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_第1页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_第2页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_第3页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_第4页
女娲补天教学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女娲补天 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评析 执教:南宁市阳光新城学校 莫莎莎 设计及评析:南宁市教科所 卢耀珍 【设计理念】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灵魂。课程标准十分注重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特点,强调了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提出了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等要求。同时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充分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 【教学目标】 1、认识“塌、挣”等5个生字,正确读写“创造、轰隆隆”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女娲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 4、积累文中的生动词句,能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神话世界,继续关注女娲补天,一起读课题。 生:(齐读)31女娲补天。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一、二自然段,知道是女娲创造了人类,还知道了在天塌下来之后,是女娲求雨熄火,造船救人的。现在,请你看着板书,自己读读课题,看看你脑海里产生了怎样的疑问。 生:我想知道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师:会思考。 生:我想知道女娲为什么还要补天? 师:是啊!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也救出来了。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她又是怎样补天的?非常好!会提问说明会思考。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带着刚才的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35自然段。 (生自由读35自然段) (评:“趣”从疑中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复习旧知,再读题目,提出问题,引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探索的兴趣。) 师: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也救出来了,女娲为什么还要补天呢? 生:因为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师:是啊!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课件出示句子: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 师:一起读这句话。 生:齐读。 师: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当时的情况非常紧急。 师:情况非常危险。通过这两句话的比较,莫老师相信你的体会会更深刻。(出示句子对比:天上的窟窿还在冒火。)现在,请你自己读这两句话,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读两句话。) 生:我发现了第一句是大窟窿,第二句是窟窿,第一句是喷火,第二句用的是冒火。 师:你发现了字面上的不同。 生:我发现第一句多了一个“大”字,说明天上破的窟窿很大,“喷火”比“冒火”火势更加猛烈。 师:我发现你非常了不起,不但能发现文字表面的不同,还能透过文字背后,敏锐地体会出语言文字蕴含的丰富内涵。请你读第一句话,相信你肯定能读好。 (生读,没有读出火势的猛烈。师范读,生再读。) 师:从你的朗读中,莫老师感觉到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不想让人们受到深重的灾难。 师:两个字的不同,表达的情感却有这么大的差别,这就是祖国文字的魅力。想不想读好这句话? 生:想。 师:一起读一读,读出火力大而猛的感觉。 (生齐读) (评:在引导学生推敲词语,体会课文用词准确的特点中,阅读教学的三层次品词、品句、品读,落实到位,具有层次性。在品读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文字的魅力,久而久之,就能使学生懂得应如何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 师:火真的太大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何况是这么大的天火在喷呐。如果让天火一直这么喷下去,会有什么后果? 生:人类会消失。 生:会带来很大的灾难。 生:人类会灭绝。 生:世界会有危险。 师:是啊!虽然危险重重,但是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为了人们的生活还能像以前那样快乐幸福,所以,她做了个决定。 生:她决定把天补上。 师:她是怎么补天的呢? (生纷纷举手) 师:别急,书读好了,答案自然会有的。请你自己读一读3、4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女娲补天的过程。 (生自由读文。) 师:谁来说? 生:女娲先到去山上找五彩石。 师:她先找石。(板书:找石) 生:然后女娲在地上挖一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到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师:简单的说就是炼石。(板书:炼石)最后呢? 生:石头化成很稠的液体,她把液体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天被补好了。(板书:补天) 师:哪些句子讲到了女娲找石?赶紧把它找出来,画一画。不动笔墨不读书啊! (生默读画句子,师巡视。) 师:你的速度真的可以称得上是神速,请你说一说。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师:(课件出示生汇报的句子。)女同学读一读,男同学认真听,用心去体会体会。女同学读。 (女生齐读)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我体会到女娲找五彩石的时候非常辛苦。 师:你从哪个词语体会到她找石辛苦? 生:几天几夜。 师:几天几夜说明什么? 生:说明了女娲找石的时间很久。 师:几天几夜,不分白天黑夜。实在是辛苦。还有哪些词语能体会到女娲补天的辛苦? 生:找啊找啊! 师:老师觉得你读得非常好,想必你也有很深的体会,为什么说能从这个词体现到女娲找石的辛苦? 生:因为她一直在找,一直没有休息,很希望能找到纯青石去拯救人类。 师:善良的孩子!还有哪些词语能体会出女娲找石的辛苦? 生:忙。说明了她没有休息的时间,忙了几天几夜。 师:还有一个词,藏得非常深,看谁能找到。很多同学举手了,莫老师期待着更多的同学举手。请你说。 (评:给学生鼓励、信任和期待,在莫老师的课堂上,不仅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生:终于。 师:你为什么能找到这个词?它藏得很深啊! 生:因为“终于“说明她找了很久很久才找到石头,非常辛苦。 师:掌声送给她。(生鼓掌)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就不会有这么深的体会。谁能用终于说一句话呢? (评:老师的表扬,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生:我练习骑自行车的时候,练了很久很久,终于有一天我练成了。 师:恭喜你练成了!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高兴很兴奋。 师:女娲和你一样,虽然找石特别辛苦,但是想到找齐了五彩石能够造福人类,她也特别高兴。请你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里去读一读。 (生读。) (评:在感悟积累运用中品味“终于”一词,让学生联系生活更深刻地体会到女娲找石的艰辛。咬文嚼字是老师的基本功,也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训练。) 师:你专注的神情,投入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莫老师,莫老师也想读一读。可以吗? 生:可以。 师:如果莫老师读得好,我要的不多,三秒钟的掌声。可以吗? 生:可以,五秒钟都可以。 (师声情并茂的个性朗读) (生边热烈鼓掌边数“一、二、三”) 师:你们的掌声拍得莫老师心花怒放,莫老师很想知道大家为什么给掌声莫老师。 生:因为莫老师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儿呢? 生:好在把这段话的感情读出来。 师:什么样的感情? 生:女娲找石头很辛苦的感情。 师:对。这是我的感受。那么,我在朗读中是如何表达我的感受的呢? 生:激动。 师:什么地方让你感受到老师激动。 生:你读的时候有些词语加上动作,有些词语没有加上动作。 师:加上动作时很好的朗读方法。还有呢? 生:有些词读得轻些,有些词语读得重些。 师:对!有轻有重。 生:有时低沉有时高昂。 生:有时快有时慢。 师:是的。我是通过语调的轻重、快慢来表达我的感情的。所以说,朗读又要感情,不一定要大声,但一定要有轻重缓急之分。悟得这么好,相信读得会更好。女娲找啊找啊,渴了也不喝水,累了也不休息,一天一夜过去了 女同学读 (女生齐读) 师:天火越喷越大,女娲的心情越来越急,她从山上跑到了山下,又从山下跑到了河边,几天几夜过去了。全班一起读。 (生齐读) (评:朗读指导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中渗透,不露痕迹,却又指导得当。) 师:女娲历尽了千辛万苦找齐了五彩石,她又是怎样炼石补天的呢?请你读第5、6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女娲炼石补天很辛苦。 师:(课件出示句子)请你再仔细读读,看看能否发现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处吗? 师:没关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起再来读一读。 (生齐读。) 生:用了冶炼。 师:冶炼是表示什么的词语? 生:表示动作的词语。 师:找找看,作者描写女娲炼石补天还用了哪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把它圈出来。 生:找、挖、放、冶炼、化、装、端、泼。(师相机板书) 师:找得太准了。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中,你有哪个词语不理解? 生:“泼”我不理解。 师:谁能做一个“泼”的动作给他看看? (一生做“泼”的动作。) (评: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学生用动作来诠释,生动形象,易于理解。) 生:“冶炼”这个词我不是很理解。 师:“冶炼”的“冶”跟你们认识的一个字特别像,是什么字? 生:治。 师:“冶”的两点水表示冰,用冰遇热融化成液体来表示金属遇到高温变成液体。铁要加热到1530度才能融化成铁水,所以呢,金属熔化的“熔”是火字旁,冰雪融化的“融”是虫字旁。(板书:金属熔化,冰雪融化)来,一起读一读这两组词语。 (评:结合字理识记、理解“冶炼”一词,举一反三区别识记了“金属熔化”“冰雪融化”两个词组,避免了生硬的分析,提高了语文学习的效率。) 生:齐读词语。 师:从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体会到女娲补天确实很辛苦。 师:还有哪些词语能体会出女娲补天的辛苦? 生:五天五夜。 师:又是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女娲虽然有神火进行炼石,但是还是炼了五天五夜。在这五天五夜里,她会想些什么? 生:她会想,快点快点,我一定要最快的速度炼好石头。 师:心急如焚啊! 生:她会想,我一定要最快补好天,不然人们就要遭到灭顶之灾了。 生:她会想,我一定要把天补上。 师:坚定的信心。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把你的体会读进去。开始吧, 生:自由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老师希望你们能把你们的读书水平展示给在座的老师看。一起再读一遍。 (生齐读。) 师: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了。现在,人们常常看到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通过学习女娲补天的故事,你觉得女娲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我觉得女娲是个很伟大的人。 生:我觉得女娲是个善良的人。 师:请你把“善良”写到黑板上。 生:女娲是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师:请你把“有爱心”写上去。 生:女娲是个了不起的人。 生:女娲是个勇敢的人。 师:请你把“勇敢”写上去。 生:女娲是个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人。 (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师:只顾 生及时纠正: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人。 师:你的反应非常的快,别人还没有指出你的错误,你就能很快的意识到,并且能最快地纠正,非常了不起!莫老师非常佩服你! (评:课堂上,老师不仅关注全面,而且关注学生的细节,让学生学得有信心,有尊严。) 生:女娲是个不怕困难的人。 师:是的。女娲是个不怕困难艰苦,甘于奉献的人。今天,我们在神话故事里体会到了女娲的伟大,我们的生活虽然不是神话,但女娲这种不怕困难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女娲精神却时时在我们身边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播放视频,师配乐深情讲述: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医务工作者用无畏的精神和忘我行动,抗击着非典的蔓延。非典垃圾处理场的工人战斗在危险的前沿,没有人因为恐慌而显出怯懦,没有人说过抱怨的话。北京人民医院急诊科先后25个医护人员病倒,其中医生丁秀兰、护士王晶永远地离开了她们所热爱的岗位。他们这种不怕危险,不怕牺牲的精神难道不就是女娲精神吗? 2008年春天,这本该是一个举国欢庆春节,享受节日快乐的好时候。然而在这个世界华人同庆的节日里,我们祖国的南方正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之灾。南方大部分地区停电、停水、道路被封,多少流离在外的游子无法回家。这时候,人民子弟兵来了,热心的群众来了,电力工作者也来了,他们为被冰雪封锁的人们送来了吃的、穿的,为了让灾区的人们能过一个温暖的春节,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投身到电力抢修中。难道,这不就是只顾别人不顾自己的女娲精神吗?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遭受了8级地震灾难,一瞬间,山崩地裂,楼毁人亡,千千万万的生命在废墟底下等待着救援,是消防官兵,是医护人员,是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把道路打通,抢救出千千万万垂危的生命。他们这种救人于危难的精神,难道,布不正是女娲的精神吗?同学们,课上到这儿,你想说什么? 生:女娲很有爱心。 生:女娲很勇敢、 生:女娲很了不起。 生:女娲的精神会在我们身上得到发扬。 师:是啊!我们心中一定涌动着千千万万的感慨,让我们把所有的感动化作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板书设计: 求雨 熄火 造船 救人 不畏艰险 造福人类 找五彩石冶炼补天 【总评】 女娲补天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悟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又要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更要从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挖掘提炼,感悟神话的神奇。本节课,教师由关注教材、关注知识变关注人、关注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由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实实在在的语言实践。 一、删繁就简,返璞归真 因为有教师对文本的深入研读,就有了这样一个具有简约之美的教学设计:复习、再读题质疑精读补天的过程,感悟人物形象评价升华。这样的教学流程简洁明快、朴实无华,教学的实效性很强。 二、注重自读感悟、在读中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