,这对文科班学生来说算是减轻了一点负担;另外,古诗文阅读鉴赏评价要求中有一处提法的变化也很值得玩味,那就是“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被修改成了“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在学术上,两者界限并不是特别明晰,但“艺术技巧”的提法相对来说更全面,更有涵盖性;而在“典型题示例”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删掉了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语用主观题这些传统考查题型的样题示例。江苏高考语文阅卷组负责人、南师大文学院院长骆冬青教授在2014年语文高考结束后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延续多年的语知部分的字音字形,虽然只有6分,却占用了高考语文复习30%的时间,我们坚决去掉了这两道题,以后也绝对不会再出现。这就是一个导向,高考应着眼于考查能力,而不是单个的知识点,死记硬背的东西。”新的考试说明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可见今后字音字形之类不会再考。另外,在此次修订中,去年在高考卷中出现的词语辨析、诗文对仗、连贯、得体等新题型几乎都被纳入“典型题示例”中(漫画题除外),这些变化显然带有明显的导向性和暗示性,也必将给下阶段高三语文的总复习带来深刻影响。【复习建议】新考纲的变化体现了从以知识过渡到以能力为导向的新思路,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精练多思,学会感悟与归纳,注重能力训练;作文要引导考生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文体,注重情感与理性的个性化表达;同时研究“典型题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题,总结命题答题规律。2014试卷整体结构明显变化关注语文修养功底特邀名师:姚红萍(江苏省海门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海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学高级教师)2014年的江苏语文高考考纲较之前几年的考纲有较大的变化。而昨天上午当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开神秘面纱,从学生到老师也比较一致的感觉是变化之大真是应接不暇,考点内容却是返朴归真。一、试卷结构明显变化变化最大的当属第一部分的“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值依然15分,但题型变化出人意料。近几年的试卷结构均为4道题,其中前两题为字音、成语或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的语言运用题;而今年一下子变成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文言文部分的变化也较大。近几年一向是3道选择题加3句翻译题,今年变成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其中的文意概括题4分,有新意更有挑战。文言文结构的变化带来了分值的细微变化,由原来的19分变为18分,翻译由10分变为8分。诗歌鉴赏由原来的10分变为11分,由单首诗歌的鉴赏变成两首诗的比较,题目依然3道。二、考试内容返朴归真1、“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抛开了考了多年的拼音,除了近义词语(不只是成语)辨别的填空选择题还算正常之外,另外3题分别是关于诗句的对仗、语言的得体和连贯(排序)、漫画理解的选择题,从内容上来讲,这些都是久未谋面的“稀客”,但又是关乎到语文修养功底的基础,值得关注。2、文言文的选材不同于往年的传记类文章,选用了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样一篇说理散文。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时人“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下,作为被贬之人,柳子表达了“去其名全其实”的教育思想和策略,充分地肯定了教师在人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样的选材和主题于学生而言略显陌生,理解上可能会有些困难。3、文学作品的选材,由中国现代作品变为外国名著的长篇节选。今年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的选段安娜之死,阅读时略有生涩,但篇幅不长,题型上也较为平稳。这个变化提醒我们,引导学生阅读国内外经典名著应该成为语文学习的常态。4、今年的作文题谈青春的永恒和短暂的关系,兼顾到人文与思想的两个维度,强调自我感悟的过程,需要在比照中让思维走向深度。这个材料审题上几乎没有难度,内容上颇具现实和引导意义,有一定的思辨性。三、弥漫浓郁古典气息综观整份试卷,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文言文、诗歌自不必说,语言表达题中第二题选择“墙头雨细垂纤草”的对仗句、第三题的交际用语不得体的一题选项均为文言的谦敬词,论述类文本朱良志乾坤草亭等等,无不与古代、古典、古朴息息有关,命题人似乎在刻意的传统文化弘扬中传达出这样一种导向:返朴归真,重视底蕴,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谛。今年作文属“彼此对立型”言论类材料作文特邀名师:王学东(江苏省如皋中学;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细细品味江苏今年的作文题,我以为这是一道值得肯定的好题。其理由有三:一、形式互补从去年开始,江苏高考作文进入了材料作文阶段。同样是材料作文,类型却是有别的。我将材料作文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故事类(2013江苏高考题即是),二是言论类(有人称之为“名言类”,因其涵盖面较窄,我统称为“言论类”,今年江苏高考即是),三是诗歌类,四是图画类。其中一二两类是材料作文的主力军。考前有人问我江苏今年的材料题型会是怎样的,我猜测说,去年考的是故事类,今年有可能考言论类,没想到竟被言中。其实,这倒不是我有多聪明,而是命题者考虑周到。作为同一地区的作文题,既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互补性。故事类与言论类是材料作文的两个大类,让它们分别登场,体现了命题形式的互补,也有利于促进考生全面备考。二、追随生命不少专家呼吁高考作文题要贴近学生生活,可实际总不能如愿。而今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却让我们眼前一亮,这是一道与学生生命成长同步的好题,也是与时代热点同步的好题。高三学生正值青春期,而这道作文题所议论的话题正是“青春”,关于青春,同学们该有多少事可叙,该有多少情可抒,该有多少理可议。另外,看到此题,考生们一定会联想到前不久热映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我相信,我们的考生一看到这道题,其思绪一定如滔滔江水汩汩不绝。一道作文题能够追随学生生命的成长,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三、思考青春如果一道高考题仅仅满足于追随生命,那还是不够的。作为高考作文,我们不仅要考查学生再现生活的能力,我们还应该考查学生思考生活的能力。今年江苏的高考作文材料提供了两则观点完全不同的材料,第一句话的中心意思是青春是不朽的,第二句话的中心意思是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包括青春。这是两则互相对立的材料。言论类材料作文一般有三种类型:互相补充型(如2013年浙江卷关于“童心”的三则名言)、彼此对立型(如今年江苏卷)、见仁见智型(如2013年的安徽卷)。这三种类型中,考生最难以捉摸的可能就是彼此对立型。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