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1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某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说:“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作出这一论断的主要背景是( )a.湘赣边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失败,工农革命军开辟井冈山根据地b.长征途中召开遵义会议,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中央统治结束c.人民解放战争顺利发展,筹建新中国成为重大而迫切的任务d.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决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说明中共意识到农村是很重要的,“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说明共产党有机会管理和建设城市了,据此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在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接近尾声的时候(七届二中全会上)说的,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七届二中全会21949年10月1日,这个日子被永远载人中华民族的史册。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的有( )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华民族的历史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相关历史知识的把握。根据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错误,因为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而都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注意中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表述正确,非社会主义国家。综上,本题选c.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意义3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a三大战役胜利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国民党总统府,那是一个让全世界瞩目的中国历史永久铭刻的伟大时刻,它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所以正确答案为b项。a项时南京的反动政权仍然存在着。cd两项前蒋介石的反动政权在大陆的统治已经覆灭,所以答案选择b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4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主要标志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渡江作战与解放南京c三大战役的胜利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表明这是中国的解放战争,而不是抗日战争,所以a项错误。b项是蒋介石的统治在大陆上的统治的覆灭的标志,并不是其灭亡的转折点,所以b项错误。c项是蒋介石的反动军队基本上被消灭的表现,所以答案选择d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反攻,是国民党反动势力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5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1948年底”、“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解读材料,可知,材料所描述战役的“核心地点”,即北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三项战役的“地点”,均不在“北平”,故排除。从时间上判断,d项战役不在1948年底,进一步排除d;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平津战役61946年,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死了”是因为( )a重庆谈判国共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946年”,内容“国军已攻下张家口”。材料表明,此时国民党发动了内战,要消灭人民民主力量,内战的爆发说明中国国内和平的可能已不存在。故选为c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7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由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这一阶段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 )a、进行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b、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c、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民族战争向国内战争过渡的阶段是指抗战结束到全面内战爆发这个阶段。这个时期,最主要的政治活动就是重庆谈判。而重庆谈判的实质就是,国民党希望继续专制独裁为内战作准备,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之间的斗争。由于,国民党根本无心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因此,所谓的“商讨建国大计”、“改组国民政府”都是虚假的。所以答案选择d项。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的背景8邓贤在决定中国命运的700天一书中这样描述:“(强渡黄泛区以后)最惊险的一幕发生在淮河岸边。渡口没有船,也没有桥,河水又深又急难以徒涉,尾随的追兵已经赶来,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紧急之中,司令员刘伯承亲自夜探淮河,经过寻访竟然找到一处当地人过河的浅滩,为大军开辟一条生路。”这段描述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赢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斗争的胜利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d取得了渡江战役的决定性胜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关键信息:强渡黄泛区以后、淮河岸边、后卫阻击战全面爆发、刘伯承。由关键信息分析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项正确;a项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排除;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是三大战役,c项错误;渡江战役是1949年4月,处于战略胜利阶段,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9以下是某年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一)完全同意先打黄维;(二)望粟陈张遵刘陈邓部署,派必要兵力参加打黄维;(三)情况紧急时机,一切由刘陈邓临机处置,不要请示。”四天以后,他在电报中指出:“第三阶段是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与此材料相关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毛泽东给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发的电文”“解决徐(州)蚌(埠)两处之敌,夺取徐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役应该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所以答案选b。a发生于东北,可排除。c发生在华北,可排除。d涉及到长江流域,可排除。综上,本题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10(14分) 诗歌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回答问题。诗一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诗二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 秋)诗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 长征诗四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1)诗中“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9年以后,台湾又与祖国大陆处于分离状态,其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什么?(4分)(2)诗二中“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2分)(3)导致诗三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远征”结果如何?(4分)(4)诗四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4分)【答案】(1)原因: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与澎湖列岛。(2分)原因:国共两党内战,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2分)(2)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井冈山道路或者“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2分)(3)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分)结果:三支主力红军会师陕北,实现了战略转移。(2分)(4)时期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渡江战役。(2分)天翻地覆: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2分)【解析】试题分析:第(1)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个“原因”可从“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的信息中得出这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有关。第二个“原因”的解答则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共内战,国民党败逃台湾角度来答。第(2)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诗歌给出的时间“1928年”、作者“毛泽东”、地点“井冈山”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这条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即“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第(3)问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诗歌的题目“毛泽东七律 长征”可知,该诗歌是描写的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预应力工程施工设备调度方案
- 2025年流行病学暴发疾病控制处理能力测评答案及解析
-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用水管理方案
- 2025年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指导模拟考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妇科疾病诊断误区解析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心血管内科心脏瓣膜病诊疗技术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中西医结合诊疗常见疾病模拟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店铺租赁合同协议书(合同范本)
- 2025年骨科医生行医伦理学检定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度急诊医学护理人员模拟测试理论笔试答案及解析
- 道路运输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全国高考一卷英语真题(解析版)
- 食品安全包保制度
- Module 1 Unit 1 How long is the Great Wall(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25重庆某国有企业招聘新媒体运营(偏拍摄剪辑)参考题库含答案
- 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与实施
- 2025年农业农村局公务员招聘面试指南与模拟题解析
- 食堂食品安全风险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管理制度
- 2025年秋季新学期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校长讲话:汇一股心力、立两个目标、守三条底线、打四场硬仗
- 2025至2030中国水射流强化泵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联邦学习在二零二五年保险精算模型跨机构协作中的实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