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八信息给予题 中考化学 江苏专用 1 2018江苏盐城 6 2分 长途运输活鱼 常用过氧化钙增氧 cao2中ca是 2价 则o的化合价为 a 2b 0c 2d 1 答案dcao2中ca是 2价 设o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 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2 2x 0 解得x 1 故选d 好题精练 2 2018江苏扬州 20 2分 铜元素有多种氧化物 如cuo cu2o 称取14 4g仅含cu o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 采用如下装置实验 夹持装置省略 测得实验前后装置b增重4 4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h2o和co2b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 打开k1 让co通一段时间c 根据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可以确定该固体为cu2od 若缺少装置c 则实验所得cu o个数比偏高 答案ba项 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可能是cuo cocu co2 cu2o co2cu co2 没有水生成 故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反应生成的co2 错误 b项 一氧化碳是可燃性气体 实验开始前应先关闭k2 打开k1 让co通一段时间 排尽玻璃管中空气 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正确 c项 由题意可知 装置b增重的4 4g是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固体样品中氧元素的质量是4 4g 1 6g 铜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2 1 所以该固体为cu2o或cu和cuo的混合物或cu2o cu和cuo的混合物 错误 d项 若缺少装置c 装置b增重的质量偏大 则实验所得cu o个数比偏低 错误 3 2018福建 10 3分 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 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 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 g 1 金属粉末 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 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 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 m 金属 查得下表数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 金属 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b m 金属 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计算确定c m 金属 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 过大将减小产氧量d 不用催化剂时 分别使用铁 铝 镁作燃料 m fe 最小 答案c确定金属粉末的质量 m 金属 既可通过实验获得 也可通过理论计算获得 故a b不正确 m 金属 过小 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过少 使氯酸钠不能完全分解 m 金属 过大 金属会消耗产生的氧气 进而减小产氧量 故c正确 由表中数据可知 相同质量的金属燃烧 铁放出的热量最少 则分别使用铁 铝 镁作燃料 放出相同热量 需要的m fe 最大 故d不正确 4 2017广东深圳 6 1 5分 丙氨酸是一种常见的氨基酸 其化学式为c3hxo2n 相对分子质量是8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氨酸属于无机化合物b 丙氨酸中碳 氮元素的质量比为3 1c 丙氨酸化学式中x 7d 每个丙氨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氧气分子 答案c丙氨酸是一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 属于有机物 故a错误 丙氨酸中碳 氮元素的质量比 12 3 14 18 7 故b错误 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12 3 1 x 16 2 14 89 解得x 7 故c正确 丙氨酸分子是由碳原子 氢原子 氧原子和氮原子构成的 不含氧气分子 故d错误 5 2016江苏镇江 15 2分 已知 草酸钙 cac2o4 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 cac2o4caco3 co 将12 8gcac2o4固体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 8g固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b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 0gc 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 产生2 2gco2d 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生成10 0g固体 答案d根据化学方程式cac2o4caco3 co 12810012 8g10 0g计算分析 12 8gcac2o4完全分解后生成10 0gcaco3 而剩余固体为7 8g 说明生成的caco3在受热过程中发生分解 再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cao co2 10056445 0g2 8g2 2g计算可以判断剩余固体是caco3和cao的混合物 且caco3的质量为5 0g cao的质量为2 8g a正确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 则12 8gcac2o4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2 8g 4 0g b正确 5 0gcaco3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2 2g c正确 在加热过程中生成的co2的质量为2 2g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caco3的质量为5 0g d错误 6 2016江苏扬州 20 2分 以feso4为原料制备铁黑颜料fe3o4 其中fe既有 2价 也有 3价 的过程如下 转化 过程的反应为 4fe oh 2 o2 2h2o4fe oh 3 若原料中含feso49 12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理论上与fe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4 8tb 理论上 转化 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320kgc 该方法理论上最终可以获得fe3o4的质量为4 64td 若 转化 过程参与反应的o2过量 则最终所得固体的质量偏小 答案c在fe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先生成白色絮状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4 2naohfe oh 2 na2so4 氢氧化亚铁不稳定 很快被氧化成氢氧化铁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 oh 2 o2 2h2o4fe oh 3 a项 设理论上与feso4反应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x feso4 2naohfe oh 2 na2so4152809 12t10 x x 48t故a错误 b项 设理论上 转化 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质量为y 则 y 0 48t 480kg故b错误 c项 该方法理论上最终可以获得fe3o4的质量为9 12t 4 64t 故c正确 d项 若 转化 过程参与反应的o2的量不足 导致所得固体的质量偏小 故d错误 4feso4 o2608329 12ty 7 2014江苏镇江 20 2分 下图是利用缺铁性氧化物 fe 1 y o 进行co2再资源化研究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该研究成熟并广泛应用 能缓解温室效应b 反应 为置换反应 反应 为分解反应c 反应 提高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d 整个转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o2c o2 答案ada项 co2和缺铁性氧化物反应 可减少大气中co2含量 能缓解温室效应 b项 反应 不是置换反应 因为co2和fe 1 y o均是化合物 c项 反应 中 fe 1 y o夺取了co2中的o生成fe3o4 故反应 降低了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d项 由题图可知fe 1 y o在反应 中是反应物 而在反应 中是生成物 故fe 1 y o可视为催化剂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写为co2c o2 8 2018江苏苏州 32 7分 1 控制变量 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2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发现均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产生 查阅资料 4hno3 浓 4no2 o2 2h2o4hno3 浓 c4no2 co2 2h2o 实验1 中所用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 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实验2 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能否证明 实验2 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请做出判断 并说明理由 实验3 中发现红热的木炭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 体积分数大于0 03 能否证明 实验3 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请做出判断 并说明理由 答案 1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蒸馏水的温度 2 加热 不能 因为红热的木炭提供了热量 浓硝酸受热会分解产生红棕色气体 不能 因为红热的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解析 1 对比实验中 只有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 故引起反应速率不同的是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对比实验中 只有蒸馏水的温度不同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 温度会影响红墨水在蒸馏水中的扩散速率 2 灼热的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反应 根据题给的信息可知 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能分解产生二氧化氮气体 故灼热的碎玻璃起到了加热的作用 由资料可知 由浓硝酸产生红棕色气体的原因可能为浓硝酸受热分解及浓硝酸和木炭反应 但 实验2 不能证明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 红热的木炭露置在空气中 会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审题技巧根据 且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 体积分数大于0 03 可确认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9 2018安徽 14 7分 蓝瓶子 实验是一个有趣的化学振荡实验 盛有氢氧化钠 亚甲蓝 c16h18n3scl 葡萄糖混合液的试管 经振荡 静置后溶液颜色会出现反复变化 如图1 某兴趣小组开展如下探究 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 混合液中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的有水和 2 小明对振荡后溶液变蓝的原因进行如下猜想 溶液中溶入co2 溶液中溶入o2 溶液中溶入 填化学式 3 小红利用图2装置 从a端吹入呼出的气体 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 由此 填 能 或 不能 得出猜想 正确 原因是 4 为探究猜想 利用图2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 7分 1 葡萄糖 1分 2 n2 1分 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 3 不能 1分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氮气和氧气等 2分 4 从a端通入氧气 若溶液变蓝 则猜想 正确 若溶液不变蓝 则猜想 不正确 2分 解析 1 混合液中的水和葡萄糖属于人类基本营养物质 2 空气中含有n2 o2 co2等气体 振荡后溶液变蓝可能是因为溶液中溶有o2 n2 co2等 3 由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氧气 氮气等 所以吹入人呼出的气体后混合液由无色变蓝色 不能得出猜想 正确 4 为探究猜想 是否正确 可以向混合液中通入氧气 通过混合液是否变蓝进行判断 从a端通入氧气 若溶液变蓝 则猜想 正确 若溶液不变蓝 则猜想 不正确 10 2018山西 26 7分 南海 我们的 聚宝盆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 最深 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区 近30年来 菲律宾 越南等五国已经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合作 在南海海域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 年石油产量达5000万吨 相当于大庆油田最辉煌时的年开采量 材料1油气资源 南海中南部油气地质资源量占53 可采资源量占66 若被他国掠夺 中国海域将失去约2 3的可采油气资源 西沙群岛 中沙群岛的水下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 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材料2矿产资源 南海蕴藏5万亿吨以上的锰结核 约3100亿吨镁 170亿吨锡和铜 29亿吨镍及锰 8亿吨钴 5亿吨银 800万吨金 60亿吨铀等 比陆地矿产资源丰富得多 材料3水产资源 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 大多数种类在西 南 中沙群岛海域 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海龟 海参 龙虾 螺 贝 海带等都很丰富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1 南海丰富的资源中 油气属于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对石油加热炼制时 根据各成分的不同可得到的产品有 写一种 2 天然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其变化 3 材料2中所述锰 镁 铜等是指 填 元素 或 原子 4 海洋鱼类 海参 龙虾富含的营养素是 5 南海自古就是中国的 我们要捍卫祖国的领土 领海和资源的完整 在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你的一点建议是 答案 1 混合物沸点汽油 或柴油 石蜡 沥青等 2 压强增大 分子间间隔变小 3 元素 4 蛋白质 5 合理开发 或谨慎开采 有计划开采 合理即可 解析 1 油气中含有石油和天然气 属于混合物 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加热炼制石油可以得到汽油 柴油 石蜡 沥青等物质 2 分子之间有间隔 压强增大 间隔变小 所以天然气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 4 海洋鱼类 海参 龙虾中富含蛋白质 5 我国的资源是有限的 要合理开采 11 2017江苏苏州 30 6分 某工厂产生的烧渣 主要含feo fe2o3 还有一定量的sio2 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 feso4 7h2o 其工艺流程如下 查阅资料 sio2不溶于水 也不与稀硫酸反应 1 浸取 步骤中 feo 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 h2so4feso4 h2o 2 为提高 浸取 步骤的反应速率 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 写2条 不考虑 搅拌 和 使用催化剂 3 还原 步骤的目的是将fe3 转化为fe2 试剂x可用so2或fe 若试剂x是so2 转化原理为so2 fe2 so4 3 2y2feso4 2h2so4 则y的化学式是 若试剂x是fe 转化原理为fe fe2 so4 33feso4 测得 还原 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 其原因是 答案 6分 1 fe2o3 3h2so4fe2 so4 3 3h2o 2 增大硫酸的浓度 升高温度 将烧渣粉碎 写3点中任意2点 3 h2o 铁消耗过量的硫酸 溶液酸性减弱 解析 1 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fe2o3 3h2so4fe2 so4 3 3h2o 2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可将烧渣粉碎以增大它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 也可增大硫酸的浓度或者升高温度 3 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的原则 推算出2y中含有4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 则y的化学式为h2o 根据流程图可知 加入的稀硫酸是过量的 即 还原 前溶液中含有硫酸 加入铁后 铁不仅能与硫酸铁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亚铁 还能与稀硫酸反应 使溶液的酸性减弱 ph增大 12 2017江苏扬州 26 12分 碱式碳酸镁 mg2 oh 2co3 和过氧化镁 mgo2 都是重要化工原料 以mg2 oh 2co3为原料 制备产品mgo2的步骤如下 1 煅烧煅烧mg2 oh 2co3得到三种氧化物 其中一种常温下是气体 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转化向所得固体中加双氧水充分搅拌 发生反应mgo h2o2mgo2 h2o 温度升高 说明该反应热量 填 放出 或 吸收 其他条件相同 煅烧温度 煅烧时间不同 所得mgo对mgo2产率 产率 100 的影响分别如图所示 则最佳的煅烧温度为 煅烧时间为小时 3 分离得到产品 4 测定假设产品中仅混有少量mgo 某小组设计下列装置 通过测定生成o2的体积 计算mgo2的质量分数 已知 a 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b mgo2 2hclmgcl2 h2o2c 2mgo22mgo o2 d mgo cmg co 仪器m的名称是 mno2的作用是 相同条件下 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填 装置a 或 装置b 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7 密度是1 18g ml 1的浓盐酸配制10 的稀盐酸110g 需要水ml 水的密度是1g ml 1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经讨论 该小组又设计了下列3种方案 分别取5 0g产品进行实验 能确定mgo2质量分数的是 填序号 a 加热 使mgo2完全分解 测出剩余固体的质量b 与足量炭粉在高温下充分反应 测出生成mg的质量c 先加足量稀盐酸 再加足量naoh溶液 充分反应 测出mg oh 2质量 mgcl2是制备mg2 oh 2co3的原料 现用含碳酸镁84 的菱镁矿制备mgcl2 反应如下 mgco3 cl2 comgcl2 2co2 设杂质不参加反应 生产19吨mgcl2需要这样的菱镁矿多少吨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mg2 oh 2co32mgo h2o co2 2 放出6502 4 分液漏斗催化 装置a 80 3 a 解 设需要菱镁矿的质量为x mgco3 mgcl28495x 84 19t x 20t答 生成19吨mgcl2需要84 的菱镁矿20吨 解析 1 由题意可知 mg2 oh 2co3在高温下分解产生mgo h2o和co2 2 温度升高 说明反应放出热量 由题图可知 煅烧温度为650 煅烧时间为2小时时 mgo2产率最高 4 m为分液漏斗 装置a使用连通器 使分液漏斗液面上方压强与广口瓶内压强相等 加入盐酸的体积不会影响生成的氧气的体积 所以相同条件下 装置a能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y 根据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可得37 y 110g 10 得y 29 7g 则需要水的质量为110g 29 7g 80 3g 即80 3ml 13 2015江苏苏州 36 6分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它进入大气后可形成硫酸型酸雨 1 煤 石油 木柴中都含有硫元素 点燃后均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 可用溶液检验该气体的存在 2 为减少大气污染 火力发电厂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用氨水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其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已知 亚硫酸盐不稳定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 用石灰石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其反应原理是 2caco3 o2 2so22caso4 2co2 若1000kg废气中含有1 6kg的二氧化硫 则至少需要含90 碳酸钙的石灰石多少千克才能将其完全吸收 写出解题过程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 1 高锰酸钾 2 4nh3 h2o 2so2 o22 nh4 2so4 2h2o或2nh3 h2o 2so2 o22nh4hso4 解 设至少需要含90 碳酸钙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2caco3 o2 2so22caso4 2co220012890 x1 6kg200 128 90 x 1 6kgx 2 8kg答 至少需要含90 碳酸钙的石灰石2 8kg才能将其中的二氧化硫完全吸收 解析 1 二氧化硫能使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所以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2 二氧化硫与水化合生成亚硫酸 亚硫酸与氨水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和水 亚硫酸铵不稳定 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铵 所以反应物为一水合氨 二氧化硫和氧气 生成物为硫酸铵和水 或硫酸氢铵和水 化学方程式为4nh3 h2o 2so2 o22 nh4 2so4 2h2o或2nh3 h2o 2so2 o22nh4hso4 教师专用题组 1 2016江苏盐城 10 2分 交警对司机 酒驾 进行呼气检测的化学原理是 橙色的k2cr2o7酸性溶液遇乙醇迅速生成蓝绿色铬离子 cr3 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酒中含有的酒精属于有机物b k2cr2o7属于氧化物c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6价d 硫酸铬的化学式为cr2 so4 3 答案ba项 酒精含有碳元素 属于有机物 正确 b项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 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k2cr2o7由三种元素组成 不属于氧化物 错误 c项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 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计算出铬元素化合价是 6价 正确 d项 硫酸铬的化学式是cr2 so4 3 正确 2 2014江苏扬州 25 10分 过氧化钙 cao2 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多功能无机化合物 通常有两种制备方法 已知 温度过高过氧化物会分解生成氧化物和氧气 方法1 由ca oh 2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 其制备流程如下 方法2 由鸡蛋壳 含caco3高达90 为原料最终反应制得 其制备流程如下 1 方法1中搅拌的目的是 请将搅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cacl2 h2o2 2nh3 h2o 6cao2 8h2o 2nh4cl 制备过程中除水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2 方法2中气体x是 实验室常用溶液来吸收 煅烧后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也能生成cao2 8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0 2 可将反应器放置在中 获得的cao2产品中主要含有的固体杂质是 填化学式 3 这两种制法均要求在低温下进行 除煅烧外 温度过高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 还能 4 绿色化学 一般是指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则上述两种方法中生成cao2 8h2o的反应符合 绿色化学 的是 填 方法1 或 方法2 答案 1 使反应充分 提高原料利用率h2onh4cl 2 co2naohcao h2o2 7h2ocao2 8h2o冰水ca oh 2 3 防止cao2分解 4 方法2 解析 1 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使反应物充分反应 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 不难推出反应物中所缺物质的化学式是h2o 根据题图所示可知 滤液中的氯化铵可以循环利用 2 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煅烧后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 所以气体x是二氧化碳 实验室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根据题意 反应物是氧化钙 水 过氧化氢 生成物是cao2 8h2o 分别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后再进行配平即可 因为反应需控制温度在0 2 所以将反应容器放在冰水中即可 由于氧化钙与水反应也能生成氢氧化钙 所以产品中的固体杂质主要是氢氧化钙 3 因为过氧化钙和过氧化氢都易分解 所以控制低温除了防止氨水挥发外 还可以防止cao2分解 4 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化合反应 故选择方法2 3 2015黑龙江哈尔滨 31 4分 分类 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 初中化学有许多实验 若按照实验主要目的可将实验分为 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探究物质的性质 探究物质的含量等 据此应将下列实验中的d与 填 a b 或 c 归为一类 依据是 2 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 如锰酸钾 高锰酸钾 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6 7 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 7 5 1 1等 由此推测钠元素 氧元素和 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 化学式为 答案 4分 1 a 1分 d实验与a实验的主要目的都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1分 2 高氯酸钠 1分 naclo4 1分 解析 1 实验a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实验b是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实验c是探究物质的含量 实验d是探究物质的性质 故实验d与实验a为一类 2 由题给信息推测出 钠元素 氧元素和 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高氯酸钠 化学式为naclo4 4 2015北京 29 5分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原文作者 段翰英等 我国制作泡菜的历史悠久 制作泡菜是把新鲜蔬菜泡在低浓度的盐水里 经发酵而成 泡菜品种繁多 风味独特 口感鲜脆 蔬菜中含有硝酸盐 硝酸盐对人体无直接危害 但转化成亚硝酸盐后 就会产生危害 亚硝酸盐 如亚硝酸钠 nano2 与胃酸 主要成分是盐酸 反应 产生亚硝酸 hno2 和氯化物 如nacl 亚硝酸不稳定 产生的二氧化氮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 导致中毒 泡菜中含亚硝酸盐吗 含量有多少 含量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经实验测定发现 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有一定影响 下图为室温下 食盐水浓度和泡制时间与芹菜泡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关系 用不同的蔬菜进行测定 变化趋势与芹菜相似 实验表明 发酵温度对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生成量及生成时间也具有明显的影响 泡菜发酵过程中 泡制温度较高时 亚硝酸盐含量最大值出现得早 且数值低 这与温度较高有利于乳酸菌的繁殖有关 实验还表明 泡制过程中添加姜汁和维生素c 都能有效地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现代医学证明 泡菜中的乳酸和乳酸菌对人体健康有益 具有抑制肠道中的腐败菌生长 降低 胆固醇等保健作用 但是 有些泡菜盐分或糖分过高 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不利 另外 泡制过程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流失 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 回答下列问题 1 泡菜中的亚硝酸盐是由转化生成的 2 亚硝酸钠能与盐酸反应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 3 室温下 用芹菜制作的泡菜 最佳食用时间是 填字母序号 下同 a 泡制2 3天b 泡制5 6天c 泡制12天后 4 下列关于制作泡菜的说法中 合理的是 a 最好加入一些姜汁b 最好在较低温度下泡制c 最好加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d 最佳食用期的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与泡制时的食盐水浓度无关 5 请你为喜欢吃泡菜的人提一条食用泡菜的建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实绘画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试用期 协议书
- 高压成套设备装配配线工创新能力与改进提案考核试卷及答案
- 硅料腐蚀工月度评审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脂肪醇生产操作工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公司玉器抛光工职业健康、安全、环保技术规程
- 2026届浙江省台州温岭市第三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5校园多媒体设备采购合同
- 专项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家居用品集体采购合同模板
- 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 《细胞》PPT课件-完美版
- 研究借鉴晋江经验-加快构建三条战略通道
- GB/T 3810.2-2016陶瓷砖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 GA 38-2021银行安全防范要求
- 新版GMP教程第五章设备课件
- 企业融资计划书2022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轴承故障诊断演示文稿
- 高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观察和护理
- 多发性大动脉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