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课时规范练37中国地理概况.docx_第1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课时规范练37中国地理概况.docx_第2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课时规范练37中国地理概况.docx_第3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课时规范练37中国地理概况.docx_第4页
2019版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九章中国地理课时规范练37中国地理概况.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规范练37中国地理概况高考题组1.2017天津卷,13(1)(2)(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图1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图2白山市主要旅游景点分布示意图2016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月份123456发送量/万人0.00.00.00.015.642.5月份789101112发送量/万人72.8110.8135.1156.3156.3156.3(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2)说明图1中a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3)图1所示地区生产的矿泉水远近闻名,销量较大。矿泉水生产企业若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对当地自然环境产生哪些不利影响?答案(1)6(2)流量较大;含沙量较小;流速较快;流量和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3)矿泉水资源遭破坏;地下水位降低;地表径流减少;湿地面积减少;植被遭破坏。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累计值数据表的判读。根据表格水运交通的累计数量变化可知,前四个月份累计数量为0,说明河流结冰不能通航;10月到11月、11月到12月2个月的累积量没有变化,可以判断该两个月河流结冰不能通航,因此一共为6个月。第(2)题,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的气候、植被覆盖率、地形等特征,从水量、水位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水能方面进行分析。第(3)题,主要考查区域矿泉水资源过度开发所带来的问题。主要结合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从水资源过度开发对水资源、地下水、湿地、植被等方面的影响分析。模拟题组(2018广东深圳调研)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23题。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答案2.A3.B解析第2题,“城归”人员是指那些积累资金、习得专长的人员,因此其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技能与素质的提升,A项正确。目前“城归”人员数量与我国外出农民工对比的话,所占比重小,对改善农村人口年龄结构的作用有限,B、C两项错误。材料无法显示“城归”人员的性别结构,故D项错误。第3题,题意为“社会效益”,而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是经济和环境效益,A项错误。“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B项正确。公共服务一般由政府提供,因此“城归”人员不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C项错误。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是经济效益,D项错误。(2018四川成都摸底)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给,降雨供给不足的部分需由灌溉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值线,据此完成45题。4.丙地冬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强,作物生育期长B.降水变率大,水分蒸发旺盛C.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D.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5.下列四地中,冬小麦净灌溉需水量较少的地方是()A.甲地、乙地B.乙地、丙地C.丙地、丁地D.甲地、丁地答案4.A5.C解析第4题,读图分析可知,丙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的南部地区,该地海拔高,太阳辐射强,水分蒸发快,而且由于该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较长,灌溉期较长,因此导致该地农作物的需水总量大,A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农作物的需水总量包括降水部分和灌溉部分,因此降水的季节变化会影响灌溉水量,而不会影响总需水量,B项错误;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对需水量影响不大,C项错误;该地为青藏高原,日照时间长,但气温年较差较小,D项错误。第5题,由材料可知,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即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净灌溉需水量的大小是该地降水量的补充,区域的降水量越大,需要补充的灌溉用水就越少。读图分析,甲地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农作物主要靠灌溉用水,故净灌溉需水量大;乙地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总降水量较小,尤其是在小麦返青生长的春、夏季节降水较少,灌溉用水较多;丙地位于我国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再加上地形的抬升作用,该地降水较多,可以基本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故需要的净灌溉水量较少;丁地位于我国的淮河流域,降水较多,雨季较长,需要净灌溉水量较少。故丙地和丁地的净灌溉需水量最少,故选C项。(2018东北三省三校三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其中的东部农业文化区(图)包括:燕赵文化副区、黄土高原文化副区、齐鲁文化副区、巴蜀文化副区等。据此完成68题。6.对齐鲁文化副区表述正确的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沿海有渔业朝鲜族主要聚居地A.B.C.D.7.巴蜀文化副区较之其他文化副区形成独特地域文化的原因可能是()A.曾经是古代巴国和蜀国的首都B.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C.以富饶的成都平原为依托D.地形原因与外界文化交流不畅8.各文化副区与当地的地方戏曲对应正确的是()A.燕赵文化副区山东大鼓B.黄土高原文化副区秦腔C.齐鲁文化副区川剧D.巴蜀文化副区京剧答案6.A7.D8.B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可知,齐鲁文化副区位于华北地区,且包括山东省部分地区,山东是孔子的故乡,因此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华北地区传统的经济类型为农耕业,对。华北地区濒临海洋,沿海地区可发展渔业生产,对。朝鲜族主要聚居地在东北地区,错。综上所述,A项正确。第7题,关键点在于“独特”二字,作为首都不一定会形成独特文化,A项错误。在古代,我国各地都是传统农耕经济,且巴蜀地区并不是我国农耕经济最发达的地区,B项错误。巴蜀文化并不是形成于成都平原地区,C项错误。巴蜀文化副区分布于四川盆地附近,周边高山、高原环绕,历史上因地形原因与外界联系不便,故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D项正确。第8题,燕赵文化副区对应的是京、冀一带,因此传统文化戏曲应为京剧,齐鲁文化副区对应山东大鼓,A项错误。黄土高原文化副区包括陕西附近地区,所以地方戏曲包括秦腔,B项正确。巴蜀文化副区位于现在的四川、重庆一带,对应川剧,C、D两项错误。检测显示:20042016年,青海湖流域植被覆盖率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其上游大风日数呈减少趋势,青海湖面积增加了169.67平方千米。下图为青海湖流域某时段年降水量和水位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911题。9.20042016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A.逐年增加B.波动增加C.低于平均值D.低于1965年10.青海湖湖面面积增加可能得益于()A.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增多B.流域面积扩大,来水量增多C.跨流域调水,保障湖泊水量D.农业产值下降,湖泊取水量下降11.青海湖上游大风日数减少()A.造成生态恶化B.严重影响青海省电力供应C.加剧土壤水分蒸发D.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答案9.B10.A11.D解析第9题,图示资料显示20042016年青海湖流域降水量波动变化,呈总体增多但增量不大的趋势。故B项正确。第10题,青海湖湖面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来水量增加,来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增多、冰川融水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增多,高温日数和暴雨日数增加,因此青海湖湖面面积增加。而流域面积是不变的;也没有进行跨流域调水工程;青海湖湖水是咸水,不适用于农业灌溉。故A项正确。第11题,大风日数减少,蒸发量减少,有利于土壤水分的留存与生态环境的恢复。青海省电力生产以水电为主,风电占比较小,青海湖上大风日数的减少不会严重影响青海省的电力供应。故D项正确。2016年6月,历时8年全长2266千米的沪昆高铁(上海至昆明)全线贯通。沪昆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据此完成1213题。12.贵州至云南是沪昆高铁建设难度最大、耗时最长的一段,其主要原因是()A.雨多雾多,滑坡、台风频繁B.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C.交通不便,劳动力短缺D.经济相对落后,科技水平低13.建设沪昆高铁,最主要的意义是()A.缓解我国东西方向货运压力,完善交通运输网B.加强地区间联系,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C.加快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D.促进沿线地区农矿产品的销售,缩小东西差距答案12.B13.B解析第12题,沪昆高铁贵州至云南段,经过地区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多样,地质条件复杂。第13题,高铁属于客运专线,因此最主要的意义是加强地区间联系,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2018山西统考全国卷(一)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该市依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据此完成1415题。14.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A.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B.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C.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D.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15.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B.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C.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答案14.A15.B解析第14题,能源化工工业是耗水量很大的行业,根据经纬度判断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脆弱。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A项正确。陕西省是我国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B项错误。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可通过建设改善,因此并不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因素,C项错误。能源化工工业原料主要来自矿产资源,因此与农业经济关系不大,D项错误。第15题,能源化工工业原料属于非可再生资源,该产业园不可能防止资源枯竭,A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可知,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是榆林市“有益探索”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B项正确、D项错误。能源化工不属于高端制造业,C项错误。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复种指数是衡量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全年播种农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指数大,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地利用率低。20022012年中国各省份耕地复种指数增长率(1)指出我国耕地复种指数的变化特点。(2)试分析东部地区耕地复种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3)通过增加现有耕地的复种指数来提高粮食产量,其效益比开垦荒地好。试分析原因。答案(1)耕地复种指数总体上呈增长的趋势(时间变化);复种指数增长地区不均衡,增长最快的是东北地区,最慢的是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呈下降趋势(空间变化)。(2)人口稠密,人均耕地面积小;非粮产业及二、三产业的发展迅速(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城镇化和工业化占用耕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受地形制约,农业机械化水平低。(3)增加复种指数能充分利用水、热、肥条件;农田基本建设不必从头开始,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的特点;可垦荒地多分布在边远地区,远离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