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1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2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3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4页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单元质量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4(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a辛亥革命的爆发b清朝统治被推翻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解析: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无数次革命,有很多封建王朝被推翻,所以a、b两项不符合“有史以来所未有”“破天荒之创举”;临时约法的颁布不是“变局”;中华民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开创了共和政体,因此,c项符合题目要求。答案:c21912年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三权分立 b是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的c实行责任内阁制 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解析:本题考查南京临时政府的有关史实,比较基础。b、d说法错误。美国实行总统制共和制,故c错。答案:a3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是()a辛亥革命中对袁世凯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b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c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合作d领导了北伐战争解析: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革命派的妥协和软弱,故a项错误;国共合作是共产国际向孙中山提议,故c项错误;孙中山在北伐前去逝,故d项错误。排除a、c、d三项,只有b项是正确的。答案:b4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中国共产党最高革命纲领 b中国共产党最低革命纲领c新三民主义 d三大政策解析: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反帝等内容,这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原则基本一致。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政治基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答案:c5甘地非暴力思想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中国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基督教圣经思想的影响佛教思想的影响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的思想的影响a bc d解析:甘地非暴力思想主要来源于他在伦敦大学学习期间阅读的许多有关基督教方面的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另外受托尔斯泰等人著作的影响,他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从而形成了一整套非暴力的理论。答案:d6下列对“坚持真理”的理解正确的是()是弱者的武器是强者的武器 强调可以使用暴力手段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a bc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甘地政治斗争的有关内容。是“消极抵抗”的内容。是“坚持真理”的内容。故正确答案为b。答案:b7对1919年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确切的理解是()a以非暴力的手段反抗英国殖民者b以不合作的态度反抗英国殖民势力c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争取印度自治d以和平的手段抗议英国殖民者的压迫解析:非暴力的主要特点是采取“和平和合法的手段”,这场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争取印度自治,故答案为c。答案:c8下列关于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甘地先后领导了三次大规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b二战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c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开始就提出了民族独立的要求d由于英国殖民当局的镇压,甘地被迫下令停止运动解析:b发生在二战期间;刚开始甘地并没有提出民族独立的要求,直到二战期间甘地才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故c错;d表述不准确。答案:a9甘地一生百折不挠,不惜以绝食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最后武器。他最后一次绝食是为了()a制止群众的反英武装斗争b反对印度参加世界大战c反对蒙巴顿方案d平息教派之间的冲突解析:甘地最后一次绝食的时间是1948年,当时印巴已经实现了分治;以宗教原则划分的印巴分治造成了空前的难民潮,加剧了教派之间的冲突,甘地为平息冲突再次绝食。答案:d10一战后土耳其革命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革命得到广泛的国际援助b协约国内部矛盾重重c反帝反封建有广泛的社会基础d凯末尔英明的领导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a项说法不正确;b项是外因;d项是个人因素。故本题选c项。答案:c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印度和土耳其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两者共有的特征是()斗争矛头指向英国政府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开展持久的武装斗争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因为印度实行的是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故不选;印度也没有进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故排除。答案:a12凯末尔任总统后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下列反映其理论的措施包括()废除土耳其政教合一的政体革新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效仿西方的法律法规改革文字,用阿拉伯字母拼写土耳其语a bc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凯末尔改革内容的理解,也可用排除法。改革文字的措施是用拉丁字母拼写土耳其语,排除含的选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13题14分,14题12分,15题12分,16题14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窃尝深闻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若人心日醒,发奋为雄,大举革命,一起而倒此残腐将死之满清政府,则列国钦我敬我之不暇,尚何有窥伺瓜分之事哉?孙中山驳保皇报书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中的“本”和“末”分别是指什么内容?(2分)(2)根据材料二,孙中山为了达到革命的目的,在辛亥革命前组织上有什么重大行动?思想上用什么来体现他的革命主张?(4分)(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在孙中山晚年为了“民族革命”的继续,在理论上有什么重大发展?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分)解析: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关键在于明白“本”是全面的变法;第(2)问重点考查孙中山组织政党的活动和三民主义的提出;第(3)问重点考查孙中山思想上的转变即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转变及影响其转变的因素。答案:(1)“本”是进行全面的维新变法。“末”是引进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2)组织上是1894年成立兴中会,1905年成立同盟会。思想上提出了三民主义。(3)理论上提出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原因有:孙中山在一系列捍卫共和运动失败后的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启发;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14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施行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材料三概自国会非法解散,中更复辟之变,民国已无法成立(之)政府。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孙文辞大元帅职通电1918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孙中山讨袁宣言材料四(杰弗逊在连任两届总统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邓博尔杰弗逊政治著作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回答资产阶级革命后,中、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4分)(2)依据材料三、四,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4分)(3)两人努力的结果有何不同?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比较问题的能力。第(1)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2)问注意分别回答两人的努力。第(3)问“结果”一成一败;其原因可结合国情来回答。答案:(1)三权分立。中国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是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2)孙中山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制度、创立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制度。(3)孙中山的努力失败,华盛顿的努力成功。中国的社会性质;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已相当发展、国家已经取得了独立。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9年4月阿姆利则惨案后,印度旁遮普邦、孟买、加尔各答等地爆发了起义,对此列宁说:“工业和铁路的无产阶级愈壮大,英国人所加紧实行的大批屠杀(在阿姆利则)与公开拷打等恐怖的行为愈凶残,革命也就愈迅速地发展。”列宁选集第4卷材料二对此,甘地说:“(自己犯了)一个像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使得根本不是非暴力抵抗者而怀有恶意的人们能够胡作非为。”材料三1930年3月2日甘地致总督的信:“暴力派正在得势而耀武扬威。我的目的是发动那种力量(非暴力)来对付英国统治的有组织的暴力以及增长中的暴力派的无组织的暴力。静坐不动就是放纵上述的两种暴力。”材料四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办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对阿姆利则惨案发生的原因列宁和甘地分别是怎样分析的?他们的结论为什么不同?(6分)(2)材料三反映了甘地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什么意图?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4分)(3)据材料四,指出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是什么?(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应从不同的阶级立场分析;原因结合所学作答。第(2)问从印度国大党资产阶级本性理解。第(3)问从甘地的局限性把握。答案:(1)列宁认为是由英国殖民者推行高压政策镇压正在壮大的印度无产阶级而引起的;甘地认为是由“怀有恶意的人们”胡作非为而引起的。原因是二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列宁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而甘地站在印度资产阶级的立场上。(2)一方面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要实现印度的民族独立;另一方面抵制束缚印度群众的暴力革命运动。说明以甘地为首的印度国大党对英斗争的妥协性、软弱性,不敢真正发动群众。(3)理由: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认识到了印度力量。16(2012全国高考新课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鸦片烟流行内地,大为风俗人心之富。节经降旨严饬稽查,而此风未经革除。总由海口守巡员弁(官兵)卖放偷漏,以致蔓延滋甚且止查禁海口洋船,而于民间私熬烟斤,未经议及。嗣后如有洋船夹带鸦片进口,并奸民私种罂粟,煎熬烟膏,开设烟馆,文职地文官及巡查委员,如能自行拿获究办,免其议处。其有得规故纵者,仍照旧例革职。上谕档(道光朝)(1823年)(鸦片)每岁易银至数百万两之多,非寻常偷漏可比,若不极力严禁,弊将何所终极。嗣后该省通市,务当恪守定例,只准易货,毋许易银。上谕档(道光朝)(1829年)同心合力,不分畛域,上紧查拿,毋得稍形松劲即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吸食,不知悛改者,亦著一体查拿,分别办理。上谕档(道光朝)(1838年)(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道光皇帝对鸦片问题的认识及措施。(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道光皇帝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