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山中学 四维学案 2013中考复习 文言文过关 编者:张红梅 抱一居士 2013年4月10日星期三小石潭记(柳宗元)中考复习手册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隔篁竹, 闻水声, 译文: 从小土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原文: 如鸣珮环, 心乐之。译文: 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的)心情高兴起来。原文: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译文: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向下看见一个小潭,原文: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译文:水格外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原文: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译文: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原文: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译文:(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原文: 潭中鱼可百许头, 皆若空游无所依。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原文: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译文: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呆呆地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原文: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译文: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是在和游人一同欢乐。原文:潭西南而望,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看到溪水象北斗星那样曲折,象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原文: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译文: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原文:坐潭上, 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 译文:坐在小石潭上,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原文: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译文: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原文: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译文: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原文:同游者:吴武陵,龚古, 余弟宗玄。 译文: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原文: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译文: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书下注释】1、 篁竹:竹林。2、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尤,格外。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6、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7、坻:水中高地。8、屿:小岛。9、嵁:不平的岩石。10、翠蔓:翠绿的藤蔓。11、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12、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13、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1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在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15、佁然:呆呆的样子。16、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17、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18、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19、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20、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21、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悄怆:忧伤的样子。22、清:凄清。23、二小生:两个年轻人。一、【文学常识】柳宗远(773819),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厚,河东解人,世称“柳河东”。唐顺宗永贞远年(805)他参加王叔文革新集团。失败后,他被贬谪永州,后又转柳州,直至死在那里。故又称“柳柳州”。本文写于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在永州,作者一住就是10年。作者为了排遣郁闷,搜奇觅胜,放情山水,写了许多水游记,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心胸气度寄托在里面。即为著名的山水游记永州八记,本文是期中的第4篇。其他7篇是: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山城记。二、【段意归纳】第一自然段:写小石潭的位置及作者发现小石潭的过程。描绘了小石潭的样貌和周围的景色。第二自然段:描写潭中景物-潭水清澈、游鱼活泼。第三自然段:写了作者探究小石潭源流的方位和样貌.第四自然段:写小石潭总的气氛及独特的感受。第五自然段:记述同游者。三、【中心思想】生动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深冷寂”,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悲凉”之情。四、【一词多义】 1、可(1)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凄清。以其境过清。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5、见(1)看见。下见小潭;(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7、以(1)因为。以其境过清;(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3) 把。全石以为底。8、而(1)不译,表承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9、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同游者。10、环(1)玉环。如鸣佩环;(2)环绕。竹树环合。11、为(1)作为。全石以为底;(2)形成,成为。为岩、为屿。五、【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4、居:古义:停留。不可久居;今义:住。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能愿动词,可以6、布:古义:映。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7、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现在用法的“来”。今义:允许。六、【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3、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5、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7、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9、凄神寒骨。凄:使动用法(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使动用法:(使人)感到寒气透骨。10、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11、近岸。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12、隶而从者。隶:名词作动词,跟着。13、似与游者相乐。乐:形容词作动词,逗乐、嬉戏。七、【特殊句式】倒装句:1、如鸣佩环(正确语序:如佩环鸣)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全石以为底(正确语序:以全石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3、卷石底以出(正确语序:石底卷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修辞手法:1、闻水声,如鸣佩环。(比喻)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2、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拟人)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一同欢乐。3、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比喻)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八、【内容理解】1、本文的写作顺序:发现小石潭描写潭中景物探究小石潭源流感受潭中气氛2、本文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幽静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4、文中交代作者对小石潭的气氛独特感受的句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寓情于景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说“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7、文中运用“侧面描写”突出潭水“澄澈透明”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8、文中以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潭中的游鱼的句子是: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9、与记承天寺夜游有异曲同工的句子(都以侧面描写为主)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似与游者相乐。10、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哪些方面的描写得出小石潭“其境过清”的结论。答:位置偏僻竹树藤多,少有人来游玩作者对环境的整体感受九、写作特色1、移步换景作者在移动变换中带领我们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充满了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在人们面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无不渗透着自己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充满了生机,却无人赏识。而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3、简要分析选文第二段景物描写的特点。答:第二段写景采用了侧面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小石潭记中考真题链接一、2007安徽省池州市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15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3分)(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 (3)窥谷忘反 16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17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18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二、2008年荷泽市【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以其境过清 ( ) 不可名状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三、2011吉林中考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记承天诗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两篇短文的作者柳宗元、苏轼分别是我国 代和 代文学家。(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悄怆幽邃 (2)怀民亦未寝 11小石潭记第二段通过刻画游鱼的形神姿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环境监测人才需求报告
- 2026-2031中国宠物饲料行业市场专项调研报告
- 2026-2031中国硅酸钙板市场专项调查报告
- 2026-2031中国光电子材料市场发展分析及未来投资潜力可行性报告
- 2026-2031中国工艺陶瓷市场深度调查与战略咨询报告
- 护理学题库及解析
- 2025继续教育公需课必修课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老年人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规范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项培训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人员面试试题及答案
- GJB9764-2020可编程逻辑器件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 热催化转化-洞察及研究
- 《“十五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发布 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冷链物流体系
- 拆电梯施工方案(3篇)
- 2025中国邮政校园招聘补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届吉林省吉林地区普通高中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 职称评定政策解读
- 发动机装配工艺培训课件
- 2025年浙江省中考英语真题(解析版)
- 5.1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2025年国企中层干部竞聘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