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识 大用途.doc_第1页
小知识 大用途.doc_第2页
小知识 大用途.doc_第3页
小知识 大用途.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知识 大用途浅谈英语教学中渗透背景文化的作用和方法 北阳门小学 王 芳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不仅仅是一套符号系统。一个民族的语言要受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影响。人们在运用语言时,需要借助手势、姿态及动作行为等辅助语言来表达。而这些方面是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密切相关的。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真正掌握一个民族的语言!正如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说:“采用只教语言不教文化的教学方法,只能培养出语言流利的大傻瓜。”举个例子:“You are ,indeed,a lucky dog!”这句话如果按字面译成汉语是“你真是一条幸运的狗!”这在汉语中完全是一句骂人的话。“狗”这个词,在中国人看来是贬义的,常用来描绘所厌恶的人。可是在英语中这句话是说“你真是个幸运儿!”“狗”在这儿指人,不但没有骂人的意思,而且还表示一种亲昵的关系。因为在美国,“狗”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如果不了解这一文化背景,就算把这句话读得再熟练,也不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稍微了解一下西方文化背景的小知识,就会发现它有意想不到的大用途。下面我们来谈谈教学中渗透背景文化的作用: 一、赋予词汇、句子鲜明的色彩英语中有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因为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成为具有特定意义的名词。如:Waterloo原指比利时中部一座无名小城,因1815年拿破仑率军在此作战而闻名于世。这次战役是以他的惨败而告终的,所以Waterloo一词就成为“惨败”和“毁灭”等悲剧性结局的代名词。如果学生不了解这一历史文化背景,就无法理解“meet ones Waterloo”这一成语的真正含义。另外这个词还成为了一部著名电影的片名,即“Waterloo Bridge”题目直接揭示了影片的悲剧主题。译者巧妙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借用中国历史上另一部著名爱情悲剧,将其译为魂断蓝桥。学生如果不了解中、英两国的文化背景,是无法体会译者高超的翻译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 再如:美国第三十任总统福特的竞选演讲中有一句话感动了无数的选民“Im not Lincoln,Im Ford!”直译为“我不是林肯,我是福特!”如果学生不了解相应的文化背景,是无法体会其中的双关语意的。美国是汽车大国,这里的Lincoln和Ford都是汽车品牌。 “Lincoln”是豪华轿车,是富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而 “Ford”是大众化汽车的代名词。 福特表达的是:我代表着美国大多数普通选民的利益,而不代表少数富人的利益!这句话把福特推上了总统的宝座。了解了文化背景,我们不禁为福特暗暗叫绝。二、丰富短文巨大的文化内涵文化背景的差异对篇章的理解尤为重要。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理解就会发生偏差,使用上的判断就会受到影响。举个例子:I had the right accent, repectable middle-class parents is court, reliciable witnesses, and I could obviously afford a very good solicitor其中middle-class在英国实际上就是体面、守法的代名词; could obviously afford a very good solicitor在英美国家,能请得起律师就意味着富有。审判案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而体面和富有在文中却成为不犯法的证据。可想而知,法院的判决有多荒谬。了解了西方文化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该段文字中深刻的讽刺意味。三、融洽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气氛英美国家人士对问及年龄、婚姻、收入等比较反感,认为这些涉及个人隐私。学生在了解这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和他们交流时可避免涉及这类句子,可用英、美人喜欢说的天气的句子作为话题的切入口,防止双方交流上的尴尬。如果我们看见外国人,出于热情问:Hello! Where are you from? Whats your name?How old are you?这些问题反而会把外国人弄得很不自在。他们不知道该不该回答,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使双方的谈话陷入僵局。虽然我们的语言很流利,却无法与人和谐交谈,这就违背了我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既然渗透国外背景文化有如此大的作用,那么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在平时的教学中去操作呢?一、提高修养文化背景知识包罗万象,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教师可以通过结交外国朋友,涉猎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观赏精彩的外国电影,欣赏格调高雅的外文歌曲等渠道来了解外国文化,这样才能把英语教活。二、加强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问候语、感谢、谈话题材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而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就拿感谢来说,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用于所有人之间,亲如父子也不例外。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表扬后,教师应立即对学生的称赞表示感谢,让学生慢慢习惯这种表达,并且能够运用起来。三、随机讲授。我们在教学中遇到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单词,除讲清其概念外,还要讲讲它所包含的背景文化知识,还可以适当拓展一下知识面。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词。如在讲到“floor”一词, 应该告诉学生,它除了当“地板”讲,还可以当“楼层”讲。可是英、美两国 的表达方式又不一样。美国和中国的说法一样,而英国把二楼叫作一楼, “floor first”一楼叫作“ground floor”,而且英美等国人们因为宗教关系不喜欢13这个数字,认为它不吉利。因此在一些高层建筑和宾馆里不设13层,12过后就是14了。四、寓教于乐在教师中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一生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如明信片、邮票、报刊等,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特色;在课堂上播放英语小电影、电视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让他们了解西方人的日常生活方式;通过研究英语国家的广告、服装、谚语等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价值观;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活动,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